「何至於此。」劉女官連連寬慰,「大人可是國公,就算降等襲爵,家裏的富貴也可保五代。」
「關到後宅裏,和一群女人爭男人,還不如去街上討飯呢!」安國公揉了揉眉心,「當初老二身子弱,我才鬆鬆手,誰知我鬆一寸,下頭人就敢鬆一尺。我的女兒,不通詩書可以,不諳武事可以,才能平平無妨,脾氣暴躁也行,就是心性不能軟弱。一個弱字,即便是占盡優勢,她也能把日子過成這樣,畫地為牢!」
劉女官不說話了,她們做下屬的,又何嚐不知道世女的心性撐不起安國公府的未來。所以,大人才把兩位姑娘留在府中教養。
「罷了,罷了,不說那孽障。李直又是怎麽迴事兒?女婿和他相熟,下個休沐,女婿迴來,你把事情和他說了,讓他去辦。我若出手,倒讓李直惶恐。」安國公把事情安排下去,隻等女婿迴話。世上的事情都需要磨合,師生之間也是,一有不順就全盤否定,那是遲生這樣小孩子才做的事情。
還不到休沐日,白大人就從晉寧州迴雲南安國公府匯報公事,聽說了這件事情,晚間特意在花廳置酒,請好友小酌。
「崑山賢弟,好雅興啊。」李直進門打趣,服侍他過來的小廝悄無聲息退下。
「正見兄,坐。」白大人笑著招唿他落座,從溫碗裏取出溫好的酒壺,給他滿上一杯。
李直李正見笑著飲下,「還未吃些點心,就叫我喝酒,崑山莫不是想灌醉我。」
「好酒配好菜,正見兄嚐嚐這白玉糕,用雞樅菌熬的油做的,一點兒不比擱葷油的點心差。」
李正見從善如流,撿了一塊微微泛著米黃色光澤的白玉糕吃了,贊道:「果真天然一股鮮香,好,合該再飲一杯。」
兩人又說了些閑話,李正見才笑道:「月夜小酌,人生樂事。不過,崑山你可不比我這樣的閑人,怕是有事要和我說吧。」
作者有話要說:
新文開張,請大家多多收藏,不是收藏章節,而是收藏文章哦,愛你!
第4章 鹹魚的第四天
李正見自嘲閑人,卻也不是真閑,他家世清貴,父親在朝中坐著高官,自己在文壇也頗有名望,隻是與中樞掌權者不睦,這才辭了官職,教書養望。遊歷到雲南這邊,才叫白大人抓住機會,請他教授家中子女。
「正見兄知我,我忙外頭的雜事,對孩子們教導關愛不夠,難得迴來,總要問一問你這先生的。」
學生家長谘詢學習情況,李正見這個老師也很重視,捋了捋鬍子,道:「三位公子和兩位女公子課業都是上等。溫小郎專注、細緻,行事頗有你的風範,上月的一共交了二十五分功課,他有七次排在第一,已經很不錯了。大姑娘在聰慧機敏,對功課不如對武學那麽敢興趣,不過她誠實好學,基礎紮實,於女子中也是一等一的了。至於二姑娘,我教導學生多年,把自家子侄也算上,都沒她聰慧的。最難得的是心誌堅定,對人對事往往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上個月二十五份功課,她獨占十三次頭名,是五個孩子中最出色的。至於江二郎和李三郎,也是尊師重道、品學兼優的好孩子。」
「都是正見兄教導有方,愚弟敬你。」白大人一飲而盡,看李正見也幹了,才道:「自古嚴師出高徒,兄長切不能因你我交情深厚的緣故,就放任那幾個孽障。我聽說春生這個月逃了好幾次功課,兄長該打打、該罰罰,絕不能手軟。」
李正見笑:「哪裏就到打罰的地步了,大姑娘那幾次都是事出有因,我看她也不是故意的,就略鬆一鬆手。」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你我求學時,先生可不聽這麽多解釋。」
「大姑娘年紀還小,崑山你這嚴父也忒嚴了。」
「和她一起上學的,都是年紀相當的,年紀小怎麽能成為放縱自己的理由呢。」白大人收了笑容,李正見也從他的反覆提醒中,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李正見放下酒杯,沉吟道:「既然話說到此,我也要問一問你的心意。大姑娘和二姑娘固然很好,可畢竟是女子,你與弟妹還年輕,如今積累經驗,日後也好教養男嗣。」
「我們夫妻日後不一定有兒子承歡膝下,即便有,他前頭還有居長的兩個姐姐,家業又何嚐輪到他呢?」
李正見吃了一驚,「她們是女子!」
「安國公府就是女子當家,兄長這是看不起女子?」
「安國公當世人傑,巾幗不讓須,我豈敢看不起。不過那不是事且從權嗎,現在又不是幾十年前戰火連天的時候了,也該各歸各位了。女子鬆快日子不多,不趁著在閨中這幾年安享尊長疼愛,出閣了就是別人家的……」李正見說著說著突然消聲,他突然意識到,也不是所有女子都這樣,他麵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李正見真的是一片好心,全無惡意,這點他敢賭咒發誓,可如今這情況……李正見低聲問道:「你我至交,我多嘴問一句,你與弟妹是否不睦?」
李正見覺得自己問的是廢話,他來安國公府快一年了,還沒見過這弟妹,有哪家夫妻是這樣的。就算雲南民風剽悍,安國公府女子當家,也不像樣啊。換位想想,就是丈夫離家,也要時不時捎個信兒迴來。他可從來沒聽說,世女和他崑山賢弟有書信往來。
「我們之間並無齷蹉,隻是膝下唯有二女,春生和才生的教導,更不能馬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關到後宅裏,和一群女人爭男人,還不如去街上討飯呢!」安國公揉了揉眉心,「當初老二身子弱,我才鬆鬆手,誰知我鬆一寸,下頭人就敢鬆一尺。我的女兒,不通詩書可以,不諳武事可以,才能平平無妨,脾氣暴躁也行,就是心性不能軟弱。一個弱字,即便是占盡優勢,她也能把日子過成這樣,畫地為牢!」
劉女官不說話了,她們做下屬的,又何嚐不知道世女的心性撐不起安國公府的未來。所以,大人才把兩位姑娘留在府中教養。
「罷了,罷了,不說那孽障。李直又是怎麽迴事兒?女婿和他相熟,下個休沐,女婿迴來,你把事情和他說了,讓他去辦。我若出手,倒讓李直惶恐。」安國公把事情安排下去,隻等女婿迴話。世上的事情都需要磨合,師生之間也是,一有不順就全盤否定,那是遲生這樣小孩子才做的事情。
還不到休沐日,白大人就從晉寧州迴雲南安國公府匯報公事,聽說了這件事情,晚間特意在花廳置酒,請好友小酌。
「崑山賢弟,好雅興啊。」李直進門打趣,服侍他過來的小廝悄無聲息退下。
「正見兄,坐。」白大人笑著招唿他落座,從溫碗裏取出溫好的酒壺,給他滿上一杯。
李直李正見笑著飲下,「還未吃些點心,就叫我喝酒,崑山莫不是想灌醉我。」
「好酒配好菜,正見兄嚐嚐這白玉糕,用雞樅菌熬的油做的,一點兒不比擱葷油的點心差。」
李正見從善如流,撿了一塊微微泛著米黃色光澤的白玉糕吃了,贊道:「果真天然一股鮮香,好,合該再飲一杯。」
兩人又說了些閑話,李正見才笑道:「月夜小酌,人生樂事。不過,崑山你可不比我這樣的閑人,怕是有事要和我說吧。」
作者有話要說:
新文開張,請大家多多收藏,不是收藏章節,而是收藏文章哦,愛你!
第4章 鹹魚的第四天
李正見自嘲閑人,卻也不是真閑,他家世清貴,父親在朝中坐著高官,自己在文壇也頗有名望,隻是與中樞掌權者不睦,這才辭了官職,教書養望。遊歷到雲南這邊,才叫白大人抓住機會,請他教授家中子女。
「正見兄知我,我忙外頭的雜事,對孩子們教導關愛不夠,難得迴來,總要問一問你這先生的。」
學生家長谘詢學習情況,李正見這個老師也很重視,捋了捋鬍子,道:「三位公子和兩位女公子課業都是上等。溫小郎專注、細緻,行事頗有你的風範,上月的一共交了二十五分功課,他有七次排在第一,已經很不錯了。大姑娘在聰慧機敏,對功課不如對武學那麽敢興趣,不過她誠實好學,基礎紮實,於女子中也是一等一的了。至於二姑娘,我教導學生多年,把自家子侄也算上,都沒她聰慧的。最難得的是心誌堅定,對人對事往往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上個月二十五份功課,她獨占十三次頭名,是五個孩子中最出色的。至於江二郎和李三郎,也是尊師重道、品學兼優的好孩子。」
「都是正見兄教導有方,愚弟敬你。」白大人一飲而盡,看李正見也幹了,才道:「自古嚴師出高徒,兄長切不能因你我交情深厚的緣故,就放任那幾個孽障。我聽說春生這個月逃了好幾次功課,兄長該打打、該罰罰,絕不能手軟。」
李正見笑:「哪裏就到打罰的地步了,大姑娘那幾次都是事出有因,我看她也不是故意的,就略鬆一鬆手。」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你我求學時,先生可不聽這麽多解釋。」
「大姑娘年紀還小,崑山你這嚴父也忒嚴了。」
「和她一起上學的,都是年紀相當的,年紀小怎麽能成為放縱自己的理由呢。」白大人收了笑容,李正見也從他的反覆提醒中,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李正見放下酒杯,沉吟道:「既然話說到此,我也要問一問你的心意。大姑娘和二姑娘固然很好,可畢竟是女子,你與弟妹還年輕,如今積累經驗,日後也好教養男嗣。」
「我們夫妻日後不一定有兒子承歡膝下,即便有,他前頭還有居長的兩個姐姐,家業又何嚐輪到他呢?」
李正見吃了一驚,「她們是女子!」
「安國公府就是女子當家,兄長這是看不起女子?」
「安國公當世人傑,巾幗不讓須,我豈敢看不起。不過那不是事且從權嗎,現在又不是幾十年前戰火連天的時候了,也該各歸各位了。女子鬆快日子不多,不趁著在閨中這幾年安享尊長疼愛,出閣了就是別人家的……」李正見說著說著突然消聲,他突然意識到,也不是所有女子都這樣,他麵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李正見真的是一片好心,全無惡意,這點他敢賭咒發誓,可如今這情況……李正見低聲問道:「你我至交,我多嘴問一句,你與弟妹是否不睦?」
李正見覺得自己問的是廢話,他來安國公府快一年了,還沒見過這弟妹,有哪家夫妻是這樣的。就算雲南民風剽悍,安國公府女子當家,也不像樣啊。換位想想,就是丈夫離家,也要時不時捎個信兒迴來。他可從來沒聽說,世女和他崑山賢弟有書信往來。
「我們之間並無齷蹉,隻是膝下唯有二女,春生和才生的教導,更不能馬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