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頁
救我於世間水火[快穿] 作者:簡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舊事重演,安寧比當初鎮定從容,聲調穩穩的答:「知道。」
這是一樁殺妻案,三皇子有個得寵的奴僕,強娶了京郊一個小戶人家的女兒。娶了又不珍惜,女兒很快慘死夫家。這個案子很好判,其一,良賤不婚,奴僕是憑了誰的勢強娶;其二,女子身上有多處毆上,父母上告的意願也很堅決。告到京兆府,被告知這是三皇子家豪奴,也不放棄,案子覆核來到了大理寺。
這是一樁再微小不過的案子,都沒有資格擺上少卿的桌麵,可是安寧把它單獨拎了出來。
這個豪奴掌管著三皇子在京郊的別院,別院依山而建,占地甚廣。在建造的過程中,圈占良田,逼迫百姓搬遷的事情沒少幹,而建成的別院已經修了許多鐵爐,專門用來打造盔甲和兵器,數量早已超過三皇子爵位所能擁有的規格。
這件案子,能作為一個線頭,串聯起三皇子、與三皇子一母所出的六皇子、八皇子,越貴妃、越國公府,以及其他支持三皇子一脈的朝臣。
近兩年,太子神隱,皇後理政,三皇子一係水漲船高,聲勢空前。其他皇子不遑多讓,太子神龍見首不見尾,二皇子就成了實際意義上的長子。還有四皇子、五皇子、七皇子這些排行靠前的皇子,是不是看著東宮的位置流口水。
此時,有人射出了攻擊三皇子的穿雲箭,千軍萬馬轉瞬就至。被攻擊的三皇子難道他坐以待斃嗎?行動就有破綻,反擊就會拉更多皇子下水。這也是這兩年皇後沒有堅持讓太子頻繁在人前露麵的原因之一,若是不讓陛下看清楚,這些皇子沒有一個能繼承江山大統,陛下對兒子就還會有不切實際的期待。
這是皇後布了幾年的局,安寧也參與其中,她要做挑破窗戶紙的人。
然而,此時皇後卻猶豫了,「安寧,再想一想,可以讓別人去的。」
「娘娘,我是最適合的人選,隻是一樁家奴強娶案而已。」安寧避重就輕。
皇後安靜的看著她,半響,才輕輕開口:「你當年說,有朝一日,要做首輔。首輔,不該攪進皇子奪嫡,不該有酷吏、媚上的名聲。」
安寧抬頭,看著坐在鳳椅上的皇後,她低垂著眼瞼看她,仿佛石窟佛龕上的佛像,悲憫得看向世間。
安寧頓首再拜,「娘娘,臣願意,願做娘娘馬前卒。」
安寧把沒和三哥說完的話,告訴了皇後。「隻因我是女子,無論我做什麽,他們都不會公正的評判我。我要做,必須做,做更多不能被文字矯飾、不能被墨筆歪曲、不能被謊言掩蓋的事,事情就在那裏,總要有人去做,就該我去做。如今的人不能公正看我,但我的名字和事跡會流傳下去,千百年後,後人能看懂我。這,大概才是史書蓋棺定論。」
「你是第一個走正統路子入仕的女官,你有更光明的前程。」皇後第三次提醒,不背負這些風險,安寧本就可以憑藉「第一」的特殊,得到皇後都支持,得到日後所有入仕女子的支持,史書上也能留下清白名聲。
安寧還是搖頭:「士為知己者死,臣為我主效勞,心甘情願。」
我主啊……
皇後走下鳳椅,扶起安寧,緊緊握住她的手:「定不相負。」
第161章 重生在夫君位極人臣前15
十日一次的大朝會上,從八品的大理寺評事蕭安寧一戰成名。
大殿內站滿了人,可眾朝臣都覺得大殿空蕩蕩、靜悄悄,落針可聞。
「臣有本奏……」
「臣有本奏……」
「臣有本奏……」
接著奏了幾本,從豪奴強娶逼死民女案,到三皇子私藏甲冑、意圖謀逆案。
陛下今日難得出席了大朝會,皇後的鳳椅擺在退後一步的地方,宰輔重臣不著痕跡往上瞧了一眼,不知道這是不是皇後剪除庶出皇子的意思。
「嘭!」陛下狠狠砸了龍首扶手,怒道:「查,給朕徹查!不論身份品階,一查到底。王卿?」
大理寺卿王某站出來應喏:「臣在。」
「此事就交由大理寺主辦。涉事皇子,閉門思過,不得幹擾法司辦案。」
王大人感覺自己的髮際線又要往上移了,心裏發苦,臉上卻是一派公正嚴肅,「是!」
既然接了這樣的燙手山芋,王大人肯定不能自己去幹。叫住安寧,「蕭評事啊,此事是你奏請陛下查探的,想必很有心得,你帶幾個人,去三皇子府問一問吧。」
安寧垂首恭敬應下,「是,下官年輕見識淺,請教大人,若是查出不軌事,臣當如何?」
王大人咬得牙根發酸,「自然是秉公辦理。」
安寧頭垂得更低了,「謹遵大人吩咐。」
王大人一口氣堵在胸口,上不來也下不去,看著蕭安寧走出去的背影,輕輕給自己一個嘴巴子。「讓你沒成算,讓你沒成算!」早知今日,當初就該招她進來。不對,是她自己過了明法科,又考了大理寺的選拔……算了,不管了,讓她去查吧。她背靠皇後,有心氣往上爬,自己去碰石頭吧!
案子的確查得很順利,三皇子遮掩的並不高明。之所以能瞞到今天,一是他身份高貴,沒有人會莫名去懷疑他;二是隱約聽說的人也不願攪入皇子奪嫡的混亂局麵。一旦涉及謀反事,那是拿著闔家老小的命在賭。
隻用了一個月,安寧就把所有相關案卷、罪證、證人整理清楚,送到了陛下案頭。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這是一樁殺妻案,三皇子有個得寵的奴僕,強娶了京郊一個小戶人家的女兒。娶了又不珍惜,女兒很快慘死夫家。這個案子很好判,其一,良賤不婚,奴僕是憑了誰的勢強娶;其二,女子身上有多處毆上,父母上告的意願也很堅決。告到京兆府,被告知這是三皇子家豪奴,也不放棄,案子覆核來到了大理寺。
這是一樁再微小不過的案子,都沒有資格擺上少卿的桌麵,可是安寧把它單獨拎了出來。
這個豪奴掌管著三皇子在京郊的別院,別院依山而建,占地甚廣。在建造的過程中,圈占良田,逼迫百姓搬遷的事情沒少幹,而建成的別院已經修了許多鐵爐,專門用來打造盔甲和兵器,數量早已超過三皇子爵位所能擁有的規格。
這件案子,能作為一個線頭,串聯起三皇子、與三皇子一母所出的六皇子、八皇子,越貴妃、越國公府,以及其他支持三皇子一脈的朝臣。
近兩年,太子神隱,皇後理政,三皇子一係水漲船高,聲勢空前。其他皇子不遑多讓,太子神龍見首不見尾,二皇子就成了實際意義上的長子。還有四皇子、五皇子、七皇子這些排行靠前的皇子,是不是看著東宮的位置流口水。
此時,有人射出了攻擊三皇子的穿雲箭,千軍萬馬轉瞬就至。被攻擊的三皇子難道他坐以待斃嗎?行動就有破綻,反擊就會拉更多皇子下水。這也是這兩年皇後沒有堅持讓太子頻繁在人前露麵的原因之一,若是不讓陛下看清楚,這些皇子沒有一個能繼承江山大統,陛下對兒子就還會有不切實際的期待。
這是皇後布了幾年的局,安寧也參與其中,她要做挑破窗戶紙的人。
然而,此時皇後卻猶豫了,「安寧,再想一想,可以讓別人去的。」
「娘娘,我是最適合的人選,隻是一樁家奴強娶案而已。」安寧避重就輕。
皇後安靜的看著她,半響,才輕輕開口:「你當年說,有朝一日,要做首輔。首輔,不該攪進皇子奪嫡,不該有酷吏、媚上的名聲。」
安寧抬頭,看著坐在鳳椅上的皇後,她低垂著眼瞼看她,仿佛石窟佛龕上的佛像,悲憫得看向世間。
安寧頓首再拜,「娘娘,臣願意,願做娘娘馬前卒。」
安寧把沒和三哥說完的話,告訴了皇後。「隻因我是女子,無論我做什麽,他們都不會公正的評判我。我要做,必須做,做更多不能被文字矯飾、不能被墨筆歪曲、不能被謊言掩蓋的事,事情就在那裏,總要有人去做,就該我去做。如今的人不能公正看我,但我的名字和事跡會流傳下去,千百年後,後人能看懂我。這,大概才是史書蓋棺定論。」
「你是第一個走正統路子入仕的女官,你有更光明的前程。」皇後第三次提醒,不背負這些風險,安寧本就可以憑藉「第一」的特殊,得到皇後都支持,得到日後所有入仕女子的支持,史書上也能留下清白名聲。
安寧還是搖頭:「士為知己者死,臣為我主效勞,心甘情願。」
我主啊……
皇後走下鳳椅,扶起安寧,緊緊握住她的手:「定不相負。」
第161章 重生在夫君位極人臣前15
十日一次的大朝會上,從八品的大理寺評事蕭安寧一戰成名。
大殿內站滿了人,可眾朝臣都覺得大殿空蕩蕩、靜悄悄,落針可聞。
「臣有本奏……」
「臣有本奏……」
「臣有本奏……」
接著奏了幾本,從豪奴強娶逼死民女案,到三皇子私藏甲冑、意圖謀逆案。
陛下今日難得出席了大朝會,皇後的鳳椅擺在退後一步的地方,宰輔重臣不著痕跡往上瞧了一眼,不知道這是不是皇後剪除庶出皇子的意思。
「嘭!」陛下狠狠砸了龍首扶手,怒道:「查,給朕徹查!不論身份品階,一查到底。王卿?」
大理寺卿王某站出來應喏:「臣在。」
「此事就交由大理寺主辦。涉事皇子,閉門思過,不得幹擾法司辦案。」
王大人感覺自己的髮際線又要往上移了,心裏發苦,臉上卻是一派公正嚴肅,「是!」
既然接了這樣的燙手山芋,王大人肯定不能自己去幹。叫住安寧,「蕭評事啊,此事是你奏請陛下查探的,想必很有心得,你帶幾個人,去三皇子府問一問吧。」
安寧垂首恭敬應下,「是,下官年輕見識淺,請教大人,若是查出不軌事,臣當如何?」
王大人咬得牙根發酸,「自然是秉公辦理。」
安寧頭垂得更低了,「謹遵大人吩咐。」
王大人一口氣堵在胸口,上不來也下不去,看著蕭安寧走出去的背影,輕輕給自己一個嘴巴子。「讓你沒成算,讓你沒成算!」早知今日,當初就該招她進來。不對,是她自己過了明法科,又考了大理寺的選拔……算了,不管了,讓她去查吧。她背靠皇後,有心氣往上爬,自己去碰石頭吧!
案子的確查得很順利,三皇子遮掩的並不高明。之所以能瞞到今天,一是他身份高貴,沒有人會莫名去懷疑他;二是隱約聽說的人也不願攪入皇子奪嫡的混亂局麵。一旦涉及謀反事,那是拿著闔家老小的命在賭。
隻用了一個月,安寧就把所有相關案卷、罪證、證人整理清楚,送到了陛下案頭。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