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頁
救我於世間水火[快穿] 作者:簡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家兩個姑娘,嫁的人都不算太好,當然,也不算太差。謝寒梅帶著禮物、陪著笑臉上門,隻說:「當時,為了讓弟弟有個好前程,匆匆發嫁了你,聘禮被扣下來做了學費,沒有嫁妝傍身的日子,姐姐知道裏頭的苦楚。自然了,咱們做女人的,為弟弟、為娘家付出一輩子是應該的。可姐姐如今也有孩子,我那苦命的侄兒,也要排在付出了前半輩子的弟弟後頭嗎?」
謝寒梅忙了一天,最後拜訪完朱令二姐,天都快黑了。
朵兒姐提著心等了一天,見她迴來,著急問道;「怎麽樣?他們怎麽說?」
「有幾分鬆動,具體如何,還要等一段時間。」
「你都看不出來嗎?」
謝寒梅失笑,「我能看出幾分鬆動已經很不容易啦。他們大約也知道我是挑撥離間,可人就是這樣,總為自己想的多些。順風順水的時候想著前程遠大還能勉強克製,如今前程已經成了泡影,自然想著分東西、點庫存、各迴各家。」
「那是他們不講情義,還說是親兄弟呢。」朵兒姐隨意評價。
「情義是有的,畢竟是親兄弟。可,都各自成家了。若不是爹娘壓著,怎麽會讓自己的兒女排在弟弟後頭。人,總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朱令能做陳世美,一家子大約也覺得情義沒有利益重要。」謝寒梅也是看準這一點,才會上門遊說,表明她並沒有和整個朱家作對的心思。
朵兒姐笑著點頭,「正是這個道理,剛聽說的時候,我還怕朱家人擰成一股繩。現在看來,還是你有眼光,朱家其他人隻要兩不相幫就行了。」
「以後朱家其他幾人要是從門口過,也熱情招唿著,送兩個包子也行啊。」謝寒梅笑道,「做生意就是這樣,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敵人搞得少少的,和氣生財嘛!」
見鬼的和氣生財!
朵兒姐隻要想到朱家人拿到包子,進退兩難的場景就忍不住發笑,其他人不敢肯定,但朱大夫妻,經過一次,以後定然寧願繞路也不從這邊過了。
朵兒姐快活地道:「說起送,今天蒸了兩籠雜麵饅頭,都送完了。還是熟麵孔多,有幾個梳子午髻的落魄道人,也送了。」
依江春的名聲之所以越來越大,除了他們的山珍玉籠包格外出彩之外,還有他們免費的雜麵饅頭。自從生意穩定下來,依江春上午一籠、下午一籠,送給那些無家可歸、出門在外遇上困難的人。
早就說過,灌縣是個小地方,乞丐也不多,來迴固定就那幾個。依江春每天都送,縣上固定的七八個乞丐就都來這裏討吃食。雜麵滿頭裏麵有糠、有麩皮,死硬死硬的,吃味不好,正經人家不會來討,對這些乞丐來說,也隻能是果腹。
可這年頭,誰家又能穩定的、專門為乞丐開一條生路呢?這些乞丐,絕大多數吃人嘴短,他們消息靈通,晚上也會時不時從依江春門口過,幫忙驅趕一些地痞流氓。
有一兩個不要臉的,以為依江春的的善心是軟弱可欺,企圖賴上,企圖晚上夥同其他人來偷。被早有準備的謝寒梅抓住,狗咬鵝啄,送進衙門之後,再也沒有消息了。
至於流浪的落魄道人,時不時總會遇到。青城山是道教名山,每年都有很多人來朝拜,也不是所有道士都混的風生水起。他們無落腳的地方,被乞丐們指點一下,就知道了依江春。又或者向信教的人家討要吃食不成,也會被告知依江春有免費的雜麵饅頭。
到了端午、中秋之類幾個大節,依江春還會給衙門送包子,上到縣令縣丞,下到跑腿的幫閑,東西不貴重,就是個敬重的意思。縣令大人自然看不上這等小東西,可衙門裏皂吏是大多數,總要承情。
如此,依江春也算打理好了黑白兩道,生意平平穩穩做下去了。
朱令這邊沒有掀起波瀾,一個關於謝家發了千萬貫的大財的消息卻喧囂起來。
經常來依江春買包子的街坊大娘,看到今日是謝寒梅站櫃檯,湊上來搭話道:「梅子,有這樣的好消息,你怎麽不和大娘說呢!」
謝寒梅滿臉茫然,「什麽好消息?」
「喲?還和大娘保密呢!都聽說啦!」
「難道大娘已經知道我們準備試著做糖包子的事情了?誰說出去的?這可是獨家秘方!」
「呸呸,什麽糖包子,你少豁我!你家發了千萬貫的財,都是鄉裏鄉親的,你還要瞞我!」大娘一拍櫃檯,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樣。
謝寒梅哭笑不得,「大娘是說,我救了兩個書生的事情吧。我那是機緣巧合,也不是我一個人救的,真人觀的道長們都出力了。還有上清宮的道長,其中一個人救上來高燒不退,要不是上清宮的道長……嘖嘖,不敢想,不敢想。」
「那人家要千金謝你,也是事實啦!你說你,都發了這樣的財,怎麽還來站櫃檯!當真是越有越掙,對自個兒也太苛刻啦!」
謝寒梅從櫃檯裏摸出三個銅板,這是剛才大娘付的錢,「我可不止發了千萬貫的財,是三千萬。」
周圍豎著耳朵聽的人都倒吸一口涼氣,齊齊吸氣的聲音在店裏清晰可聞。
謝寒梅拉起大娘的手,放了一枚銅板在她手裏:「千萬要健康,沒有好身子骨,再有才學也白搭。」再放一枚銅板,「千萬要自知,不熟路況,就不要雨天抄近路。」再放一枚銅板:「千萬要平安,道君保佑,在咱們灌縣,遇上難事,自有道君保佑。」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謝寒梅忙了一天,最後拜訪完朱令二姐,天都快黑了。
朵兒姐提著心等了一天,見她迴來,著急問道;「怎麽樣?他們怎麽說?」
「有幾分鬆動,具體如何,還要等一段時間。」
「你都看不出來嗎?」
謝寒梅失笑,「我能看出幾分鬆動已經很不容易啦。他們大約也知道我是挑撥離間,可人就是這樣,總為自己想的多些。順風順水的時候想著前程遠大還能勉強克製,如今前程已經成了泡影,自然想著分東西、點庫存、各迴各家。」
「那是他們不講情義,還說是親兄弟呢。」朵兒姐隨意評價。
「情義是有的,畢竟是親兄弟。可,都各自成家了。若不是爹娘壓著,怎麽會讓自己的兒女排在弟弟後頭。人,總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朱令能做陳世美,一家子大約也覺得情義沒有利益重要。」謝寒梅也是看準這一點,才會上門遊說,表明她並沒有和整個朱家作對的心思。
朵兒姐笑著點頭,「正是這個道理,剛聽說的時候,我還怕朱家人擰成一股繩。現在看來,還是你有眼光,朱家其他人隻要兩不相幫就行了。」
「以後朱家其他幾人要是從門口過,也熱情招唿著,送兩個包子也行啊。」謝寒梅笑道,「做生意就是這樣,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敵人搞得少少的,和氣生財嘛!」
見鬼的和氣生財!
朵兒姐隻要想到朱家人拿到包子,進退兩難的場景就忍不住發笑,其他人不敢肯定,但朱大夫妻,經過一次,以後定然寧願繞路也不從這邊過了。
朵兒姐快活地道:「說起送,今天蒸了兩籠雜麵饅頭,都送完了。還是熟麵孔多,有幾個梳子午髻的落魄道人,也送了。」
依江春的名聲之所以越來越大,除了他們的山珍玉籠包格外出彩之外,還有他們免費的雜麵饅頭。自從生意穩定下來,依江春上午一籠、下午一籠,送給那些無家可歸、出門在外遇上困難的人。
早就說過,灌縣是個小地方,乞丐也不多,來迴固定就那幾個。依江春每天都送,縣上固定的七八個乞丐就都來這裏討吃食。雜麵滿頭裏麵有糠、有麩皮,死硬死硬的,吃味不好,正經人家不會來討,對這些乞丐來說,也隻能是果腹。
可這年頭,誰家又能穩定的、專門為乞丐開一條生路呢?這些乞丐,絕大多數吃人嘴短,他們消息靈通,晚上也會時不時從依江春門口過,幫忙驅趕一些地痞流氓。
有一兩個不要臉的,以為依江春的的善心是軟弱可欺,企圖賴上,企圖晚上夥同其他人來偷。被早有準備的謝寒梅抓住,狗咬鵝啄,送進衙門之後,再也沒有消息了。
至於流浪的落魄道人,時不時總會遇到。青城山是道教名山,每年都有很多人來朝拜,也不是所有道士都混的風生水起。他們無落腳的地方,被乞丐們指點一下,就知道了依江春。又或者向信教的人家討要吃食不成,也會被告知依江春有免費的雜麵饅頭。
到了端午、中秋之類幾個大節,依江春還會給衙門送包子,上到縣令縣丞,下到跑腿的幫閑,東西不貴重,就是個敬重的意思。縣令大人自然看不上這等小東西,可衙門裏皂吏是大多數,總要承情。
如此,依江春也算打理好了黑白兩道,生意平平穩穩做下去了。
朱令這邊沒有掀起波瀾,一個關於謝家發了千萬貫的大財的消息卻喧囂起來。
經常來依江春買包子的街坊大娘,看到今日是謝寒梅站櫃檯,湊上來搭話道:「梅子,有這樣的好消息,你怎麽不和大娘說呢!」
謝寒梅滿臉茫然,「什麽好消息?」
「喲?還和大娘保密呢!都聽說啦!」
「難道大娘已經知道我們準備試著做糖包子的事情了?誰說出去的?這可是獨家秘方!」
「呸呸,什麽糖包子,你少豁我!你家發了千萬貫的財,都是鄉裏鄉親的,你還要瞞我!」大娘一拍櫃檯,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樣。
謝寒梅哭笑不得,「大娘是說,我救了兩個書生的事情吧。我那是機緣巧合,也不是我一個人救的,真人觀的道長們都出力了。還有上清宮的道長,其中一個人救上來高燒不退,要不是上清宮的道長……嘖嘖,不敢想,不敢想。」
「那人家要千金謝你,也是事實啦!你說你,都發了這樣的財,怎麽還來站櫃檯!當真是越有越掙,對自個兒也太苛刻啦!」
謝寒梅從櫃檯裏摸出三個銅板,這是剛才大娘付的錢,「我可不止發了千萬貫的財,是三千萬。」
周圍豎著耳朵聽的人都倒吸一口涼氣,齊齊吸氣的聲音在店裏清晰可聞。
謝寒梅拉起大娘的手,放了一枚銅板在她手裏:「千萬要健康,沒有好身子骨,再有才學也白搭。」再放一枚銅板,「千萬要自知,不熟路況,就不要雨天抄近路。」再放一枚銅板:「千萬要平安,道君保佑,在咱們灌縣,遇上難事,自有道君保佑。」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