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頁
救我於世間水火[快穿] 作者:簡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江公子說的對,我輩中人,正該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幾人七嘴八舌附和,看的最外圍的一人頭冒虛汗,魂不附體。若是謝寒梅在,應該認識,正式依江春的前主家——董秀才。
董秀才在這遊船上敬佩末座,聽聞從成都府來了一批家世、才學均為上等的才子,他作為本地優秀學子,被教諭推薦,自己又使了些銀子,準備結交一二人脈。結果,聽到了這麽一段辛密。這些公子哥,猶如蜻蜓點水,自己痛快飛過,是不會管在水麵掀起多少漣漪的,他這本地人怎麽辦啊?
董秀才看著船頭諸人,最先開口玩笑的「高兄」名喚高樂,家中世代經商、累世豪富,據聞太祖武平天下之時,他家就曾供應糧草。如今家中有人做官、有人經商,在成都府也是有名有姓的人物。
最後說話定下基調的人更了不得,出自京城侯府,名喚江顯,在京城也是有名的才子。是有緣麵聖、才名流傳士林的大才子。
至於被點名的「廣泰」,名喚賀廣泰,也是他們灌縣土生土長的人。聽聞他在府學是真的受先生們看中,是寒門之中難得的高才,也是他們這些寒門子弟最嚮往的人。
這樣一船人,聽了這種八卦,董秀才覺得羞恥又難堪,覺得謝寒梅和朱令給灌縣丟人了。聽了高公子的玩笑,又擔心這些人不管不顧,若是鬧將起來,被人知曉自己知情……他們拍拍屁股走人,自己是本鄉本土的,若是不給謝寒梅、朱令提個醒,日後人家知道真相,怪他可怎麽是好?
第121章 好女人至少要擁有三段婚姻8
依江春的生意很是紅火,有香菇這個獨家原材料,又有五香粉這個獨家秘方,包子的味道勝過市麵上絕大多數味道。如今再有了響亮的名字,慢慢的,不僅街坊鄰居、縣上百姓,連外來遊學、拜水、問道之人,也聽聞了依江春的名聲。
如今,花嬸子隻在後院做事,前麵由朵兒姐支撐門麵,果子時不時幫忙。謝寒梅又請了幾個婦人大娘幫工,做些洗洗刷刷的瑣事。隻是,還是缺人,缺管事的人。
謝寒梅知道自己隻能在開業這段時間幫把手,後續不可能一直在。若要招人,又該招誰?花家母子老弱婦孺,若是招一壯年男子,難免瓜田李下,若是招女子,說實在的,沒有合適人選。
兜兜轉轉,謝寒梅在街上碰到李吏員家寡居的女兒出入當鋪,才驚覺人選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哎,這位姑娘,怎麽不走了?」謝寒梅正看得入神,突然有人提醒。謝寒梅迴頭,發現自己站在路中間,擋住了一位錦衣公子的去路。
「對不住,對不住。」謝寒梅連忙退開,這位錦衣公子身後還跟著兩個小麽兒,一看就是來這邊遊玩之人。雖然路很寬,繞過謝寒梅也能走。但謝寒梅已經習慣了,對權貴之子而言,隻有別人讓他的,哪兒有他讓別人的。
「無妨。」錦衣公子微微一笑,「在下成都府高長愉,見過姑娘。」
謝寒梅又後退兩步,含笑行了一福禮,沒有接話。
「姑娘勿憂,在下並非登徒子,隻是看姑娘是本地人,想找你打聽一下,那邊排長隊的是什麽景象?莫不是有什麽美味吃食?」高歡高長愉指著路旁邊一拍長隊,「我看姑娘仿佛也是來排隊的。」
謝寒梅微微放下戒心,笑道:「高公子有禮,這是排隊交水費的人。」
「水費?什麽水費?」高公子是真困惑。
「自然是家家戶戶用水的水費。」
「這外邊就是河,河水天生天養,居然還要百姓交錢?豈有此理!此地屬官,居然敢如此巧立名目,盤剝百姓?」高公子這怒火倒也不是裝的,何曾聽說過水還要收錢的。
謝寒梅抿嘴一笑,不答反問:「公子可聽說過都江堰?」
「自然是聽說過的。」高公子頷首,「郡守冰,鑿離堆,才有成都府沃野千裏。」
「正是如此。當年李公修都江堰,分了內江和外江,內江兼具灌溉和飲水之用。但是江水、河道需要每年疏浚,這水費,正是每家每戶分攤一些疏浚的錢財,並不多的,高公子切莫誤會。如此水費,也交了快兩千年,並不是哪位大人上任後才盤剝的。」謝寒沒指著長長的隊伍,「聽老輩們說,亂世年間,沒有官府牽頭,鄉親們也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疏浚河道、清理泥沙。」
「原來如此。」高公子信服點頭,贊道:「果真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姑娘一句點播,倒叫我茅塞頓開,勝過書上許多贅述。我聽姑娘談吐,也是讀書習字之人。在下初來乍到,不熟此地風土人情,可否請姑娘幫我做個講解。哦哦,姑娘也可請家中父兄同行,在下絕無冒犯之意,隻是深覺姑娘談吐條理清晰,想多知道一些此地風俗。」
謝寒梅微微搖頭,哪兒有未婚女子與一大街上碰到的男子相攜出遊的,「問水都江堰,拜道青城山。高公子往青城山一行,道長真人們自有妙語連珠。」
光天化日在大街上,碰到了,謝寒梅會隨意說幾句,這已經是她做生意的人膽子大了。聽聞在禮法森嚴的江南,未婚姑娘是不能和男子說話的。
謝寒梅不理會高公子一行,自顧自排隊去了。
高公子站在原地,合攏手中摺扇,一下一下敲擊在掌心,「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這話朗朗上口,倒是有些學問。怪不得前輩大家總愛攜名妓遊山玩水,有一讀書習字的解語花在身旁,當真是趣味無窮。」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幾人七嘴八舌附和,看的最外圍的一人頭冒虛汗,魂不附體。若是謝寒梅在,應該認識,正式依江春的前主家——董秀才。
董秀才在這遊船上敬佩末座,聽聞從成都府來了一批家世、才學均為上等的才子,他作為本地優秀學子,被教諭推薦,自己又使了些銀子,準備結交一二人脈。結果,聽到了這麽一段辛密。這些公子哥,猶如蜻蜓點水,自己痛快飛過,是不會管在水麵掀起多少漣漪的,他這本地人怎麽辦啊?
董秀才看著船頭諸人,最先開口玩笑的「高兄」名喚高樂,家中世代經商、累世豪富,據聞太祖武平天下之時,他家就曾供應糧草。如今家中有人做官、有人經商,在成都府也是有名有姓的人物。
最後說話定下基調的人更了不得,出自京城侯府,名喚江顯,在京城也是有名的才子。是有緣麵聖、才名流傳士林的大才子。
至於被點名的「廣泰」,名喚賀廣泰,也是他們灌縣土生土長的人。聽聞他在府學是真的受先生們看中,是寒門之中難得的高才,也是他們這些寒門子弟最嚮往的人。
這樣一船人,聽了這種八卦,董秀才覺得羞恥又難堪,覺得謝寒梅和朱令給灌縣丟人了。聽了高公子的玩笑,又擔心這些人不管不顧,若是鬧將起來,被人知曉自己知情……他們拍拍屁股走人,自己是本鄉本土的,若是不給謝寒梅、朱令提個醒,日後人家知道真相,怪他可怎麽是好?
第121章 好女人至少要擁有三段婚姻8
依江春的生意很是紅火,有香菇這個獨家原材料,又有五香粉這個獨家秘方,包子的味道勝過市麵上絕大多數味道。如今再有了響亮的名字,慢慢的,不僅街坊鄰居、縣上百姓,連外來遊學、拜水、問道之人,也聽聞了依江春的名聲。
如今,花嬸子隻在後院做事,前麵由朵兒姐支撐門麵,果子時不時幫忙。謝寒梅又請了幾個婦人大娘幫工,做些洗洗刷刷的瑣事。隻是,還是缺人,缺管事的人。
謝寒梅知道自己隻能在開業這段時間幫把手,後續不可能一直在。若要招人,又該招誰?花家母子老弱婦孺,若是招一壯年男子,難免瓜田李下,若是招女子,說實在的,沒有合適人選。
兜兜轉轉,謝寒梅在街上碰到李吏員家寡居的女兒出入當鋪,才驚覺人選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哎,這位姑娘,怎麽不走了?」謝寒梅正看得入神,突然有人提醒。謝寒梅迴頭,發現自己站在路中間,擋住了一位錦衣公子的去路。
「對不住,對不住。」謝寒梅連忙退開,這位錦衣公子身後還跟著兩個小麽兒,一看就是來這邊遊玩之人。雖然路很寬,繞過謝寒梅也能走。但謝寒梅已經習慣了,對權貴之子而言,隻有別人讓他的,哪兒有他讓別人的。
「無妨。」錦衣公子微微一笑,「在下成都府高長愉,見過姑娘。」
謝寒梅又後退兩步,含笑行了一福禮,沒有接話。
「姑娘勿憂,在下並非登徒子,隻是看姑娘是本地人,想找你打聽一下,那邊排長隊的是什麽景象?莫不是有什麽美味吃食?」高歡高長愉指著路旁邊一拍長隊,「我看姑娘仿佛也是來排隊的。」
謝寒梅微微放下戒心,笑道:「高公子有禮,這是排隊交水費的人。」
「水費?什麽水費?」高公子是真困惑。
「自然是家家戶戶用水的水費。」
「這外邊就是河,河水天生天養,居然還要百姓交錢?豈有此理!此地屬官,居然敢如此巧立名目,盤剝百姓?」高公子這怒火倒也不是裝的,何曾聽說過水還要收錢的。
謝寒梅抿嘴一笑,不答反問:「公子可聽說過都江堰?」
「自然是聽說過的。」高公子頷首,「郡守冰,鑿離堆,才有成都府沃野千裏。」
「正是如此。當年李公修都江堰,分了內江和外江,內江兼具灌溉和飲水之用。但是江水、河道需要每年疏浚,這水費,正是每家每戶分攤一些疏浚的錢財,並不多的,高公子切莫誤會。如此水費,也交了快兩千年,並不是哪位大人上任後才盤剝的。」謝寒沒指著長長的隊伍,「聽老輩們說,亂世年間,沒有官府牽頭,鄉親們也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疏浚河道、清理泥沙。」
「原來如此。」高公子信服點頭,贊道:「果真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姑娘一句點播,倒叫我茅塞頓開,勝過書上許多贅述。我聽姑娘談吐,也是讀書習字之人。在下初來乍到,不熟此地風土人情,可否請姑娘幫我做個講解。哦哦,姑娘也可請家中父兄同行,在下絕無冒犯之意,隻是深覺姑娘談吐條理清晰,想多知道一些此地風俗。」
謝寒梅微微搖頭,哪兒有未婚女子與一大街上碰到的男子相攜出遊的,「問水都江堰,拜道青城山。高公子往青城山一行,道長真人們自有妙語連珠。」
光天化日在大街上,碰到了,謝寒梅會隨意說幾句,這已經是她做生意的人膽子大了。聽聞在禮法森嚴的江南,未婚姑娘是不能和男子說話的。
謝寒梅不理會高公子一行,自顧自排隊去了。
高公子站在原地,合攏手中摺扇,一下一下敲擊在掌心,「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這話朗朗上口,倒是有些學問。怪不得前輩大家總愛攜名妓遊山玩水,有一讀書習字的解語花在身旁,當真是趣味無窮。」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