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救我於世間水火[快穿] 作者:簡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抬起頭來,讓朕瞧瞧。」弘治帝心想,總要記住這大逆不道罪人的麵孔啊。
這話……噗嗤,朱晴不合時宜得想起某電視劇情節,帶入一下,對比慘烈,別人穿越到皇宮是霸道皇帝、霸道王爺愛上我,怎麽她的穿越生涯是和皇後、國舅做鬥爭。這太過明顯得對比,滑稽得朱晴忍俊不禁。
「你笑什麽?」弘治帝問。
「迴皇帝話,未曾想到還能再見天顏,心中忍不住歡喜。」
得了吧,這種鬼話,皇帝以往總聽。他心裏知道不是實話,但也忍不住想肯定有三成是真的。如今看朱晴這真誠無比的笑容,終於明白臣子們做戲的水平,往日那些恭敬的大臣,能找出一成的真嗎?
皇帝已經學會不生氣了,這些日子,他氣得太多了。
「你如此大膽,可想過以後?」心中有了決斷,弘治帝也能心平氣和的問話了。
「想過。殺大張時是義憤填膺,過後就冷靜了,想清楚了日後可能有的下場,才殺了小張。」朱晴迴話也十分平靜,並不偽裝懺悔或者故意刺激皇帝。
「不怕連累家人嗎?」
「如此,多謝皇帝了。父母待我並不好,當年我遠走高飛,隻是因為無力報復,若是他們因我而死,也算皇帝為我報仇了。」
弘治帝不在意她的挑釁,嘆息道:「天下無不是之父母,即便父母有一二錯漏,你就要以性命相脅嗎?」
「從來隻聽說父慈子孝,父慈在先,子而後才孝,既然父不慈,子為何要孝?」言外之意,君臣也是同樣。
弘治帝冷哼一聲:「你素來奸猾,這是以進為退,想要與家人切割,讓朕放過他們?」
朱晴輕笑,「陛下還是不太了解刑部大牢啊!我猜測我的父母家人恐怕早就不在人世了,若他們健在,肯定拉到我麵前,或苦口婆心勸我認罪,或在我麵前被鞭笞用刑,威逼我早日認罪。哈哈哈,我給陛下講個笑話吧。從前有個,命不久矣,隻想找到父母親人,於是,他去劫了八百裏加急。官府一月之內,找齊他的九族,全族人整整齊齊去地府。哈哈哈哈……」
這個笑話並不好笑,充滿了黑色幽默,官府在其中扮演著明顯的反派角色。
「放肆!」一旁的譚公公看不過去了,皇帝天尊地貴的神仙人物,賞臉再見你這罪人,你卻陰陽怪氣、指桑罵槐,這讓譚公公如何忍得。
朱晴立刻斂去笑容,重新成為那個謹守規矩禮儀的女官。
更讓人心塞了。
弘治帝不計較這些細節,隻道:「日前,你諷諫朕不該獨寵皇後,優容張家,如今皇後病重,是否有你手筆?」
「皇後娘娘怎麽了?」
「大膽!皇帝問話,你俱實答話便是,怎麽敢反問皇帝!」譚公公又充當起禮儀教導官。
好吧~朱晴聳肩,帶動身上的傷口,齜牙咧嘴撫摸了幾下平復疼痛,「臣諷諫皇帝的是不要放縱外戚違法亂紀。皇帝獨寵皇後,臣身為女子,亦為皇後歡喜,過去輔佐皇後,不也在爭這份獨寵嗎?諫這作甚!」
「漢高祖敵軍烹父分一杯羹,唐太宗殺兄弟而登帝位,宋太祖納南唐後妃入宮……卻都是名垂青史的明君。明君從來不看後宮女子幾何,那是政績上鑲邊的艷情。若是因此亡國,倒是一輩子都被釘在恥辱柱上。」
亡國二字也是能輕易出口的?「妖女目無君父……」譚公公再次出言嗬斥。
這迴,連弘治帝都不耐煩地擺擺手,朱晴將死之人,說幾句狂言,又能如何?
「你倒自認是個忠臣?」弘治帝諷刺。
朱晴示意弘治帝看自己跪得標準的姿勢,「臣自來便是忠臣順民,被人打了左臉,再把右臉送過去,被人踩在頭頂,還要磕頭服軟。」
「你是想說國舅逼迫太過。」
「陛下心知肚明。」
話到這裏,似乎沒什麽可說的了。幹清宮中一片沉默,半響,弘治帝才道:「你若供出同夥,朕可饒你一命。別拿沒有同夥之流虛話敷衍朕,那麽大的動靜,坤寧宮居然無一人阻攔嗎?」
朱晴露出大大的笑容,她終於知道為何弘治帝忍著噁心,也要見自己最後一麵了。
「皇帝,東廠沒查出同謀嗎?那可是廠衛,他們沒查出來,自然是沒有同夥!」朱晴咬死了這一點,看著弘治帝難看的臉色,慢悠悠道:「若問為何無人阻止,那就要細分了。」
「匕首從工匠處得來,他不小心遺失,我撿到後並未聲張,他不知遺落何處,自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二張跋扈,聽到動靜的宮人不確定是我遇難還是他們遇難,韓翠兒前車之鑑不遠,怎會來攔?我去貓狗房的時候,伺候的內侍緊閉房門,裝聾作啞,隻求不惹禍上身。人,都是趨利避害,自保為上。」
話鋒一轉,朱晴笑道:「也有人幫我。我的小徒弟圓圓,她是我一手帶出來的,雖不知事情真相,但人有親疏遠近。當時我支開她,讓她到幹清宮給何鼎通風報信,免何鼎一死。幹清宮眾人兔死狐悲,怎會不念我的好。譚公公幾次三番嗬斥我,不也是如此,怕我太過觸怒皇帝,死也得不了全屍。」
譚公公嚇得當場跪地分辨,「皇帝明鑑,老奴覺無此心!」
「老伴放心,朕豈會疑你,此乃離間計。」
朱晴搖頭,「皇帝啊,大牢裏鞭子抽爛了身子,要臣說實話;臣說的實話不合您心意,又要把人拉過來當場說一遍。如今大實話擺在麵前,您卻不信……嘖嘖……」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這話……噗嗤,朱晴不合時宜得想起某電視劇情節,帶入一下,對比慘烈,別人穿越到皇宮是霸道皇帝、霸道王爺愛上我,怎麽她的穿越生涯是和皇後、國舅做鬥爭。這太過明顯得對比,滑稽得朱晴忍俊不禁。
「你笑什麽?」弘治帝問。
「迴皇帝話,未曾想到還能再見天顏,心中忍不住歡喜。」
得了吧,這種鬼話,皇帝以往總聽。他心裏知道不是實話,但也忍不住想肯定有三成是真的。如今看朱晴這真誠無比的笑容,終於明白臣子們做戲的水平,往日那些恭敬的大臣,能找出一成的真嗎?
皇帝已經學會不生氣了,這些日子,他氣得太多了。
「你如此大膽,可想過以後?」心中有了決斷,弘治帝也能心平氣和的問話了。
「想過。殺大張時是義憤填膺,過後就冷靜了,想清楚了日後可能有的下場,才殺了小張。」朱晴迴話也十分平靜,並不偽裝懺悔或者故意刺激皇帝。
「不怕連累家人嗎?」
「如此,多謝皇帝了。父母待我並不好,當年我遠走高飛,隻是因為無力報復,若是他們因我而死,也算皇帝為我報仇了。」
弘治帝不在意她的挑釁,嘆息道:「天下無不是之父母,即便父母有一二錯漏,你就要以性命相脅嗎?」
「從來隻聽說父慈子孝,父慈在先,子而後才孝,既然父不慈,子為何要孝?」言外之意,君臣也是同樣。
弘治帝冷哼一聲:「你素來奸猾,這是以進為退,想要與家人切割,讓朕放過他們?」
朱晴輕笑,「陛下還是不太了解刑部大牢啊!我猜測我的父母家人恐怕早就不在人世了,若他們健在,肯定拉到我麵前,或苦口婆心勸我認罪,或在我麵前被鞭笞用刑,威逼我早日認罪。哈哈哈,我給陛下講個笑話吧。從前有個,命不久矣,隻想找到父母親人,於是,他去劫了八百裏加急。官府一月之內,找齊他的九族,全族人整整齊齊去地府。哈哈哈哈……」
這個笑話並不好笑,充滿了黑色幽默,官府在其中扮演著明顯的反派角色。
「放肆!」一旁的譚公公看不過去了,皇帝天尊地貴的神仙人物,賞臉再見你這罪人,你卻陰陽怪氣、指桑罵槐,這讓譚公公如何忍得。
朱晴立刻斂去笑容,重新成為那個謹守規矩禮儀的女官。
更讓人心塞了。
弘治帝不計較這些細節,隻道:「日前,你諷諫朕不該獨寵皇後,優容張家,如今皇後病重,是否有你手筆?」
「皇後娘娘怎麽了?」
「大膽!皇帝問話,你俱實答話便是,怎麽敢反問皇帝!」譚公公又充當起禮儀教導官。
好吧~朱晴聳肩,帶動身上的傷口,齜牙咧嘴撫摸了幾下平復疼痛,「臣諷諫皇帝的是不要放縱外戚違法亂紀。皇帝獨寵皇後,臣身為女子,亦為皇後歡喜,過去輔佐皇後,不也在爭這份獨寵嗎?諫這作甚!」
「漢高祖敵軍烹父分一杯羹,唐太宗殺兄弟而登帝位,宋太祖納南唐後妃入宮……卻都是名垂青史的明君。明君從來不看後宮女子幾何,那是政績上鑲邊的艷情。若是因此亡國,倒是一輩子都被釘在恥辱柱上。」
亡國二字也是能輕易出口的?「妖女目無君父……」譚公公再次出言嗬斥。
這迴,連弘治帝都不耐煩地擺擺手,朱晴將死之人,說幾句狂言,又能如何?
「你倒自認是個忠臣?」弘治帝諷刺。
朱晴示意弘治帝看自己跪得標準的姿勢,「臣自來便是忠臣順民,被人打了左臉,再把右臉送過去,被人踩在頭頂,還要磕頭服軟。」
「你是想說國舅逼迫太過。」
「陛下心知肚明。」
話到這裏,似乎沒什麽可說的了。幹清宮中一片沉默,半響,弘治帝才道:「你若供出同夥,朕可饒你一命。別拿沒有同夥之流虛話敷衍朕,那麽大的動靜,坤寧宮居然無一人阻攔嗎?」
朱晴露出大大的笑容,她終於知道為何弘治帝忍著噁心,也要見自己最後一麵了。
「皇帝,東廠沒查出同謀嗎?那可是廠衛,他們沒查出來,自然是沒有同夥!」朱晴咬死了這一點,看著弘治帝難看的臉色,慢悠悠道:「若問為何無人阻止,那就要細分了。」
「匕首從工匠處得來,他不小心遺失,我撿到後並未聲張,他不知遺落何處,自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二張跋扈,聽到動靜的宮人不確定是我遇難還是他們遇難,韓翠兒前車之鑑不遠,怎會來攔?我去貓狗房的時候,伺候的內侍緊閉房門,裝聾作啞,隻求不惹禍上身。人,都是趨利避害,自保為上。」
話鋒一轉,朱晴笑道:「也有人幫我。我的小徒弟圓圓,她是我一手帶出來的,雖不知事情真相,但人有親疏遠近。當時我支開她,讓她到幹清宮給何鼎通風報信,免何鼎一死。幹清宮眾人兔死狐悲,怎會不念我的好。譚公公幾次三番嗬斥我,不也是如此,怕我太過觸怒皇帝,死也得不了全屍。」
譚公公嚇得當場跪地分辨,「皇帝明鑑,老奴覺無此心!」
「老伴放心,朕豈會疑你,此乃離間計。」
朱晴搖頭,「皇帝啊,大牢裏鞭子抽爛了身子,要臣說實話;臣說的實話不合您心意,又要把人拉過來當場說一遍。如今大實話擺在麵前,您卻不信……嘖嘖……」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