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
救我於世間水火[快穿] 作者:簡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咳咳咳咳……」弘治帝捂著胸口,痛苦得咳了起來,譚吉又是拍背、又是勸慰,還拿帕子去擦弘治帝嘴角。
「皇帝!」穩重的譚公公都忍不住低低驚唿,隻因他手中白帕上有絲絲殷紅。
「你……著有司……」弘治帝斷斷續續的吩咐。
朱晴本跪在地上,如今直起身子,直接打斷弘治帝:「我今日被拖下去,必定沒有再見皇帝之日,有幾個問題,這麽多年來,百思不得其解,死前就一併問了。皇帝真的不知道張家囂張跋扈,侵害百姓,欺壓朝臣嗎?皇帝自詡明君,為何就看不見眼前的百姓呢?皇帝對皇後究竟有何深情,能為了皇後不要萬世明君的美譽?」
「當年先帝在時,萬娘娘毒殺子嗣,皇帝也是受害之人。如今滿宮宮女內侍,過的還不如萬娘娘在時,無數如當年皇帝一般、比皇帝更苦的人在這深宮掙紮,皇帝身處其間,閉上眼睛就假裝不知了嗎?聽聞皇帝在前朝革除痼疾、開新朝新氣象,為何後宮不進反退,令我等臣民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皇帝真是先帝的好兒子啊!」
朱晴的質問又急又快,滿殿眾人竟然無人敢攔。弘治帝哪裏聽得這種言論,聞言又咳了起來,胸腔中仿佛有一把火在燒,肺都要咳出來了。
「朱氏!聖君當前,何敢妄言!你今日說這些,不就是心知皇帝寬仁愛民,乃當世明君,才出此誅心之言?皇帝乃爾等君父,君父略有微瑕,親親相隱方為正道。你本是微末之人,隻因聖君在世,才能入宮為女官,享宮中富貴,你也以讀過聖賢書自詡,何以出此大不敬之言。」譚公公是一路照料這弘治帝從安樂堂到幹清宮的老伴,對皇帝感情之深厚不必贅述,怎麽能容忍朱晴這樣詆毀皇帝,傷皇帝的心。
啊,來了,這種典型的pua言論。
「人命大過天,女官韓翠兒的屍身,還在坤寧宮後罩房,死在萬惡的二張之前,譚公公說著瞎話的時候,也略微睜開眼睛看一看真相啊!」朱晴嘲諷一笑:「罷了,譚公公如今是掌印大太監,早就忘了當初做小內侍的時候,是如何被所謂的貴人踩在腳底,一朝爬上高位,倒忘了自己是什麽出身。」
譚公公也加入了「暴怒」隊伍,他雖為宦官,但一向以忠直、仁善自詡,是在前朝難得有好名聲的宦官,如今被一個女人指著鼻子罵,如何能忍?
譚公公還想要說什麽,備受打擊的弘治帝反而最先反應過來,「老伴,傳白卿、戴卿、屠卿,大案,不要傷其性命,三司共審,明正典刑,朕豈是昏聵之君。」
刑部尚書白昂、右都禦史戴珊、大理寺卿屠浦,都是幹練、清正之輩,當朝有名的君子。
朱晴隻聽到這裏,就被拖了下去,關在刑部的牢房之中。這種上達天聽的案子,人人矚目,反而事事處處要依著規矩來,外人弄鬼的機會少。朱晴被剝去女官外裳,摘掉金簪銀飾,套上一身粗布囚服,頭髮用一根木簪挽住,丟在昏暗的牢房裏。吃的是劣等米,喝的是生水,不知給關了多久。朱晴吃著這些,心想,再不審問,自己不知撐不撐得到上堂那日。
正式被審問的第一天,開堂就是一頓殺威棒,先打,打過之後,兩個女衙役拖著軟到的朱晴,把人拖到堂上。
國舅!元旦!坤寧宮!
這麽多聳人聽聞的因素疊加在一起,怎麽能不讓人議論。聽說皇後驟聞愛弟遇難,當場吐血驚厥,昏睡中還伴有嘔吐,禦醫都不敢迴家,直接住在宮裏,生怕一個不小心,要給皇後陪葬。
三司之中,以刑部為尊。刑部尚書白昂也是從禦史檯曆練出來的,與兩位同僚相互謙遜之後,坐了主位。左手邊右都禦史戴珊,右手邊是大理寺卿屠浦,三司同審,非罪大惡極、案情重大者不能也。
白昂居中端坐,一拍驚堂木,喝問道:「堂下何人?」
朱晴的屁股和大腿被打得鮮血淋漓,不能跪著迴話,隻對兩旁的女衙役道:「扶著我,官員過堂,不跪。」
白昂擺擺手,讓兩位膀大腰圓的女衙役把人架起來。
把重心放到兩個女衙役身上,朱晴好受多了,忍不住對兩個女衙役道:「輕點兒,我隻是戴罪,又不是真有罪。」
別說,這種自信,還真讓兩個女衙役忍不住放輕動作。這年頭,能入大獄的女人,除非倒黴被牽連,誰又不是狠人呢?
「大膽人犯,為何不答話?」白昂又一拍驚堂木。
「白大人恕罪,隻是調整一下站姿,不然,我答不了兩句話,就要暈過去了。」朱晴虛弱得笑了笑,「臣乃尚服局六品司衣女官,姓朱名晴,本是京城菜戶營民女,父朱彪,母唐氏,有一姐一弟。我入宮時,父親是童生,賣了我和姐姐想換銀子入國子監。如今,我也不知姐姐下落,父母弟弟情況。」
「我被原尚服局司衣女官趙氏引入宮中,在清寧宮做粗使宮女,後來被太皇太後提拔為女史,賜給皇後做伴讀,一路被提拔為司衣。」
「如你所言,一路深受皇恩,為何行刺國舅?做此大逆不道之行?」
「坤寧宮女史韓翠兒,是我認的妹妹,她被大張、小張姦汙,皇後不為其做主,反而逼她委身張家。我正在為其籌謀脫身之法,元旦日,坤寧宮管事劉婆子受皇後之命,逼殺韓翠兒。皇帝知曉之後,有包庇之意。我知道沒人能為妹妹報仇,所以親手殺了二張。」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皇帝!」穩重的譚公公都忍不住低低驚唿,隻因他手中白帕上有絲絲殷紅。
「你……著有司……」弘治帝斷斷續續的吩咐。
朱晴本跪在地上,如今直起身子,直接打斷弘治帝:「我今日被拖下去,必定沒有再見皇帝之日,有幾個問題,這麽多年來,百思不得其解,死前就一併問了。皇帝真的不知道張家囂張跋扈,侵害百姓,欺壓朝臣嗎?皇帝自詡明君,為何就看不見眼前的百姓呢?皇帝對皇後究竟有何深情,能為了皇後不要萬世明君的美譽?」
「當年先帝在時,萬娘娘毒殺子嗣,皇帝也是受害之人。如今滿宮宮女內侍,過的還不如萬娘娘在時,無數如當年皇帝一般、比皇帝更苦的人在這深宮掙紮,皇帝身處其間,閉上眼睛就假裝不知了嗎?聽聞皇帝在前朝革除痼疾、開新朝新氣象,為何後宮不進反退,令我等臣民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皇帝真是先帝的好兒子啊!」
朱晴的質問又急又快,滿殿眾人竟然無人敢攔。弘治帝哪裏聽得這種言論,聞言又咳了起來,胸腔中仿佛有一把火在燒,肺都要咳出來了。
「朱氏!聖君當前,何敢妄言!你今日說這些,不就是心知皇帝寬仁愛民,乃當世明君,才出此誅心之言?皇帝乃爾等君父,君父略有微瑕,親親相隱方為正道。你本是微末之人,隻因聖君在世,才能入宮為女官,享宮中富貴,你也以讀過聖賢書自詡,何以出此大不敬之言。」譚公公是一路照料這弘治帝從安樂堂到幹清宮的老伴,對皇帝感情之深厚不必贅述,怎麽能容忍朱晴這樣詆毀皇帝,傷皇帝的心。
啊,來了,這種典型的pua言論。
「人命大過天,女官韓翠兒的屍身,還在坤寧宮後罩房,死在萬惡的二張之前,譚公公說著瞎話的時候,也略微睜開眼睛看一看真相啊!」朱晴嘲諷一笑:「罷了,譚公公如今是掌印大太監,早就忘了當初做小內侍的時候,是如何被所謂的貴人踩在腳底,一朝爬上高位,倒忘了自己是什麽出身。」
譚公公也加入了「暴怒」隊伍,他雖為宦官,但一向以忠直、仁善自詡,是在前朝難得有好名聲的宦官,如今被一個女人指著鼻子罵,如何能忍?
譚公公還想要說什麽,備受打擊的弘治帝反而最先反應過來,「老伴,傳白卿、戴卿、屠卿,大案,不要傷其性命,三司共審,明正典刑,朕豈是昏聵之君。」
刑部尚書白昂、右都禦史戴珊、大理寺卿屠浦,都是幹練、清正之輩,當朝有名的君子。
朱晴隻聽到這裏,就被拖了下去,關在刑部的牢房之中。這種上達天聽的案子,人人矚目,反而事事處處要依著規矩來,外人弄鬼的機會少。朱晴被剝去女官外裳,摘掉金簪銀飾,套上一身粗布囚服,頭髮用一根木簪挽住,丟在昏暗的牢房裏。吃的是劣等米,喝的是生水,不知給關了多久。朱晴吃著這些,心想,再不審問,自己不知撐不撐得到上堂那日。
正式被審問的第一天,開堂就是一頓殺威棒,先打,打過之後,兩個女衙役拖著軟到的朱晴,把人拖到堂上。
國舅!元旦!坤寧宮!
這麽多聳人聽聞的因素疊加在一起,怎麽能不讓人議論。聽說皇後驟聞愛弟遇難,當場吐血驚厥,昏睡中還伴有嘔吐,禦醫都不敢迴家,直接住在宮裏,生怕一個不小心,要給皇後陪葬。
三司之中,以刑部為尊。刑部尚書白昂也是從禦史檯曆練出來的,與兩位同僚相互謙遜之後,坐了主位。左手邊右都禦史戴珊,右手邊是大理寺卿屠浦,三司同審,非罪大惡極、案情重大者不能也。
白昂居中端坐,一拍驚堂木,喝問道:「堂下何人?」
朱晴的屁股和大腿被打得鮮血淋漓,不能跪著迴話,隻對兩旁的女衙役道:「扶著我,官員過堂,不跪。」
白昂擺擺手,讓兩位膀大腰圓的女衙役把人架起來。
把重心放到兩個女衙役身上,朱晴好受多了,忍不住對兩個女衙役道:「輕點兒,我隻是戴罪,又不是真有罪。」
別說,這種自信,還真讓兩個女衙役忍不住放輕動作。這年頭,能入大獄的女人,除非倒黴被牽連,誰又不是狠人呢?
「大膽人犯,為何不答話?」白昂又一拍驚堂木。
「白大人恕罪,隻是調整一下站姿,不然,我答不了兩句話,就要暈過去了。」朱晴虛弱得笑了笑,「臣乃尚服局六品司衣女官,姓朱名晴,本是京城菜戶營民女,父朱彪,母唐氏,有一姐一弟。我入宮時,父親是童生,賣了我和姐姐想換銀子入國子監。如今,我也不知姐姐下落,父母弟弟情況。」
「我被原尚服局司衣女官趙氏引入宮中,在清寧宮做粗使宮女,後來被太皇太後提拔為女史,賜給皇後做伴讀,一路被提拔為司衣。」
「如你所言,一路深受皇恩,為何行刺國舅?做此大逆不道之行?」
「坤寧宮女史韓翠兒,是我認的妹妹,她被大張、小張姦汙,皇後不為其做主,反而逼她委身張家。我正在為其籌謀脫身之法,元旦日,坤寧宮管事劉婆子受皇後之命,逼殺韓翠兒。皇帝知曉之後,有包庇之意。我知道沒人能為妹妹報仇,所以親手殺了二張。」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