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
救我於世間水火[快穿] 作者:簡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知道啊。」皇後又重重點頭,「晴兒,你說這些做什麽?你也想出宮嗎?」
朱晴輕笑,「娘娘,我不想出宮,我想做尚宮啊~」
「臣是想說,皇帝這樣愛重娘娘,娘娘又該如何迴報這份深情厚誼呢?」
「我……」皇後張口結舌,半天說不出話來。好的妻子該是什麽樣的?孝順長輩、慈愛子女、輔佐丈夫。可是清寧宮老娘娘對她素有微詞,她不愛上清寧宮請安。讓皇帝頂著五年壓力,才生育一子。輔佐?她在前朝並沒有賢名,如今又為了兩個弟弟的事情……
「你是說我不該為鶴兒和延齡求皇帝。」
「娘娘誤會了,臣還是那句話,該求,可時機要對。娘娘,皇帝的恩寵是天一樣寬廣,可若是肆意揮霍,日後說不定會變成天一樣高遠。」朱晴坐在皇後跟前,用篤定嚴肅的眼神向她傳遞不能肆意妄為的信念。
皇後心中明白,想起史書上被廢的皇後,畫本裏冷宮的存在,不用想遠了,想想皇帝的生母紀娘娘當初是如何千辛萬苦才生下皇帝。萬貴妃在的時候,皇帝心裏眼裏有誰?連皇後都廢了!
「對極,對極,晴兒,你說的對,不能這樣貿貿然去求。」皇後拍著朱晴的說,復又愁苦起來:「可我已經答應娘了,若是沒求得皇帝鬆口,我怎麽和娘交待?」
你是皇後,張家不過平民之家,沒有絲毫勢力,憑什麽讓你來交待!
若是個性格強硬、受不得激將的人,朱晴隻要說上這一句就足夠。可皇後啊,她是三綱五常、女戒女德教出來的,是張家教出來的,耳根子軟啊!
「壽寧伯夫人確實不懂這些,不若娘娘昭壽寧伯進宮,與他分說清楚。」
「怎麽說呢?總要給個日子吧?什麽時候能讓弟弟們官復原職?」
「立太子時。」朱晴大膽發言,「我大明禮製森然,元子既嫡且長,皇帝又愛重皇後,定然要冊封太子。如今暫時還未冊封,隻是要等元子立住而已。最少兩年,最多五年,皇帝必定冊立太子。到時候,壽寧伯的爵位要升,兩位國舅的官職肯定會迴來。且忍這幾年,讓皇帝看見國舅的改過之心,皇帝心中歡喜,說不得連小張國舅的爵位都賜下呢?那夫人就再也不發愁啦!」
「娘娘恕臣無禮,您現在最重要的就是照顧好元子,其他任何事情,都不值得您分心。元子才是娘娘的依靠、張家的依靠、天下人的依靠。」
皇後頗受震動,深覺這是個好主意,拉著朱晴的手拍了又拍,「你說的有道理,我聽你的。到時候也要賞你,等皇兒立了太子,我就讓你做司衣!」
朱晴輕笑,「娘娘說笑了,中間還隔著掌衣呢!」
「莫掌衣求了出宮養老,我和徐尚宮說了,提你做掌衣。本想等尚宮局出了文書再正式和你說,如今話趕話說到這裏,就先恭喜你啦。」皇後笑眯眯拍著朱晴的手背。
「臣謝娘娘提拔。」朱晴深深福禮,「娘娘放心,臣必定辦好此事,不讓娘娘和壽寧伯夫人操心。」
皇後滿意點頭,嘴上卻說:「這本就是你該得的。你助我誕下皇兒,怎麽封賞都不為過。」
「娘娘已經提拔了臣,娘娘知遇之恩,臣沒齒難忘。」
「好啦,好啦,什麽知遇之恩都是男人們說的。你呀,好好陪著我,日後,我一定讓你做尚宮。」
「是!」朱晴再打包票,「這幾年國舅沒有官職爵位在身,也不能讓人小瞧了,臣去打聽一下,看英國公世孫是怎麽迴事兒。若是世孫有錯,就讓他登門賠罪,也讓外頭人看看,即便沒有官職爵位在身,國舅也不容輕慢。」
皇後更滿意啦,放手任朱晴施為。
朱晴領了皇後的腰牌,常往幹清宮去請安,那裏方便打聽前朝的消息。
朱晴又送來羹湯,剛巧,這次也是何鼎來接。
朱晴這次帶的都是自己人,遂笑道:「這是娘娘為皇帝親手煲的綠豆百合湯,清熱去火。娘娘特意交代了,這是在井水裏冰過的,請皇帝放一放再用,萬不能傷了脾胃。」
「請朱女官迴稟娘娘,老奴定會勸著皇帝。」
「有何公公這樣的忠直之人在側,娘娘怎會不放心。」朱晴行一福禮,笑道;「還未恭喜何公公,榮升秉筆太監。」
大明內監分為十一監,其中司禮監權柄最重。有資格隨侍在皇帝身邊的司禮監眾人,又有隨堂太監、秉筆太監、掌印太監之分。幹清宮剛經歷了一輪選拔,何鼎從隨堂太監中脫穎而出,就是在國舅偷戴帝王金冠事件上表現出眾。
何公公也迴以微笑:「還未謝過女官為我周全之情。」
朱晴挑眉:「公公在說什麽,我竟聽不懂。」
何鼎麵上笑容不便,隻是聲音輕了些:「以往娘娘寵愛國舅,常罰進諫之人,如今我如此得罪中宮,卻未見罪,可見有人相幫。唯一有心有力之人,不正是女官嗎?」
朱晴也保持這笑容,他們這樣站在幹清宮門口說話,最正大光明又不惹人猜疑。「公公不要誤會,不過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耳。」
「本就沒有誤會,我輩中人。」何鼎臉上的笑容大了些,接過朱晴手中食盒,轉身進殿去了。
我輩中人?我輩中人!
朱晴心想,大明有鄭和,自然也能何鼎。如今的掌印太監譚吉公公,被皇帝尊稱「老伴」,也是忠心正直之人。一樣米養白羊人,隻有壞人,哪兒有壞職業呢?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朱晴輕笑,「娘娘,我不想出宮,我想做尚宮啊~」
「臣是想說,皇帝這樣愛重娘娘,娘娘又該如何迴報這份深情厚誼呢?」
「我……」皇後張口結舌,半天說不出話來。好的妻子該是什麽樣的?孝順長輩、慈愛子女、輔佐丈夫。可是清寧宮老娘娘對她素有微詞,她不愛上清寧宮請安。讓皇帝頂著五年壓力,才生育一子。輔佐?她在前朝並沒有賢名,如今又為了兩個弟弟的事情……
「你是說我不該為鶴兒和延齡求皇帝。」
「娘娘誤會了,臣還是那句話,該求,可時機要對。娘娘,皇帝的恩寵是天一樣寬廣,可若是肆意揮霍,日後說不定會變成天一樣高遠。」朱晴坐在皇後跟前,用篤定嚴肅的眼神向她傳遞不能肆意妄為的信念。
皇後心中明白,想起史書上被廢的皇後,畫本裏冷宮的存在,不用想遠了,想想皇帝的生母紀娘娘當初是如何千辛萬苦才生下皇帝。萬貴妃在的時候,皇帝心裏眼裏有誰?連皇後都廢了!
「對極,對極,晴兒,你說的對,不能這樣貿貿然去求。」皇後拍著朱晴的說,復又愁苦起來:「可我已經答應娘了,若是沒求得皇帝鬆口,我怎麽和娘交待?」
你是皇後,張家不過平民之家,沒有絲毫勢力,憑什麽讓你來交待!
若是個性格強硬、受不得激將的人,朱晴隻要說上這一句就足夠。可皇後啊,她是三綱五常、女戒女德教出來的,是張家教出來的,耳根子軟啊!
「壽寧伯夫人確實不懂這些,不若娘娘昭壽寧伯進宮,與他分說清楚。」
「怎麽說呢?總要給個日子吧?什麽時候能讓弟弟們官復原職?」
「立太子時。」朱晴大膽發言,「我大明禮製森然,元子既嫡且長,皇帝又愛重皇後,定然要冊封太子。如今暫時還未冊封,隻是要等元子立住而已。最少兩年,最多五年,皇帝必定冊立太子。到時候,壽寧伯的爵位要升,兩位國舅的官職肯定會迴來。且忍這幾年,讓皇帝看見國舅的改過之心,皇帝心中歡喜,說不得連小張國舅的爵位都賜下呢?那夫人就再也不發愁啦!」
「娘娘恕臣無禮,您現在最重要的就是照顧好元子,其他任何事情,都不值得您分心。元子才是娘娘的依靠、張家的依靠、天下人的依靠。」
皇後頗受震動,深覺這是個好主意,拉著朱晴的手拍了又拍,「你說的有道理,我聽你的。到時候也要賞你,等皇兒立了太子,我就讓你做司衣!」
朱晴輕笑,「娘娘說笑了,中間還隔著掌衣呢!」
「莫掌衣求了出宮養老,我和徐尚宮說了,提你做掌衣。本想等尚宮局出了文書再正式和你說,如今話趕話說到這裏,就先恭喜你啦。」皇後笑眯眯拍著朱晴的手背。
「臣謝娘娘提拔。」朱晴深深福禮,「娘娘放心,臣必定辦好此事,不讓娘娘和壽寧伯夫人操心。」
皇後滿意點頭,嘴上卻說:「這本就是你該得的。你助我誕下皇兒,怎麽封賞都不為過。」
「娘娘已經提拔了臣,娘娘知遇之恩,臣沒齒難忘。」
「好啦,好啦,什麽知遇之恩都是男人們說的。你呀,好好陪著我,日後,我一定讓你做尚宮。」
「是!」朱晴再打包票,「這幾年國舅沒有官職爵位在身,也不能讓人小瞧了,臣去打聽一下,看英國公世孫是怎麽迴事兒。若是世孫有錯,就讓他登門賠罪,也讓外頭人看看,即便沒有官職爵位在身,國舅也不容輕慢。」
皇後更滿意啦,放手任朱晴施為。
朱晴領了皇後的腰牌,常往幹清宮去請安,那裏方便打聽前朝的消息。
朱晴又送來羹湯,剛巧,這次也是何鼎來接。
朱晴這次帶的都是自己人,遂笑道:「這是娘娘為皇帝親手煲的綠豆百合湯,清熱去火。娘娘特意交代了,這是在井水裏冰過的,請皇帝放一放再用,萬不能傷了脾胃。」
「請朱女官迴稟娘娘,老奴定會勸著皇帝。」
「有何公公這樣的忠直之人在側,娘娘怎會不放心。」朱晴行一福禮,笑道;「還未恭喜何公公,榮升秉筆太監。」
大明內監分為十一監,其中司禮監權柄最重。有資格隨侍在皇帝身邊的司禮監眾人,又有隨堂太監、秉筆太監、掌印太監之分。幹清宮剛經歷了一輪選拔,何鼎從隨堂太監中脫穎而出,就是在國舅偷戴帝王金冠事件上表現出眾。
何公公也迴以微笑:「還未謝過女官為我周全之情。」
朱晴挑眉:「公公在說什麽,我竟聽不懂。」
何鼎麵上笑容不便,隻是聲音輕了些:「以往娘娘寵愛國舅,常罰進諫之人,如今我如此得罪中宮,卻未見罪,可見有人相幫。唯一有心有力之人,不正是女官嗎?」
朱晴也保持這笑容,他們這樣站在幹清宮門口說話,最正大光明又不惹人猜疑。「公公不要誤會,不過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耳。」
「本就沒有誤會,我輩中人。」何鼎臉上的笑容大了些,接過朱晴手中食盒,轉身進殿去了。
我輩中人?我輩中人!
朱晴心想,大明有鄭和,自然也能何鼎。如今的掌印太監譚吉公公,被皇帝尊稱「老伴」,也是忠心正直之人。一樣米養白羊人,隻有壞人,哪兒有壞職業呢?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