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頁
救我於世間水火[快穿] 作者:簡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帝~」皇後再次左右張望,確定無人了,才依偎在皇帝懷中,燒得臉頰一陣發燙。「可不能當著人的麵這樣,這,這,以後我可沒法兒見人了。」
「哪樣?」
「皇帝!」皇後扭著身子撒嬌,這不是明知故問嘛!
「餵皇後吃東西?」
「下迴可不能這樣了!」
「哈哈哈,朕聞夫妻之間,有親密甚於此者。」
皇後臉瞬間爆紅,覺得耳後都燒起來了。
門外,劉婆婆欣慰得聽著皇帝和皇後相處融洽,即便皇後暫時沒有誕育子嗣,但隻有皇帝愛重,皇嗣是遲早的事。
劉婆婆看看和她站在一起的朱晴,自從出了放宮女出宮的事情,劉婆婆就把朱晴的排班調的和她一樣,不讓朱晴有單獨麵見皇後的機會。
「朱女史,在想什麽呢?」不再皇後跟前,劉婆婆也不故作親密叫「晴兒」了。
「婆婆,沒想什麽。我看帝後和睦,心中歡喜,想著書裏有什麽讚詞,抄錄一些為娘娘祈福呢。」朱晴也學她那種慈祥的笑容,滿心歡喜隻為了皇後。
哦,這是劉婆婆的弱項了,別說朱晴這種機緣巧合跟著翰林學過的正經學生,她老人家隻認得幾個常用字,根本沒有正式啟蒙。
相互假笑,然後眼觀鼻、鼻觀心。
劉婆婆不說話,朱晴不說話,這次搭班的兩位女官沉默,剩下的宮女就不敢出一言。
皇帝今日留宿坤寧宮,第二天早上送人去上早朝,皇後卻心情鬱鬱得坐在床邊羅漢床上,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樣。
「娘娘可有煩心事,不如說出來,臣等幫您排解排解。」朱晴輕聲詢問。
「皇帝待我如此恩重,我卻久久沒有孕兆,這,如何對得起皇帝厚恩。」皇後重重嘆息,前幾天,前朝還有大臣上書選妃,皇帝都推了。皇後知道後,又是歡喜又是擔憂,歡喜皇帝愛重,擔憂再不能有孕,對不起皇帝。心腸糾結,輾轉難眠。
「晴兒,你可有分憂的法子?」劉婆婆立刻打蛇隨棍上,恨不得下一句就暗示朱晴不老實。
「娘娘所憂正是臣之所急,臣也是日思夜想,終於想了兩個法子。」
「你有法子?還兩個!」皇後蹭得坐直了身子,拉她到羅漢床上坐下,「快說,快說。」
朱晴也不賣關子,豎起一根手指,「其一,臣想去請教老娘娘。臣等均未生產過,這如何有孕還得請教過來人。禦醫再精通醫道卻都是男人,男人哪裏知道女人的事。」
「是有道理,可,可祖母……」皇後不好說,在場諸人都明白,隨著時間推移太皇太後越來越不喜歡這個孫媳。無他,子嗣耳。
「老娘娘對皇後娘娘是愛之深、責之切,臣受您吩咐,每迴去清寧宮,老娘娘都親自垂問,關心您的身子。還說隻有母親平安,才能生出健康的皇嗣。」
「祖母慈愛。」皇後對著清寧宮方向拱手,嘆道:「那你去吧,替我想祖母請安,祖母清修,我不好打攪。待祖母召見,我再去請安。」
太皇太後已經到了非必要不想召見皇後的地步,她老人家想教訓皇後幾句,前腳剛說了幾句重話,後腳皇帝就來求情。太皇太後是經歷過兒子和萬貴妃的糟心事的,非必要不想與皇帝起衝突。
退而求其次,太皇太後想給皇帝塞幾個妃子,還真不是和皇後作對,登基三年沒有子嗣,做長輩的怎麽能不著急,這可是真有皇位等著要繼承呢。
太皇太後的著急,皇後理解,可真的無法麵對。
聽說朱晴的法子,就是這種不痛不癢的,皇後都沒有問「第二」的想法。
朱晴卻興致勃勃道:「第二,臣從書中找到了法子。」
「有生子秘方?」皇後又提起興趣。
朱晴搖頭,「未經太醫院驗證的野方子,怎能入您的口。鳳體尊貴,不是千百人驗過沒問題的辦法,不能輕易在您身上嚐試。」
劉婆婆動了動站累的腳,她不過是給皇後喝了一些符水,那可是真有效力的,不見皇帝一直獨寵娘娘。
「臣是從道書中尋到了法子。臣是這麽想的,若不是真有效果,怎麽會堂而皇之寫在書裏,讓後人品讀。世人都說讀書人貴重,貴在何處?不正貴在這不必事事親身經歷,隻需對照前人教訓就行的便利嗎?」
「臣還琢磨了。佛家那套怕是不管用。娘娘知道的,皇帝登基之初,就驅逐了滿宮的神仙佛子,那些僧人冒充佛子,欺世盜名,哄騙錢財,都是騙人的。若是真有效果,怎麽沒治好萬娘娘的病,沒留住先帝。所以啊,還是咱們老祖宗傳下來的道書有用。佛家那一套總歸是天竺那等外域傳來的,不能盡心。」
「娘娘別急,臣精心研讀,已經揣摩出了一些真意,待臣在靜心專研七日,無量天尊在上,定賜臣一個明旨。到時,上有道君啟示,下有臣等一片赤誠之心,左有老娘娘幫襯,右有皇帝厚恩,皇嗣,指日可待!」
朱晴劃了個十字,斬釘截鐵定下基調,「您一定能誕育皇嗣!」
這話還真沒多少人敢在皇後麵前打包票,史書上被獨寵又沒有子嗣的後妃可不少見。朱晴說的鄭重,皇後也被她這堅決肯定的態度感染,「好,好,那你安心閉關專研,本宮靜待你佳音。」
七日後,朱晴一臉紅光,穿著簇新的女史服拜見皇後,說出了自己得到的啟示:「五百天內,娘娘必定誕下男嗣!」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哪樣?」
「皇帝!」皇後扭著身子撒嬌,這不是明知故問嘛!
「餵皇後吃東西?」
「下迴可不能這樣了!」
「哈哈哈,朕聞夫妻之間,有親密甚於此者。」
皇後臉瞬間爆紅,覺得耳後都燒起來了。
門外,劉婆婆欣慰得聽著皇帝和皇後相處融洽,即便皇後暫時沒有誕育子嗣,但隻有皇帝愛重,皇嗣是遲早的事。
劉婆婆看看和她站在一起的朱晴,自從出了放宮女出宮的事情,劉婆婆就把朱晴的排班調的和她一樣,不讓朱晴有單獨麵見皇後的機會。
「朱女史,在想什麽呢?」不再皇後跟前,劉婆婆也不故作親密叫「晴兒」了。
「婆婆,沒想什麽。我看帝後和睦,心中歡喜,想著書裏有什麽讚詞,抄錄一些為娘娘祈福呢。」朱晴也學她那種慈祥的笑容,滿心歡喜隻為了皇後。
哦,這是劉婆婆的弱項了,別說朱晴這種機緣巧合跟著翰林學過的正經學生,她老人家隻認得幾個常用字,根本沒有正式啟蒙。
相互假笑,然後眼觀鼻、鼻觀心。
劉婆婆不說話,朱晴不說話,這次搭班的兩位女官沉默,剩下的宮女就不敢出一言。
皇帝今日留宿坤寧宮,第二天早上送人去上早朝,皇後卻心情鬱鬱得坐在床邊羅漢床上,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樣。
「娘娘可有煩心事,不如說出來,臣等幫您排解排解。」朱晴輕聲詢問。
「皇帝待我如此恩重,我卻久久沒有孕兆,這,如何對得起皇帝厚恩。」皇後重重嘆息,前幾天,前朝還有大臣上書選妃,皇帝都推了。皇後知道後,又是歡喜又是擔憂,歡喜皇帝愛重,擔憂再不能有孕,對不起皇帝。心腸糾結,輾轉難眠。
「晴兒,你可有分憂的法子?」劉婆婆立刻打蛇隨棍上,恨不得下一句就暗示朱晴不老實。
「娘娘所憂正是臣之所急,臣也是日思夜想,終於想了兩個法子。」
「你有法子?還兩個!」皇後蹭得坐直了身子,拉她到羅漢床上坐下,「快說,快說。」
朱晴也不賣關子,豎起一根手指,「其一,臣想去請教老娘娘。臣等均未生產過,這如何有孕還得請教過來人。禦醫再精通醫道卻都是男人,男人哪裏知道女人的事。」
「是有道理,可,可祖母……」皇後不好說,在場諸人都明白,隨著時間推移太皇太後越來越不喜歡這個孫媳。無他,子嗣耳。
「老娘娘對皇後娘娘是愛之深、責之切,臣受您吩咐,每迴去清寧宮,老娘娘都親自垂問,關心您的身子。還說隻有母親平安,才能生出健康的皇嗣。」
「祖母慈愛。」皇後對著清寧宮方向拱手,嘆道:「那你去吧,替我想祖母請安,祖母清修,我不好打攪。待祖母召見,我再去請安。」
太皇太後已經到了非必要不想召見皇後的地步,她老人家想教訓皇後幾句,前腳剛說了幾句重話,後腳皇帝就來求情。太皇太後是經歷過兒子和萬貴妃的糟心事的,非必要不想與皇帝起衝突。
退而求其次,太皇太後想給皇帝塞幾個妃子,還真不是和皇後作對,登基三年沒有子嗣,做長輩的怎麽能不著急,這可是真有皇位等著要繼承呢。
太皇太後的著急,皇後理解,可真的無法麵對。
聽說朱晴的法子,就是這種不痛不癢的,皇後都沒有問「第二」的想法。
朱晴卻興致勃勃道:「第二,臣從書中找到了法子。」
「有生子秘方?」皇後又提起興趣。
朱晴搖頭,「未經太醫院驗證的野方子,怎能入您的口。鳳體尊貴,不是千百人驗過沒問題的辦法,不能輕易在您身上嚐試。」
劉婆婆動了動站累的腳,她不過是給皇後喝了一些符水,那可是真有效力的,不見皇帝一直獨寵娘娘。
「臣是從道書中尋到了法子。臣是這麽想的,若不是真有效果,怎麽會堂而皇之寫在書裏,讓後人品讀。世人都說讀書人貴重,貴在何處?不正貴在這不必事事親身經歷,隻需對照前人教訓就行的便利嗎?」
「臣還琢磨了。佛家那套怕是不管用。娘娘知道的,皇帝登基之初,就驅逐了滿宮的神仙佛子,那些僧人冒充佛子,欺世盜名,哄騙錢財,都是騙人的。若是真有效果,怎麽沒治好萬娘娘的病,沒留住先帝。所以啊,還是咱們老祖宗傳下來的道書有用。佛家那一套總歸是天竺那等外域傳來的,不能盡心。」
「娘娘別急,臣精心研讀,已經揣摩出了一些真意,待臣在靜心專研七日,無量天尊在上,定賜臣一個明旨。到時,上有道君啟示,下有臣等一片赤誠之心,左有老娘娘幫襯,右有皇帝厚恩,皇嗣,指日可待!」
朱晴劃了個十字,斬釘截鐵定下基調,「您一定能誕育皇嗣!」
這話還真沒多少人敢在皇後麵前打包票,史書上被獨寵又沒有子嗣的後妃可不少見。朱晴說的鄭重,皇後也被她這堅決肯定的態度感染,「好,好,那你安心閉關專研,本宮靜待你佳音。」
七日後,朱晴一臉紅光,穿著簇新的女史服拜見皇後,說出了自己得到的啟示:「五百天內,娘娘必定誕下男嗣!」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