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麽著急?」老趙詫異。
「嗯,節約錢嘛!我投了那麽多錢進去,也想趕緊安頓好,今年果樹的收益還是人家的,等果子全部下樹了,該保養的保養,該重新嫁接的要嫁接,事情多著呢!」
一說到錢,老趙也緊張了。一場大病,基本把他半輩子的收入都投進去了,雖然沒花他的錢,但花趙敏的不就是他的。反正老趙的就這麽一個閨女,日後什麽東西都是留給她的!
下午,趙敏開車帶著老趙上山。山的陽麵基本是果樹,隻有一條能過三輪的小路,後山才捨得修水泥道,車也能開上去。
出發的早,父女倆從後山上去,又從前山下到半山腰,一路看了果樹。再迴去的時候,穆長思一家總算到了。倆家人都有誠意,合同什麽的通過兩個小輩已經商量的差不多了。大家看著沒問題,約了個時間正式簽約。
「老房子二十年了,勉強能遮風擋雨,當成添頭,都送趙老哥了。山上的樹都是老樹,接手就能掛果有收成。」穆爸再次誇讚他家這片產業。
送走了穆長思一家,老趙幹脆接著巡山,前山後山草草看了一遍。前山主要是梨樹、李樹、桃樹之類的常見水果,樹枝高大,是多年老樹,穆爸沒說大話。後山就是經濟林,後山是背陰坡,水果想要糖分高,就得曬太陽。記得小時候,穆長思他們家也在後山種過喜陰水果,隻是收益不理想,後來就不幹了。
看到快天黑才返程,趙敏笑道:「穆長思他爸挺實誠的,明天咱們就簽約吧。」
「你才實誠,走馬觀花看一眼就算了?我明天再來!」
「都看過了啊?」
「這算什麽看過,從大路過去,泥巴地都沒踩幾腳。我一棵樹一棵樹看過去,都要心裏有數才成。別看我出去當泥瓦匠多少年了,種田的手藝可沒丟。若不是種田不來錢,當初也不會丟了這手藝!」老趙主意已定,趙敏隻能陪著他一趟趟來。接著來了五天,看過了前山的每一棵果樹,後山也不放過,經濟林的大小樹木都統計了。
老趙對此振振有詞:「這荒山野嶺的,咱們這兒又有上山的傳統,懂事兒的不會隨意來摘果子、砍樹,世上不還有不懂事兒的嗎?又沒人看著、又沒監控,家底自己心裏都沒數兒,日後肯定吃虧。」
「穆長思他家……」
「他家統計的是他家的,誰知他家會不會騙我們?投這麽多錢進去,就你心寬!」老趙在「專業」上十分堅持,看不上趙敏劃水的態度。
等老趙看完了山,又檢修了房子,他們才簽約。
與此同時,請穆長思幫忙跑的手續也一併下來了,約定截止到今年十月,收益都歸穆家。所以,雖然現在拿到了政府公證過的合同,但老趙並不會賴皮,都是知根知底的人。
一周的時間,山就承包下來了,接下來的問題是修房子。
穆家的老房子主要是有兩棟。第一棟是五間平房帶小院兒的日常住房,和穆伯伯說的一樣,二十年房齡,十分老舊。那個年代修的房子,都比較矮,看著不上檔次。另一座是三層高的塔樓,這塔樓就更老了,樓板都是用木頭做的,據說有六十年歷史。樓板蟲蛀得厲害,走著咯吱咯吱響,還有好些是樓板是斷的了,早被穆家人棄用。
「哪裏住得人?必須要修啊。敏子,你怎麽想?」
「爸,你覺得呢?」
「把小樓和平房一起推到重建,村裏臨路邊的那些人家一樣,建成別墅!看著氣派,日後做生意,人家看著也上檔次。」他們種這麽多水果又不是自己吃的,肯定涉及到銷路,生意人和客戶打交道,麵子工程也重要。
「我看小樓的窗戶都是木頭雕花,推掉可惜了。」趙敏不舍。
「可惜什麽!」老趙一腳踹過去,木門就斷在地上摔成幾瓣,「木頭都蛀爛了,不能用的!再說這些雕花算什麽,隨便糊弄兩下,我手藝都比他好!」
趙敏突然想起來,「是哦,爸你以前是木匠!」
在農村,農家的孩子除了種田之外還有一項副業手藝。老趙家上一代隻有一個男丁,讓他學了當時最時髦的木匠。趙敏記得大姑爹是醫生、二姑爹是篾匠、三姑爹是鐵匠、四姑爹是泥瓦匠、小姑爹會修車。一家子除了種田之外,各有才能。老趙出門打工,就是讓四姑爹牽線,才最終成了「趙師傅」。
「我都想好了,小樓按原型重建,古色古香最漂亮。至於我們平時住的平房,改建成兩層小樓,就像電視上那種木房子。」趙敏對於自己日後的居所,上輩子已經思考過幾十年了,還是喜愛中式、古樸的建築。
趙敏圖都畫好了,老趙拿過來一看,笑道:「也不是辦不到。不過,木房子可不保暖,山裏又潮,說不定還有野豬,不安全。」
「那內裏用鋼筋水泥,外麵用木頭裝飾可以嗎?」
「也行,地基挑高,也不怕潮。」
「像吊腳樓那樣嗎?」
「那也太誇張了,地基挑高太多難看。我也修了半輩子房子,誰家那麽醜!還要修個倉庫,不然水果堆哪裏?旺季的時候,一山的果子!」老趙看著趙敏早就準備好的圖紙,比劃了一陣,「幹脆第一層都修成倉庫,節約也好調整。就二樓住人,就咱們父女倆,日後最多再有兩個人,一層五間,就是偶爾倆親戚也夠住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嗯,節約錢嘛!我投了那麽多錢進去,也想趕緊安頓好,今年果樹的收益還是人家的,等果子全部下樹了,該保養的保養,該重新嫁接的要嫁接,事情多著呢!」
一說到錢,老趙也緊張了。一場大病,基本把他半輩子的收入都投進去了,雖然沒花他的錢,但花趙敏的不就是他的。反正老趙的就這麽一個閨女,日後什麽東西都是留給她的!
下午,趙敏開車帶著老趙上山。山的陽麵基本是果樹,隻有一條能過三輪的小路,後山才捨得修水泥道,車也能開上去。
出發的早,父女倆從後山上去,又從前山下到半山腰,一路看了果樹。再迴去的時候,穆長思一家總算到了。倆家人都有誠意,合同什麽的通過兩個小輩已經商量的差不多了。大家看著沒問題,約了個時間正式簽約。
「老房子二十年了,勉強能遮風擋雨,當成添頭,都送趙老哥了。山上的樹都是老樹,接手就能掛果有收成。」穆爸再次誇讚他家這片產業。
送走了穆長思一家,老趙幹脆接著巡山,前山後山草草看了一遍。前山主要是梨樹、李樹、桃樹之類的常見水果,樹枝高大,是多年老樹,穆爸沒說大話。後山就是經濟林,後山是背陰坡,水果想要糖分高,就得曬太陽。記得小時候,穆長思他們家也在後山種過喜陰水果,隻是收益不理想,後來就不幹了。
看到快天黑才返程,趙敏笑道:「穆長思他爸挺實誠的,明天咱們就簽約吧。」
「你才實誠,走馬觀花看一眼就算了?我明天再來!」
「都看過了啊?」
「這算什麽看過,從大路過去,泥巴地都沒踩幾腳。我一棵樹一棵樹看過去,都要心裏有數才成。別看我出去當泥瓦匠多少年了,種田的手藝可沒丟。若不是種田不來錢,當初也不會丟了這手藝!」老趙主意已定,趙敏隻能陪著他一趟趟來。接著來了五天,看過了前山的每一棵果樹,後山也不放過,經濟林的大小樹木都統計了。
老趙對此振振有詞:「這荒山野嶺的,咱們這兒又有上山的傳統,懂事兒的不會隨意來摘果子、砍樹,世上不還有不懂事兒的嗎?又沒人看著、又沒監控,家底自己心裏都沒數兒,日後肯定吃虧。」
「穆長思他家……」
「他家統計的是他家的,誰知他家會不會騙我們?投這麽多錢進去,就你心寬!」老趙在「專業」上十分堅持,看不上趙敏劃水的態度。
等老趙看完了山,又檢修了房子,他們才簽約。
與此同時,請穆長思幫忙跑的手續也一併下來了,約定截止到今年十月,收益都歸穆家。所以,雖然現在拿到了政府公證過的合同,但老趙並不會賴皮,都是知根知底的人。
一周的時間,山就承包下來了,接下來的問題是修房子。
穆家的老房子主要是有兩棟。第一棟是五間平房帶小院兒的日常住房,和穆伯伯說的一樣,二十年房齡,十分老舊。那個年代修的房子,都比較矮,看著不上檔次。另一座是三層高的塔樓,這塔樓就更老了,樓板都是用木頭做的,據說有六十年歷史。樓板蟲蛀得厲害,走著咯吱咯吱響,還有好些是樓板是斷的了,早被穆家人棄用。
「哪裏住得人?必須要修啊。敏子,你怎麽想?」
「爸,你覺得呢?」
「把小樓和平房一起推到重建,村裏臨路邊的那些人家一樣,建成別墅!看著氣派,日後做生意,人家看著也上檔次。」他們種這麽多水果又不是自己吃的,肯定涉及到銷路,生意人和客戶打交道,麵子工程也重要。
「我看小樓的窗戶都是木頭雕花,推掉可惜了。」趙敏不舍。
「可惜什麽!」老趙一腳踹過去,木門就斷在地上摔成幾瓣,「木頭都蛀爛了,不能用的!再說這些雕花算什麽,隨便糊弄兩下,我手藝都比他好!」
趙敏突然想起來,「是哦,爸你以前是木匠!」
在農村,農家的孩子除了種田之外還有一項副業手藝。老趙家上一代隻有一個男丁,讓他學了當時最時髦的木匠。趙敏記得大姑爹是醫生、二姑爹是篾匠、三姑爹是鐵匠、四姑爹是泥瓦匠、小姑爹會修車。一家子除了種田之外,各有才能。老趙出門打工,就是讓四姑爹牽線,才最終成了「趙師傅」。
「我都想好了,小樓按原型重建,古色古香最漂亮。至於我們平時住的平房,改建成兩層小樓,就像電視上那種木房子。」趙敏對於自己日後的居所,上輩子已經思考過幾十年了,還是喜愛中式、古樸的建築。
趙敏圖都畫好了,老趙拿過來一看,笑道:「也不是辦不到。不過,木房子可不保暖,山裏又潮,說不定還有野豬,不安全。」
「那內裏用鋼筋水泥,外麵用木頭裝飾可以嗎?」
「也行,地基挑高,也不怕潮。」
「像吊腳樓那樣嗎?」
「那也太誇張了,地基挑高太多難看。我也修了半輩子房子,誰家那麽醜!還要修個倉庫,不然水果堆哪裏?旺季的時候,一山的果子!」老趙看著趙敏早就準備好的圖紙,比劃了一陣,「幹脆第一層都修成倉庫,節約也好調整。就二樓住人,就咱們父女倆,日後最多再有兩個人,一層五間,就是偶爾倆親戚也夠住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