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頁
[歷史衍生] 今天也在努力當太子 作者:千山不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時三公主早已兒女雙全,也有自己的事業,日子過得有滋有味,曾經兩心相悅的人終究走向了不同方向。
第221章
大唐糧食儲備豐富,將士訓練也不曾鬆懈,準備起戰事來並不很難,等到貞觀十一年的秋天,一切都準備得差不多了。
李世民找到李承幹:「當初咱們倆約定好了,如果我做好了戰爭準備,蒸汽船還沒造好,你就不能攔著我出征,現在蒸汽船造好了嗎?」
李承幹看他得意的樣子,沒忍住翻了個白眼:「造沒造好有什麽區別,難道蒸汽船造好了,這仗還能不打嗎?」
當然不能!
戰術都已經定好了,屬國和大唐的矛盾也已經挑起來,將士整裝待發,軍備物資全部到位,連屬國都知道大唐要發兵了。
箭在弦上,哪有不發的道理?
更何況蒸汽船確實還沒造好。
李承幹心裏安慰自己,往好了想,海外國家要入侵的話,大唐是不是在打仗區別不大,反正即便全力以赴也打不過人家。
擺爛!
……擺不了一點。
還是得努力賺積分,早點讓係統升級或者買到核彈圖紙,他才能放心一點。李承幹盤算著再給李泰和李恪加點工作量,幾位公主好像還沒什麽事,把她們也拉過來打工,研究所和工部那邊也要催一催,實在不行就都加加班。
係統好心提醒:[上次陳淑慧說了,你如果再催她就自殺。]
李承幹:[……真是反了天了,本太子威嚴豈容冒犯!]
係統:[不容冒犯也冒犯多迴了。]
李承幹:[……]
這還不算,李世民接下來的話給了李承幹另外一擊。
「我打算讓李泰和李恪去封地。」
李承幹:「??」
「為什麽?」
李承幹當然不願意讓李泰和李恪去封地,且不說他們二人辛勤工作,給李承幹賺了不少積分,單隻兄弟之間的情分,他也不想與二人分開。
李承幹想了想,問:「是不是因為有人請他們入朝的原因?」
李泰和李恪協助李承幹處理政務名義上是幫忙,並沒有真正入朝。但最近有人上奏表,以李泰和李恪已經長大(成親了)、協助太子辦差有功為由,請求讓二人入朝。
這個要求也算合理,李承幹是想答應的,但李世民一直不允,現在還要把二人打發到封地去。
這時候的封地和可不一樣,西漢實行分封製,藩王受朝廷節製同時也有一定獨立性。他們有自己的領導班子,在封地內有政治和軍事管理權,相當於一個小朝廷。
但唐朝的封地隻是一個爵位,王爺食租稅卻不掌實權,皇帝往往還要派人監督,以免他們生出異心。
所以對大唐的皇子來說,去封地實在算不上什麽好事,不僅被剝奪爭取儲位的機會,還要離開繁榮的長安去鳥不拉屎的地方受罪。
李承幹:「三弟和四弟做錯什麽事了嗎?」
李世民:「沒有。」
是真的沒有做錯什麽,李世民觀察了近一年,李泰和李恪並沒有因為協助李承幹處理政務升出什麽不該有的心思,即便有人存心挑撥也無動於衷,就是可能差事太多了,二人都有點生無可戀。
「那就是為了我?」李承幹嘆了一聲,「阿耶,我心理沒那麽脆弱,不介意三弟和四弟留在長安的。」
李世民:「我知道。」
承幹不是夢中的承幹,他也不是夢中的他,李泰和李恪是否就藩都沒那麽大的影響,但李世民還是要讓二人去封地,一是不想冒一點風險,二是因為他有別的打算。
李世民對李承幹道:「皇子成年後就藩是傳統,留他們到現在已經難得了,再讓他們在長安待下去難免生出事端。你如果實在想念他們,等到日後你登基坐穩皇位,再召他們迴京便是了。」
李承幹唉聲嘆氣:「那得等上多久啊?」
李世民都要被氣笑了:「怎麽,你等不及了?」
「嘿嘿,我可沒有這個意思。」李承幹討好地沖他笑笑,「我知道阿耶是為我好,給我施恩和處置他們的餘地,阿耶最好啦!」
如果李世民沒有讓李泰和李恪去封地,等到日後李承幹登基,也不好將人送去封地,否則難免被認為容不下兄弟。如果兄弟關係一直很好也就罷了,但萬一李泰和李恪生出別的心思,李承幹就失去一個轄製他們的方法。
現在由李世民將他們打發去封地,日後李承幹再召他們迴京,他們自然會感恩戴德,對李承幹更為忠心。
李承幹明白李世民的苦心,也願意接受這份好意,不過……
「不過我習慣了三弟和四弟幫忙,也不想跟他們分開很久,可不可以讓他們去封地轉一圈,然後借調迴京啊。」
李世民:「先讓他們去吧,之後的事情……過段時間且再說。」
他頗有些意味深長,隻是李承幹並沒有聽出來,他擔心李泰和李恪聽到這個消息會難過,請纓去和二人說這件事。
李世民擺擺手:「隨你吧。」
*
當天下午李承幹就請李泰和李恪過來說話。
二人來的時候都有些無精打采,這幾天工作量有些大,他們倆天天加班,白天也沒功夫補覺,人都憔悴了許多。
還以為李承幹叫他們來是問差事,李泰坐下後就有氣無力地說:「別催我,已經在辦了。」
第221章
大唐糧食儲備豐富,將士訓練也不曾鬆懈,準備起戰事來並不很難,等到貞觀十一年的秋天,一切都準備得差不多了。
李世民找到李承幹:「當初咱們倆約定好了,如果我做好了戰爭準備,蒸汽船還沒造好,你就不能攔著我出征,現在蒸汽船造好了嗎?」
李承幹看他得意的樣子,沒忍住翻了個白眼:「造沒造好有什麽區別,難道蒸汽船造好了,這仗還能不打嗎?」
當然不能!
戰術都已經定好了,屬國和大唐的矛盾也已經挑起來,將士整裝待發,軍備物資全部到位,連屬國都知道大唐要發兵了。
箭在弦上,哪有不發的道理?
更何況蒸汽船確實還沒造好。
李承幹心裏安慰自己,往好了想,海外國家要入侵的話,大唐是不是在打仗區別不大,反正即便全力以赴也打不過人家。
擺爛!
……擺不了一點。
還是得努力賺積分,早點讓係統升級或者買到核彈圖紙,他才能放心一點。李承幹盤算著再給李泰和李恪加點工作量,幾位公主好像還沒什麽事,把她們也拉過來打工,研究所和工部那邊也要催一催,實在不行就都加加班。
係統好心提醒:[上次陳淑慧說了,你如果再催她就自殺。]
李承幹:[……真是反了天了,本太子威嚴豈容冒犯!]
係統:[不容冒犯也冒犯多迴了。]
李承幹:[……]
這還不算,李世民接下來的話給了李承幹另外一擊。
「我打算讓李泰和李恪去封地。」
李承幹:「??」
「為什麽?」
李承幹當然不願意讓李泰和李恪去封地,且不說他們二人辛勤工作,給李承幹賺了不少積分,單隻兄弟之間的情分,他也不想與二人分開。
李承幹想了想,問:「是不是因為有人請他們入朝的原因?」
李泰和李恪協助李承幹處理政務名義上是幫忙,並沒有真正入朝。但最近有人上奏表,以李泰和李恪已經長大(成親了)、協助太子辦差有功為由,請求讓二人入朝。
這個要求也算合理,李承幹是想答應的,但李世民一直不允,現在還要把二人打發到封地去。
這時候的封地和可不一樣,西漢實行分封製,藩王受朝廷節製同時也有一定獨立性。他們有自己的領導班子,在封地內有政治和軍事管理權,相當於一個小朝廷。
但唐朝的封地隻是一個爵位,王爺食租稅卻不掌實權,皇帝往往還要派人監督,以免他們生出異心。
所以對大唐的皇子來說,去封地實在算不上什麽好事,不僅被剝奪爭取儲位的機會,還要離開繁榮的長安去鳥不拉屎的地方受罪。
李承幹:「三弟和四弟做錯什麽事了嗎?」
李世民:「沒有。」
是真的沒有做錯什麽,李世民觀察了近一年,李泰和李恪並沒有因為協助李承幹處理政務升出什麽不該有的心思,即便有人存心挑撥也無動於衷,就是可能差事太多了,二人都有點生無可戀。
「那就是為了我?」李承幹嘆了一聲,「阿耶,我心理沒那麽脆弱,不介意三弟和四弟留在長安的。」
李世民:「我知道。」
承幹不是夢中的承幹,他也不是夢中的他,李泰和李恪是否就藩都沒那麽大的影響,但李世民還是要讓二人去封地,一是不想冒一點風險,二是因為他有別的打算。
李世民對李承幹道:「皇子成年後就藩是傳統,留他們到現在已經難得了,再讓他們在長安待下去難免生出事端。你如果實在想念他們,等到日後你登基坐穩皇位,再召他們迴京便是了。」
李承幹唉聲嘆氣:「那得等上多久啊?」
李世民都要被氣笑了:「怎麽,你等不及了?」
「嘿嘿,我可沒有這個意思。」李承幹討好地沖他笑笑,「我知道阿耶是為我好,給我施恩和處置他們的餘地,阿耶最好啦!」
如果李世民沒有讓李泰和李恪去封地,等到日後李承幹登基,也不好將人送去封地,否則難免被認為容不下兄弟。如果兄弟關係一直很好也就罷了,但萬一李泰和李恪生出別的心思,李承幹就失去一個轄製他們的方法。
現在由李世民將他們打發去封地,日後李承幹再召他們迴京,他們自然會感恩戴德,對李承幹更為忠心。
李承幹明白李世民的苦心,也願意接受這份好意,不過……
「不過我習慣了三弟和四弟幫忙,也不想跟他們分開很久,可不可以讓他們去封地轉一圈,然後借調迴京啊。」
李世民:「先讓他們去吧,之後的事情……過段時間且再說。」
他頗有些意味深長,隻是李承幹並沒有聽出來,他擔心李泰和李恪聽到這個消息會難過,請纓去和二人說這件事。
李世民擺擺手:「隨你吧。」
*
當天下午李承幹就請李泰和李恪過來說話。
二人來的時候都有些無精打采,這幾天工作量有些大,他們倆天天加班,白天也沒功夫補覺,人都憔悴了許多。
還以為李承幹叫他們來是問差事,李泰坐下後就有氣無力地說:「別催我,已經在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