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頁
[歷史衍生] 今天也在努力當太子 作者:千山不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些時候,走得慢才能走得穩。
但李世民顯然不這麽想,可能是對未來的自己有信心,不認為他會忌憚太子,可能是希望儲君能早日獨當一麵,國家後繼有人,他也算了了一樁心事,也可能隻是單純看重李承幹,迫不及待想要培養他。
不管怎麽說,李世民已經做了這個決定,長孫氏一時也沒有辦法。
長孫氏沒把這些思慮告訴李承幹,他年紀還小,隻要做一個好兒子好太子即可,如果因為她的話移了性情,反而和李世民生疏就不好了。
好在冠禮挪到了冬天,她還有時間思考對策。
第198章
聖上要為年僅十三歲的太子殿下舉冠禮,為了不耽誤農,日期由二月推遲到十月。
這個消息傳出去,眾人反應各有不同。
百姓不懂什麽政治,也不知道太子冠禮代表什麽,知道聖上和太子為了他們才推遲冠禮時間,感動的不得了。
朝臣想法就複雜多了,早知道聖上看重太子,但也沒想到看重到這個地步,這麽早就開始替太子鋪路。
眾臣心中感嘆,但也不說什麽,一是不敢置喙李世民的決定,二是太子的確出眾,聖上願意分出一部分權利給太子,他們也沒什麽好說的。
但也有頭比較鐵的——比魏徵。
他倒不是反對李承幹加冠參政,是提議李世民奪去長孫無忌和高士廉部分權力,免得太子與外戚結成黨羽,危害皇權。
李世民氣死了,指著魏徵的鼻子大罵:「枉費太子對你那麽好,你就是此迴報他的?」
魏徵不為所動:「下臣是大唐的臣子,該一切以大唐為重,論道理,不談私心。」
李世民:「朕相信太子,也相信齊國公和興郡公,他們斷不勾連為禍,魏卿實在多慮了。」
魏徵:「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人心易變,聖上還是早做打算為好。」
李世民:「……」
他還沒說話,長孫無忌和高士廉出列長長一揖:「聖上明鑑,下臣對大唐、對聖上忠心耿耿,絕不敢做出任何有違君臣倫理之。下臣願意告老請辭,請聖上應允。」
「兩位愛卿起來吧,你們的心朕都明白,必不辜負,請辭的話不必再說了。」李世民安撫二人,還悄悄瞪了魏徵一。
魏徵垂下瞼,假裝沒看見。
李世民:「……」
李世民沒有答允魏徵的提議,魏徵也不肯退讓,兩人就這麽僵住了。
長孫無忌和高士廉見勢不對,下朝後依舊上奏表請辭。氣得李世民在立政殿轉圈圈,對著長孫氏臭罵魏徵:「這個老匹夫就是故意和朕作對!承幹本來就是太子,讓他參政有什麽不對?現在不讓他歷練,難道等我年老體衰的時候再歷練他嗎?萬一我突然出了,太子又立不起來,大唐該怎麽辦?」
長孫氏聞言不悅:「說便說,何故說不吉利的話!」
李世民頓了一下,訕訕道:「我胡言亂語的,觀音婢不要放在心上。」
長孫氏嗔了他一,又安撫道:「二郎不必生氣,魏相公是為人耿直,沒有壞心。」
李世民冷哼:「你還替他說話,不見他記著你的恩情呢!」
長孫氏溫柔笑笑:「妾是就論罷了,並非有心替魏相公說話,然也沒有什麽恩情。若說情分,妾的情分也因二郎,盼著有忠臣為二郎分憂。」
李世民握住長孫氏的手,心中一片柔軟:「我也知道魏徵沒有壞心,可他管得未免太多了。承幹是咱們的孩子,他有多乖巧我們都知道,舅兄和舅父也不是得勢便張揚的人,怎麽便非要此防備,一定要輔機和舅父請辭不可呢。」
長孫氏柔聲道:「妾不懂朝政的,也知道魏相公是難得的賢才,既然他覺得承幹這麽早參政不妥當,不若過幾年再說吧,正好妾也不捨得他小小年紀就操心勞神呢。」
「你就是慈母心腸。」李世民嘆了一聲。
「慈母多敗兒,二郎是這個意嗎?」長孫氏問。
李世民嘿嘿一笑:「我可沒有這麽說!」
他哪敢呢!
李世民拉著長孫氏的手道:「你放心,此我處理好的,必不令承幹受人非議。」
長孫氏心中一嘆,知道他是下定決心,無論何都要李承幹提前加冠了,於是起盈盈一拜:「那就請二郎依魏相公所言,免去舅父和兄長官職吧。」
李世民聽得皺眉:「何必此?」
長孫氏:「妾不願二郎因此與重臣鬧得不愉快,長孫氏與高氏深受皇恩,然也該為聖上分憂。」
李世民無語:「你跟我還說這些冠冕堂皇的話,到底是怎麽想的?」
說著就去扶長孫氏,長孫氏順著力道起來,依偎在李世民肩頭,輕聲說:「妾是有些害怕。」
不需要多說,李世民就明白了她的意。
說到底,太子與皇帝的關係老生常談,就連李世民己也偶爾擔心晚年糊塗,做出什麽不可挽迴的(雖然大部分時候他很信),更不用說觀音婢了。
她是皇帝的妻子,也是太子的母親,果雙方相爭,最痛苦的必然是她。李世民摸著長孫氏的秀髮,想到那個可,心裏也覺得悶悶的,淚都快要流下來。
他努力憋迴去了,遲疑了片刻才道:「舅父和輔機居高位,不全是外戚的緣故,倘若因此就要罷免他們,恐怕使功臣惶恐,不若調去其他部門,不給他們那麽大權力也就是了。」
但李世民顯然不這麽想,可能是對未來的自己有信心,不認為他會忌憚太子,可能是希望儲君能早日獨當一麵,國家後繼有人,他也算了了一樁心事,也可能隻是單純看重李承幹,迫不及待想要培養他。
不管怎麽說,李世民已經做了這個決定,長孫氏一時也沒有辦法。
長孫氏沒把這些思慮告訴李承幹,他年紀還小,隻要做一個好兒子好太子即可,如果因為她的話移了性情,反而和李世民生疏就不好了。
好在冠禮挪到了冬天,她還有時間思考對策。
第198章
聖上要為年僅十三歲的太子殿下舉冠禮,為了不耽誤農,日期由二月推遲到十月。
這個消息傳出去,眾人反應各有不同。
百姓不懂什麽政治,也不知道太子冠禮代表什麽,知道聖上和太子為了他們才推遲冠禮時間,感動的不得了。
朝臣想法就複雜多了,早知道聖上看重太子,但也沒想到看重到這個地步,這麽早就開始替太子鋪路。
眾臣心中感嘆,但也不說什麽,一是不敢置喙李世民的決定,二是太子的確出眾,聖上願意分出一部分權利給太子,他們也沒什麽好說的。
但也有頭比較鐵的——比魏徵。
他倒不是反對李承幹加冠參政,是提議李世民奪去長孫無忌和高士廉部分權力,免得太子與外戚結成黨羽,危害皇權。
李世民氣死了,指著魏徵的鼻子大罵:「枉費太子對你那麽好,你就是此迴報他的?」
魏徵不為所動:「下臣是大唐的臣子,該一切以大唐為重,論道理,不談私心。」
李世民:「朕相信太子,也相信齊國公和興郡公,他們斷不勾連為禍,魏卿實在多慮了。」
魏徵:「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人心易變,聖上還是早做打算為好。」
李世民:「……」
他還沒說話,長孫無忌和高士廉出列長長一揖:「聖上明鑑,下臣對大唐、對聖上忠心耿耿,絕不敢做出任何有違君臣倫理之。下臣願意告老請辭,請聖上應允。」
「兩位愛卿起來吧,你們的心朕都明白,必不辜負,請辭的話不必再說了。」李世民安撫二人,還悄悄瞪了魏徵一。
魏徵垂下瞼,假裝沒看見。
李世民:「……」
李世民沒有答允魏徵的提議,魏徵也不肯退讓,兩人就這麽僵住了。
長孫無忌和高士廉見勢不對,下朝後依舊上奏表請辭。氣得李世民在立政殿轉圈圈,對著長孫氏臭罵魏徵:「這個老匹夫就是故意和朕作對!承幹本來就是太子,讓他參政有什麽不對?現在不讓他歷練,難道等我年老體衰的時候再歷練他嗎?萬一我突然出了,太子又立不起來,大唐該怎麽辦?」
長孫氏聞言不悅:「說便說,何故說不吉利的話!」
李世民頓了一下,訕訕道:「我胡言亂語的,觀音婢不要放在心上。」
長孫氏嗔了他一,又安撫道:「二郎不必生氣,魏相公是為人耿直,沒有壞心。」
李世民冷哼:「你還替他說話,不見他記著你的恩情呢!」
長孫氏溫柔笑笑:「妾是就論罷了,並非有心替魏相公說話,然也沒有什麽恩情。若說情分,妾的情分也因二郎,盼著有忠臣為二郎分憂。」
李世民握住長孫氏的手,心中一片柔軟:「我也知道魏徵沒有壞心,可他管得未免太多了。承幹是咱們的孩子,他有多乖巧我們都知道,舅兄和舅父也不是得勢便張揚的人,怎麽便非要此防備,一定要輔機和舅父請辭不可呢。」
長孫氏柔聲道:「妾不懂朝政的,也知道魏相公是難得的賢才,既然他覺得承幹這麽早參政不妥當,不若過幾年再說吧,正好妾也不捨得他小小年紀就操心勞神呢。」
「你就是慈母心腸。」李世民嘆了一聲。
「慈母多敗兒,二郎是這個意嗎?」長孫氏問。
李世民嘿嘿一笑:「我可沒有這麽說!」
他哪敢呢!
李世民拉著長孫氏的手道:「你放心,此我處理好的,必不令承幹受人非議。」
長孫氏心中一嘆,知道他是下定決心,無論何都要李承幹提前加冠了,於是起盈盈一拜:「那就請二郎依魏相公所言,免去舅父和兄長官職吧。」
李世民聽得皺眉:「何必此?」
長孫氏:「妾不願二郎因此與重臣鬧得不愉快,長孫氏與高氏深受皇恩,然也該為聖上分憂。」
李世民無語:「你跟我還說這些冠冕堂皇的話,到底是怎麽想的?」
說著就去扶長孫氏,長孫氏順著力道起來,依偎在李世民肩頭,輕聲說:「妾是有些害怕。」
不需要多說,李世民就明白了她的意。
說到底,太子與皇帝的關係老生常談,就連李世民己也偶爾擔心晚年糊塗,做出什麽不可挽迴的(雖然大部分時候他很信),更不用說觀音婢了。
她是皇帝的妻子,也是太子的母親,果雙方相爭,最痛苦的必然是她。李世民摸著長孫氏的秀髮,想到那個可,心裏也覺得悶悶的,淚都快要流下來。
他努力憋迴去了,遲疑了片刻才道:「舅父和輔機居高位,不全是外戚的緣故,倘若因此就要罷免他們,恐怕使功臣惶恐,不若調去其他部門,不給他們那麽大權力也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