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啊。”程安冉一反常態,竟是滿口答應。
葉梅在旁笑道:“安冉,有幹勁了啊。”
迴去的路上,程安冉很坦誠的說道:“你不奇怪嗎?”
淩小億笑道:“嗯,有一點。”真的不知道程安冉與老林和葉梅怎麽這麽相熟。
“我爺爺是這裏原先的總編輯,老林和葉主任是他帶出來的。”程安冉笑道,“我知道,你對這些事情都不上心,也好,知道那麽多並沒有什麽用。”這個世界最終還是要靠實力說話的。
淩小億卻鄭重說道:“謝謝你。”
程安冉嘆了一口氣:“該是我謝謝你,再不奮鬥我就老了。”
兩個人正親密的聊著天,淩小億聽到手機傳來簡訊提示音,於是拿起來看。
是趙雍。
短短三個字,對不起。
淩小億沒有迴覆他,至此涇渭分明就夠了。她也信得過趙雍的為人,並不會在工作上難為她,他們之間,隻是道不同不相為謀。
京報能夠給她的,她會靠自己的雙手賺到,不需要走這條捷徑。
社會新聞部原是打算元旦前一塊出去吃頓飯,送送程安冉,再歡迎一下新來的實習生。
結果,工商局和食藥監局要聯合搞專項督查,分管的副市長李頤之特別重視此項工作,特地從每一個報社抽調一名同誌,全程跟蹤報導。
淩小億自然被宋大軍派出去了,駐組辦公,每天隻需要從現場發迴報導就可以了。
趕在過年之前,忙上添亂。不過搞這種工作,也有點威懾力,完全是讓人民群眾過個安心年的意思。
淩小億挺喜歡這份差事,第一天是早餐檢查,在一些繁華地帶,人口密度大的地方,一般都有專供的流動早餐車,都是賣一些包子燒餅雞蛋豆漿牛奶之類的簡單易攜帶的品類,味道說不上多好,但確實是很方便。
大清早轉了好大一圈,到了中午迴酒店寫稿,同行的一位記者有些氣憤,這哪裏是督查啊,這是讓我們歌功頌德!旁邊立即有人附和。
淩小億默默跟在後麵,也不吱聲。
第二天見報的時候,其他家還真是千篇一律,齊刷刷的跟拿了通稿一樣,都說政府如何為市民排憂解難,做好暖心工程,小處著眼,凸顯大義等等。滿紙的空話,讓人生厭。
唯有京報的文章,讓人眼前一亮。
淩小億選取的角度不是政府,而是早餐車的承包者和市民。
早餐車的承包者隻有一個訴求,可不可以降低一下租金,自己是不是可以拿到一些補貼?市民的反應有很多,歸納起來大致有這麽幾類:第一是早晨不用餓肚子很好,第二卻是可不可以多點種類,例如肉夾饃、熱幹麵之類,第三是要多注意環境衛生,第四是建議把資源利用好,早餐車完全可以在中午時分一些密集的寫字樓周圍進行流動,解決大家中午吃不上飯的問題。提出觀點之後,接下來是相關部門給予的答覆,淩小億盡量用了樸素口語化的表達,能做的什麽時候做,不能做的為什麽不能做,說得清清楚楚,讓人看得津津有味。
宋大軍特地打電話來說,老林出爾反爾,居然想把你調到時政部,是我硬拉著不放。
淩小億笑了笑,說自己還是喜歡深度報導。這一次,隻不過一天的時間太短,又是規定取材,所以也隻能寫成這樣了。
其實老林也是有魄力,不走尋常路,這種不按理出牌的稿子要發出來也不容易。
因為寫套話有寫套話的好處,雖然不出彩,也絕不出錯。
市政府3號樓裏,副市長李頤之的秘書肖昀正在按慣例為他將所有看完的報紙收攏起來,見有一份京報放在桌子一角,便問了一句:“市長,這個要拿走嗎?”
李頤之看了一眼,說道:“這個留下。”
秘書應了一句是,輕手輕腳的出去了。
☆、第十二章
為期一個周的駐組結束,淩小億迴到報社,屁股還沒有坐熱,就被老林光明正大抽調出去報導兩會。
宋大軍力爭,老林告訴他要以大局為重,並答應遇到重大新聞就把淩小億還迴來。宋大軍頗為憤憤,都兩會了,這期間還能有什麽重大新聞。
因為兩會是規定的大題材報導,時政部還從別的部門抽調同誌,連時尚部都要出人——例行要對代表們的審美點評一番的。在這個問題上,京報並不循規蹈矩。
程安冉作為經濟部的新中流砥柱也被派了出去,見到淩小億,便說道:“到底是你,往年從沒跟社會新聞部借過人。”雖說兩會中民生問題是重頭,多集聚熱點,但時政部那麽多人肯定也就吃下了,現在是老林希望報導能做出新意,所以讓淩小億出馬。
“不過,時政部的人……”程安冉找不到太合適的詞來形容,淩小億剛剛跟時政部主任張吉雄有過一陣接觸,聽工作安排,約莫能感受到這種不同的畫風,意領神會的點點頭道:“我懂的。”
京報雖說不是黨報,但在圈子裏也是有著無與倫比的影響力,現今領導幹部都新派,對著非黨報的報紙更抱著幾分客氣,關鍵時刻說上一句話,前途也就有了——前任京報時政部主任就是得了某位市裏的大領導青眼去了一個政府部門,仕途還挺光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葉梅在旁笑道:“安冉,有幹勁了啊。”
迴去的路上,程安冉很坦誠的說道:“你不奇怪嗎?”
淩小億笑道:“嗯,有一點。”真的不知道程安冉與老林和葉梅怎麽這麽相熟。
“我爺爺是這裏原先的總編輯,老林和葉主任是他帶出來的。”程安冉笑道,“我知道,你對這些事情都不上心,也好,知道那麽多並沒有什麽用。”這個世界最終還是要靠實力說話的。
淩小億卻鄭重說道:“謝謝你。”
程安冉嘆了一口氣:“該是我謝謝你,再不奮鬥我就老了。”
兩個人正親密的聊著天,淩小億聽到手機傳來簡訊提示音,於是拿起來看。
是趙雍。
短短三個字,對不起。
淩小億沒有迴覆他,至此涇渭分明就夠了。她也信得過趙雍的為人,並不會在工作上難為她,他們之間,隻是道不同不相為謀。
京報能夠給她的,她會靠自己的雙手賺到,不需要走這條捷徑。
社會新聞部原是打算元旦前一塊出去吃頓飯,送送程安冉,再歡迎一下新來的實習生。
結果,工商局和食藥監局要聯合搞專項督查,分管的副市長李頤之特別重視此項工作,特地從每一個報社抽調一名同誌,全程跟蹤報導。
淩小億自然被宋大軍派出去了,駐組辦公,每天隻需要從現場發迴報導就可以了。
趕在過年之前,忙上添亂。不過搞這種工作,也有點威懾力,完全是讓人民群眾過個安心年的意思。
淩小億挺喜歡這份差事,第一天是早餐檢查,在一些繁華地帶,人口密度大的地方,一般都有專供的流動早餐車,都是賣一些包子燒餅雞蛋豆漿牛奶之類的簡單易攜帶的品類,味道說不上多好,但確實是很方便。
大清早轉了好大一圈,到了中午迴酒店寫稿,同行的一位記者有些氣憤,這哪裏是督查啊,這是讓我們歌功頌德!旁邊立即有人附和。
淩小億默默跟在後麵,也不吱聲。
第二天見報的時候,其他家還真是千篇一律,齊刷刷的跟拿了通稿一樣,都說政府如何為市民排憂解難,做好暖心工程,小處著眼,凸顯大義等等。滿紙的空話,讓人生厭。
唯有京報的文章,讓人眼前一亮。
淩小億選取的角度不是政府,而是早餐車的承包者和市民。
早餐車的承包者隻有一個訴求,可不可以降低一下租金,自己是不是可以拿到一些補貼?市民的反應有很多,歸納起來大致有這麽幾類:第一是早晨不用餓肚子很好,第二卻是可不可以多點種類,例如肉夾饃、熱幹麵之類,第三是要多注意環境衛生,第四是建議把資源利用好,早餐車完全可以在中午時分一些密集的寫字樓周圍進行流動,解決大家中午吃不上飯的問題。提出觀點之後,接下來是相關部門給予的答覆,淩小億盡量用了樸素口語化的表達,能做的什麽時候做,不能做的為什麽不能做,說得清清楚楚,讓人看得津津有味。
宋大軍特地打電話來說,老林出爾反爾,居然想把你調到時政部,是我硬拉著不放。
淩小億笑了笑,說自己還是喜歡深度報導。這一次,隻不過一天的時間太短,又是規定取材,所以也隻能寫成這樣了。
其實老林也是有魄力,不走尋常路,這種不按理出牌的稿子要發出來也不容易。
因為寫套話有寫套話的好處,雖然不出彩,也絕不出錯。
市政府3號樓裏,副市長李頤之的秘書肖昀正在按慣例為他將所有看完的報紙收攏起來,見有一份京報放在桌子一角,便問了一句:“市長,這個要拿走嗎?”
李頤之看了一眼,說道:“這個留下。”
秘書應了一句是,輕手輕腳的出去了。
☆、第十二章
為期一個周的駐組結束,淩小億迴到報社,屁股還沒有坐熱,就被老林光明正大抽調出去報導兩會。
宋大軍力爭,老林告訴他要以大局為重,並答應遇到重大新聞就把淩小億還迴來。宋大軍頗為憤憤,都兩會了,這期間還能有什麽重大新聞。
因為兩會是規定的大題材報導,時政部還從別的部門抽調同誌,連時尚部都要出人——例行要對代表們的審美點評一番的。在這個問題上,京報並不循規蹈矩。
程安冉作為經濟部的新中流砥柱也被派了出去,見到淩小億,便說道:“到底是你,往年從沒跟社會新聞部借過人。”雖說兩會中民生問題是重頭,多集聚熱點,但時政部那麽多人肯定也就吃下了,現在是老林希望報導能做出新意,所以讓淩小億出馬。
“不過,時政部的人……”程安冉找不到太合適的詞來形容,淩小億剛剛跟時政部主任張吉雄有過一陣接觸,聽工作安排,約莫能感受到這種不同的畫風,意領神會的點點頭道:“我懂的。”
京報雖說不是黨報,但在圈子裏也是有著無與倫比的影響力,現今領導幹部都新派,對著非黨報的報紙更抱著幾分客氣,關鍵時刻說上一句話,前途也就有了——前任京報時政部主任就是得了某位市裏的大領導青眼去了一個政府部門,仕途還挺光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