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頁
[清穿同人] 和親王崽崽不擺爛 作者:又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在問蘇培盛,「弘晝還是孩子心性啊。」
蘇培盛瞄他一眼,小心陪話,「寶親王還未及冠,也未娶妻,可不就是孩子嗎。」
雍正帝感覺自己胸口被什麽東西,莫名擊中,透過金框眼鏡,斜了蘇培盛一眼,厲聲道,「寶親王娶不娶妻,全憑他自己喜歡,旁人不許置喙。」
蘇培盛躬身應是,自己往自己臉上扇了一巴掌,小心翼翼的瞄一眼雍正帝,「奴婢這張嘴就是太快了,心裏想什麽,在皇上麵前都每個把門。」
雍正帝哼一聲,換了個坐姿,又拿起弘晝的信,慢慢思索。
弘晝是真不喜年羹堯,年羹堯也確是太過狂妄了。太子和寶親王都不放在眼裏,可見對他這個皇帝的恭敬忠心也有限。
太子遇刺,在朝堂上掀起了軒然大波。
都不需要雍正帝細說,老二允礽,老三允祉幾個就將矛頭指向了年羹堯。
報平安怎麽能少了關心愛護他的皇叔們呢?弘晝給在京的皇叔們都寫了信。內容雖然是一模一樣的,手腕都抄累了呢。
弘晝就是小心眼,一直記恨著年羹堯挑唆福惠找他要墨翠和白羽的事呢。那兩隻海東青雖然已經壽終正寢了,但那是他一手養大的毛孩子,感情深著呢。
而且,年羹堯是個眼睛向上看的,什麽民生疾苦壓根不放在眼裏,心裏隻有高官厚祿,奢侈享受。給他整倒了,弘晝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
況且,在雍正帝眼裏,年羹堯這幾樣差錯也不算什麽大事,頂多就是貶官。
因此,他告狀,告得理直氣壯。
老二幾個收到信一看,當場就氣炸了。你年羹堯是個什麽東西?一個總督,居然敢給太子和寶親王臉色瞧!
嗬,他們兄弟年輕那會,皇阿瑪兒子多,他們空有爵位沒實權,封疆大吏對他們不假辭色也就罷了。弘曆、弘晝可不一樣,就算老四看在年氏和幾個孩子的份上,對年羹堯網開一麵,他們這些皇叔可不會袖手旁觀。
朝堂上,老二引經據典,痛斥年羹堯身為總督,無能瀆職實乃殘暴不仁。若賑災不利引發百姓暴動,是罔顧人命,心無皇恩,蔑視朝廷,抄家流放也不為過。
老三義憤填膺,怒參年羹堯日常用度奢侈好女色,為文人君子不齒,鮮廉寡恥,德不配位,抄家流放也不為過。
老七默默呈上年羹堯收受賄賂的證據,語氣平平:「臣有證據的金額已達五千兩銀子,其餘還請皇上明查。隻這五千兩,年羹堯抄家流放不為過。」
文武百官心裏一抖,不是議太子和寶親王遇刺之事麽?怎麽上來就是年羹堯必須抄家流放了?年羹堯這是戳了親王郡王們的肺管子?
龍椅上的雍正帝沉默不語,年羹堯有錯,貶官降職也就夠了,抄家流放未免也太不近人情了。
想了想,他肅然道:「年羹堯賑災不利該罰,諒其未釀成大禍,且才幹過人,執掌四川、河南多年頗有建樹,謫為戶部郎中。其貪汙受賄之舉,另行嚴查。」
老二允礽撇撇嘴,老四對年氏還真是情根深種,親兒子受了欺負都能輕輕放下。
不等兄弟們反駁,雍正帝又拿出了弘曆的信,麵露欣慰:「此番太子和寶親王遇險,朕聞之目眥盡裂,逆賊挫骨揚灰尚不足平怒。然太子上奏稟明事出偶然,不願牽連過多,但罔顧法令者絕不可輕饒。倭人買賣一事交由刑部嚴查,各部須全力配合,上下官員從中獲利者,嚴懲不貸。」
「臣等遵旨。」
太子遇刺這樣駭人聽聞的事件,若是皇上不依不饒,還真不知道要牽連多少無辜進去。皇上和太子心胸開闊,呃,在此事上深明大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實乃幸事。
嚴查,必須嚴查!
聽說那行兇的倭人不知道太子和寶親王的身份,他們是見了氣度不凡的位尊者就刺。這若是混入了京中,他們這些官員豈不是人人都有危險?
出了這樣的事,雍正帝更不放心弘曆、弘晝在外了,急忙下旨召了兩人迴京。
兄弟倆迴京後也沒有被委任實職,仍是在上書房讀書。
日復一日讀書,本該是無聊漫長的時光,對弘曆、弘晝而言,卻像是按下了時間的快進一樣。
先是順郡王和昌郡王迴來了,這次更長時間的海外漂泊,他們給大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收穫。
瀛洲省和南邊大陸的航線摸清了,兩邊建起了巨大的海港。尤其是南邊那塊大陸,荒無人煙,樹木蔥蘢,在那邊造船的費用大大降低。
這一次護送商隊滿世界貿易,帶迴了五千萬兩白銀和足夠數量的火槍大炮供兵部研究。大清海上龍旗所到之處,海盜輕易不敢掠其鋒芒。
代價也是巨大的,無數勇士葬身大海,老八允禩和老九允禟一身的毛病,骨關節腫痛,不能再出海了。
弘旺和弘晸接過了父親手裏的旗幟,同行的還有老十七允禮和二十允禕。
數字軍團們老了,逐一退出歷史舞台。
從老二允礽、老七允祐、老十三允祥開始,雍正朝的後幾年,弘晝一直都在守孝。
老十二允祹主持喪儀,送走一個個兄弟們。雍正帝在老十三的喪禮上,哭得幾近昏厥。
弘晝心中嘆氣,身邊那麽多得力助手,老二、老三他們都分擔了不少工作,怡親王還是積勞成疾,時間停在了四十五歲的年紀。
蘇培盛瞄他一眼,小心陪話,「寶親王還未及冠,也未娶妻,可不就是孩子嗎。」
雍正帝感覺自己胸口被什麽東西,莫名擊中,透過金框眼鏡,斜了蘇培盛一眼,厲聲道,「寶親王娶不娶妻,全憑他自己喜歡,旁人不許置喙。」
蘇培盛躬身應是,自己往自己臉上扇了一巴掌,小心翼翼的瞄一眼雍正帝,「奴婢這張嘴就是太快了,心裏想什麽,在皇上麵前都每個把門。」
雍正帝哼一聲,換了個坐姿,又拿起弘晝的信,慢慢思索。
弘晝是真不喜年羹堯,年羹堯也確是太過狂妄了。太子和寶親王都不放在眼裏,可見對他這個皇帝的恭敬忠心也有限。
太子遇刺,在朝堂上掀起了軒然大波。
都不需要雍正帝細說,老二允礽,老三允祉幾個就將矛頭指向了年羹堯。
報平安怎麽能少了關心愛護他的皇叔們呢?弘晝給在京的皇叔們都寫了信。內容雖然是一模一樣的,手腕都抄累了呢。
弘晝就是小心眼,一直記恨著年羹堯挑唆福惠找他要墨翠和白羽的事呢。那兩隻海東青雖然已經壽終正寢了,但那是他一手養大的毛孩子,感情深著呢。
而且,年羹堯是個眼睛向上看的,什麽民生疾苦壓根不放在眼裏,心裏隻有高官厚祿,奢侈享受。給他整倒了,弘晝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
況且,在雍正帝眼裏,年羹堯這幾樣差錯也不算什麽大事,頂多就是貶官。
因此,他告狀,告得理直氣壯。
老二幾個收到信一看,當場就氣炸了。你年羹堯是個什麽東西?一個總督,居然敢給太子和寶親王臉色瞧!
嗬,他們兄弟年輕那會,皇阿瑪兒子多,他們空有爵位沒實權,封疆大吏對他們不假辭色也就罷了。弘曆、弘晝可不一樣,就算老四看在年氏和幾個孩子的份上,對年羹堯網開一麵,他們這些皇叔可不會袖手旁觀。
朝堂上,老二引經據典,痛斥年羹堯身為總督,無能瀆職實乃殘暴不仁。若賑災不利引發百姓暴動,是罔顧人命,心無皇恩,蔑視朝廷,抄家流放也不為過。
老三義憤填膺,怒參年羹堯日常用度奢侈好女色,為文人君子不齒,鮮廉寡恥,德不配位,抄家流放也不為過。
老七默默呈上年羹堯收受賄賂的證據,語氣平平:「臣有證據的金額已達五千兩銀子,其餘還請皇上明查。隻這五千兩,年羹堯抄家流放不為過。」
文武百官心裏一抖,不是議太子和寶親王遇刺之事麽?怎麽上來就是年羹堯必須抄家流放了?年羹堯這是戳了親王郡王們的肺管子?
龍椅上的雍正帝沉默不語,年羹堯有錯,貶官降職也就夠了,抄家流放未免也太不近人情了。
想了想,他肅然道:「年羹堯賑災不利該罰,諒其未釀成大禍,且才幹過人,執掌四川、河南多年頗有建樹,謫為戶部郎中。其貪汙受賄之舉,另行嚴查。」
老二允礽撇撇嘴,老四對年氏還真是情根深種,親兒子受了欺負都能輕輕放下。
不等兄弟們反駁,雍正帝又拿出了弘曆的信,麵露欣慰:「此番太子和寶親王遇險,朕聞之目眥盡裂,逆賊挫骨揚灰尚不足平怒。然太子上奏稟明事出偶然,不願牽連過多,但罔顧法令者絕不可輕饒。倭人買賣一事交由刑部嚴查,各部須全力配合,上下官員從中獲利者,嚴懲不貸。」
「臣等遵旨。」
太子遇刺這樣駭人聽聞的事件,若是皇上不依不饒,還真不知道要牽連多少無辜進去。皇上和太子心胸開闊,呃,在此事上深明大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實乃幸事。
嚴查,必須嚴查!
聽說那行兇的倭人不知道太子和寶親王的身份,他們是見了氣度不凡的位尊者就刺。這若是混入了京中,他們這些官員豈不是人人都有危險?
出了這樣的事,雍正帝更不放心弘曆、弘晝在外了,急忙下旨召了兩人迴京。
兄弟倆迴京後也沒有被委任實職,仍是在上書房讀書。
日復一日讀書,本該是無聊漫長的時光,對弘曆、弘晝而言,卻像是按下了時間的快進一樣。
先是順郡王和昌郡王迴來了,這次更長時間的海外漂泊,他們給大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收穫。
瀛洲省和南邊大陸的航線摸清了,兩邊建起了巨大的海港。尤其是南邊那塊大陸,荒無人煙,樹木蔥蘢,在那邊造船的費用大大降低。
這一次護送商隊滿世界貿易,帶迴了五千萬兩白銀和足夠數量的火槍大炮供兵部研究。大清海上龍旗所到之處,海盜輕易不敢掠其鋒芒。
代價也是巨大的,無數勇士葬身大海,老八允禩和老九允禟一身的毛病,骨關節腫痛,不能再出海了。
弘旺和弘晸接過了父親手裏的旗幟,同行的還有老十七允禮和二十允禕。
數字軍團們老了,逐一退出歷史舞台。
從老二允礽、老七允祐、老十三允祥開始,雍正朝的後幾年,弘晝一直都在守孝。
老十二允祹主持喪儀,送走一個個兄弟們。雍正帝在老十三的喪禮上,哭得幾近昏厥。
弘晝心中嘆氣,身邊那麽多得力助手,老二、老三他們都分擔了不少工作,怡親王還是積勞成疾,時間停在了四十五歲的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