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清穿同人] 和親王崽崽不擺爛 作者:又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位長輩也賞了各種點心,和自己吃得好的菜叫人送來凝春堂。
宮裏的點心飯菜,弘曆、弘晝就沒有沒嚐過的,這些吃食實際上是賞給鈕鈷祿格格和耿格格的。
嗯,獎勵她們生下了這樣孝順懂事的孩子。
又過了兩日,康熙帝就召弘曆、弘晝迴清溪書屋了。
這也意味著鈕鈷祿格格和耿格格該迴去了。
「額娘,我們求了皇瑪法,今年秋就叫人把這兩顆葡萄樹移到東宮的青棠院去。」弘曆仰著小臉,得意的笑,「以後額娘們每年都能自己摘葡萄了。」
兩位額娘的依依不捨頓時就去了不少,驚喜的摟過倆孩子揉臉,「你們怎麽知道額娘喜歡這兩顆葡萄樹的?」
弘晝紅著臉退開一步,叉腰大笑:「因為額娘們每日摘葡萄都選了又選,吃葡萄的時候,也看了這兩顆樹一眼一眼又一眼,哈哈哈……」
鈕鈷祿格格伸手搖指著弘晝,又好氣又好笑,倒是知道體貼額娘。隻是這話說得,好似額娘們多饞似的。
目送兩位額娘的車駕出了暢春園,弘曆、弘晝又迴到康熙帝眼皮子底下學習。
順帶聽故事。
「你們阿瑪派福建水師去巡邏,誤打誤撞,還真抓住了不少偽裝成海賊的倭寇。」康熙帝沉著臉,哼聲,「倭子國反覆無常,甚卑賤,不知恩誼,隻有狠狠的打,給他們打怕了才知道收斂爪子。」
「皇瑪法,咱們台灣都收了,又有強大的福建水師,怎麽不給這倭子國也打了?」弘曆說出了弘晝心中的疑惑。
這會的福建水師整合了鄭家軍,驍勇善戰,船上裝備了火炮,在近海作戰少有能敵者。若非如此,荷蘭、英吉利也不會放著這麽一大塊富饒的肥肉不啃。
為何康熙帝一再容忍倭寇侵擾?
「打下來容易,誰願意去那種荒蕪的海島駐守?百姓們也不會願意遷過去。」康熙帝認真迴道,「治理不了的國土,占下來反而是負擔。」
弘晝恍然,在康熙帝眼裏,倭子國連雞肋都稱不上。
確實,這是個對強者諂媚屈膝,低頭哈腰搖尾乞憐的民族。隻要中原自己足夠強大,自然可以蔑視它。
有這麽一個外敵在,讓海疆水師能時刻提防,不時練練手也好。
弘曆若有所思,想了想,語氣堅定:「留著練兵用!」
八旗沒了對手都日漸腐化墮落,水師也是一樣的。弟弟身上那個長生天的靈,說了好幾次會有海船來攻打的話。他們大清的水師要練得戰無不勝,等那海上的強盜來了,給他們打個落花流水!
火耗歸公的旨意在秋季的賦稅收上來之前,各州府縣全都知道了。
沒人反對。
原本就心疼百姓的州縣父母官,巴不得朝廷能定下比率,這樣上峰和繼任者就沒了往上加的理由。
之前從這上頭撈了不少銀子的官兒,這會被太子爺查虧空貪腐的狠厲嚇得瑟瑟發抖,很是慶幸這事兒可以就此勾銷了。
那旨意上說了,「先前各地火耗銀子多少不一,不成規矩法度……日後,皆按此數來定,收歸國庫。」
不就是說,從前朝廷沒規定,各地拿得有多有少,以後都不許拿了?既然全都有拿,還如何定罪?是朝廷之前沒說不行啊!
秋稅收上來之後,戶部就緊鑼密鼓的忙起了養廉銀子發放。歷史上10-100倍俸祿的養廉銀子,在康熙帝這裏經過精打細算,沒有超過20倍的。
比如,原本總督為13,000至20,000兩,將近100倍,這會變成了3500兩至5000兩。
原知縣400到2000兩,現在根據各地窮富,定在了400兩至1000兩。
均是按政績來定,相當於年終獎了。
「這會朝上倒是沒人說數學不好了。」康熙帝看著吏部戶部請求調新科進士協助核算的摺子,決定拿到早朝上,讓人大聲念幾遍。
白給人銀子,哪怕是從火耗中來的,康熙帝也覺著別扭。
那就幹得好的多得,幹得不好的少拿,心裏好歹舒服點。
文官原本是三年一考核,且考核標準十分主觀。
首要第一條就是對君王要忠誠。弘晝覺著年羹堯升遷神速,就跟他表起忠心來情深意切有關係。什麽「以一介庸愚,三世受恩」,定要「竭力圖報」,誰看了不高興呢。
其次,出身高,是旗人,科舉進士排名靠前,年輕英俊,朝中有人也是非常重要的衡量因素。
嗯,年羹堯條條都占了。在康熙帝心裏頭,就是「有大才」,可以「推心置腹,無可比倫」,極其喜愛的年輕一代。
然後是品行,主要就是有沒有貪汙受賄(全看有沒有人揭發,或是被查出來)。
最後才是政績。「無濫刑、無盜案……無倉庫虧空銀米,境內民生得所」等。這些具體的細則,實際上很難得到真實反饋,作為衡量官員是否有才幹的標準也不大好計量。
比方說,某某縣官雖有大才,奈何天公不作美,桑稼無收穫。某某縣官在任期間,人口增長快,實際上是受了前前前任的惠澤,適婚人口的數量增加了。
當然了,有評價細則肯定比沒有強,哪怕是運氣好得來的政績,百姓也受了惠。
再有密摺奏報,吏部各種條條款款一合計,評出個卓異和一二三等來。
顯然,眼下要發的「年終獎」,按這個來評定級別不現實。
宮裏的點心飯菜,弘曆、弘晝就沒有沒嚐過的,這些吃食實際上是賞給鈕鈷祿格格和耿格格的。
嗯,獎勵她們生下了這樣孝順懂事的孩子。
又過了兩日,康熙帝就召弘曆、弘晝迴清溪書屋了。
這也意味著鈕鈷祿格格和耿格格該迴去了。
「額娘,我們求了皇瑪法,今年秋就叫人把這兩顆葡萄樹移到東宮的青棠院去。」弘曆仰著小臉,得意的笑,「以後額娘們每年都能自己摘葡萄了。」
兩位額娘的依依不捨頓時就去了不少,驚喜的摟過倆孩子揉臉,「你們怎麽知道額娘喜歡這兩顆葡萄樹的?」
弘晝紅著臉退開一步,叉腰大笑:「因為額娘們每日摘葡萄都選了又選,吃葡萄的時候,也看了這兩顆樹一眼一眼又一眼,哈哈哈……」
鈕鈷祿格格伸手搖指著弘晝,又好氣又好笑,倒是知道體貼額娘。隻是這話說得,好似額娘們多饞似的。
目送兩位額娘的車駕出了暢春園,弘曆、弘晝又迴到康熙帝眼皮子底下學習。
順帶聽故事。
「你們阿瑪派福建水師去巡邏,誤打誤撞,還真抓住了不少偽裝成海賊的倭寇。」康熙帝沉著臉,哼聲,「倭子國反覆無常,甚卑賤,不知恩誼,隻有狠狠的打,給他們打怕了才知道收斂爪子。」
「皇瑪法,咱們台灣都收了,又有強大的福建水師,怎麽不給這倭子國也打了?」弘曆說出了弘晝心中的疑惑。
這會的福建水師整合了鄭家軍,驍勇善戰,船上裝備了火炮,在近海作戰少有能敵者。若非如此,荷蘭、英吉利也不會放著這麽一大塊富饒的肥肉不啃。
為何康熙帝一再容忍倭寇侵擾?
「打下來容易,誰願意去那種荒蕪的海島駐守?百姓們也不會願意遷過去。」康熙帝認真迴道,「治理不了的國土,占下來反而是負擔。」
弘晝恍然,在康熙帝眼裏,倭子國連雞肋都稱不上。
確實,這是個對強者諂媚屈膝,低頭哈腰搖尾乞憐的民族。隻要中原自己足夠強大,自然可以蔑視它。
有這麽一個外敵在,讓海疆水師能時刻提防,不時練練手也好。
弘曆若有所思,想了想,語氣堅定:「留著練兵用!」
八旗沒了對手都日漸腐化墮落,水師也是一樣的。弟弟身上那個長生天的靈,說了好幾次會有海船來攻打的話。他們大清的水師要練得戰無不勝,等那海上的強盜來了,給他們打個落花流水!
火耗歸公的旨意在秋季的賦稅收上來之前,各州府縣全都知道了。
沒人反對。
原本就心疼百姓的州縣父母官,巴不得朝廷能定下比率,這樣上峰和繼任者就沒了往上加的理由。
之前從這上頭撈了不少銀子的官兒,這會被太子爺查虧空貪腐的狠厲嚇得瑟瑟發抖,很是慶幸這事兒可以就此勾銷了。
那旨意上說了,「先前各地火耗銀子多少不一,不成規矩法度……日後,皆按此數來定,收歸國庫。」
不就是說,從前朝廷沒規定,各地拿得有多有少,以後都不許拿了?既然全都有拿,還如何定罪?是朝廷之前沒說不行啊!
秋稅收上來之後,戶部就緊鑼密鼓的忙起了養廉銀子發放。歷史上10-100倍俸祿的養廉銀子,在康熙帝這裏經過精打細算,沒有超過20倍的。
比如,原本總督為13,000至20,000兩,將近100倍,這會變成了3500兩至5000兩。
原知縣400到2000兩,現在根據各地窮富,定在了400兩至1000兩。
均是按政績來定,相當於年終獎了。
「這會朝上倒是沒人說數學不好了。」康熙帝看著吏部戶部請求調新科進士協助核算的摺子,決定拿到早朝上,讓人大聲念幾遍。
白給人銀子,哪怕是從火耗中來的,康熙帝也覺著別扭。
那就幹得好的多得,幹得不好的少拿,心裏好歹舒服點。
文官原本是三年一考核,且考核標準十分主觀。
首要第一條就是對君王要忠誠。弘晝覺著年羹堯升遷神速,就跟他表起忠心來情深意切有關係。什麽「以一介庸愚,三世受恩」,定要「竭力圖報」,誰看了不高興呢。
其次,出身高,是旗人,科舉進士排名靠前,年輕英俊,朝中有人也是非常重要的衡量因素。
嗯,年羹堯條條都占了。在康熙帝心裏頭,就是「有大才」,可以「推心置腹,無可比倫」,極其喜愛的年輕一代。
然後是品行,主要就是有沒有貪汙受賄(全看有沒有人揭發,或是被查出來)。
最後才是政績。「無濫刑、無盜案……無倉庫虧空銀米,境內民生得所」等。這些具體的細則,實際上很難得到真實反饋,作為衡量官員是否有才幹的標準也不大好計量。
比方說,某某縣官雖有大才,奈何天公不作美,桑稼無收穫。某某縣官在任期間,人口增長快,實際上是受了前前前任的惠澤,適婚人口的數量增加了。
當然了,有評價細則肯定比沒有強,哪怕是運氣好得來的政績,百姓也受了惠。
再有密摺奏報,吏部各種條條款款一合計,評出個卓異和一二三等來。
顯然,眼下要發的「年終獎」,按這個來評定級別不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