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頁
鹹魚貴妃靠係統寵冠後宮 作者:愛吃手工麥餃的天陽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好了,家裏還沒垮呢,吵什麽」
薛姑奶奶沉聲製止,目光落到自己孫女身上,明眸皓齒,一身小戶人家不該有的白皮子。
往日看著驕傲的孫女,這會薛姑奶奶心裏隻有苦澀,伸出手摸著孫女的臉嘆道「太過貌美,我們這樣的人家受不住啊」
蘇寧也是心中一酸,落下淚來,見姐姐和奶奶都哭,好不容易安靜下來的蘇小弟也哭了起來。
一片哭聲中,一直沒說話的小薛氏起身,望著女兒好不容易才開口「寧兒你去吧,要恨就恨娘,家裏撐到現在也算對得起你了」
不顧妯娌的驚訝,小薛氏麻木的臉上落下一行清淚,「欠了一百二十兩的錢,你爹手被打斷,以後前程不知,還有你弟弟……」
這場苦情戲還沒到高潮,大門被砰砰砰的敲響。
第199章 祖墳流言
自己的弟弟生了個鳳凰,成了皇後!
這個事實像驚雷一樣劈到了薛姑奶奶的頭上,震的她兩眼發直,神思不屬如墜夢裏。
老天爺啊,老薛家白麵饅頭都吃不上,還有這個造化啊。
祖宗顯靈了!
不愧是薛老爺子的姐姐,和她弟弟一個想法,「明明我每年去上祖墳的啊,老祖宗咱沒給我點好處!」
見婆婆嘴裏冒出不太恭敬的話,容光煥發的小薛氏笑咧開了嘴,還不忘阻止道「娘,你說啥呢,薛家祖宗當然保佑薛家子弟啦,反正都是姓薛的,叔叔發達了我們也沾光啊」
「對對對,是我老糊塗了」
薛姑奶奶被反駁了也不生氣,笑哈哈的。
周圍的鄰居聞聲而來,一見這個場麵也是不敢置信,一個個眼眶都要瞪出來了。
這些人算得上縣城的中產人家,日常也算過得富裕,自詡有些體麵,原本還以為蘇家要一蹶不振了。
突然從石頭裏蹦出這個滔天富貴的親戚來,媽呀,平日居然沒看出來,蘇家有這份造化。
還有什麽好說的,下死力氣吹捧奉承,有一兩個紅眼病看不過去,朝李祿他們道「官爺,這不會弄錯了吧」
這酸話剛出口,別說李祿和崔實眼皮子都不夾一下,就有急著顯臉的鄰居開口,俚語村話一頓噴。
譏諷挖苦,甚至還有翻舊帳的,都是幾十年的鄰居,誰還不知道誰啊。
薛姑奶奶揚眉吐氣,頭上戴著的銅簪都更閃耀了。
其他蘇家人也高興,作為薛家親戚,至少也得讓皇帝賞個縣令噹噹吧,那什麽劉主簿也不敢作耗了。
李祿恰時湊趣,拉著崔實就提議「今兒是個好日子,不如請各位友鄰和親戚們吃飯,擺個酒席?」
這可敲中了薛姑奶奶的心,俗話說衣錦還鄉是人生一大樂事,自己富貴了不顯擺顯擺怎麽了得。
「好好好,大家都來」
薛姑奶奶大手一揮,掃視全場,其他人更是拍馬屁的聲音不絕,她薛家標誌的一雙大眼睛都笑眯了起來。
「家裏沒錢了」二兒媳顧氏雖然也高興,聽說要辦酒席還是犯怵,蘇家錢都填了進去,哪裏還有錢辦酒席。
所以知道不好聽,還是小聲的提出問題來。
手高高吊起的蘇烈也不苦著臉,嘿嘿一笑「弟媳婦你就不知道了吧,還怕什麽花錢,你信我就看著,不僅不花錢,還能賺」
果然,先是鄰裏迴家拿雞拿鴨,還有搬米搬油的,連蔬菜都是人洗幹淨擇好送過來。
聽著風來的大戶一盒一盒的禮物送過來,連縣太爺都打發人來幫襯著安排坐席,請戲班子和廚師,樣樣妥當。
薛姑奶奶早逝妹妹的夫家也在縣裏,早有人把他們也請了來,兩家合在一起高談論闊,舉手投足之間一派土財主樣。
吃過席麵,崔實他們要告辭,蘇家挽留不住,才許走了。
路上崔實皺眉道「這兩家看著不是太安分的性子,要是借著家裏的勢作威作福,怕對娘娘不好」
李祿嗤笑一聲,看不出剛剛奉承薛姑奶奶的和善樣子,吊著眉開口「娘娘自有定論,再說不過一介草民,一窩帶去京城,放在眼皮子底下,還怕什麽」
也對,崔實點頭不再說話。
鄉下薛家這邊,早有機靈的縣令派手下人去報信。
等崔實他們到了,那叫一個彩旗飄飄、鑼鼓喧天,人山人海。
薛家年紀最大的是老爺子的小叔叔,行三,都叫薛三太爺,拄著拐杖帶他們去了墳地。
明顯剛剛被打理過的墳土,青青綠綠的草根還露在外麵,散落的幾片草葉在路邊。
老態龍鍾的三太爺眼角一撇,有子孫狀似不經意的把草葉踩到腳底下。
「可憐我的老哥哥,辛苦了一輩子沒享著福,是我當時沒用,隻保著自己活了,連大富都沒留住」
說著還哭了起來,扔掉拐杖就要跪下,李祿頭皮一麻,眼疾手快的扶住三太爺。
勸了又勸,三太爺才收了法力直起身子,讓子孫接過崔實他們採買的香花香燭,紙人紙馬去上墳。
雖說村裏人都姓薛,說起來沾親帶故的,不過三太爺人老成精,子孫麻利的脫下衣服,裏麵穿的居然都是白色麻衣,腰上紮著孝帶。
哦豁,幾個婦女還從袖子裏掏出紙做的白花來,手腳利索的別在頭上。
打起架勢哭的和死了親爹似的,嚎啕聲驚的樹上的烏鴉呱呱呱的飛走。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薛姑奶奶沉聲製止,目光落到自己孫女身上,明眸皓齒,一身小戶人家不該有的白皮子。
往日看著驕傲的孫女,這會薛姑奶奶心裏隻有苦澀,伸出手摸著孫女的臉嘆道「太過貌美,我們這樣的人家受不住啊」
蘇寧也是心中一酸,落下淚來,見姐姐和奶奶都哭,好不容易安靜下來的蘇小弟也哭了起來。
一片哭聲中,一直沒說話的小薛氏起身,望著女兒好不容易才開口「寧兒你去吧,要恨就恨娘,家裏撐到現在也算對得起你了」
不顧妯娌的驚訝,小薛氏麻木的臉上落下一行清淚,「欠了一百二十兩的錢,你爹手被打斷,以後前程不知,還有你弟弟……」
這場苦情戲還沒到高潮,大門被砰砰砰的敲響。
第199章 祖墳流言
自己的弟弟生了個鳳凰,成了皇後!
這個事實像驚雷一樣劈到了薛姑奶奶的頭上,震的她兩眼發直,神思不屬如墜夢裏。
老天爺啊,老薛家白麵饅頭都吃不上,還有這個造化啊。
祖宗顯靈了!
不愧是薛老爺子的姐姐,和她弟弟一個想法,「明明我每年去上祖墳的啊,老祖宗咱沒給我點好處!」
見婆婆嘴裏冒出不太恭敬的話,容光煥發的小薛氏笑咧開了嘴,還不忘阻止道「娘,你說啥呢,薛家祖宗當然保佑薛家子弟啦,反正都是姓薛的,叔叔發達了我們也沾光啊」
「對對對,是我老糊塗了」
薛姑奶奶被反駁了也不生氣,笑哈哈的。
周圍的鄰居聞聲而來,一見這個場麵也是不敢置信,一個個眼眶都要瞪出來了。
這些人算得上縣城的中產人家,日常也算過得富裕,自詡有些體麵,原本還以為蘇家要一蹶不振了。
突然從石頭裏蹦出這個滔天富貴的親戚來,媽呀,平日居然沒看出來,蘇家有這份造化。
還有什麽好說的,下死力氣吹捧奉承,有一兩個紅眼病看不過去,朝李祿他們道「官爺,這不會弄錯了吧」
這酸話剛出口,別說李祿和崔實眼皮子都不夾一下,就有急著顯臉的鄰居開口,俚語村話一頓噴。
譏諷挖苦,甚至還有翻舊帳的,都是幾十年的鄰居,誰還不知道誰啊。
薛姑奶奶揚眉吐氣,頭上戴著的銅簪都更閃耀了。
其他蘇家人也高興,作為薛家親戚,至少也得讓皇帝賞個縣令噹噹吧,那什麽劉主簿也不敢作耗了。
李祿恰時湊趣,拉著崔實就提議「今兒是個好日子,不如請各位友鄰和親戚們吃飯,擺個酒席?」
這可敲中了薛姑奶奶的心,俗話說衣錦還鄉是人生一大樂事,自己富貴了不顯擺顯擺怎麽了得。
「好好好,大家都來」
薛姑奶奶大手一揮,掃視全場,其他人更是拍馬屁的聲音不絕,她薛家標誌的一雙大眼睛都笑眯了起來。
「家裏沒錢了」二兒媳顧氏雖然也高興,聽說要辦酒席還是犯怵,蘇家錢都填了進去,哪裏還有錢辦酒席。
所以知道不好聽,還是小聲的提出問題來。
手高高吊起的蘇烈也不苦著臉,嘿嘿一笑「弟媳婦你就不知道了吧,還怕什麽花錢,你信我就看著,不僅不花錢,還能賺」
果然,先是鄰裏迴家拿雞拿鴨,還有搬米搬油的,連蔬菜都是人洗幹淨擇好送過來。
聽著風來的大戶一盒一盒的禮物送過來,連縣太爺都打發人來幫襯著安排坐席,請戲班子和廚師,樣樣妥當。
薛姑奶奶早逝妹妹的夫家也在縣裏,早有人把他們也請了來,兩家合在一起高談論闊,舉手投足之間一派土財主樣。
吃過席麵,崔實他們要告辭,蘇家挽留不住,才許走了。
路上崔實皺眉道「這兩家看著不是太安分的性子,要是借著家裏的勢作威作福,怕對娘娘不好」
李祿嗤笑一聲,看不出剛剛奉承薛姑奶奶的和善樣子,吊著眉開口「娘娘自有定論,再說不過一介草民,一窩帶去京城,放在眼皮子底下,還怕什麽」
也對,崔實點頭不再說話。
鄉下薛家這邊,早有機靈的縣令派手下人去報信。
等崔實他們到了,那叫一個彩旗飄飄、鑼鼓喧天,人山人海。
薛家年紀最大的是老爺子的小叔叔,行三,都叫薛三太爺,拄著拐杖帶他們去了墳地。
明顯剛剛被打理過的墳土,青青綠綠的草根還露在外麵,散落的幾片草葉在路邊。
老態龍鍾的三太爺眼角一撇,有子孫狀似不經意的把草葉踩到腳底下。
「可憐我的老哥哥,辛苦了一輩子沒享著福,是我當時沒用,隻保著自己活了,連大富都沒留住」
說著還哭了起來,扔掉拐杖就要跪下,李祿頭皮一麻,眼疾手快的扶住三太爺。
勸了又勸,三太爺才收了法力直起身子,讓子孫接過崔實他們採買的香花香燭,紙人紙馬去上墳。
雖說村裏人都姓薛,說起來沾親帶故的,不過三太爺人老成精,子孫麻利的脫下衣服,裏麵穿的居然都是白色麻衣,腰上紮著孝帶。
哦豁,幾個婦女還從袖子裏掏出紙做的白花來,手腳利索的別在頭上。
打起架勢哭的和死了親爹似的,嚎啕聲驚的樹上的烏鴉呱呱呱的飛走。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