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鹹魚貴妃靠係統寵冠後宮 作者:愛吃手工麥餃的天陽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福康公主扭糖一樣的撒嬌,苗昭容撐不住,抱著她就一起睡了。
周婕妤早早入睡,史淑儀那幹脆連消息都沒人關注,都是早不把天子放在心上的人,反正宮裏怎麽也虧待不了她們。
第17章 帝王手段
第二天一大早,薛冬羽還在唿唿大睡,天子就已經收拾好準備上朝了,原本他的心情是不錯的,昨夜不知為何睡得很平和。
明黃色的禦座上,年輕的天子正神色不明的聽著底下大臣的奏問。
「官家,呂端是狼子野心啊,臣聽聞南方大旱已經緩解,呂端卻還屢屢上奏要求國庫撥款撥物,意欲何為,此其罪一」。
白鬍子老頭滔滔不絕的數落呂端的罪行,好似他真的是全天下第一大貪官,罪臣,人人得而誅之。
「賊子呂端在抗旱期間,濫用權柄,迫害良民,侵占田地,使得南方戶戶有冤屈,家家戴白孝,此人不得不除以平民憤」說到這裏,這老頭雙眼圓睜,涕淚俱下。
「臣請誅呂端」
「臣附議」
「臣附議」
…………
嘩啦啦,幾十名大臣跪下,高舉芴板,齊聲大喊正氣凜然。
其他大臣有麵露譏誚的,有緊咬牙關的,也有贊同點頭的,不過都是一言不發的看著。
為首的大臣郭喜誌得意滿的等著天子的判決,這該死的呂端,居然敢沒收豪紳大戶的家產,罰沒田地,想到昨天到手的三千兩銀子,郭喜走起神來。
不就是剋扣了一點那群賤民的糧食嗎,多放點水不就餓不死了嗎,既然活不下去,怎麽不把田賣了,自己賣給我們做佃戶呢。
千古不變的道理,你呂端以為自己是什麽,居然敢觸犯,不給你一個教訓,你就學不了乖。
反正官家仁厚,有宋以來又從沒有殺士子的先例,呂端也就是被貶到莽荒之地,好好保養,說不定還能活著呢。
想著想著,郭喜覺得不對了,官家怎麽還沒有出聲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郭喜越來越恐慌,同跪的人搖搖晃晃,已經有害怕的趴在地上的了。
「呂端是不是亂臣賊子,我不知道,你們這群蛀蟲絕對是,顛倒黑白,無恥之尤。張茂則給我念」,官家心中怒氣勃發,麵上還是平淡如水的樣子,手中的玉佛珠卻越轉越快。
南邊大旱,民不聊生,流民都活不下去了,那些道貌岸然的士紳滿口仁義道德,平日裏五兩銀子一畝的田地,半兩甚至幾鬥米就換了去。
就這樣他們還不滿足,勾結官府,驅趕流民,強占土地不是更快嗎,呂端到任第一件事就是處理豪紳。板子打到身上了才知道疼。
禦座上冰冷的聲音仿佛從地獄吹來的陰風,凍的郭喜和一幹人瑟瑟發抖。
張茂則尖細的聲音響起「監察禦史郭喜,於五月初八收受杭州林家三千兩。」
「侍中秦漢,經郭喜牽線收八百兩」
「尚書郎李琦……」「戶部廖……」
…………
每念出一個名字,底下就有太監摘下一個人的冠帽。啜泣之聲不絕於耳,更有甚者大唿冤枉,叩頭的,推卸責任的。
突然,一個雙目通紅的中年官員,猛的撲倒郭喜,拳打腳踢,嘴中喊著「都是你的錯,我考了二十年啊,二十年啊」。
誰能想到原本仁厚的天子突然會如此強勢,他們想著隻不過是收了一點錢,即使暴露也不過被斥責一番,如今連冠帽都被摘了。
不敢置信,惶恐不安,繼而憤怒,在這個中年官員上前暴打郭喜後,又有幾個一起撲了上去。
肉體的痛苦讓郭喜從驚恐害怕迴過神來,也開始還手,奈何年邁體衰完全不是對手,隻能被按著打,慘叫聲都壓過了張茂則的聲音。
天子看著一場鬧劇在本該莊肅的朝堂上演,怒火更炙。手中玉串狠狠往下一丟,啪的一聲,玉串散開,玉珠四周飛濺。
「朝堂之上,成何體統,這就是大宋的肱股之臣,這就是朕的臣子。」
滿朝大臣,裝聾作啞的也裝不下去了,紛紛下跪「陛下息怒」。
「呂卿,你為宰相,說說如何處置這些禍國亂家,殘害忠良之人」天子不冷不熱的說。
呂夷簡出身名門,三度為相,如今已經快到了致仕的年紀了,一輩子的聲譽。當然不會為郭喜等人求情。
聽聽,官家是這麽說的,禍國亂家,殘害忠良,呂夷簡還沒聽過這位官家用過這樣的詞呢。
呂夷簡出列,雙目平視八風不動,不緊不慢的開口「郭喜此人收受賄賂,枉顧百姓,實乃品格低下、無國無家之人,摘去冠帶,再不為官,論罪下獄。
其他人依情節輕重處去官,罰款。」
「嗬,呂卿倒是公正,這其中可有你的門生弟子,也是他們不聽話,明明愛卿都提醒過他們不要做的太過分。」
天子不鹹不淡的說,眼睛直直的盯著呂夷簡,這位歷經三朝,德高望重門生弟子無數的呂丞相。
話中之意,不言而喻。
誰都沒想到,天子在處理郭喜等人之後,居然劍指丞相,宋朝雖然相權分散,也沒有丞相之名,呂夷簡卻是頗有根基,幾起幾落。
呂夷簡聽到天子的話語,暗道不好,他確實與幾個受賄的官員有舊,不過他為官多年,枝繁葉茂,依附他的人太多了。除了看重的幾個,他也不會管太多。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周婕妤早早入睡,史淑儀那幹脆連消息都沒人關注,都是早不把天子放在心上的人,反正宮裏怎麽也虧待不了她們。
第17章 帝王手段
第二天一大早,薛冬羽還在唿唿大睡,天子就已經收拾好準備上朝了,原本他的心情是不錯的,昨夜不知為何睡得很平和。
明黃色的禦座上,年輕的天子正神色不明的聽著底下大臣的奏問。
「官家,呂端是狼子野心啊,臣聽聞南方大旱已經緩解,呂端卻還屢屢上奏要求國庫撥款撥物,意欲何為,此其罪一」。
白鬍子老頭滔滔不絕的數落呂端的罪行,好似他真的是全天下第一大貪官,罪臣,人人得而誅之。
「賊子呂端在抗旱期間,濫用權柄,迫害良民,侵占田地,使得南方戶戶有冤屈,家家戴白孝,此人不得不除以平民憤」說到這裏,這老頭雙眼圓睜,涕淚俱下。
「臣請誅呂端」
「臣附議」
「臣附議」
…………
嘩啦啦,幾十名大臣跪下,高舉芴板,齊聲大喊正氣凜然。
其他大臣有麵露譏誚的,有緊咬牙關的,也有贊同點頭的,不過都是一言不發的看著。
為首的大臣郭喜誌得意滿的等著天子的判決,這該死的呂端,居然敢沒收豪紳大戶的家產,罰沒田地,想到昨天到手的三千兩銀子,郭喜走起神來。
不就是剋扣了一點那群賤民的糧食嗎,多放點水不就餓不死了嗎,既然活不下去,怎麽不把田賣了,自己賣給我們做佃戶呢。
千古不變的道理,你呂端以為自己是什麽,居然敢觸犯,不給你一個教訓,你就學不了乖。
反正官家仁厚,有宋以來又從沒有殺士子的先例,呂端也就是被貶到莽荒之地,好好保養,說不定還能活著呢。
想著想著,郭喜覺得不對了,官家怎麽還沒有出聲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郭喜越來越恐慌,同跪的人搖搖晃晃,已經有害怕的趴在地上的了。
「呂端是不是亂臣賊子,我不知道,你們這群蛀蟲絕對是,顛倒黑白,無恥之尤。張茂則給我念」,官家心中怒氣勃發,麵上還是平淡如水的樣子,手中的玉佛珠卻越轉越快。
南邊大旱,民不聊生,流民都活不下去了,那些道貌岸然的士紳滿口仁義道德,平日裏五兩銀子一畝的田地,半兩甚至幾鬥米就換了去。
就這樣他們還不滿足,勾結官府,驅趕流民,強占土地不是更快嗎,呂端到任第一件事就是處理豪紳。板子打到身上了才知道疼。
禦座上冰冷的聲音仿佛從地獄吹來的陰風,凍的郭喜和一幹人瑟瑟發抖。
張茂則尖細的聲音響起「監察禦史郭喜,於五月初八收受杭州林家三千兩。」
「侍中秦漢,經郭喜牽線收八百兩」
「尚書郎李琦……」「戶部廖……」
…………
每念出一個名字,底下就有太監摘下一個人的冠帽。啜泣之聲不絕於耳,更有甚者大唿冤枉,叩頭的,推卸責任的。
突然,一個雙目通紅的中年官員,猛的撲倒郭喜,拳打腳踢,嘴中喊著「都是你的錯,我考了二十年啊,二十年啊」。
誰能想到原本仁厚的天子突然會如此強勢,他們想著隻不過是收了一點錢,即使暴露也不過被斥責一番,如今連冠帽都被摘了。
不敢置信,惶恐不安,繼而憤怒,在這個中年官員上前暴打郭喜後,又有幾個一起撲了上去。
肉體的痛苦讓郭喜從驚恐害怕迴過神來,也開始還手,奈何年邁體衰完全不是對手,隻能被按著打,慘叫聲都壓過了張茂則的聲音。
天子看著一場鬧劇在本該莊肅的朝堂上演,怒火更炙。手中玉串狠狠往下一丟,啪的一聲,玉串散開,玉珠四周飛濺。
「朝堂之上,成何體統,這就是大宋的肱股之臣,這就是朕的臣子。」
滿朝大臣,裝聾作啞的也裝不下去了,紛紛下跪「陛下息怒」。
「呂卿,你為宰相,說說如何處置這些禍國亂家,殘害忠良之人」天子不冷不熱的說。
呂夷簡出身名門,三度為相,如今已經快到了致仕的年紀了,一輩子的聲譽。當然不會為郭喜等人求情。
聽聽,官家是這麽說的,禍國亂家,殘害忠良,呂夷簡還沒聽過這位官家用過這樣的詞呢。
呂夷簡出列,雙目平視八風不動,不緊不慢的開口「郭喜此人收受賄賂,枉顧百姓,實乃品格低下、無國無家之人,摘去冠帶,再不為官,論罪下獄。
其他人依情節輕重處去官,罰款。」
「嗬,呂卿倒是公正,這其中可有你的門生弟子,也是他們不聽話,明明愛卿都提醒過他們不要做的太過分。」
天子不鹹不淡的說,眼睛直直的盯著呂夷簡,這位歷經三朝,德高望重門生弟子無數的呂丞相。
話中之意,不言而喻。
誰都沒想到,天子在處理郭喜等人之後,居然劍指丞相,宋朝雖然相權分散,也沒有丞相之名,呂夷簡卻是頗有根基,幾起幾落。
呂夷簡聽到天子的話語,暗道不好,他確實與幾個受賄的官員有舊,不過他為官多年,枝繁葉茂,依附他的人太多了。除了看重的幾個,他也不會管太多。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