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就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人,即便這是全天下最有權勢之人的熱鬧。
「可惜……不知昨夜陛下和提督發生了什麽,惹得陛下如此動怒。」蔣晏語氣有些惋惜。
朝堂之上,國公孫佑常上奏了一份奏摺,關於官員任職升遷。
在劉子駿和太後孫家的聯合絞殺之下,三皇子一派抄家的抄家,誅九族的誅九族,流放的流放。朝堂和各地的官員都迎來大清洗,如今早朝官員少了近乎三分之一。朝臣立於殿內,周遭都冷清了許多,冷風習習,止不住地微顫。中間派,無一不瑟瑟發抖。
「陛下,朝中及各地職位空缺,影響正常的朝政運轉,臣以為應盡快補充人才。」孫佑常道。
劉子駿翻開奏摺,隨意看了兩眼,撂下。
「愛卿與朕不謀而合,宣旨吧。」
太監宣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兵部尚書孫佑常稟性極佳,有治世之文,戡亂之武,善其護駕有功,堪當首輔之能。翰林院侍讀蔣晏品性端良,文雅方正,觀其言,查其行,為良才,擢升翰林院學士兼吏部左侍郎。翰林院學士趙鐸仁……」」
孫佑常滿臉的悅色逐漸陰沉。
————
萬壽宮內,侍女正跪坐在地上,為太後孫婉翊的指甲描繪精緻的花紋。
孫太後聽見大哥的抱怨絮叨,不以為意:「新官上任還三把火呢,小皇帝迫切想扶持自己的力量也很正常。輔政大權不已落入你之手,兵權又牢牢掌控於孫家,何必急於一時。」
「妹妹,陛下年歲雖小,手段卻非同一般。我聽聞小皇帝對郝瑾瑜這個閹官感情頗深,郝瑾瑜假死的這些時日,皇上不吃不喝,日夜守護。按理說,他沒有功夫安排好官位空缺,今日的安排卻得當有序,好似早有預謀……」
孫佑常嘆道,「自古哪有癡情的皇帝,何況是個閹賊。可見,你我都被他騙了,對郝瑾瑜的癡情是假,讓我們放鬆警惕為真,這才在朝堂上打我們個措手不及。」
孫婉翊吹了吹未幹的指甲:「如今,新皇剛立,朝廷局勢不穩,我們同他乃為同盟,需要協力維.穩,讓他幾分好處也無妨。以後的日子還長著呢……」
此時,宮人來報。四皇子劉子孺苦惱不已,不肯用午膳,想要太後去看看他。
孫婉翊皺了皺眉,「四歲小兒就是麻煩,日日就知道哭鬧不休。賞菊,你且送些玩意過去,好好哄一哄,就說哀家過會就去。」
宮女賞菊聽命離去。
孫佑常道:「劉氏皇朝子嗣單薄,小皇帝斷袖,小子又弱小多病……」
「大哥。」孫婉翊不悅地打斷,「子孺年歲小,你是長輩,應當積些口德。」
大哥的心思,孫婉翊如何不知。想要取劉氏皇朝而代之,也不看看自己的能耐。更何況,孫婉翊心裏門清,如果改劉為孫,她還能做劉家太後嗎?
被妹妹當麵訓斥,孫佑常心有不悅,麵上不顯,說道:「太後如此重視四皇子,也不可日日交由賞菊這個小丫頭片子照顧,應當多上心些。」
「好了好了。哀家知曉了。哀家還要去四皇子那,就不留哥哥用午膳了。」
孫婉翊送客的意圖明顯,孫佑常陪笑的臉也漸漸落了,說道:「大哥走了,太後好好休息。」
————
刑部死牢。
「郝大人用的藥太過霸道,身體虧空太多,如果不好好休養,怕是英年早逝的命。」
虞蓬見郝瑾瑜一副毫不在意的灰敗模樣,身為太醫首席,最看不得旁人糟踐自己的身體,因此麵色越發不善。
「郝大人這副身子在陰暗潮濕的牢房呆不得,需每日用天山雪蓮、長白山雪蛤養著,且去稟告陛下,請陛下定奪。」
刑部尚書趙乘聽此,立刻差人去問,不敢絲毫怠慢。
「好好日子不過,也不知道怎麽想的。」從鼠疫那次,虞蓬也算是小皇帝和郝瑾瑜感情的見證者,實在不明白,當初郝瑾瑜可以不顧生死照顧患疫病的陛下,如今又不顧生死地逃離。
郝瑾瑜眼珠動了動,氣若懸絲:「多謝太醫。」
作為連魚都沒有殺過的現代人,慶霧的死對郝瑾瑜的打擊是致命的。他造成了慶霧的死亡,陷入自責的深淵,他不該成為郝瑾瑜,不該取代郝瑾瑜的人生。
加上逃離皇宮的計劃失敗,郝瑾瑜不知活著有什麽意義。他本已經死了,一抹孤魂,魂歸虛無才是他最好的去處。
虞蓬看出他毫無求生的意誌,無奈嘆氣,提著藥箱離去。
「虞太醫,虞太醫……這這這……」趙乘見虞蓬要走,膽戰心驚,唯恐郝瑾瑜一個不小心死在牢裏。
上次郝瑾瑜進大牢,被陸明遠鞭打,陸明遠因貪汙被抄了家,聽聞在流放路上,禁不住波折,死了。
他是三皇子娘家女婿,又身居刑部高位,按理說,不死全族,也該在流放的路上。隻因最近案件過多,沒人敢擔責任,他這個刑部尚書成了燙手山芋,才背鍋幹到現在。
如果郝瑾瑜死了,毫無疑問,他必死無疑。
「心存死誌之人,是救不活的。」虞蓬擺手離開。
牢獄裏的對話一字不差地傳進劉子駿耳中。
「好一個心存之誌。」
劉子駿腦海裏不斷湧現兩人相處的畫麵,他始終不相信這一切都是郝瑾瑜的與虛委蛇。
「可惜……不知昨夜陛下和提督發生了什麽,惹得陛下如此動怒。」蔣晏語氣有些惋惜。
朝堂之上,國公孫佑常上奏了一份奏摺,關於官員任職升遷。
在劉子駿和太後孫家的聯合絞殺之下,三皇子一派抄家的抄家,誅九族的誅九族,流放的流放。朝堂和各地的官員都迎來大清洗,如今早朝官員少了近乎三分之一。朝臣立於殿內,周遭都冷清了許多,冷風習習,止不住地微顫。中間派,無一不瑟瑟發抖。
「陛下,朝中及各地職位空缺,影響正常的朝政運轉,臣以為應盡快補充人才。」孫佑常道。
劉子駿翻開奏摺,隨意看了兩眼,撂下。
「愛卿與朕不謀而合,宣旨吧。」
太監宣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兵部尚書孫佑常稟性極佳,有治世之文,戡亂之武,善其護駕有功,堪當首輔之能。翰林院侍讀蔣晏品性端良,文雅方正,觀其言,查其行,為良才,擢升翰林院學士兼吏部左侍郎。翰林院學士趙鐸仁……」」
孫佑常滿臉的悅色逐漸陰沉。
————
萬壽宮內,侍女正跪坐在地上,為太後孫婉翊的指甲描繪精緻的花紋。
孫太後聽見大哥的抱怨絮叨,不以為意:「新官上任還三把火呢,小皇帝迫切想扶持自己的力量也很正常。輔政大權不已落入你之手,兵權又牢牢掌控於孫家,何必急於一時。」
「妹妹,陛下年歲雖小,手段卻非同一般。我聽聞小皇帝對郝瑾瑜這個閹官感情頗深,郝瑾瑜假死的這些時日,皇上不吃不喝,日夜守護。按理說,他沒有功夫安排好官位空缺,今日的安排卻得當有序,好似早有預謀……」
孫佑常嘆道,「自古哪有癡情的皇帝,何況是個閹賊。可見,你我都被他騙了,對郝瑾瑜的癡情是假,讓我們放鬆警惕為真,這才在朝堂上打我們個措手不及。」
孫婉翊吹了吹未幹的指甲:「如今,新皇剛立,朝廷局勢不穩,我們同他乃為同盟,需要協力維.穩,讓他幾分好處也無妨。以後的日子還長著呢……」
此時,宮人來報。四皇子劉子孺苦惱不已,不肯用午膳,想要太後去看看他。
孫婉翊皺了皺眉,「四歲小兒就是麻煩,日日就知道哭鬧不休。賞菊,你且送些玩意過去,好好哄一哄,就說哀家過會就去。」
宮女賞菊聽命離去。
孫佑常道:「劉氏皇朝子嗣單薄,小皇帝斷袖,小子又弱小多病……」
「大哥。」孫婉翊不悅地打斷,「子孺年歲小,你是長輩,應當積些口德。」
大哥的心思,孫婉翊如何不知。想要取劉氏皇朝而代之,也不看看自己的能耐。更何況,孫婉翊心裏門清,如果改劉為孫,她還能做劉家太後嗎?
被妹妹當麵訓斥,孫佑常心有不悅,麵上不顯,說道:「太後如此重視四皇子,也不可日日交由賞菊這個小丫頭片子照顧,應當多上心些。」
「好了好了。哀家知曉了。哀家還要去四皇子那,就不留哥哥用午膳了。」
孫婉翊送客的意圖明顯,孫佑常陪笑的臉也漸漸落了,說道:「大哥走了,太後好好休息。」
————
刑部死牢。
「郝大人用的藥太過霸道,身體虧空太多,如果不好好休養,怕是英年早逝的命。」
虞蓬見郝瑾瑜一副毫不在意的灰敗模樣,身為太醫首席,最看不得旁人糟踐自己的身體,因此麵色越發不善。
「郝大人這副身子在陰暗潮濕的牢房呆不得,需每日用天山雪蓮、長白山雪蛤養著,且去稟告陛下,請陛下定奪。」
刑部尚書趙乘聽此,立刻差人去問,不敢絲毫怠慢。
「好好日子不過,也不知道怎麽想的。」從鼠疫那次,虞蓬也算是小皇帝和郝瑾瑜感情的見證者,實在不明白,當初郝瑾瑜可以不顧生死照顧患疫病的陛下,如今又不顧生死地逃離。
郝瑾瑜眼珠動了動,氣若懸絲:「多謝太醫。」
作為連魚都沒有殺過的現代人,慶霧的死對郝瑾瑜的打擊是致命的。他造成了慶霧的死亡,陷入自責的深淵,他不該成為郝瑾瑜,不該取代郝瑾瑜的人生。
加上逃離皇宮的計劃失敗,郝瑾瑜不知活著有什麽意義。他本已經死了,一抹孤魂,魂歸虛無才是他最好的去處。
虞蓬看出他毫無求生的意誌,無奈嘆氣,提著藥箱離去。
「虞太醫,虞太醫……這這這……」趙乘見虞蓬要走,膽戰心驚,唯恐郝瑾瑜一個不小心死在牢裏。
上次郝瑾瑜進大牢,被陸明遠鞭打,陸明遠因貪汙被抄了家,聽聞在流放路上,禁不住波折,死了。
他是三皇子娘家女婿,又身居刑部高位,按理說,不死全族,也該在流放的路上。隻因最近案件過多,沒人敢擔責任,他這個刑部尚書成了燙手山芋,才背鍋幹到現在。
如果郝瑾瑜死了,毫無疑問,他必死無疑。
「心存死誌之人,是救不活的。」虞蓬擺手離開。
牢獄裏的對話一字不差地傳進劉子駿耳中。
「好一個心存之誌。」
劉子駿腦海裏不斷湧現兩人相處的畫麵,他始終不相信這一切都是郝瑾瑜的與虛委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