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駿告辭離去。
「嘖嘖嘖。」郝瑾瑜揉著疼痛緩解的肚子,望向劉子駿的背影微微搖頭。
嘿嘿,我看看你如何搞定接仙台。
郝瑾瑜向慶雲吩咐道:「我的私產,今日列份清單給我。」
慶雲為難道:「大人的資產單子從這列到門外去,小的一天可弄不完。」
郝瑾瑜:「有多少現銀?」
慶雲:「現銀十五萬兩有餘,除此之外還有宅院、田產、金銀玉器……」
郝瑾瑜:「賣兩處京郊的院子,還有城內的兩處房產,湊二十萬兩。限你三天之內辦成。」
「大人要這麽多銀錢作甚?」
郝瑾瑜嘆氣道:「積德。」
清湯寡水過了一天,入夜,慶雲迴稟道:「大人,太子殿下把六部主要官員召見了遍,詢問接仙台的修築事宜。」
郝瑾瑜感興趣地挑挑眉:「如何?」
「自然毫無進展。不過,據探子迴報,太子殿下似乎並不惱怒,大多時間與官員們閑聊,看不出著急的模樣。」
郝瑾瑜暗想,難道這小太子有後招?
翌日一早,內閣及戶部官員早早來到賜卿殿等候。
郝瑾瑜道:「喚太子前來。」
半盞茶功夫,劉子駿穿著明黃太子服出現,俊逸風朗,便是皇宮內頭一道的靚麗風景。
郝瑾瑜笑得慈祥:「南方旱災嚴重,內閣召集議事。月考的試題便是此事,太子意下如何?」
劉子駿眼眸閃過詫異,狗閹賊竟當真要他參政議政了……
「子駿必竭盡全力。」
眾官員麵帶菜色。
首輔苛信長瞧見郝瑾瑜到來,畏懼地縮了縮脖子。
看到太子的出現,眾人的詫異之色一閃而過。
昨日他們被郝瑾瑜訓斥,不敢用餐。太子召見時,得恩賜飯食,才沒有挨餓。
除了典禮祭祀,他們幾乎看不到太子身影。昨日方才察覺,太子以年過十七歲,長大了。
太子之前懦弱無能,又十分聽郝瑾瑜的話。昨日似有若無地透漏出幾分想要參與政務的意思,不少官員的心思活泛起來。
而劉子駿要的表示這樣的結果。他乃名正言順的王朝繼任者,肯定有官員願意投注於他。
這隻是開始,狗閹官猖狂不了幾日。
劉子駿坐於正位,郝瑾瑜右手坐下。
他微笑道:「眾大臣不必拘謹。孤年少,朝堂大事知之甚少,請諸君暢所欲言,無所顧忌。」
這是比昨日更明顯的參政信號。
群臣眼睛一亮,道:「謹遵太子旨意。」
郝瑾瑜把眾人的反應看在心裏,樂於看戲。
戶部尚書劉亦民手執奏摺,向前兩步,看看郝瑾瑜,又望了一眼太子。
郝瑾瑜輕飄飄地晃動象牙骨扇,神情飄忽。
太子殿下手持茶盞,抿唇喝茶,泰然自若。
兩人誰都不言語。劉亦民霎時嚇出一身冷汗,這奏摺該呈給誰看?
給一位,必然得罪另一位。一位權勢在手,一位是未來君主。
行差就錯,小命就沒了。
劉亦民吞吞唾沫,牢牢扣住手裏的奏本,低聲陳述道:「太子殿下、提督大人,我等迴去後,夜以繼日討論。經計算,此次旱災主要涉及蘇浙兩省,受災百姓約有八百萬人,救濟災民的糧食衣物、補種的小麥種子,可以三成可從臨省糧布庫調急,二成從國庫調運,還需五成需要向各地商戶徵集購買。這樣隻需四十萬兩銀子足以。」
劉子駿瞥眼看向郝瑾瑜,狗宦官低垂著眉眼,指甲摳著扇上雀兒的眼睛刺繡,做出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樣。
好一個肆意風流,半點不把孤放在眼裏。劉子駿內心憤懣,卻不能表露半分。
郝瑾瑜哪想那麽多,他隻覺手裏的骨扇別扭。
扇麵裏雀兒的右眼比左眼多出一指甲蓋的黑線寬度。
好難受……好想讓繡娘來拆了改一改。
他前世審稿小能手,設計出圖,居中偏差一像素,都能看得出。
職業病了,屬實是。
劉子駿輕咳一聲:「先生,以為呢?」
「啊?」郝瑾瑜茫然地抬頭。
眾人齊刷刷看向他,郝瑾瑜幹笑兩聲,淡淡道:「灑家說過,一切由太子殿下做主便是。」
劉子駿眉眼舒展了些。
這狗閹官到底是真沒把他放在眼裏,還是對他用情至深,願意把滔天權勢讓渡出來?
劉亦民順水推舟,恭敬地把奏摺呈報給劉子駿。
劉子駿快速瀏覽一番,問道:「國庫吃緊,諸位以為這四十萬兩的空缺該如何補齊?」
苛信長心有餘悸,低垂眉眼不說話。
劉亦民硬著頭皮道:「臣認為各省可籌措銀兩,分攤額度……」
「卿以為我大梁朝百姓家裏還有餘糧?」劉子駿冷著臉問道。
趙鐸仁向前一步,道:「提督大人說過朝堂官員皆由百姓供奉,臣認為可以推遲八月俸祿發放,省下十萬九千兩銀子,用於賑災。其他的,由各地官員組織官紳募捐。」
劉子駿瞥眼看向他,表情不似表揚,也未有怒意。
「朝堂官員日日為民操心,怎可剋扣他們的俸祿?不怕天下人笑話!」
「這……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難道要效仿古人賣官鬻爵?」有人嘟囔道。
「嘖嘖嘖。」郝瑾瑜揉著疼痛緩解的肚子,望向劉子駿的背影微微搖頭。
嘿嘿,我看看你如何搞定接仙台。
郝瑾瑜向慶雲吩咐道:「我的私產,今日列份清單給我。」
慶雲為難道:「大人的資產單子從這列到門外去,小的一天可弄不完。」
郝瑾瑜:「有多少現銀?」
慶雲:「現銀十五萬兩有餘,除此之外還有宅院、田產、金銀玉器……」
郝瑾瑜:「賣兩處京郊的院子,還有城內的兩處房產,湊二十萬兩。限你三天之內辦成。」
「大人要這麽多銀錢作甚?」
郝瑾瑜嘆氣道:「積德。」
清湯寡水過了一天,入夜,慶雲迴稟道:「大人,太子殿下把六部主要官員召見了遍,詢問接仙台的修築事宜。」
郝瑾瑜感興趣地挑挑眉:「如何?」
「自然毫無進展。不過,據探子迴報,太子殿下似乎並不惱怒,大多時間與官員們閑聊,看不出著急的模樣。」
郝瑾瑜暗想,難道這小太子有後招?
翌日一早,內閣及戶部官員早早來到賜卿殿等候。
郝瑾瑜道:「喚太子前來。」
半盞茶功夫,劉子駿穿著明黃太子服出現,俊逸風朗,便是皇宮內頭一道的靚麗風景。
郝瑾瑜笑得慈祥:「南方旱災嚴重,內閣召集議事。月考的試題便是此事,太子意下如何?」
劉子駿眼眸閃過詫異,狗閹賊竟當真要他參政議政了……
「子駿必竭盡全力。」
眾官員麵帶菜色。
首輔苛信長瞧見郝瑾瑜到來,畏懼地縮了縮脖子。
看到太子的出現,眾人的詫異之色一閃而過。
昨日他們被郝瑾瑜訓斥,不敢用餐。太子召見時,得恩賜飯食,才沒有挨餓。
除了典禮祭祀,他們幾乎看不到太子身影。昨日方才察覺,太子以年過十七歲,長大了。
太子之前懦弱無能,又十分聽郝瑾瑜的話。昨日似有若無地透漏出幾分想要參與政務的意思,不少官員的心思活泛起來。
而劉子駿要的表示這樣的結果。他乃名正言順的王朝繼任者,肯定有官員願意投注於他。
這隻是開始,狗閹官猖狂不了幾日。
劉子駿坐於正位,郝瑾瑜右手坐下。
他微笑道:「眾大臣不必拘謹。孤年少,朝堂大事知之甚少,請諸君暢所欲言,無所顧忌。」
這是比昨日更明顯的參政信號。
群臣眼睛一亮,道:「謹遵太子旨意。」
郝瑾瑜把眾人的反應看在心裏,樂於看戲。
戶部尚書劉亦民手執奏摺,向前兩步,看看郝瑾瑜,又望了一眼太子。
郝瑾瑜輕飄飄地晃動象牙骨扇,神情飄忽。
太子殿下手持茶盞,抿唇喝茶,泰然自若。
兩人誰都不言語。劉亦民霎時嚇出一身冷汗,這奏摺該呈給誰看?
給一位,必然得罪另一位。一位權勢在手,一位是未來君主。
行差就錯,小命就沒了。
劉亦民吞吞唾沫,牢牢扣住手裏的奏本,低聲陳述道:「太子殿下、提督大人,我等迴去後,夜以繼日討論。經計算,此次旱災主要涉及蘇浙兩省,受災百姓約有八百萬人,救濟災民的糧食衣物、補種的小麥種子,可以三成可從臨省糧布庫調急,二成從國庫調運,還需五成需要向各地商戶徵集購買。這樣隻需四十萬兩銀子足以。」
劉子駿瞥眼看向郝瑾瑜,狗宦官低垂著眉眼,指甲摳著扇上雀兒的眼睛刺繡,做出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樣。
好一個肆意風流,半點不把孤放在眼裏。劉子駿內心憤懣,卻不能表露半分。
郝瑾瑜哪想那麽多,他隻覺手裏的骨扇別扭。
扇麵裏雀兒的右眼比左眼多出一指甲蓋的黑線寬度。
好難受……好想讓繡娘來拆了改一改。
他前世審稿小能手,設計出圖,居中偏差一像素,都能看得出。
職業病了,屬實是。
劉子駿輕咳一聲:「先生,以為呢?」
「啊?」郝瑾瑜茫然地抬頭。
眾人齊刷刷看向他,郝瑾瑜幹笑兩聲,淡淡道:「灑家說過,一切由太子殿下做主便是。」
劉子駿眉眼舒展了些。
這狗閹官到底是真沒把他放在眼裏,還是對他用情至深,願意把滔天權勢讓渡出來?
劉亦民順水推舟,恭敬地把奏摺呈報給劉子駿。
劉子駿快速瀏覽一番,問道:「國庫吃緊,諸位以為這四十萬兩的空缺該如何補齊?」
苛信長心有餘悸,低垂眉眼不說話。
劉亦民硬著頭皮道:「臣認為各省可籌措銀兩,分攤額度……」
「卿以為我大梁朝百姓家裏還有餘糧?」劉子駿冷著臉問道。
趙鐸仁向前一步,道:「提督大人說過朝堂官員皆由百姓供奉,臣認為可以推遲八月俸祿發放,省下十萬九千兩銀子,用於賑災。其他的,由各地官員組織官紳募捐。」
劉子駿瞥眼看向他,表情不似表揚,也未有怒意。
「朝堂官員日日為民操心,怎可剋扣他們的俸祿?不怕天下人笑話!」
「這……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難道要效仿古人賣官鬻爵?」有人嘟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