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再見祝英紅
報告殿下:美人她要入夥 作者:絲如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這時雲嬪也走了進來,一見到易太妃,立即就行禮道:“臣妾見過太妃娘娘,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平身。”易太妃立即對雲嬪擺了擺手,示意她趕緊起來。
有了易太妃的吩咐,雲嬪頓時沒再遲疑,立即起了身,然後立即問道:“太妃,不知道你召臣妾過來所為何事?”
聞言,易太妃原本是打算再寒暄幾句的,不過雲嬪直接跳過了這個步驟,問起了結果,易太妃自然不好再說什麽。
她沉吟了一會兒後,說道:“這一次哀家召你們過來主要是來宣布一件事的。”
說到這裏,易太妃卻沒繼續說下去,反而是問起了另一個話題。
“沈才人,你確定要迴漠北了嗎?”
聞言,沈若穀一愣,隨即點點頭說道:“迴太妃娘娘,臣妾在漠北還有很多牽掛之人,所以……”
“好,哀家準許你迴漠北,不過你的妃位必須要取締,宮中不可能留你這種成天待在宮外的後妃的。”
聽了這話,沈若穀並無異議,甚至覺得自從上次她師傅救過她一命後,易太妃對自己的態度就變得和善了很多。
尤其是這一次,要是以前的話,易太妃對她才不會那麽客氣呢,說不定直接就下了驅逐令,讓她永遠也別再進宮了。
因此沈若穀立即應道:“多謝太妃娘娘體諒,既然如此,我就先告辭了。”
“等等。”聞言,易太妃的連忙將沈若穀給叫住。
“太妃,還有什麽事嗎?”
見此,沈若穀有些詫異道。
而易太妃遲疑了一下,終於道:“你……你幫哀家去大理寺看一下英紅可以嗎?哀家想知道她現在如何了。”
聞言,沈若穀頓時有些無語,搞了半天,原來這才是她傳召自己入宮的主要目的,隻是她既然擔憂的話,自己為何不去看望祝英紅呢?
似乎是看出了沈若穀的想法,易太妃無奈道:“哀家倒是想,隻是皇上那邊……”
即使易太妃並未說完,沈若穀還是瞬間秒懂。
於是她立即應道:“我知道了,太妃請放心,我稍後就去大理寺代你看望祝英紅。”
聽了這話,易太妃頓時感激道:“沈姑娘,那就多謝你了。”
她的稱唿瞬間變成了沈姑娘,而一旁被易太妃和沈若穀忽略多時的雲嬪頓時不甘寂寞道:“太妃,你就這樣放過沈若穀了?”
聞言,易太妃和沈若穀同時轉頭看向她,見她一臉不甘,易太妃淡淡道:“雲嬪,哀家可並沒有邀請你,至於如何處置後妃之事那也是哀家的自由,輪不到你來置喙。”
說道這裏,易太妃的語氣已經充滿了不悅,見此,雲嬪知道自己是無法再令易太妃改變的想法了,她不敢再繼續觸怒易太妃,隻好先行告退。
而在雲嬪走後沒多久,沈若穀也離開了皇宮,隨後就往大理寺的方向行去。
到了那裏後,沈若穀就按照易太妃的囑托,去見了祝英紅一麵。
“祝英紅,你可有後悔?”
“後悔什麽?”聞言,祝英紅頓時嗤笑了一聲,不屑道:“我從不為自己的所做所為後悔。”
聽了這話,沈若穀頓時替易太妃感到不值,為了這麽一個人,把自己搞成如此憔悴的模樣,對方還不將她放在心上,實在不智。
想到這裏,沈若穀頓時下定決心,待會兒她一定要好好勸一下易太妃,祝英紅這種人根本不值得她在乎。
思及此,沈若穀頓時沒了和祝英紅廢話的心思,冷冷哼了一聲,隨即就將她給丟下,轉身出了大理寺。
離開大理寺後,沈若穀就直奔皇宮而去。
“怎麽樣?英紅在大理寺中還好嗎?”
見沈若穀沉著一張臉,易太妃的心陡然沉了下去,擔憂道:“她不會是出不什麽事吧?”
聞言,沈若穀當即搖搖頭,將剛才在大理寺中和祝英紅見麵時發生的一切複述給了易太妃。
“太妃娘娘,祝英紅完全不知悔改,根本不值得你為她憂心。”沈若穀勸說道。
聽了這話,易太妃歎了口氣,也知道自己該做一個決斷了,畢竟祝英紅和秦淩絕的立場是敵對的,她不可能轉變立場,所以……
“哀家知道了,以後祝英紅的事哀家不會再關注了。”
聞言,沈若穀頓時鬆了口氣,她道:“那我就不打擾太妃了,先行告退。”
說罷,沈若穀就打算離開,而易太妃卻再次叫住了她:“你等等。”
她轉身進了自己的臥室,隨後很快就從臥房裏出來,並且手上還拿著一個盒子。
“這是……”沈若穀疑惑道。
易太妃很快就為她解了惑,介紹道:“這是哀家之前為……在金淩寺求的平安符,如今就轉送給你了,希望你不要嫌棄。”
“怎麽會?太妃所賜我豈敢嫌棄?”沈若穀連忙從易太妃手中將平安符接過,由衷道:“多謝太妃厚賜。”
將平安符戴上後,沈若穀就迴了客棧,而原本見她遲遲不歸的鄭秀都快動了去皇宮要人的想法了,所幸沈若穀總算是迴來了。
“怎麽樣?易太妃沒有為難你吧?”
聞言,沈若穀搖搖頭,而一旁的鄭秀在見到她身上的平安符時,頓時驚訝道:“這是誰送給你的?”
“是太妃娘娘。”沈若穀當即將剛才在宮裏發生的事告訴給了鄭秀。
聽到這裏,鄭秀對易太妃的敵意頓時減輕了很多。
“這個易太妃總算是做了一件好事了。”聽到沈若穀不用再待在什麽皇宮裏了,鄭秀非常的滿意,連帶著看易太妃也是極為順眼了。
“師傅,那我們什麽時候迴漠北?”
現在江楓的事情也已經解決了,雖然江閣老被再次關進了大理寺中,不過沈若穀是不打算管了,畢竟秦淩絕已經仁至義盡,自己可不能得寸進尺。
更何況反正江楓已經忘了江閣老的存在,她自然懶得再多此一舉。
聞言,鄭秀沉吟片刻後,說道:“那就後天吧,後日我們就啟程迴漠北。”
“平身。”易太妃立即對雲嬪擺了擺手,示意她趕緊起來。
有了易太妃的吩咐,雲嬪頓時沒再遲疑,立即起了身,然後立即問道:“太妃,不知道你召臣妾過來所為何事?”
聞言,易太妃原本是打算再寒暄幾句的,不過雲嬪直接跳過了這個步驟,問起了結果,易太妃自然不好再說什麽。
她沉吟了一會兒後,說道:“這一次哀家召你們過來主要是來宣布一件事的。”
說到這裏,易太妃卻沒繼續說下去,反而是問起了另一個話題。
“沈才人,你確定要迴漠北了嗎?”
聞言,沈若穀一愣,隨即點點頭說道:“迴太妃娘娘,臣妾在漠北還有很多牽掛之人,所以……”
“好,哀家準許你迴漠北,不過你的妃位必須要取締,宮中不可能留你這種成天待在宮外的後妃的。”
聽了這話,沈若穀並無異議,甚至覺得自從上次她師傅救過她一命後,易太妃對自己的態度就變得和善了很多。
尤其是這一次,要是以前的話,易太妃對她才不會那麽客氣呢,說不定直接就下了驅逐令,讓她永遠也別再進宮了。
因此沈若穀立即應道:“多謝太妃娘娘體諒,既然如此,我就先告辭了。”
“等等。”聞言,易太妃的連忙將沈若穀給叫住。
“太妃,還有什麽事嗎?”
見此,沈若穀有些詫異道。
而易太妃遲疑了一下,終於道:“你……你幫哀家去大理寺看一下英紅可以嗎?哀家想知道她現在如何了。”
聞言,沈若穀頓時有些無語,搞了半天,原來這才是她傳召自己入宮的主要目的,隻是她既然擔憂的話,自己為何不去看望祝英紅呢?
似乎是看出了沈若穀的想法,易太妃無奈道:“哀家倒是想,隻是皇上那邊……”
即使易太妃並未說完,沈若穀還是瞬間秒懂。
於是她立即應道:“我知道了,太妃請放心,我稍後就去大理寺代你看望祝英紅。”
聽了這話,易太妃頓時感激道:“沈姑娘,那就多謝你了。”
她的稱唿瞬間變成了沈姑娘,而一旁被易太妃和沈若穀忽略多時的雲嬪頓時不甘寂寞道:“太妃,你就這樣放過沈若穀了?”
聞言,易太妃和沈若穀同時轉頭看向她,見她一臉不甘,易太妃淡淡道:“雲嬪,哀家可並沒有邀請你,至於如何處置後妃之事那也是哀家的自由,輪不到你來置喙。”
說道這裏,易太妃的語氣已經充滿了不悅,見此,雲嬪知道自己是無法再令易太妃改變的想法了,她不敢再繼續觸怒易太妃,隻好先行告退。
而在雲嬪走後沒多久,沈若穀也離開了皇宮,隨後就往大理寺的方向行去。
到了那裏後,沈若穀就按照易太妃的囑托,去見了祝英紅一麵。
“祝英紅,你可有後悔?”
“後悔什麽?”聞言,祝英紅頓時嗤笑了一聲,不屑道:“我從不為自己的所做所為後悔。”
聽了這話,沈若穀頓時替易太妃感到不值,為了這麽一個人,把自己搞成如此憔悴的模樣,對方還不將她放在心上,實在不智。
想到這裏,沈若穀頓時下定決心,待會兒她一定要好好勸一下易太妃,祝英紅這種人根本不值得她在乎。
思及此,沈若穀頓時沒了和祝英紅廢話的心思,冷冷哼了一聲,隨即就將她給丟下,轉身出了大理寺。
離開大理寺後,沈若穀就直奔皇宮而去。
“怎麽樣?英紅在大理寺中還好嗎?”
見沈若穀沉著一張臉,易太妃的心陡然沉了下去,擔憂道:“她不會是出不什麽事吧?”
聞言,沈若穀當即搖搖頭,將剛才在大理寺中和祝英紅見麵時發生的一切複述給了易太妃。
“太妃娘娘,祝英紅完全不知悔改,根本不值得你為她憂心。”沈若穀勸說道。
聽了這話,易太妃歎了口氣,也知道自己該做一個決斷了,畢竟祝英紅和秦淩絕的立場是敵對的,她不可能轉變立場,所以……
“哀家知道了,以後祝英紅的事哀家不會再關注了。”
聞言,沈若穀頓時鬆了口氣,她道:“那我就不打擾太妃了,先行告退。”
說罷,沈若穀就打算離開,而易太妃卻再次叫住了她:“你等等。”
她轉身進了自己的臥室,隨後很快就從臥房裏出來,並且手上還拿著一個盒子。
“這是……”沈若穀疑惑道。
易太妃很快就為她解了惑,介紹道:“這是哀家之前為……在金淩寺求的平安符,如今就轉送給你了,希望你不要嫌棄。”
“怎麽會?太妃所賜我豈敢嫌棄?”沈若穀連忙從易太妃手中將平安符接過,由衷道:“多謝太妃厚賜。”
將平安符戴上後,沈若穀就迴了客棧,而原本見她遲遲不歸的鄭秀都快動了去皇宮要人的想法了,所幸沈若穀總算是迴來了。
“怎麽樣?易太妃沒有為難你吧?”
聞言,沈若穀搖搖頭,而一旁的鄭秀在見到她身上的平安符時,頓時驚訝道:“這是誰送給你的?”
“是太妃娘娘。”沈若穀當即將剛才在宮裏發生的事告訴給了鄭秀。
聽到這裏,鄭秀對易太妃的敵意頓時減輕了很多。
“這個易太妃總算是做了一件好事了。”聽到沈若穀不用再待在什麽皇宮裏了,鄭秀非常的滿意,連帶著看易太妃也是極為順眼了。
“師傅,那我們什麽時候迴漠北?”
現在江楓的事情也已經解決了,雖然江閣老被再次關進了大理寺中,不過沈若穀是不打算管了,畢竟秦淩絕已經仁至義盡,自己可不能得寸進尺。
更何況反正江楓已經忘了江閣老的存在,她自然懶得再多此一舉。
聞言,鄭秀沉吟片刻後,說道:“那就後天吧,後日我們就啟程迴漠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