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這才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還是第一次見到莫爾蘭的女客。」
安妮笑而不語,她自顧自地在院子裏逛, 小二就跟在一旁解說。
「王城內有三十四家貨行,王城外有一百六十家貨行,這其中有五分之一都屬於王城裏的。是整個迦寧最有名的商號,無論是從哪裏來迦寧的貨物, 都得先過過一手。」
小二說著,臉上自豪之意溢於言表, 他見看著安妮有興趣聽,繼續介紹:「所以啊,您來商號旗下的貨坊買東西,買的都是尖貨。其他的貨坊,那都是隻能挑咱們選剩下的貨源。」
「您不遠萬裏來迦南一趟,選咱們這裏就對了,準能買到好東西。」
安妮聽他這樣說,她繼續往深處走,院子裏有兩間體麵的木構瓦房,修的很是體麵,牆壁上都糊了防塵的絹布,設施與官方驛站也差不多。
貨架上,正擺著安妮忽然看見的木漿紙。
貨很齊全,工坊造出來的紙演化到現在已經有了三代了,一開始的粗糙黃色木漿紙,後來修改了工藝,顏色稍微變白了,紙張也細膩了,而最新的版本,薄如蟬翼但不暈墨,備受南方士族喜歡。
小二見她感興趣,說道:「這不是我們本地產的,叫莫爾蘭紙,就來自您那兒。」
「你們這一間鋪子,就這麽點存貨?」安妮逛了大半天,這才指著那些紙問小二。
小二又道:「我們鋪子小,賣什麽貨每個月都有定量,您要是買的多,可以去城內的總貨行。」
他將東西取下來給安妮看,「這莫爾蘭紙,不像羊皮紙,也不像竹簡,適合用來作畫,比布帛要實惠,還可以裱在布帛上。」
安妮不說話,這裝裱的工藝還是她教亞丁的。
「別家貨行能買到這紙嗎?」她又問。
店小二將手一揮,他挺著胸說:「那不會,正宗的莫爾蘭紙都是固定的商人送來的,他與我們的主家簽了文書,在迦南隻供我們獨家。」
說罷,他又低聲道:「最近外頭的商號也有仿製品,可都沒這個好,他們造出來的紙,不知道是哪裏出了問題,容易破不說,顏色也沒這麽白。」
興許是樹種的原因。
安妮思索著,又問了售價。
換算成迦寧的五銖錢,要比一銅幣的價格貴上兩倍,估計是分銷商加價了。
她思索著,這造紙其實並不是什麽高精尖技術,現在仿製品的技術還沒起來,她這項專利還能賣的上價,萬一以後其他的國家也能產了,技術就變的不值錢了。
看來,還得趁著現在,把這手藝的秘密找個好買家賣個好價錢。
「給他點賞錢。」安妮讓侍女給盡職盡責的小二塞了一把五銖錢,她們離開貨行之後,安妮立刻打下了主意,她喚轎夫抬著她進入王城。
這裏也沒有宵禁,即使到了午後,這街上的人照樣也多。
登記好身份,進入王城內,安妮先是從驛站女僕的嘴裏聽說了這王城的由來。
「原先這城內就是一片湖澤,一百年前,國君下令遷都,於是就填了這湖澤,建了宮城和王城。」
所以城內留有許多的湖泊和水網,一步一景,有錢有勢的人家都喜歡圍著湖泊修院子,種植花卉草木。
真有些神似江南,竟然還是個古代版花園城市呢。
安妮逛的很開心,她看見了路邊準備表演皮影戲的商販,又看見了掛著正店字樣的食肆,以及路邊還有人在賣青椒鑲肉的烤串。
甚至還能看見穿著道袍的戲子頭戴翎羽,胸口戴著十字架,手裏拿著念珠,準備上台演戲。
安妮派人去戲坊裏問,得知他們今晚即將要演戲是《諸神辯經》
內容就是一個混血兒三家神像都拜,死後三家神仙都想他的故事。
安妮得知後差點一口老血沒噴了,她躺在綢緞糊的轎子裏緩了半天才逐漸接受這個設定。
真是禮崩樂壞,人心不古啊!
沒有不可跨越的天塹擋著,這民俗融合的令人一言難盡。
好在,安妮並沒有忘記自己要幹什麽,她選擇乘著轎子,去到一家驛站女僕嘴裏有名的正店裏,選了閣樓上的雅座,吃招牌的羊肉湯。
她派了一個驛站的女僕去街上幫她買點其他貨坊買的紙。
並倒了兩杯熱茶,靜靜的等一個人。
花繡坊,亞丁從他買下的宅院裏走出來,這宅子位於迦南王城內寸土寸金的位置,如果不是每月幾百個銀幣,和偶爾金銀財寶的賞賜,他可賺不到這間屋子。
自打工作重心到海外,特別是南方之後,亞丁就打主意在這南方十字路口,迦寧王城買一座宅子居住。
他如今在這裏管著三四條海船的航運貨物,哪個商人不認識?人們得知他是個騎士,又是西陸貴族的買辦,是紅髮,又不懂迦南話,紛紛惡作劇管他叫紅閣下。
亞丁知道之後也不生氣,他從屋子裏出來了說要出門,院子裏的僕人,手下和翻譯就想跟著一起出門,牽馬的牽馬,收拾的收拾。
亞丁卻牽了馬,擺擺手:「我自己去就行,女伯爵早上傳來信,說已經到驛站了。她下午會去陳家正店,估計這會兒已經到了。」
手下和僕從對女伯爵不熟悉,從未見過她,他們問道:「女伯爵是給公主送嫁來的嗎?我怎麽聽說來的路上死了一個貴族?」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安妮笑而不語,她自顧自地在院子裏逛, 小二就跟在一旁解說。
「王城內有三十四家貨行,王城外有一百六十家貨行,這其中有五分之一都屬於王城裏的。是整個迦寧最有名的商號,無論是從哪裏來迦寧的貨物, 都得先過過一手。」
小二說著,臉上自豪之意溢於言表, 他見看著安妮有興趣聽,繼續介紹:「所以啊,您來商號旗下的貨坊買東西,買的都是尖貨。其他的貨坊,那都是隻能挑咱們選剩下的貨源。」
「您不遠萬裏來迦南一趟,選咱們這裏就對了,準能買到好東西。」
安妮聽他這樣說,她繼續往深處走,院子裏有兩間體麵的木構瓦房,修的很是體麵,牆壁上都糊了防塵的絹布,設施與官方驛站也差不多。
貨架上,正擺著安妮忽然看見的木漿紙。
貨很齊全,工坊造出來的紙演化到現在已經有了三代了,一開始的粗糙黃色木漿紙,後來修改了工藝,顏色稍微變白了,紙張也細膩了,而最新的版本,薄如蟬翼但不暈墨,備受南方士族喜歡。
小二見她感興趣,說道:「這不是我們本地產的,叫莫爾蘭紙,就來自您那兒。」
「你們這一間鋪子,就這麽點存貨?」安妮逛了大半天,這才指著那些紙問小二。
小二又道:「我們鋪子小,賣什麽貨每個月都有定量,您要是買的多,可以去城內的總貨行。」
他將東西取下來給安妮看,「這莫爾蘭紙,不像羊皮紙,也不像竹簡,適合用來作畫,比布帛要實惠,還可以裱在布帛上。」
安妮不說話,這裝裱的工藝還是她教亞丁的。
「別家貨行能買到這紙嗎?」她又問。
店小二將手一揮,他挺著胸說:「那不會,正宗的莫爾蘭紙都是固定的商人送來的,他與我們的主家簽了文書,在迦南隻供我們獨家。」
說罷,他又低聲道:「最近外頭的商號也有仿製品,可都沒這個好,他們造出來的紙,不知道是哪裏出了問題,容易破不說,顏色也沒這麽白。」
興許是樹種的原因。
安妮思索著,又問了售價。
換算成迦寧的五銖錢,要比一銅幣的價格貴上兩倍,估計是分銷商加價了。
她思索著,這造紙其實並不是什麽高精尖技術,現在仿製品的技術還沒起來,她這項專利還能賣的上價,萬一以後其他的國家也能產了,技術就變的不值錢了。
看來,還得趁著現在,把這手藝的秘密找個好買家賣個好價錢。
「給他點賞錢。」安妮讓侍女給盡職盡責的小二塞了一把五銖錢,她們離開貨行之後,安妮立刻打下了主意,她喚轎夫抬著她進入王城。
這裏也沒有宵禁,即使到了午後,這街上的人照樣也多。
登記好身份,進入王城內,安妮先是從驛站女僕的嘴裏聽說了這王城的由來。
「原先這城內就是一片湖澤,一百年前,國君下令遷都,於是就填了這湖澤,建了宮城和王城。」
所以城內留有許多的湖泊和水網,一步一景,有錢有勢的人家都喜歡圍著湖泊修院子,種植花卉草木。
真有些神似江南,竟然還是個古代版花園城市呢。
安妮逛的很開心,她看見了路邊準備表演皮影戲的商販,又看見了掛著正店字樣的食肆,以及路邊還有人在賣青椒鑲肉的烤串。
甚至還能看見穿著道袍的戲子頭戴翎羽,胸口戴著十字架,手裏拿著念珠,準備上台演戲。
安妮派人去戲坊裏問,得知他們今晚即將要演戲是《諸神辯經》
內容就是一個混血兒三家神像都拜,死後三家神仙都想他的故事。
安妮得知後差點一口老血沒噴了,她躺在綢緞糊的轎子裏緩了半天才逐漸接受這個設定。
真是禮崩樂壞,人心不古啊!
沒有不可跨越的天塹擋著,這民俗融合的令人一言難盡。
好在,安妮並沒有忘記自己要幹什麽,她選擇乘著轎子,去到一家驛站女僕嘴裏有名的正店裏,選了閣樓上的雅座,吃招牌的羊肉湯。
她派了一個驛站的女僕去街上幫她買點其他貨坊買的紙。
並倒了兩杯熱茶,靜靜的等一個人。
花繡坊,亞丁從他買下的宅院裏走出來,這宅子位於迦南王城內寸土寸金的位置,如果不是每月幾百個銀幣,和偶爾金銀財寶的賞賜,他可賺不到這間屋子。
自打工作重心到海外,特別是南方之後,亞丁就打主意在這南方十字路口,迦寧王城買一座宅子居住。
他如今在這裏管著三四條海船的航運貨物,哪個商人不認識?人們得知他是個騎士,又是西陸貴族的買辦,是紅髮,又不懂迦南話,紛紛惡作劇管他叫紅閣下。
亞丁知道之後也不生氣,他從屋子裏出來了說要出門,院子裏的僕人,手下和翻譯就想跟著一起出門,牽馬的牽馬,收拾的收拾。
亞丁卻牽了馬,擺擺手:「我自己去就行,女伯爵早上傳來信,說已經到驛站了。她下午會去陳家正店,估計這會兒已經到了。」
手下和僕從對女伯爵不熟悉,從未見過她,他們問道:「女伯爵是給公主送嫁來的嗎?我怎麽聽說來的路上死了一個貴族?」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