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重生後,從賢臣升級成寵後 作者:清天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州一府上層的動向,平民百姓們往往後知後覺,而落在官宦人家,總有些痕跡可循。
樂熙知道,宣王已然駕臨,今天連同樂父在內的一班官員怕是不能準時歸家了。
「母親,兒子這次迴來應該待不了多久。」
樂母並不意外,瞭然道:「是了,書院課業忙,說起來,你怎麽突然迴來了,是缺了什麽東西嗎?下次隻管書信一封,母親安排好給你送去。」
樂熙牽了牽唇角:「並非是要再去書院,先生的意思是兒子自己安排就好。母親,兒子過幾日,想要直接趕赴京城。」
樂母一愣。
她曾是京城江家的小姐,出嫁後隨夫外任到了錦西,夫妻美滿恩愛,膝下兒女雙全,日子過得很舒心。
至於丈夫樂士淵的官位不高不低,在錦西也算夠用,其餘的……大兒子樂澤已是縣丞,就看二兒子樂熙能如何了。
天資不同,她不指望孩子出人頭地,也不會阻攔。
人都說京城是第一等富麗繁華的所在,樂母卻不怎麽懷念,她的少女時代不怎麽愉快。她當然知道明年二兒子該進京趕考,但也不用這麽著急啊。
「這是怎麽迴事熙兒,你究竟有什麽想法」
「教兒子的沈夫子為人極好,他怕兒子臨時入京不習慣,特意給了兒子一張拜帖。說是他有一位故友在國子監任職,或許能在會試前指點兒子些許,所以兒子想要提前入京。」
樂熙不是說謊,他手上確實有這麽一份拜帖,前世今生,他都是夫子的得意弟子。
不過上一世雖有這拜帖,樂熙也隻是年後進京。如今他要跟著宣王走,不想太過張揚,便得借這個名頭。
「原來如此,」樂母恍然大悟,「可這也太著急了……」
一句話沒說完,樂錦就跑了進來,顧不得行禮,先喊:「母親,我聽說二哥哥迴來了。」
氣氛頓時歡快起來。
樂熙給她整了整跑亂的頭髮:「是啊,二哥給錦兒帶了步搖呢。」
樂錦高興地笑了,伸出手討要:「真的嗎?錦兒要看,不過哥哥是不是忘了許諾過的糕點啊?」
「哪裏的話,都帶了,宿書,趕緊拿過來。」樂熙笑著看妹妹撒嬌。
兩人鬧作一團。
樂母看得開懷,暫時忘了細細追問樂熙入京的事。
那廂母子三人吃飯吃得,這廂樂士淵卻是捏了一把冷汗。
宣王喬穆堯坐在上首,神色凝重地向跪著的李樓成道:「李知府從慶安運來了西平倉五成的糧儲,真是大手筆啊。」
李樓成不愧浸淫官場多年,現場人贓並獲還能辯解一兩句:「王爺臣冤枉啊,這就是錦西的糧食,哪裏是從慶安運來的臣聽不懂王爺在說什麽。」
「哦」喬穆堯似笑非笑道,瞥了青冥一眼,「把帳本給知府大人瞧瞧,再把人帶上來。」
話音剛落,一個倉庫小吏就被押了上來,抖得跟篩糠似的,進來就大喊:「草民什麽都不知道啊,西平倉確確實實帳本上隻有這那麽多糧食,其他的都被知府之前弄走了啊!草民隻是如實記錄。」
李樓成顫著手翻帳本,樁樁件件的進出記錄翔實,他根本無從辯駁,突然發瘋地撕起帳本來,霎時間公堂上紙片紛飛。
兩個護衛上前按住了李樓成,製止他再發瘋。
喬穆堯輕笑一聲:「不過抄本而已,李知府太費力氣了,還得添上個意圖毀壞證據的罪名。」
「我是冤枉的,這都是假證偽證,宣王你不能定我的罪!我是朝廷命官,你讓人來壓著我成何體統!」李樓成開始強撐威風。
喬穆堯豈會被一隻失去尖牙的走狗嚇住:「李知府不用著急,孤的親兵已經趕赴慶安,不久慶安知府就會來和你作伴了。私下勾結,侵吞公糧,蛀國之本,涉及兩府,江南道出了這樣的大案,必要上達天聽,豈是孤可以做主的。」
第24章 交談
李樓成目眥欲裂,宣王明顯就是要找太子一黨的茬。江南道多少官員,哪個真的幹淨,不過是官官相護,但他現在被宣王查出了紕漏,一定會牆倒眾人推。
他怎麽這麽倒黴,宣王偏偏來了錦西。
殊不知,太子黨的所有人都不會逃過,他不過是頭一個而已。
喬穆堯出征北涼時,江南道徵集上來的糧食就數錦西最少,當時李樓成的末日就不遠了。
喬穆堯揮揮手:「帶下去好生看管,等本王上了奏本再行處置。」
李樓成被人架了出去,全然沒了作為知府的神氣。
殺雞儆猴,旁觀著的其他官員們都寂然無聲,大氣不敢出一口。
喬穆堯叩了叩桌案,沉悶的篤篤聲敲於在場每一位官員的心頭。
「今日勞煩諸位看這一場鬧劇了。」
知府之下便是同知,樂士淵和李樓成素日不過是麵子情,於公於私,都是他出麵應對宣王最合適:「王爺說笑了,王爺秉公執法,我等唯有崇敬,何談勞煩。」
其餘人連忙附和。
喬穆堯慢條斯理道:「本王也沒料到錦西知府如此膽大妄為,倒是要辛苦諸位,接下來有段時間沒有主官,想必有的忙了。」
俗話說一桿子打翻一船人,出了這樣的事,錦西的官員人人自危,就怕牽扯到自己。聽宣王這話音隱隱不好,眾人都心有戚戚。
樂熙知道,宣王已然駕臨,今天連同樂父在內的一班官員怕是不能準時歸家了。
「母親,兒子這次迴來應該待不了多久。」
樂母並不意外,瞭然道:「是了,書院課業忙,說起來,你怎麽突然迴來了,是缺了什麽東西嗎?下次隻管書信一封,母親安排好給你送去。」
樂熙牽了牽唇角:「並非是要再去書院,先生的意思是兒子自己安排就好。母親,兒子過幾日,想要直接趕赴京城。」
樂母一愣。
她曾是京城江家的小姐,出嫁後隨夫外任到了錦西,夫妻美滿恩愛,膝下兒女雙全,日子過得很舒心。
至於丈夫樂士淵的官位不高不低,在錦西也算夠用,其餘的……大兒子樂澤已是縣丞,就看二兒子樂熙能如何了。
天資不同,她不指望孩子出人頭地,也不會阻攔。
人都說京城是第一等富麗繁華的所在,樂母卻不怎麽懷念,她的少女時代不怎麽愉快。她當然知道明年二兒子該進京趕考,但也不用這麽著急啊。
「這是怎麽迴事熙兒,你究竟有什麽想法」
「教兒子的沈夫子為人極好,他怕兒子臨時入京不習慣,特意給了兒子一張拜帖。說是他有一位故友在國子監任職,或許能在會試前指點兒子些許,所以兒子想要提前入京。」
樂熙不是說謊,他手上確實有這麽一份拜帖,前世今生,他都是夫子的得意弟子。
不過上一世雖有這拜帖,樂熙也隻是年後進京。如今他要跟著宣王走,不想太過張揚,便得借這個名頭。
「原來如此,」樂母恍然大悟,「可這也太著急了……」
一句話沒說完,樂錦就跑了進來,顧不得行禮,先喊:「母親,我聽說二哥哥迴來了。」
氣氛頓時歡快起來。
樂熙給她整了整跑亂的頭髮:「是啊,二哥給錦兒帶了步搖呢。」
樂錦高興地笑了,伸出手討要:「真的嗎?錦兒要看,不過哥哥是不是忘了許諾過的糕點啊?」
「哪裏的話,都帶了,宿書,趕緊拿過來。」樂熙笑著看妹妹撒嬌。
兩人鬧作一團。
樂母看得開懷,暫時忘了細細追問樂熙入京的事。
那廂母子三人吃飯吃得,這廂樂士淵卻是捏了一把冷汗。
宣王喬穆堯坐在上首,神色凝重地向跪著的李樓成道:「李知府從慶安運來了西平倉五成的糧儲,真是大手筆啊。」
李樓成不愧浸淫官場多年,現場人贓並獲還能辯解一兩句:「王爺臣冤枉啊,這就是錦西的糧食,哪裏是從慶安運來的臣聽不懂王爺在說什麽。」
「哦」喬穆堯似笑非笑道,瞥了青冥一眼,「把帳本給知府大人瞧瞧,再把人帶上來。」
話音剛落,一個倉庫小吏就被押了上來,抖得跟篩糠似的,進來就大喊:「草民什麽都不知道啊,西平倉確確實實帳本上隻有這那麽多糧食,其他的都被知府之前弄走了啊!草民隻是如實記錄。」
李樓成顫著手翻帳本,樁樁件件的進出記錄翔實,他根本無從辯駁,突然發瘋地撕起帳本來,霎時間公堂上紙片紛飛。
兩個護衛上前按住了李樓成,製止他再發瘋。
喬穆堯輕笑一聲:「不過抄本而已,李知府太費力氣了,還得添上個意圖毀壞證據的罪名。」
「我是冤枉的,這都是假證偽證,宣王你不能定我的罪!我是朝廷命官,你讓人來壓著我成何體統!」李樓成開始強撐威風。
喬穆堯豈會被一隻失去尖牙的走狗嚇住:「李知府不用著急,孤的親兵已經趕赴慶安,不久慶安知府就會來和你作伴了。私下勾結,侵吞公糧,蛀國之本,涉及兩府,江南道出了這樣的大案,必要上達天聽,豈是孤可以做主的。」
第24章 交談
李樓成目眥欲裂,宣王明顯就是要找太子一黨的茬。江南道多少官員,哪個真的幹淨,不過是官官相護,但他現在被宣王查出了紕漏,一定會牆倒眾人推。
他怎麽這麽倒黴,宣王偏偏來了錦西。
殊不知,太子黨的所有人都不會逃過,他不過是頭一個而已。
喬穆堯出征北涼時,江南道徵集上來的糧食就數錦西最少,當時李樓成的末日就不遠了。
喬穆堯揮揮手:「帶下去好生看管,等本王上了奏本再行處置。」
李樓成被人架了出去,全然沒了作為知府的神氣。
殺雞儆猴,旁觀著的其他官員們都寂然無聲,大氣不敢出一口。
喬穆堯叩了叩桌案,沉悶的篤篤聲敲於在場每一位官員的心頭。
「今日勞煩諸位看這一場鬧劇了。」
知府之下便是同知,樂士淵和李樓成素日不過是麵子情,於公於私,都是他出麵應對宣王最合適:「王爺說笑了,王爺秉公執法,我等唯有崇敬,何談勞煩。」
其餘人連忙附和。
喬穆堯慢條斯理道:「本王也沒料到錦西知府如此膽大妄為,倒是要辛苦諸位,接下來有段時間沒有主官,想必有的忙了。」
俗話說一桿子打翻一船人,出了這樣的事,錦西的官員人人自危,就怕牽扯到自己。聽宣王這話音隱隱不好,眾人都心有戚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