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其實你明白『死』對我來說是解脫,對不對?」
楊雲舒點頭,而後又笑:「但活著才有希望,說不定就能捱到重新享受生命那天,你看我現在也好好的,會有很平靜快樂的時刻。」
「其他時刻呢?」
楊雲舒眉眼彎彎,眼含日光:「其他時刻就當為這一刻付出的代價吧。」
「代價啊……」周明赫輕輕嘆了口氣,沉默良久,突然發問,「你覺得張逐愛我嗎?」
楊雲舒看向蹲在院子角落的張逐,周明赫也扭頭看過去。昨晚下了雨,積水未幹,一群螞蟻正在搬家,張逐已經定在哪兒看了半天了。
「這些天都是他照顧你,寸步不離陪著。就像你曾說的,你們隻有彼此,應該是愛的。」
周明赫輕笑了聲:「張逐會陪著我,會照顧我,願意把他所有都給我,但不愛的,因為他沒有這個。
「他不知道什麽是愛。」說這話時,他的語調往下沉,浸滿了濃濃的悲傷,那種沉重和絕望,就像是他所有傷心的源頭。
「是嗎。你覺得什麽是愛,性衝動、安全感、陪伴、理解,又或者是責任和婚姻?」
周明赫隻是搖頭。
「『愛』隻是一個概念,人們把所有類似的、可能的感受都裝進這個概念裏,有時它甚至是傷害的偽裝,比如嫉妒和占有。」
「張逐也沒有嫉妒和占有。就算我現在和別人結婚,他也不會有什麽反應。」
「你又鑽牛角尖了。我知道你控製不了,但你至少知道,你一直想方設法證明張逐不愛你,是你思維的強迫,並非你最真實的想法。」
「可我隻要一想到張逐不愛我,也永遠不會愛上我,我就難受得要命,快要唿吸不上來……」他眉心皺成一團,急喘起來,痛苦如有實質。
「周明赫,你要聽聽我的感覺嗎?我覺得並非張逐沒有愛,而是你被困在了『愛』的概念裏,在向一團虛無索求。
「你說張逐願意給你他的一切,如果他的一切在你這裏都不是愛,那什麽才是呢?隻有嫉妒和占有才是嗎?愛隻能是這麽狹隘又負麵的東西?
「你在絕望張逐不能給你想要的愛之前,你該先想想你要的『愛』,這虛無的概念背後具體真實的東西,到底是什麽。」
楊雲舒給周明赫講了她的故事。
十年前她患抑鬱症的導火索,也是感情問題。但並非像周明赫一直懷疑對方不愛,恰恰相反,是篤定雙方都太愛。
她和愛人原本是同學,從校園的青澀戀愛走到社會,再走進婚姻,兩人門當戶對琴瑟和鳴,簡直像是美好愛情開花結果的範本。但隻有兩人自己知道,在什麽都合適,什麽都圓滿的背後,恰恰有一點瑕疵,就像圓月上那一塊永恆的陰影。
「你是同性戀,你知道無性戀麽?我就是,我最多隻能接受擁抱,連親吻都做不到,難以想像對不對。」
周明赫將臉緩緩轉向楊雲舒。
「其實我沒想到我會對此這麽抗拒。婚前一直不敢嚐試,我也以為是我的保守和自愛。要是一開始就知道,我不會結婚。
「我前夫是個很好的人,也真的很愛我,接受我不生育,接受無性婚姻。積極提出解決方案,我們一起戶外、旅行,進行各種運動,用他的話說,把精力都花在別的地方,夫妻又不隻是那一件事做。
「好笑的是,我倆真的很合拍,能吃到一起、玩到一起,他還是我的頭號讀者,每次給我寫長篇大論的讀後感……可他越是這樣,我越痛苦,實在無法排遣,我逼他去出軌。
「他做不到,他受到的教育不允許他這樣做。他也痛苦,一個正常男人需要不斷壓抑自己很痛苦,令他更痛苦的是,我太敏感,他所經歷的一切煎熬我都能感覺到。
「後來我要離婚,他不同意。那時我抑鬱已經很嚴重了,自殺過一次,他終於在離婚協議上簽了字,結束了十年的無性婚姻。
「之後我來了麗江,寫作、養病,業餘開了這家客棧。花了好幾年時間,才慢慢接受真實的自己,不再把對雙方的傷害和婚姻的終結歸咎成我的錯。」
「他現在呢?」
楊雲舒看向周明赫,平靜地講述這一切,像講別人的故事:「他再婚了,和現在的妻子有一對雙胞胎女兒,過得很幸福。後來我們聊起,他坦言對我的愛裏更多是崇拜和欣賞,他不想失去,所以不願意離婚。再婚後才發現,他其實更希望得到世俗中的家庭和陪伴,有現在的家庭他很滿足。
「我也一樣。我以為自己也需要傳統意義上的婚姻和家庭,需要一個男人無微不至的愛。在緩慢走出陰影的那些年,我才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隻有理解和自由,至於愛,我自己也可以好好愛自己。」
她目光溫柔地注視著周明赫,好像注視著那個在黑暗中掙紮的自己:「不管張逐能不能給予你想要的那份愛,你都要學會好好愛自己。」
也不知道周明赫有沒有聽進去,總之他木然地點了點頭。
「你懂毛線藝術品,你就是個文盲。傻逼。」
「我看你是嘴跟肛門換了位置,不會說人話,隻會滿嘴噴糞。」
「說我是騙子,我看你才是個噴子,你們是噴壺一家。」
「就算我利用張逐怎麽著你了,他心甘情願,用得著你來抱不平?照照鏡子,看看自己像不像小醜。」
楊雲舒點頭,而後又笑:「但活著才有希望,說不定就能捱到重新享受生命那天,你看我現在也好好的,會有很平靜快樂的時刻。」
「其他時刻呢?」
楊雲舒眉眼彎彎,眼含日光:「其他時刻就當為這一刻付出的代價吧。」
「代價啊……」周明赫輕輕嘆了口氣,沉默良久,突然發問,「你覺得張逐愛我嗎?」
楊雲舒看向蹲在院子角落的張逐,周明赫也扭頭看過去。昨晚下了雨,積水未幹,一群螞蟻正在搬家,張逐已經定在哪兒看了半天了。
「這些天都是他照顧你,寸步不離陪著。就像你曾說的,你們隻有彼此,應該是愛的。」
周明赫輕笑了聲:「張逐會陪著我,會照顧我,願意把他所有都給我,但不愛的,因為他沒有這個。
「他不知道什麽是愛。」說這話時,他的語調往下沉,浸滿了濃濃的悲傷,那種沉重和絕望,就像是他所有傷心的源頭。
「是嗎。你覺得什麽是愛,性衝動、安全感、陪伴、理解,又或者是責任和婚姻?」
周明赫隻是搖頭。
「『愛』隻是一個概念,人們把所有類似的、可能的感受都裝進這個概念裏,有時它甚至是傷害的偽裝,比如嫉妒和占有。」
「張逐也沒有嫉妒和占有。就算我現在和別人結婚,他也不會有什麽反應。」
「你又鑽牛角尖了。我知道你控製不了,但你至少知道,你一直想方設法證明張逐不愛你,是你思維的強迫,並非你最真實的想法。」
「可我隻要一想到張逐不愛我,也永遠不會愛上我,我就難受得要命,快要唿吸不上來……」他眉心皺成一團,急喘起來,痛苦如有實質。
「周明赫,你要聽聽我的感覺嗎?我覺得並非張逐沒有愛,而是你被困在了『愛』的概念裏,在向一團虛無索求。
「你說張逐願意給你他的一切,如果他的一切在你這裏都不是愛,那什麽才是呢?隻有嫉妒和占有才是嗎?愛隻能是這麽狹隘又負麵的東西?
「你在絕望張逐不能給你想要的愛之前,你該先想想你要的『愛』,這虛無的概念背後具體真實的東西,到底是什麽。」
楊雲舒給周明赫講了她的故事。
十年前她患抑鬱症的導火索,也是感情問題。但並非像周明赫一直懷疑對方不愛,恰恰相反,是篤定雙方都太愛。
她和愛人原本是同學,從校園的青澀戀愛走到社會,再走進婚姻,兩人門當戶對琴瑟和鳴,簡直像是美好愛情開花結果的範本。但隻有兩人自己知道,在什麽都合適,什麽都圓滿的背後,恰恰有一點瑕疵,就像圓月上那一塊永恆的陰影。
「你是同性戀,你知道無性戀麽?我就是,我最多隻能接受擁抱,連親吻都做不到,難以想像對不對。」
周明赫將臉緩緩轉向楊雲舒。
「其實我沒想到我會對此這麽抗拒。婚前一直不敢嚐試,我也以為是我的保守和自愛。要是一開始就知道,我不會結婚。
「我前夫是個很好的人,也真的很愛我,接受我不生育,接受無性婚姻。積極提出解決方案,我們一起戶外、旅行,進行各種運動,用他的話說,把精力都花在別的地方,夫妻又不隻是那一件事做。
「好笑的是,我倆真的很合拍,能吃到一起、玩到一起,他還是我的頭號讀者,每次給我寫長篇大論的讀後感……可他越是這樣,我越痛苦,實在無法排遣,我逼他去出軌。
「他做不到,他受到的教育不允許他這樣做。他也痛苦,一個正常男人需要不斷壓抑自己很痛苦,令他更痛苦的是,我太敏感,他所經歷的一切煎熬我都能感覺到。
「後來我要離婚,他不同意。那時我抑鬱已經很嚴重了,自殺過一次,他終於在離婚協議上簽了字,結束了十年的無性婚姻。
「之後我來了麗江,寫作、養病,業餘開了這家客棧。花了好幾年時間,才慢慢接受真實的自己,不再把對雙方的傷害和婚姻的終結歸咎成我的錯。」
「他現在呢?」
楊雲舒看向周明赫,平靜地講述這一切,像講別人的故事:「他再婚了,和現在的妻子有一對雙胞胎女兒,過得很幸福。後來我們聊起,他坦言對我的愛裏更多是崇拜和欣賞,他不想失去,所以不願意離婚。再婚後才發現,他其實更希望得到世俗中的家庭和陪伴,有現在的家庭他很滿足。
「我也一樣。我以為自己也需要傳統意義上的婚姻和家庭,需要一個男人無微不至的愛。在緩慢走出陰影的那些年,我才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隻有理解和自由,至於愛,我自己也可以好好愛自己。」
她目光溫柔地注視著周明赫,好像注視著那個在黑暗中掙紮的自己:「不管張逐能不能給予你想要的那份愛,你都要學會好好愛自己。」
也不知道周明赫有沒有聽進去,總之他木然地點了點頭。
「你懂毛線藝術品,你就是個文盲。傻逼。」
「我看你是嘴跟肛門換了位置,不會說人話,隻會滿嘴噴糞。」
「說我是騙子,我看你才是個噴子,你們是噴壺一家。」
「就算我利用張逐怎麽著你了,他心甘情願,用得著你來抱不平?照照鏡子,看看自己像不像小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