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忠認識他這麽久,從來沒見過他這樣,哪怕之前他拿石頭砸人時都沒有如此徹底喪失理智,也給他嚇壞了。
嚇壞其他同學是持久的,經此一事,大家都躲著他。但這種驚嚇對方孝忠來說卻已經習慣,知道勁兒一過去,張逐會恢復正常。
過後他問張逐為什麽要那樣,張逐自己也說不清楚,隻說那時候腦子裏是一片紅色,他要跑去外麵讓那些東西流出來,不讓他出去,那些紅色就會爆炸,之後他就看不見了。
方孝忠一點也沒聽懂,隻是勸他以後不要那樣,很可怕。張逐點頭,又說他不來學校,也不去人多的地方,就不會有那種紅色的東西。
方孝忠知道他是因為自己才來學校的,很是內疚,想要減輕對方看到的顏色,思來想去也隻有把手捂在張逐眼睛上:「這樣就看不見紅色了吧?」
張逐默默地把那雙手挪到自己耳朵上:「這樣好點。」
方孝忠偏著腦袋,很是不解:「你是用耳朵看嗎?好神奇。」
雖然不能理解,方孝忠還是準備了兩坨棉花給張逐,教室裏很吵鬧時,他會幫他捂住耳朵。
以前一起玩時,方孝忠一點也沒察覺,反而是這樣的朝夕相處,他逐漸察覺到一些張逐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
除了別人都在上課,他總是在操場遊蕩外,他在教室還很容易緊張,會時不時抖腿,從來不會主動牽手,卻會在這種時候會緊緊握住方孝忠的手。上課也不聽課,總拿方孝忠的圓規在紙上畫圓圈。一學期下來,不管什麽科目,不管課本還是練習冊,所有扉頁上全是一個又一個圓圈。
方孝忠總算知道張逐為什麽被稱作是「傻子」,哪怕實際並不傻,考試分數很低的,比如他們班上也有一個,每次都隻能考五分,就被大家認作是傻子。
張逐因比大家都年長,個子也大不少,要是他也考五分,那麽他也一定會成為大家眼裏的「大傻個」。
但出乎方孝忠意料的是,期末考試,張逐的數學是滿分,語文也及格了。
這不光出乎方孝忠的意料,也出乎所有老師的意料,特別是數學老師。自那次衝突後,每到數學課張逐就出去遛操場了,從不在教室。數學老師對這種不守規矩,還被開了特例的學生相當不滿,不止一次在課上罵過他,這時候更不相信這是他自己考的。
他一口咬定是張逐抄襲班上其他同學,為了驗證他的這種推斷,他果斷新出了一套難度更大的試題,守著張逐做完。
現做現改,也是滿分。
數學老師臉色難看地思索一陣,得出結論他都十一歲了,做小學二年級的試題,不跟玩似的。又說他這麽高的個子,擠在一堆八九歲的孩子中間也不害臊,讓他下學期自個念四年級去。
張逐不知道什麽是害臊,也並不覺得自己比所有同學都高大半個頭有什麽不妥,隻知道和方孝忠在一個班,上學這件事還堪堪可以忍受,他才不會去念什麽四年級。
第42章 應得的
從二年級開始,方孝忠總算擺脫了隔三差五就被田興旺一夥人無故欺負的陰影。
上下學的路上有奶奶接送,雖然目的是為了看住他不去找張逐。在學校,無論下課還是吃飯,張逐總和他形影不離,他再也沒有落單的時候。
到四年級,雷親婆實在是精力有限,加上他這兩年假日裏甚少和張逐一起,看似兩人關係斷了,她不再接送他。恰好這年日化中學和城裏的學校合併,整個初中部都搬去了洪城。田興旺一夥人升上初中,也得去洪城念書,徹底還了方孝忠安心和清靜。
沒有需要躲避的對象,現在方孝忠也會準時到校,從不遲到。
張逐上學的時間卻不固定,一般會來很晚,偶爾下午才來,老師也不管他。一旦來了學校,他還是會呆到放學。所以放學兩人一起,走到巷口再分開。
然而最近方孝忠不得不讓張逐先走,因為他經常要被留下來補習,要麽是背誦沒背下的古詩文,要麽就是修改數學錯題。具體留堂的時間不好說,短則半小時,長的話,有時留到天黑都完不成任務。
方孝忠也不知道怎麽迴事,自認上課還算認真,但他學習就是很吃力。每個老師都望著他嘆氣,說他長著一張挺機靈的臉,沒想到腦袋裏裝的全是豬腦子。並不止一次跟他說,讓他多跟同桌學學。
反觀同桌的張逐,上課不僅不聽講,還經常跑去操場,看不出一點學習的樣子,他數學就是能次次考滿分,語文也不差。特別是那些詩詞課文,無論多長,他都能很快背下來。
就因為他聰明、學習好,哪怕不守紀律,老師也都挺喜歡他,特別是新來的數學老師。她好幾次課堂上誇他腦子好,還屢次推薦他去學奧數,不過都被張逐拒絕了。
因為老師器重,就算他不和人交流、脾氣古怪,同學們也挺待見他,早忘了他才來班上時那些詭異舉止帶來的驚嚇。
因為待見張逐,對和他關係親近的方孝忠也友好了起來,畢竟任何詢問張逐的問題,都要通過方孝忠的嘴,才能得到答案。
今天的補習到了尾聲,他跟同樣補習的同學一起走,對方問他:「你跟張逐這麽好,他怎麽都不教教你?」
「他不會教。」自己請求過,老師也要求過,張逐倒是不拒絕。隻是他教的方孝忠完全聽不懂,原本還一知半解的,被張逐教過之後,反而還變得更加茫然無解。
嚇壞其他同學是持久的,經此一事,大家都躲著他。但這種驚嚇對方孝忠來說卻已經習慣,知道勁兒一過去,張逐會恢復正常。
過後他問張逐為什麽要那樣,張逐自己也說不清楚,隻說那時候腦子裏是一片紅色,他要跑去外麵讓那些東西流出來,不讓他出去,那些紅色就會爆炸,之後他就看不見了。
方孝忠一點也沒聽懂,隻是勸他以後不要那樣,很可怕。張逐點頭,又說他不來學校,也不去人多的地方,就不會有那種紅色的東西。
方孝忠知道他是因為自己才來學校的,很是內疚,想要減輕對方看到的顏色,思來想去也隻有把手捂在張逐眼睛上:「這樣就看不見紅色了吧?」
張逐默默地把那雙手挪到自己耳朵上:「這樣好點。」
方孝忠偏著腦袋,很是不解:「你是用耳朵看嗎?好神奇。」
雖然不能理解,方孝忠還是準備了兩坨棉花給張逐,教室裏很吵鬧時,他會幫他捂住耳朵。
以前一起玩時,方孝忠一點也沒察覺,反而是這樣的朝夕相處,他逐漸察覺到一些張逐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
除了別人都在上課,他總是在操場遊蕩外,他在教室還很容易緊張,會時不時抖腿,從來不會主動牽手,卻會在這種時候會緊緊握住方孝忠的手。上課也不聽課,總拿方孝忠的圓規在紙上畫圓圈。一學期下來,不管什麽科目,不管課本還是練習冊,所有扉頁上全是一個又一個圓圈。
方孝忠總算知道張逐為什麽被稱作是「傻子」,哪怕實際並不傻,考試分數很低的,比如他們班上也有一個,每次都隻能考五分,就被大家認作是傻子。
張逐因比大家都年長,個子也大不少,要是他也考五分,那麽他也一定會成為大家眼裏的「大傻個」。
但出乎方孝忠意料的是,期末考試,張逐的數學是滿分,語文也及格了。
這不光出乎方孝忠的意料,也出乎所有老師的意料,特別是數學老師。自那次衝突後,每到數學課張逐就出去遛操場了,從不在教室。數學老師對這種不守規矩,還被開了特例的學生相當不滿,不止一次在課上罵過他,這時候更不相信這是他自己考的。
他一口咬定是張逐抄襲班上其他同學,為了驗證他的這種推斷,他果斷新出了一套難度更大的試題,守著張逐做完。
現做現改,也是滿分。
數學老師臉色難看地思索一陣,得出結論他都十一歲了,做小學二年級的試題,不跟玩似的。又說他這麽高的個子,擠在一堆八九歲的孩子中間也不害臊,讓他下學期自個念四年級去。
張逐不知道什麽是害臊,也並不覺得自己比所有同學都高大半個頭有什麽不妥,隻知道和方孝忠在一個班,上學這件事還堪堪可以忍受,他才不會去念什麽四年級。
第42章 應得的
從二年級開始,方孝忠總算擺脫了隔三差五就被田興旺一夥人無故欺負的陰影。
上下學的路上有奶奶接送,雖然目的是為了看住他不去找張逐。在學校,無論下課還是吃飯,張逐總和他形影不離,他再也沒有落單的時候。
到四年級,雷親婆實在是精力有限,加上他這兩年假日裏甚少和張逐一起,看似兩人關係斷了,她不再接送他。恰好這年日化中學和城裏的學校合併,整個初中部都搬去了洪城。田興旺一夥人升上初中,也得去洪城念書,徹底還了方孝忠安心和清靜。
沒有需要躲避的對象,現在方孝忠也會準時到校,從不遲到。
張逐上學的時間卻不固定,一般會來很晚,偶爾下午才來,老師也不管他。一旦來了學校,他還是會呆到放學。所以放學兩人一起,走到巷口再分開。
然而最近方孝忠不得不讓張逐先走,因為他經常要被留下來補習,要麽是背誦沒背下的古詩文,要麽就是修改數學錯題。具體留堂的時間不好說,短則半小時,長的話,有時留到天黑都完不成任務。
方孝忠也不知道怎麽迴事,自認上課還算認真,但他學習就是很吃力。每個老師都望著他嘆氣,說他長著一張挺機靈的臉,沒想到腦袋裏裝的全是豬腦子。並不止一次跟他說,讓他多跟同桌學學。
反觀同桌的張逐,上課不僅不聽講,還經常跑去操場,看不出一點學習的樣子,他數學就是能次次考滿分,語文也不差。特別是那些詩詞課文,無論多長,他都能很快背下來。
就因為他聰明、學習好,哪怕不守紀律,老師也都挺喜歡他,特別是新來的數學老師。她好幾次課堂上誇他腦子好,還屢次推薦他去學奧數,不過都被張逐拒絕了。
因為老師器重,就算他不和人交流、脾氣古怪,同學們也挺待見他,早忘了他才來班上時那些詭異舉止帶來的驚嚇。
因為待見張逐,對和他關係親近的方孝忠也友好了起來,畢竟任何詢問張逐的問題,都要通過方孝忠的嘴,才能得到答案。
今天的補習到了尾聲,他跟同樣補習的同學一起走,對方問他:「你跟張逐這麽好,他怎麽都不教教你?」
「他不會教。」自己請求過,老師也要求過,張逐倒是不拒絕。隻是他教的方孝忠完全聽不懂,原本還一知半解的,被張逐教過之後,反而還變得更加茫然無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