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彬道:「自來查案,皆是如此,難道人人都要學虞大人,遇事不決,先抓人栽贓,抄家滅口不成?」
薑彬話裏話外,都透著對虞安歌處事的不滿。
虞安歌不清楚盛京發生了什麽,又或者是誰說了什麽,讓薑彬對她誤解至此,正要替自己辯解幾句,就聽商清晏道:「你誤會了,事急從權,虞公子不是莽撞之人。」
薑彬駁道:「你倒是會替人說好話了。」
從看到虞安歌那一刻起,薑彬就已經打算重新審視這個年輕的巡鹽禦史了。
他所認識的商清晏,孱弱清冷,戒備心極強,深夜來訪本就奇怪,帶著一個把江南攪得人人自危的巡鹽禦史,更是讓他感到不可思議。
單憑商清晏一句話,還不足以讓他改觀。
商清晏道:「不是我替她說好話,事實便是如此。」
薑彬看向一直沉默的虞安歌,這人一身幹練的黑衣,不說話的時候,倒是不見什麽煞氣,站在商清晏身後,甚至頗有幾分讓商清晏幫她出頭的意思。
薑彬臉上露著幾分不贊同:「她若不是個莽撞人,我就不會過來了。」
早先虞安歌憑著大義滅親,抄檢恆親王府,一躍入了聖上的眼,連江南鹽政這麽大的事,聖上都交給她做,自然引起一些人的忌憚。
薑彬不否認關於虞安歌的種種傳聞,是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
但隻怕連虞安歌都無法否認,她做事過於狠厲,過於不講道理。
商清晏一下子就抓住了重點:「朝堂是怎麽議論的。」
虞安歌在這裏,薑彬總不能當麵把那些難聽的話說出來,便道:「眾說紛紜。」
商清晏道:「既是眾說紛紜,不如師兄聽我一言。」
薑彬幹脆利落地用手堵住耳朵:「不想聽。」
江南鹽政不比那個小小的妻告夫案子,任何偏袒的話,都會影響到薑彬對大局的判斷,進而影響到整個江南。
薑彬的不配合讓商清晏十分無奈:「好吧,但是師兄你該清楚的,這案子拖得越久,對江南的形勢就越不利。」
薑彬堵住耳朵不代表他聽不見,看這些卷宗的同時,也不代表他不知道此事不能拖延。
薑彬道:「我會盡快查清楚的,勸你早些迴南川,別淌這池子渾水。」
不等二人再說話,薑彬便道:「來人,送客。」
過來之前,虞安歌就聽商清晏說薑彬不講情麵,但沒想到他能中立至此。
聽他說話,二人是師兄弟的關係,這都能二話不說把商清晏趕出來。
虞安歌坐在馬車上,不由緊皺眉頭:「聖上怎麽會派他過來?」
虞安歌「指鹿為馬」,抓捕鹽商的手段雖不磊落,但歸根到底,她讓目前江南鹽價下降了許多,是利民之計,該擔驚受怕的是那些販賣私鹽的鹽商才對。
而虞安歌擔心的,是薑彬做事過於一板一眼,抽絲剝繭查下去固然好,隻是大皇子可不會給薑彬抽絲剝繭的時間。
商清晏看著也頗為苦惱:「我也沒想到。」
商清晏遞信給辛太傅,便是暗示辛太傅向聖上進言,起碼派個「自己人」過來,能夠協助虞安歌在江南調兵拿人。
薑彬在私下裏倒還稱得上「自己人」,但是在公事上,算得上是鐵麵無私第一人。
虞安歌重重嘆口氣:「大皇子的反應比我們想像的快。」
商清晏看著虞安歌緊皺的眉頭,不由想要伸手幫她撫平,但手剛抬起來,又放了下去:「不過你也不必過於焦慮,今日我那師兄看到你在我旁邊,起碼不會再對你帶有過多偏見。」
虞安歌一挑眉:「說起來,王爺為何喚他師兄?」
第215章 誰說他油鹽不進的?
商清晏沉默了一會兒,而後道:「我和他都曾受過萬水大師點撥。」
虞安歌聽到這個名字,不由看向商清晏手腕上的佛珠。
她聽說過萬水大師的名號,是個德高望重的禪師,曾經津州地帶發大水,帶領三百佛門弟子下山救人,饑民遍地,他便散盡廟中香火,施粥救難。
隻是天災無情,佛寺能救的人終究有限,再加上貪官橫行,朝廷撥下來的救濟糧被層層剝削,鍋中米湯清可見底。
一些饑民集結起來到官府門口討要說法,當地官員非但不開倉賑糧,反而說他們意圖謀反,命士兵在這些饑民間展開殺戮。
眼看兩方僵持不下,就要血流成河,混亂之中,是萬水大師及時出現,擋在饑民麵前,言明要殺百姓,先殺他。
萬水大師曾給先帝講經,是龍興寺首席禪師,座下信徒無數,他一來,所有饑民都跪倒在地,不敢再鬧,而那些士兵也都放下刀劍,不敢傷他。
這場紛爭似乎是被解決了,但饑民依然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萬水大師當著所有人的麵,拿刀割下自己腿上的肉,言明佛祖割肉餵鷹,他身為佛門中人,無法度眾生苦厄,唯希冀以肉身度三五災民。
萬水大師的舉動終究還是「打動」了當地官員,答應開倉放糧,才讓饑民有了活路。
正因如此,萬水大師被稱為當世活佛。
商清晏道:「十四歲那年,我身處困頓,茫然不知人生所向,便短暫地皈依佛門,尋求解脫。」
商清晏沒說的是,十四歲的商清晏遠不是現在風輕雲淡的文人雅士。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薑彬話裏話外,都透著對虞安歌處事的不滿。
虞安歌不清楚盛京發生了什麽,又或者是誰說了什麽,讓薑彬對她誤解至此,正要替自己辯解幾句,就聽商清晏道:「你誤會了,事急從權,虞公子不是莽撞之人。」
薑彬駁道:「你倒是會替人說好話了。」
從看到虞安歌那一刻起,薑彬就已經打算重新審視這個年輕的巡鹽禦史了。
他所認識的商清晏,孱弱清冷,戒備心極強,深夜來訪本就奇怪,帶著一個把江南攪得人人自危的巡鹽禦史,更是讓他感到不可思議。
單憑商清晏一句話,還不足以讓他改觀。
商清晏道:「不是我替她說好話,事實便是如此。」
薑彬看向一直沉默的虞安歌,這人一身幹練的黑衣,不說話的時候,倒是不見什麽煞氣,站在商清晏身後,甚至頗有幾分讓商清晏幫她出頭的意思。
薑彬臉上露著幾分不贊同:「她若不是個莽撞人,我就不會過來了。」
早先虞安歌憑著大義滅親,抄檢恆親王府,一躍入了聖上的眼,連江南鹽政這麽大的事,聖上都交給她做,自然引起一些人的忌憚。
薑彬不否認關於虞安歌的種種傳聞,是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
但隻怕連虞安歌都無法否認,她做事過於狠厲,過於不講道理。
商清晏一下子就抓住了重點:「朝堂是怎麽議論的。」
虞安歌在這裏,薑彬總不能當麵把那些難聽的話說出來,便道:「眾說紛紜。」
商清晏道:「既是眾說紛紜,不如師兄聽我一言。」
薑彬幹脆利落地用手堵住耳朵:「不想聽。」
江南鹽政不比那個小小的妻告夫案子,任何偏袒的話,都會影響到薑彬對大局的判斷,進而影響到整個江南。
薑彬的不配合讓商清晏十分無奈:「好吧,但是師兄你該清楚的,這案子拖得越久,對江南的形勢就越不利。」
薑彬堵住耳朵不代表他聽不見,看這些卷宗的同時,也不代表他不知道此事不能拖延。
薑彬道:「我會盡快查清楚的,勸你早些迴南川,別淌這池子渾水。」
不等二人再說話,薑彬便道:「來人,送客。」
過來之前,虞安歌就聽商清晏說薑彬不講情麵,但沒想到他能中立至此。
聽他說話,二人是師兄弟的關係,這都能二話不說把商清晏趕出來。
虞安歌坐在馬車上,不由緊皺眉頭:「聖上怎麽會派他過來?」
虞安歌「指鹿為馬」,抓捕鹽商的手段雖不磊落,但歸根到底,她讓目前江南鹽價下降了許多,是利民之計,該擔驚受怕的是那些販賣私鹽的鹽商才對。
而虞安歌擔心的,是薑彬做事過於一板一眼,抽絲剝繭查下去固然好,隻是大皇子可不會給薑彬抽絲剝繭的時間。
商清晏看著也頗為苦惱:「我也沒想到。」
商清晏遞信給辛太傅,便是暗示辛太傅向聖上進言,起碼派個「自己人」過來,能夠協助虞安歌在江南調兵拿人。
薑彬在私下裏倒還稱得上「自己人」,但是在公事上,算得上是鐵麵無私第一人。
虞安歌重重嘆口氣:「大皇子的反應比我們想像的快。」
商清晏看著虞安歌緊皺的眉頭,不由想要伸手幫她撫平,但手剛抬起來,又放了下去:「不過你也不必過於焦慮,今日我那師兄看到你在我旁邊,起碼不會再對你帶有過多偏見。」
虞安歌一挑眉:「說起來,王爺為何喚他師兄?」
第215章 誰說他油鹽不進的?
商清晏沉默了一會兒,而後道:「我和他都曾受過萬水大師點撥。」
虞安歌聽到這個名字,不由看向商清晏手腕上的佛珠。
她聽說過萬水大師的名號,是個德高望重的禪師,曾經津州地帶發大水,帶領三百佛門弟子下山救人,饑民遍地,他便散盡廟中香火,施粥救難。
隻是天災無情,佛寺能救的人終究有限,再加上貪官橫行,朝廷撥下來的救濟糧被層層剝削,鍋中米湯清可見底。
一些饑民集結起來到官府門口討要說法,當地官員非但不開倉賑糧,反而說他們意圖謀反,命士兵在這些饑民間展開殺戮。
眼看兩方僵持不下,就要血流成河,混亂之中,是萬水大師及時出現,擋在饑民麵前,言明要殺百姓,先殺他。
萬水大師曾給先帝講經,是龍興寺首席禪師,座下信徒無數,他一來,所有饑民都跪倒在地,不敢再鬧,而那些士兵也都放下刀劍,不敢傷他。
這場紛爭似乎是被解決了,但饑民依然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萬水大師當著所有人的麵,拿刀割下自己腿上的肉,言明佛祖割肉餵鷹,他身為佛門中人,無法度眾生苦厄,唯希冀以肉身度三五災民。
萬水大師的舉動終究還是「打動」了當地官員,答應開倉放糧,才讓饑民有了活路。
正因如此,萬水大師被稱為當世活佛。
商清晏道:「十四歲那年,我身處困頓,茫然不知人生所向,便短暫地皈依佛門,尋求解脫。」
商清晏沒說的是,十四歲的商清晏遠不是現在風輕雲淡的文人雅士。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