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到最後,那頂頂能幹的兒郎個個畏首畏尾,撐不起門楣後,便幹脆將我放到稱上稱了稱份量,賣出個好價錢,好叫這一家都得以存活,最後也不過是落在那兒郎手中。」


    「娘親此生就錯在徒有些剛烈的性子,卻早已經在多年的教化之間軟了骨頭,倒最後白白地做了被男子踩在腳下的石頭。我這一聲恨透了女兒身,可若是來世,隻願我還能做得女兒身,彼時定不會同今世這般。」


    「渡春江水寒,我撈不起旁人,也救不得自己。」


    江尋鶴緩緩合上了眼,眼角的濕潤將長睫打濕,粘成一處。


    他捏著信紙的手有些不自覺地發抖,這封信太過於沉重,是母親將他從江騫那些打壓的謊話之中拉扯出來,可卻轉頭又將她自己沉入水底。


    她與江尋鶴大約都沒錯,隻是這世道利益交混、權勢滔天,總是活了這個,另一個便浮不上來。


    他今日就算是把兩家的人都一併用作抵命,明日還是照舊會有無數個這樣的女子、無數個這樣的江尋鶴。


    這世上需要的從不是多少個江家,而是數不清的楚家,而後才會有無數個管湘君和葉梅芸。


    董嬤嬤嘆了口氣道:「夫人就睡在後麵,公子要不要去看看?」


    江騫何其吝嗇,又何其恨這個沒能被他榨幹價值就草草離世的女子,還能修築一處墳墓,他便已經覺著自己仁至義盡了。


    江尋鶴將信紙收了:「你們守在這裏吧。」


    他獨自一人去瞧了那冷情的墳墓,大約是因著董嬤嬤還時時看管著,所以還不曾生出什麽破敗景象,可對於一家主母來說仍舊是再寒磣不過——江騫就是故意用這種法子羞辱的。


    可對於她來說,卻未必不是一件幸事,就如同她給江尋鶴取的名字一般,她從未有一刻不在嚮往著自由。


    ——


    楚家的商船已經離開了烏州,與此同時江尋鶴忽然迴了江東的消息也傳到了沈瑞耳中。


    他瞧著那信上有些潦草的字跡便知曉江尋鶴定然是得了消息便匆匆趕過去的,他雖未仔細問過江家的情況,但手下卻又耳聰目明的探子。


    據說那江家老太太是那虎狼窩中難得嫩不過拎出一副好心腸的,雖然沈瑞瞧著實在是未必,但隻要能裝到死,給江尋鶴留下些念想卻也不錯。


    「備車,去江東。」


    他總不能守在中都,就這麽冷眼瞧著那隻漂亮鬼平白地被虎狼吞吃了。


    他這人沒什麽太大的能耐,但一慣會用權勢富貴壓人,且對著江家那些個,隻怕是更有效用。


    *


    馬車總歸是要比水路快些,可即便如此,沈瑞還是在半程的時候,便收到了江尋鶴時隔四日後的頭一封信。


    侍衛們收拾了吃食正在休息,猛一聽見腳步聲頓時便起身拔劍警戒,送信的人眨著眼瞧了好一會兒,才忽然驚喜道:「可是沈公子的車馬?」


    他原以為自己要一路到中都去,誰承想竟然這般好命,在中途便遇見了沈家的車馬。


    簾子被掀開一個邊角,沈瑞隻略打量了下便開口道:「江尋鶴派來送信的?」


    「正是,東家命我給沈公子送信來。」


    他一邊說著,一邊忙不迭地從懷中掏出那被包裹了好幾層的信遞到沈瑞麵前去。


    沈瑞接過信,看著那厚厚的一摞輕輕挑了挑眉,但還是耐著性子一層層剝開,最終落到他手中的也不過是層紙的厚度,同旁邊拆解開的一大摞外殼形成了再鮮明不過的對比。


    沈瑞輕「嘖」了聲,一邊拆著上麵的蠟印一邊隨口道:「江家而今可有什麽變動嗎?」


    這才過去幾日,料想也出不了什麽大事,隻是他心中到底擔憂著江尋鶴,才這般問。


    誰知那僕役卻撓著頭道:「老夫人病逝了,前家主傷心過度幹脆剃度去山上做和尚,為老夫人祈福去了,而今江家已經是東家在做主了。」


    沈瑞手上動作一頓,抬眼看過去:「剃度了?」


    那僕役並未想太多,幹脆地應了聲。


    沈瑞臉色卻有些難看起來,他雖未親自到過江東,但江騫為人如何,他確實再清楚不過,說他因著老太太去世而傷心欲絕剃度,簡直是天方夜譚。


    對外說是祈福,對內隻怕是贖罪。


    所以這短短幾日之間,江尋鶴究竟經歷了什麽?


    他手上拆信的動作加快,可抽出的隻有再單薄不過的一張紙,就連上麵的字跡也不過三兩行。


    「如意,江東此刻多梅酒,若你肯來,定然是歡喜的。」


    ——


    江尋鶴在桌案前坐了一夜,數次提筆,卻最終又總是被他撂下。


    粗麻喪服就擺在離著他不過方寸的地方,分明是新做的,可他卻總覺著上麵散發著一股子黴味。


    整個江家都好似處處藏著腐屍般惡臭。


    江老太太和江騫什麽惡毒難聽的話都咒罵過了,那些僕役管事也什麽漂亮恭賀的話都說遍了,可他仍舊好似被徹底隔離開一般。


    就像是被困在一麵再光潔不過的銅鏡之中,他能瞧見外麵的一切,可卻始終間隔著,走不出也走不進。


    所有人都或是敬畏或是怨懟地拋舍他,再劃出一條再分明不過的界限。


    他桌案上擺著的正是烏州刺史送來的一柄如意和一個平安扣,大約是出自同一塊料子,瞧著甚是相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當官不如食軟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晝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晝春並收藏當官不如食軟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