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瑞:「……」
不是,他在驕傲個什麽勁兒?
蕭明錦沒看明白兩人之間的「明爭暗鬥」,倒是分辨出了沈瑞話中的意思,陡然之間就想明白了。
好似從此就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一般。
他有些遲疑地問道:「那孤現下迴去也要先去尋母後嗎?」
「這會兒已經來不及了,皇後娘娘手段太多於懷柔,等著起效的時候估摸著你早就被打死了,這會兒得尋個雷厲風行些的。」
沈瑞略一思忖,就掀開簾子對外麵的侍衛道:「派人快馬迴府,去……長公主院子裏,請她出來。」
沈瑞怎麽添油加醋遊說的蕭明錦不大清楚,但他卻知曉長公主領著沈瑞半夜進宮,一人手中拎著一把戒尺。
一個是去教訓父皇的,一個是來教訓自己的。
沈瑞不算手下留情,等著打夠了數目收迴戒尺的時候,蕭明錦左手已經是紅腫了。
沈瑞招了招手,立刻便有小太監拿了早就用帕子包好的冰塊來給蕭明錦覆上。
沈瑞正用帕子細細擦著那戒尺,蕭明錦單是看著就覺著手一陣一陣地疼,但他也隻能將冰塊壓緊些,以此來勉強緩解著。
沈瑞看了他一眼:「長公主今夜忙碌,是以才差了我來。」
「儲君亦是國本,更何況是此般逆賊橫行之時,殿下今日受了罰,便也好好想想,如何做一個儲君,才算是不辜負百姓的供養。」
蕭明錦被他說得一陣羞愧,也知曉自己此次出宮鬧出的動靜不小,即便太傅安慰他,但他的確沒能做個能叫天下人信服的好儲君。
「孤知道了。」
「殿下既然清楚,臣也就不再多言了,方才打的隻是左手,殿下明日起便要這些時日落下的功課都補上了。」
蕭明錦麵上顯出一瞬的僵硬,但片刻後還是合手應下了。
沈瑞瞧著他心中嗤笑一聲,小崽子還敢不願意,他還沒說江尋鶴要被整日拘束在宮中呢。
可片刻後,沈瑞還是抬手摸了把蕭明錦的腦袋,語調之中顯出些安撫來:「今夜便好好休息吧,陛下那邊長公主會料理清楚的。」
蕭明錦聽著一時之間說不清是高興還是同病相憐,畢竟他可是聽那些宮人說了,那陣仗可比表哥要嚇人多了。
他這已經算是優待了。
沈瑞轉身要走,卻又被扯住了袖口,蕭明錦神色上有些侷促,但還是問道:「景王叛亂一事,現下如何了?」
沈瑞垂眼看了看他有些亂糟糟的腦袋,隨手又拍了拍:「安心吧,這江山到你手上的時候定然是牢靠的。」
單是一個明帝,就願意為著他這個兒子殫精竭慮。
沈瑞踏出宮門的時候下意識轉頭看了眼,心中倒是生出些旁的情緒來。
倘若是尋常人家的孩子大約受了這一遭苦,此刻定然是伏在父母懷中哭鬧,享受著父母的愛憐,偏偏帝王之家是決不允許一個儲君露出這般脆弱的樣子來。
享受著萬民供養,就必須要讓自己成為能夠使得萬民滿意的君主才行。
吃了這碗飯,就吃不得那碗飯的。
——
太子已經尋迴來了,但是關於他的傳言卻並沒有完全消失,甚至傳得越發離奇。
最初沈瑞隻是給他包裝了個將計就計、孤身涉險、反殺賊人、護衛河山的形象,但群眾的創作力量是強大的,短短幾日,蕭明錦都快在傳言之中以一己之力殺了景王一黨所有人了。
就連傳到沈瑞這個原作者的耳朵之中,都叫他好一陣愣神。
但無論如何,大軍也是定然要開拔的,總得拿烏州叛黨的血來將藏在人群之中尚且還未顯現出來的心思給壓下去不是?
沈瑞為著湊熱鬧還去瞧了一會兒,但到底還是有幾分失望的,那腰、那腿,都比穿書前的差了不止一點。
但好歹氣勢不改。
像是某種訊號一般,大軍一離開中都往烏州去,城中瞬間便消停了下來,就連聚在街頭巷尾說笑的百姓都少了些。
即便戰場遠在烏州,但那種兵戈血腥味卻好似傳遍了汴朝般。
父兄去了戰場,留在中都的這些妻女老小便隻能從朝廷的一張張戰報中得以一窺家人的情況了。
沈瑞能做的也隻有不至於使那些兵吏們斷了口糧,糧草輜重一一供應明白就是了。
他倒是不覺著景王能翻出多少浪來,隻是難免要折騰些時日——為著那些個權勢私心,拿金銀人命去填,誰先將那溝壑填平了,誰就能夠多勝一步。
景王、明帝之間其實並沒有什麽太大的分別,沈瑞同那些口口聲聲喊著正統的朝臣儒生也不大一樣,他不在乎哪個是正統,隻在乎哪個能給自己帶來切實的利益。
說到底,這天理公道之下,又處處暗藏著私心罷了。
第188章 第 188 章
這場仗打了許久, 久到沈瑞已經去工坊瞧著,琢磨要給兵吏們準備過冬的衣服了。
烏州不比中都冷,但濕寒之氣卻是難免。
工坊之中皆是些女子在做工, 楚家給的工錢不算少,況且她們在這工坊中簽了契,就連買布帛也能便宜些, 於家庭也是省了一筆開銷。
更何況她們不過是到這工坊之中繡花織布, 楚家的那位掌權人可是處處談生意都不曾有半點畏懼,這也給了她們不少勇氣
不是,他在驕傲個什麽勁兒?
蕭明錦沒看明白兩人之間的「明爭暗鬥」,倒是分辨出了沈瑞話中的意思,陡然之間就想明白了。
好似從此就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一般。
他有些遲疑地問道:「那孤現下迴去也要先去尋母後嗎?」
「這會兒已經來不及了,皇後娘娘手段太多於懷柔,等著起效的時候估摸著你早就被打死了,這會兒得尋個雷厲風行些的。」
沈瑞略一思忖,就掀開簾子對外麵的侍衛道:「派人快馬迴府,去……長公主院子裏,請她出來。」
沈瑞怎麽添油加醋遊說的蕭明錦不大清楚,但他卻知曉長公主領著沈瑞半夜進宮,一人手中拎著一把戒尺。
一個是去教訓父皇的,一個是來教訓自己的。
沈瑞不算手下留情,等著打夠了數目收迴戒尺的時候,蕭明錦左手已經是紅腫了。
沈瑞招了招手,立刻便有小太監拿了早就用帕子包好的冰塊來給蕭明錦覆上。
沈瑞正用帕子細細擦著那戒尺,蕭明錦單是看著就覺著手一陣一陣地疼,但他也隻能將冰塊壓緊些,以此來勉強緩解著。
沈瑞看了他一眼:「長公主今夜忙碌,是以才差了我來。」
「儲君亦是國本,更何況是此般逆賊橫行之時,殿下今日受了罰,便也好好想想,如何做一個儲君,才算是不辜負百姓的供養。」
蕭明錦被他說得一陣羞愧,也知曉自己此次出宮鬧出的動靜不小,即便太傅安慰他,但他的確沒能做個能叫天下人信服的好儲君。
「孤知道了。」
「殿下既然清楚,臣也就不再多言了,方才打的隻是左手,殿下明日起便要這些時日落下的功課都補上了。」
蕭明錦麵上顯出一瞬的僵硬,但片刻後還是合手應下了。
沈瑞瞧著他心中嗤笑一聲,小崽子還敢不願意,他還沒說江尋鶴要被整日拘束在宮中呢。
可片刻後,沈瑞還是抬手摸了把蕭明錦的腦袋,語調之中顯出些安撫來:「今夜便好好休息吧,陛下那邊長公主會料理清楚的。」
蕭明錦聽著一時之間說不清是高興還是同病相憐,畢竟他可是聽那些宮人說了,那陣仗可比表哥要嚇人多了。
他這已經算是優待了。
沈瑞轉身要走,卻又被扯住了袖口,蕭明錦神色上有些侷促,但還是問道:「景王叛亂一事,現下如何了?」
沈瑞垂眼看了看他有些亂糟糟的腦袋,隨手又拍了拍:「安心吧,這江山到你手上的時候定然是牢靠的。」
單是一個明帝,就願意為著他這個兒子殫精竭慮。
沈瑞踏出宮門的時候下意識轉頭看了眼,心中倒是生出些旁的情緒來。
倘若是尋常人家的孩子大約受了這一遭苦,此刻定然是伏在父母懷中哭鬧,享受著父母的愛憐,偏偏帝王之家是決不允許一個儲君露出這般脆弱的樣子來。
享受著萬民供養,就必須要讓自己成為能夠使得萬民滿意的君主才行。
吃了這碗飯,就吃不得那碗飯的。
——
太子已經尋迴來了,但是關於他的傳言卻並沒有完全消失,甚至傳得越發離奇。
最初沈瑞隻是給他包裝了個將計就計、孤身涉險、反殺賊人、護衛河山的形象,但群眾的創作力量是強大的,短短幾日,蕭明錦都快在傳言之中以一己之力殺了景王一黨所有人了。
就連傳到沈瑞這個原作者的耳朵之中,都叫他好一陣愣神。
但無論如何,大軍也是定然要開拔的,總得拿烏州叛黨的血來將藏在人群之中尚且還未顯現出來的心思給壓下去不是?
沈瑞為著湊熱鬧還去瞧了一會兒,但到底還是有幾分失望的,那腰、那腿,都比穿書前的差了不止一點。
但好歹氣勢不改。
像是某種訊號一般,大軍一離開中都往烏州去,城中瞬間便消停了下來,就連聚在街頭巷尾說笑的百姓都少了些。
即便戰場遠在烏州,但那種兵戈血腥味卻好似傳遍了汴朝般。
父兄去了戰場,留在中都的這些妻女老小便隻能從朝廷的一張張戰報中得以一窺家人的情況了。
沈瑞能做的也隻有不至於使那些兵吏們斷了口糧,糧草輜重一一供應明白就是了。
他倒是不覺著景王能翻出多少浪來,隻是難免要折騰些時日——為著那些個權勢私心,拿金銀人命去填,誰先將那溝壑填平了,誰就能夠多勝一步。
景王、明帝之間其實並沒有什麽太大的分別,沈瑞同那些口口聲聲喊著正統的朝臣儒生也不大一樣,他不在乎哪個是正統,隻在乎哪個能給自己帶來切實的利益。
說到底,這天理公道之下,又處處暗藏著私心罷了。
第188章 第 188 章
這場仗打了許久, 久到沈瑞已經去工坊瞧著,琢磨要給兵吏們準備過冬的衣服了。
烏州不比中都冷,但濕寒之氣卻是難免。
工坊之中皆是些女子在做工, 楚家給的工錢不算少,況且她們在這工坊中簽了契,就連買布帛也能便宜些, 於家庭也是省了一筆開銷。
更何況她們不過是到這工坊之中繡花織布, 楚家的那位掌權人可是處處談生意都不曾有半點畏懼,這也給了她們不少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