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瑞沒有料錯,消息才送到楚家沒有多久,明帝派來的馬車就停在了沈府門外。
「公公沒聽錯?隻叫我一個人去?若是陛下需要,整個沈府的人收拾收拾一併進宮也不是不成的。」
春和笑容有些僵硬,剛被熱情迎進來的時候還琢磨著今日的差事好做,誰能料想到,從見了這小祖宗的麵就被扯著好一通陰陽怪氣。
偏這小祖宗每一句都要強調一番自己忠君愛國,叫他都沒法子製止。
休說他現下還想不明白陛下一醒過來就召沈瑞進宮究竟是什麽意思,就是知曉了,隻要沈家一日不人死家亡,眼前這位就招惹不得。
所以無論好賴話,春和都得湊合著聽著。
他笑得一臉為難:「沈公子這是說得哪裏的話,陛下隻是想起沈公子,命老奴接公子進宮去,哪裏用得到這般大費周章。」
沈瑞沒接他的台階,隻是在春和麵上的笑容快要維持不住的時候,才輕嗤一聲:「最好不過。」
春和用袖子擦了擦臉上的汗,趕忙跟在沈瑞身後,甭管如何了,隻有將這小祖宗接進宮中才算作是正事。
*
明帝病重早就已經不是可以隱藏的秘密了,是以即便現下世家之中頗不穩當,春和也還是引著沈瑞一路進了大殿之中。
大約是因著要靜養,所以大殿之中很是昏暗,處處都瀰漫著一股子濃鬱的湯藥味,聞起來難免有些刺鼻,但沈瑞卻好似渾然不覺般。
春和輕聲道:「陛下,沈公子來了。」
明帝疲憊地睜開眼看著合手請安的沈瑞,麵色上有些複雜,但最終還是緩緩道:「來了。」
沈瑞彎了彎眼睛:「陛下邀約,豈敢不來?」
明帝無奈搖頭:「你啊,還是半點虧都不肯吃。」繼而又轉身對著春和道:「叫人都下去吧。」
春和麵上有些遲疑,但還是奉命將大殿之中伺候的太監侍女都一併領了下去。
等到大殿之中隻剩下他們兩個人的時候,明帝才意有所指地問道:「你可知今日,朕叫你來是有何事?」
沈瑞懶得陪他周旋,幹脆撿了個床榻邊擺著的圓凳做坐下,語調有些散漫:「招安?拉攏?借刀殺人?無非這三種,就看陛下想做到哪一步就是了。」
「削弱景王、打壓世家原本就是陛下始終籌謀著的,隻不過一直沒能挑揀出把好用的利刃罷了。而今景王扯著陸家一併下水,應當是將枕頭送到陛下手中,可陛下卻始終懸而未決,想來顧忌的無非就是倘若這次借了沈家的勢,日後定然要致使尾大不掉。」
明帝看著他的臉,眼神竟好似在看一個陌生人一般,半晌才有些無力地緩緩開口:「是朕錯看了你,想不到這世家嫡子之中,謀算最深的竟然是你。」
「雖無讀書科考之才,卻深得陰謀算斷。」
沈瑞聞言皺了皺眉,顯出些不滿來:「都這會兒了,還要玩一貶一揚的把戲?說不定陛下多誇讚臣幾句,臣就當真能做出什麽保證來。」
明帝聽著他這明顯無禮的話也並未動怒,隻是失笑著搖了搖頭:「你並非庸才,心中自有謀算,又豈會因著朕一句話而錯了論斷?」
沈瑞直了直身子難得正色道:「可是陛下有一句話說錯了。」
「什麽?」
「臣這些謀算沒有半個字是陰謀論斷,臣所行之事,俱是陽謀。」
大殿空曠,稍一大聲,就好像能生起迴音一般。巨大的銅製九龍香爐之中燃著的是太醫院新調配出來的安神香,可哪怕是此刻濃鬱至極,也實在叫人難以安定。
「難不成陛下當真以為這世上沒有了景王、沒有了幾大世家,便可成全了什麽太平盛世不成?」
「說到底,陛下並不信任太子,覺著他隻可做一庸碌的守成之君,因而便想謀算一個四平八穩的景象傳到他手中,可此事當真是三五年便可行的嗎?休說臣滿心盤算,陛下又準備了多久?」
明帝半晌才開口道:「你說得對,朕彼時尚在潛邸,若非長姐下嫁得了沈家的助益,朕在眾多兄弟之中未必便是最出眾的那一個。可也正是那一次讓朕看清楚了世家究竟手握著多少權柄,甚至連天子之位都可左右。」
「汴朝自建朝以來,世家便久久興盛,便是沒有今日之事,也早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勢。待朕百年之後,太子年幼,權勢定然會被架空,朕決不允許。」
沈瑞眼中閃過一絲瞭然,而今這朝堂之上,原主早已經將沈家子弟壓得死死的,楚家又多從商不從政,白家老爺子懂得收斂,隻怕最叫明帝夜裏難以安眠的便是陸家了。
此次陸家之事來的蹊蹺,即便有景王從中攪混水,也未免太急促了些。
到底是帝王,藏在暗處的手段不知幾何。
隻是大約沒想到景王反得這般快,這才將皇權架在了火上炙烤。
「可即便陛下將朝中與世家相關的朝臣盡數屠戮殆盡,就能保證不會有新的世家起來嗎?世家雖多年把持科考入仕,但汴朝而今的興盛,就盡數是寒門鑄造的不成?」
明帝默了默聲,他心中自然清楚朝中官員即便各有陣營歸屬,卻也不能說不是好官。
世家為保百年興盛,慣來是會教導子弟的,若非如此,也不會出了個沈瑞,便使得人瞧見了就叫小霸王、小祖宗。他不過是愛玩、好奢逸,與那些個官宦家中將養出來的差得還遠呢。
沈瑞沒有料錯,消息才送到楚家沒有多久,明帝派來的馬車就停在了沈府門外。
「公公沒聽錯?隻叫我一個人去?若是陛下需要,整個沈府的人收拾收拾一併進宮也不是不成的。」
春和笑容有些僵硬,剛被熱情迎進來的時候還琢磨著今日的差事好做,誰能料想到,從見了這小祖宗的麵就被扯著好一通陰陽怪氣。
偏這小祖宗每一句都要強調一番自己忠君愛國,叫他都沒法子製止。
休說他現下還想不明白陛下一醒過來就召沈瑞進宮究竟是什麽意思,就是知曉了,隻要沈家一日不人死家亡,眼前這位就招惹不得。
所以無論好賴話,春和都得湊合著聽著。
他笑得一臉為難:「沈公子這是說得哪裏的話,陛下隻是想起沈公子,命老奴接公子進宮去,哪裏用得到這般大費周章。」
沈瑞沒接他的台階,隻是在春和麵上的笑容快要維持不住的時候,才輕嗤一聲:「最好不過。」
春和用袖子擦了擦臉上的汗,趕忙跟在沈瑞身後,甭管如何了,隻有將這小祖宗接進宮中才算作是正事。
*
明帝病重早就已經不是可以隱藏的秘密了,是以即便現下世家之中頗不穩當,春和也還是引著沈瑞一路進了大殿之中。
大約是因著要靜養,所以大殿之中很是昏暗,處處都瀰漫著一股子濃鬱的湯藥味,聞起來難免有些刺鼻,但沈瑞卻好似渾然不覺般。
春和輕聲道:「陛下,沈公子來了。」
明帝疲憊地睜開眼看著合手請安的沈瑞,麵色上有些複雜,但最終還是緩緩道:「來了。」
沈瑞彎了彎眼睛:「陛下邀約,豈敢不來?」
明帝無奈搖頭:「你啊,還是半點虧都不肯吃。」繼而又轉身對著春和道:「叫人都下去吧。」
春和麵上有些遲疑,但還是奉命將大殿之中伺候的太監侍女都一併領了下去。
等到大殿之中隻剩下他們兩個人的時候,明帝才意有所指地問道:「你可知今日,朕叫你來是有何事?」
沈瑞懶得陪他周旋,幹脆撿了個床榻邊擺著的圓凳做坐下,語調有些散漫:「招安?拉攏?借刀殺人?無非這三種,就看陛下想做到哪一步就是了。」
「削弱景王、打壓世家原本就是陛下始終籌謀著的,隻不過一直沒能挑揀出把好用的利刃罷了。而今景王扯著陸家一併下水,應當是將枕頭送到陛下手中,可陛下卻始終懸而未決,想來顧忌的無非就是倘若這次借了沈家的勢,日後定然要致使尾大不掉。」
明帝看著他的臉,眼神竟好似在看一個陌生人一般,半晌才有些無力地緩緩開口:「是朕錯看了你,想不到這世家嫡子之中,謀算最深的竟然是你。」
「雖無讀書科考之才,卻深得陰謀算斷。」
沈瑞聞言皺了皺眉,顯出些不滿來:「都這會兒了,還要玩一貶一揚的把戲?說不定陛下多誇讚臣幾句,臣就當真能做出什麽保證來。」
明帝聽著他這明顯無禮的話也並未動怒,隻是失笑著搖了搖頭:「你並非庸才,心中自有謀算,又豈會因著朕一句話而錯了論斷?」
沈瑞直了直身子難得正色道:「可是陛下有一句話說錯了。」
「什麽?」
「臣這些謀算沒有半個字是陰謀論斷,臣所行之事,俱是陽謀。」
大殿空曠,稍一大聲,就好像能生起迴音一般。巨大的銅製九龍香爐之中燃著的是太醫院新調配出來的安神香,可哪怕是此刻濃鬱至極,也實在叫人難以安定。
「難不成陛下當真以為這世上沒有了景王、沒有了幾大世家,便可成全了什麽太平盛世不成?」
「說到底,陛下並不信任太子,覺著他隻可做一庸碌的守成之君,因而便想謀算一個四平八穩的景象傳到他手中,可此事當真是三五年便可行的嗎?休說臣滿心盤算,陛下又準備了多久?」
明帝半晌才開口道:「你說得對,朕彼時尚在潛邸,若非長姐下嫁得了沈家的助益,朕在眾多兄弟之中未必便是最出眾的那一個。可也正是那一次讓朕看清楚了世家究竟手握著多少權柄,甚至連天子之位都可左右。」
「汴朝自建朝以來,世家便久久興盛,便是沒有今日之事,也早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勢。待朕百年之後,太子年幼,權勢定然會被架空,朕決不允許。」
沈瑞眼中閃過一絲瞭然,而今這朝堂之上,原主早已經將沈家子弟壓得死死的,楚家又多從商不從政,白家老爺子懂得收斂,隻怕最叫明帝夜裏難以安眠的便是陸家了。
此次陸家之事來的蹊蹺,即便有景王從中攪混水,也未免太急促了些。
到底是帝王,藏在暗處的手段不知幾何。
隻是大約沒想到景王反得這般快,這才將皇權架在了火上炙烤。
「可即便陛下將朝中與世家相關的朝臣盡數屠戮殆盡,就能保證不會有新的世家起來嗎?世家雖多年把持科考入仕,但汴朝而今的興盛,就盡數是寒門鑄造的不成?」
明帝默了默聲,他心中自然清楚朝中官員即便各有陣營歸屬,卻也不能說不是好官。
世家為保百年興盛,慣來是會教導子弟的,若非如此,也不會出了個沈瑞,便使得人瞧見了就叫小霸王、小祖宗。他不過是愛玩、好奢逸,與那些個官宦家中將養出來的差得還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