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頁
穿成炮灰一家,反派弟弟忙開荒 作者:青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想去!
要不,早點退位?然後帶著皇後出去多玩玩。
這個念頭一旦起來,皇帝便壓不下去了。
「你說,讓小七當這個太子如何?」皇後寢宮裏,皇帝屏退了其他人,隻留下皇後伺候在身邊,裝作若無其事的說了這麽一句。
皇後正準備給他倒茶呢,差點就將茶盞給打翻了,趕緊跪下:「陛下,臣妾從未有過讓小七爭儲的意思。」
親娘誒,就算她有這個心思這個時候都不能說。
皇帝嘆了口氣,將她拉了起來,讓她在自己身邊坐了下來,這才緩緩開口:「我們少年夫妻互相陪伴扶持這麽多年,你的為人朕還不知道嗎?當初你也是看小七可憐,才將他養在身邊,隻是沒想到,這孩子確實是有幾分本事的。」
皇後不語,這個時候說啥都有問題,索性不說了。
皇帝又道:「我們年紀大了,這萬裏河山朕治理好了,卻從未出去看過呢,而且朝陽自從嫁到江南,我們也許久沒見過她了。」
想到自己的女兒,皇後的眼眶也紅了,到底是他們夫妻倆的第一個孩子,安南的長公主,曾經也是捧在手心疼愛過的,而且他們也沒讓她聯姻,而是讓她選擇了一個自己喜歡的人嫁了,如今定居江南,日子過得也算舒適。
隻是路途遙遠,他們甚少再能相見。
「朕知道你在擔心什麽,朕考慮過了,如今小七養在你名下,也就是朕的嫡子,立他為太子名正言順,而且,邱誌那人雖然和朕慪氣不肯再當官,但他的治國之能卻是實實在在的,有他教導小七,朕放心。」
最關鍵的,小七和文家那幾個孩子關係好,那幾個孩子無論是哪一個,將來都是不容小覷的存在,不說別的,謝家不要的那個孩子,背後靠著邱家,隻要他和小七的情誼還在,將來小七再善待邱家,這就是小七的錢袋子啊。
再看金家那小子,他爹金彥於醫術上沒什麽成就,卻是個做文官的料,金太醫如今又得了文俊這個神醫徒弟,他自己呢,廣辦學堂,培養人才,他將來哪怕不是什麽大儒,隻怕也能做到學子滿天下。
文家那個小子就不說了,那孩子是個聰明的,有他和小七的情誼,文修易和文瑤也不會不管小七。
哦對,還有夏家……
這麽一看,文武醫財,這小子都已經有人脈了啊。
皇帝突然有些心酸,他當初可沒這麽多人幫他。
兒子的命,比他好啊。
第665章 越來越好
陳縣令狠狠地帶著那些藩國人在臨京縣玩了個遍,也狠狠地宰了一遍,才客客氣氣的把人送到了京城。
臨別時幾個藩國人還對他十分感激,感激他這段時間的照顧,感嘆臨京縣的發展。
陳縣令笑的那叫一個開心,讓翻譯告訴他們,以後想來,隨時來玩,他隨時恭候。
都是財神爺,當然恭候了。
幾個藩國人進京又見了皇帝,那叫一個被安南的朝廷給震驚到了,京城的繁華比臨京縣更甚,讓這些藩國人無不覺得他們此番來和安南聯合邦交是多麽的正確。
同年六月,邱家和朝廷的商船再次遠航,除了他們之外,朝廷鼓勵海貿,陸陸續續的也有不少生意人加入了進來,隻不過那些實力不太行的,就會幾家一起湊一艘船。
這船也有現成的,水師衙門可以租給他們,隻要付足夠的租金就可以租水師衙門的戰船。
至於他們給的租金,水師衙門又可以造新的船。
文瑤當初留下的圖紙還有很多的改造空間,水師衙門仿佛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一般,除了巡海,就是研究戰船,還真的讓他們越改造越來越強,後來就連那些藩國人都特意來找他們購買船隻,這是後話了。
戶部也收到了朝廷的船帶迴來的收益,整個國庫突然一夜之間就變得富有了,他們也不再盯著皇帝的那一畝三分地。
同年年底的國宴上,冊封太子的旨意下來了。
震驚了所有人,卻又覺得好像理所應當。
自從七皇子從嘉州城迴來之後便正式開始參與政事,他在政事的處理上展現出了驚人的天賦,不管是戶部,吏部,甚至在兵法的運用上都展現出了過人的一麵。
所以這冊封的旨意一下來,大家雖然驚訝,卻不意外。
年後文修易又帶著媳婦和小閨女跑迴了古桐村,一待就是半年多,當年的水稻產量,雲霧鎮又比其他地方多了三成。
和產量奏摺一起送來的,還有文修易的辭官信,三公主又有了身孕,他不想來迴折騰了,這文昌侯給他兒子當吧。
皇帝雖然覺得可惜,但是心裏也清楚文修易的戰場並不在京城,而是在田間,當即允了文修易的辭官,年僅十二歲的文昌侯世子文昭,成了史上最年輕的侯爺。
就在大家都以為文昭是撿了個大漏當了個文昌侯時,同年的科舉,文昭竟然悄無聲息的一舉奪魁,成了當年的新科狀元。
十二歲的狀元郎,在這之前,甚至沒有人知道文家這位小文昌侯身上有功名。
文俊在太醫院呆了一年,與太醫院的眾位太醫交流心得,切磋醫術,和太醫們一起編撰出了一本醫學名典。
不僅如此,他還建學授課,成立了歷史上第一座安南醫學院,裏麵的學子不分男女,不分老幼,皆為為醫術癡迷,願意懸壺濟世,治病救人之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要不,早點退位?然後帶著皇後出去多玩玩。
這個念頭一旦起來,皇帝便壓不下去了。
「你說,讓小七當這個太子如何?」皇後寢宮裏,皇帝屏退了其他人,隻留下皇後伺候在身邊,裝作若無其事的說了這麽一句。
皇後正準備給他倒茶呢,差點就將茶盞給打翻了,趕緊跪下:「陛下,臣妾從未有過讓小七爭儲的意思。」
親娘誒,就算她有這個心思這個時候都不能說。
皇帝嘆了口氣,將她拉了起來,讓她在自己身邊坐了下來,這才緩緩開口:「我們少年夫妻互相陪伴扶持這麽多年,你的為人朕還不知道嗎?當初你也是看小七可憐,才將他養在身邊,隻是沒想到,這孩子確實是有幾分本事的。」
皇後不語,這個時候說啥都有問題,索性不說了。
皇帝又道:「我們年紀大了,這萬裏河山朕治理好了,卻從未出去看過呢,而且朝陽自從嫁到江南,我們也許久沒見過她了。」
想到自己的女兒,皇後的眼眶也紅了,到底是他們夫妻倆的第一個孩子,安南的長公主,曾經也是捧在手心疼愛過的,而且他們也沒讓她聯姻,而是讓她選擇了一個自己喜歡的人嫁了,如今定居江南,日子過得也算舒適。
隻是路途遙遠,他們甚少再能相見。
「朕知道你在擔心什麽,朕考慮過了,如今小七養在你名下,也就是朕的嫡子,立他為太子名正言順,而且,邱誌那人雖然和朕慪氣不肯再當官,但他的治國之能卻是實實在在的,有他教導小七,朕放心。」
最關鍵的,小七和文家那幾個孩子關係好,那幾個孩子無論是哪一個,將來都是不容小覷的存在,不說別的,謝家不要的那個孩子,背後靠著邱家,隻要他和小七的情誼還在,將來小七再善待邱家,這就是小七的錢袋子啊。
再看金家那小子,他爹金彥於醫術上沒什麽成就,卻是個做文官的料,金太醫如今又得了文俊這個神醫徒弟,他自己呢,廣辦學堂,培養人才,他將來哪怕不是什麽大儒,隻怕也能做到學子滿天下。
文家那個小子就不說了,那孩子是個聰明的,有他和小七的情誼,文修易和文瑤也不會不管小七。
哦對,還有夏家……
這麽一看,文武醫財,這小子都已經有人脈了啊。
皇帝突然有些心酸,他當初可沒這麽多人幫他。
兒子的命,比他好啊。
第665章 越來越好
陳縣令狠狠地帶著那些藩國人在臨京縣玩了個遍,也狠狠地宰了一遍,才客客氣氣的把人送到了京城。
臨別時幾個藩國人還對他十分感激,感激他這段時間的照顧,感嘆臨京縣的發展。
陳縣令笑的那叫一個開心,讓翻譯告訴他們,以後想來,隨時來玩,他隨時恭候。
都是財神爺,當然恭候了。
幾個藩國人進京又見了皇帝,那叫一個被安南的朝廷給震驚到了,京城的繁華比臨京縣更甚,讓這些藩國人無不覺得他們此番來和安南聯合邦交是多麽的正確。
同年六月,邱家和朝廷的商船再次遠航,除了他們之外,朝廷鼓勵海貿,陸陸續續的也有不少生意人加入了進來,隻不過那些實力不太行的,就會幾家一起湊一艘船。
這船也有現成的,水師衙門可以租給他們,隻要付足夠的租金就可以租水師衙門的戰船。
至於他們給的租金,水師衙門又可以造新的船。
文瑤當初留下的圖紙還有很多的改造空間,水師衙門仿佛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一般,除了巡海,就是研究戰船,還真的讓他們越改造越來越強,後來就連那些藩國人都特意來找他們購買船隻,這是後話了。
戶部也收到了朝廷的船帶迴來的收益,整個國庫突然一夜之間就變得富有了,他們也不再盯著皇帝的那一畝三分地。
同年年底的國宴上,冊封太子的旨意下來了。
震驚了所有人,卻又覺得好像理所應當。
自從七皇子從嘉州城迴來之後便正式開始參與政事,他在政事的處理上展現出了驚人的天賦,不管是戶部,吏部,甚至在兵法的運用上都展現出了過人的一麵。
所以這冊封的旨意一下來,大家雖然驚訝,卻不意外。
年後文修易又帶著媳婦和小閨女跑迴了古桐村,一待就是半年多,當年的水稻產量,雲霧鎮又比其他地方多了三成。
和產量奏摺一起送來的,還有文修易的辭官信,三公主又有了身孕,他不想來迴折騰了,這文昌侯給他兒子當吧。
皇帝雖然覺得可惜,但是心裏也清楚文修易的戰場並不在京城,而是在田間,當即允了文修易的辭官,年僅十二歲的文昌侯世子文昭,成了史上最年輕的侯爺。
就在大家都以為文昭是撿了個大漏當了個文昌侯時,同年的科舉,文昭竟然悄無聲息的一舉奪魁,成了當年的新科狀元。
十二歲的狀元郎,在這之前,甚至沒有人知道文家這位小文昌侯身上有功名。
文俊在太醫院呆了一年,與太醫院的眾位太醫交流心得,切磋醫術,和太醫們一起編撰出了一本醫學名典。
不僅如此,他還建學授課,成立了歷史上第一座安南醫學院,裏麵的學子不分男女,不分老幼,皆為為醫術癡迷,願意懸壺濟世,治病救人之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