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頁
穿成炮灰一家,反派弟弟忙開荒 作者:青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但是文修易說的也有道理,他雖然不懂農事,但也知道京城的氣候確實比起雲霧鎮來說,更不利於水稻的生長。
福王太了解自家皇兄了,見他猶豫,又看了看地上跪著的好兄弟,福王幹脆上前行禮道:「皇兄,你就讓文昌伯迴去吧,畢竟糧食如今才是安南最大的事啊。」
永昌侯也幫腔道:「是啊,陛下,糧乃國之根本,文昌伯舍小家為大家,臣等理應支持才是啊。」
皇帝其實心裏已有了打算,但還是看了一眼永昌侯,說道:「永昌侯,你不介意嗎?文昌伯這一走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能迴來,朕雖然賜婚,但該走的禮節還是要走,這文昌伯不在京城,如何去你們家提親下聘?」
永昌侯笑了笑,迴道:「陛下,臣一向不在意這些繁文縟節,您是知道的,而且文昌伯是為了咱們安南,臣自然是理解的,就是蘭心,也肯定理解她未來公公所做之事,還請陛下恩準文昌伯先行迴去,剩下的事,臣這邊來安排就行了。」
文修易朝他投去一個感激的眼神。
既然連人家親家都這麽說了,皇帝便也順勢就下了台階。
「既然如此,那朕便準了,朕今日便下旨為文俊和蘭心賜婚,至於文昌伯,朕許你即日返迴雲霧鎮,繼續培育水稻,今年的收成,朕希望能看到更多的產量。」
文修易立刻磕頭謝恩:「謝主隆恩。」
從皇宮裏出來,文修易對永昌侯那叫一個愧疚,解釋道:「其實我也沒那麽急的。」
永昌侯卻不在意的擺了擺手:「我知道,但是,你不急,老夫急啊,我北境幾十萬將士可就等著你給口飯吃呢,能不急嗎?哈哈哈哈。」
文修易趕緊謙虛道:「不敢不敢,侯爺太看得起我了。」
永昌侯抬抬手,繼續道:「老夫說的是實話,你將糧食的產量提上去了,北境的將士們才能吃的飽飯,我們都是息息相關的,你就放心的去做你要做的事,兩個孩子的婚事,老夫還在這呢,我倒要看誰敢在背後說什麽。」
第二天,賜婚的聖旨就浩浩蕩蕩的到了永昌侯府和文昌伯府,京城多少人都為之震驚,畢竟在這之前,他們就連一點消息都沒收到。
永昌侯府對外隻說夏蘭心受傷要迴京城靜養,沒想到,在這等著呢。
雖然有些驚訝,但很多人還是趕緊備上了厚禮上門恭賀兩家,一時之間,文昌伯府和永昌侯府的客人來往不斷。
而柳氏直到賜婚聖旨下來了才知道文俊居然要成親了,還是娶永昌侯府的大小姐。
她不知道,事情怎麽變成了現在這樣,原本被她看不起的人現在一躍成了伯爵不說,就是兒女一個個的也越來越好,這讓她原本覺得自己過上了更優渥的生活的那種竊喜瞬間蕩然無存。
她甚至在想,若是她沒有和文修易和離,如今文昌伯府的一切風光,是不是都應該是屬於她的,那些圍著羅氏的高門大戶貴婦們是不是應該圍著的是她?
若是不和離,兒女不會像現在這樣與她離了心。
一旦人產生了一個想法,就會像春天裏從土裏湧出的小草一般,生根發芽,甚至越長越大。
再看看她現在,孟德雖然對她依然是千依百順和百般疼愛,但到現在自己也不曾生下一兒半女,孟德嘴上雖然不說,可她心裏清楚,沒有男丁給孟家傳宗接代,她這孟夫人的位置,隻怕是沒那麽穩當了。
可不管她怎麽急,就是懷不上孩子,如今文修易也和以前不一樣了,整個人的氣度都不一樣了,本來文修易就長得比孟德好看,從前是身份地位的區別,可如今文修易的身份甚至在孟德之上。
她曾遠遠地看過一眼,那個男人和以前簡直就是脫胎換骨的對比。
第530章 路遇柳氏
也不知是不是最近想的多了,還是說老天爺也在幫她,就在柳氏出門的時候竟然遠遠的看見文修易就在不遠處的布莊門口。
柳氏本在馬車裏,卻突然叫停了馬車。
「夫人?」柳氏身邊的丫鬟一臉奇怪。
柳氏卻掀開車簾看著那邊的文修易,咬了咬牙,讓車夫將馬車趕到旁邊的小巷子旁。
柳氏看著文修易在布莊門口,似乎在等人,便附耳在丫鬟耳邊交代了幾句。
丫鬟看看那邊的文修易,應了一聲下了馬車。
文修易本來在布莊門口百無聊賴的等著,突然一個丫鬟過來跟他說他們家夫人想見文修易。
文修易順著她的手,看到了巷口停著的馬車,微微蹙眉,他在京城沒什麽熟人,更別說認識什麽夫人了,當即便拒絕了。
丫鬟見他不肯過去,便小聲說道:「伯爺,我家夫人是孟夫人。」
孟夫人?文修易愣了一會才想起來孟夫人是誰。
這下文修易的眉頭皺的更深了,能夾死蒼蠅了。
丫鬟繼續道:「伯爺,我家夫人聽說大少爺被陛下賜了婚,很關心,所以想請伯爺過去說幾句話。」
涉及到文俊,不管怎麽說,柳氏還占了文俊親娘的身份,文修易嘆了口氣,往布莊裏看了一眼,見裏麵的人似乎還不那麽著急出來,就隨著丫鬟到了馬車旁邊。
丫鬟試圖請他上馬車說話,但文修易就這麽站在了馬車旁邊,甚至都不迴避,就站在了靠街這邊,看了一眼馬車裏,開口道:「你要說什麽就說吧。」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福王太了解自家皇兄了,見他猶豫,又看了看地上跪著的好兄弟,福王幹脆上前行禮道:「皇兄,你就讓文昌伯迴去吧,畢竟糧食如今才是安南最大的事啊。」
永昌侯也幫腔道:「是啊,陛下,糧乃國之根本,文昌伯舍小家為大家,臣等理應支持才是啊。」
皇帝其實心裏已有了打算,但還是看了一眼永昌侯,說道:「永昌侯,你不介意嗎?文昌伯這一走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能迴來,朕雖然賜婚,但該走的禮節還是要走,這文昌伯不在京城,如何去你們家提親下聘?」
永昌侯笑了笑,迴道:「陛下,臣一向不在意這些繁文縟節,您是知道的,而且文昌伯是為了咱們安南,臣自然是理解的,就是蘭心,也肯定理解她未來公公所做之事,還請陛下恩準文昌伯先行迴去,剩下的事,臣這邊來安排就行了。」
文修易朝他投去一個感激的眼神。
既然連人家親家都這麽說了,皇帝便也順勢就下了台階。
「既然如此,那朕便準了,朕今日便下旨為文俊和蘭心賜婚,至於文昌伯,朕許你即日返迴雲霧鎮,繼續培育水稻,今年的收成,朕希望能看到更多的產量。」
文修易立刻磕頭謝恩:「謝主隆恩。」
從皇宮裏出來,文修易對永昌侯那叫一個愧疚,解釋道:「其實我也沒那麽急的。」
永昌侯卻不在意的擺了擺手:「我知道,但是,你不急,老夫急啊,我北境幾十萬將士可就等著你給口飯吃呢,能不急嗎?哈哈哈哈。」
文修易趕緊謙虛道:「不敢不敢,侯爺太看得起我了。」
永昌侯抬抬手,繼續道:「老夫說的是實話,你將糧食的產量提上去了,北境的將士們才能吃的飽飯,我們都是息息相關的,你就放心的去做你要做的事,兩個孩子的婚事,老夫還在這呢,我倒要看誰敢在背後說什麽。」
第二天,賜婚的聖旨就浩浩蕩蕩的到了永昌侯府和文昌伯府,京城多少人都為之震驚,畢竟在這之前,他們就連一點消息都沒收到。
永昌侯府對外隻說夏蘭心受傷要迴京城靜養,沒想到,在這等著呢。
雖然有些驚訝,但很多人還是趕緊備上了厚禮上門恭賀兩家,一時之間,文昌伯府和永昌侯府的客人來往不斷。
而柳氏直到賜婚聖旨下來了才知道文俊居然要成親了,還是娶永昌侯府的大小姐。
她不知道,事情怎麽變成了現在這樣,原本被她看不起的人現在一躍成了伯爵不說,就是兒女一個個的也越來越好,這讓她原本覺得自己過上了更優渥的生活的那種竊喜瞬間蕩然無存。
她甚至在想,若是她沒有和文修易和離,如今文昌伯府的一切風光,是不是都應該是屬於她的,那些圍著羅氏的高門大戶貴婦們是不是應該圍著的是她?
若是不和離,兒女不會像現在這樣與她離了心。
一旦人產生了一個想法,就會像春天裏從土裏湧出的小草一般,生根發芽,甚至越長越大。
再看看她現在,孟德雖然對她依然是千依百順和百般疼愛,但到現在自己也不曾生下一兒半女,孟德嘴上雖然不說,可她心裏清楚,沒有男丁給孟家傳宗接代,她這孟夫人的位置,隻怕是沒那麽穩當了。
可不管她怎麽急,就是懷不上孩子,如今文修易也和以前不一樣了,整個人的氣度都不一樣了,本來文修易就長得比孟德好看,從前是身份地位的區別,可如今文修易的身份甚至在孟德之上。
她曾遠遠地看過一眼,那個男人和以前簡直就是脫胎換骨的對比。
第530章 路遇柳氏
也不知是不是最近想的多了,還是說老天爺也在幫她,就在柳氏出門的時候竟然遠遠的看見文修易就在不遠處的布莊門口。
柳氏本在馬車裏,卻突然叫停了馬車。
「夫人?」柳氏身邊的丫鬟一臉奇怪。
柳氏卻掀開車簾看著那邊的文修易,咬了咬牙,讓車夫將馬車趕到旁邊的小巷子旁。
柳氏看著文修易在布莊門口,似乎在等人,便附耳在丫鬟耳邊交代了幾句。
丫鬟看看那邊的文修易,應了一聲下了馬車。
文修易本來在布莊門口百無聊賴的等著,突然一個丫鬟過來跟他說他們家夫人想見文修易。
文修易順著她的手,看到了巷口停著的馬車,微微蹙眉,他在京城沒什麽熟人,更別說認識什麽夫人了,當即便拒絕了。
丫鬟見他不肯過去,便小聲說道:「伯爺,我家夫人是孟夫人。」
孟夫人?文修易愣了一會才想起來孟夫人是誰。
這下文修易的眉頭皺的更深了,能夾死蒼蠅了。
丫鬟繼續道:「伯爺,我家夫人聽說大少爺被陛下賜了婚,很關心,所以想請伯爺過去說幾句話。」
涉及到文俊,不管怎麽說,柳氏還占了文俊親娘的身份,文修易嘆了口氣,往布莊裏看了一眼,見裏麵的人似乎還不那麽著急出來,就隨著丫鬟到了馬車旁邊。
丫鬟試圖請他上馬車說話,但文修易就這麽站在了馬車旁邊,甚至都不迴避,就站在了靠街這邊,看了一眼馬車裏,開口道:「你要說什麽就說吧。」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