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頁
穿成炮灰一家,反派弟弟忙開荒 作者:青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福王早就做好準備了,他悄悄的往旁邊自己平時站的位置瞥了一眼。
原本老老實實站在旁邊吃瓜看熱鬧的永昌侯站了出來:「陛下,臣突然想起來一件事。」
皇帝看到弟弟的好友,壓下上揚的嘴角,問道:「永昌侯,何事?」
永昌侯行禮,看了看文修易,又看了看朝中武將的位置,他年過半百早就不上戰場了,但當年,永昌侯可也是隨著皇帝征戰沙場的殺將。
此時他瞥了一眼武將那邊,幽幽開口:「前些日子,老臣那遠在北境的不孝子給老臣寫信,說軍中來了一位年輕的大夫,姓文,名俊,年方十八,雲霧鎮人。
文大夫一手縫合術出神入化,自他到了北境,我軍將士傷亡的數量驟減,不僅如此,他還在北境傳授軍醫外傷處理之法,貢獻了自己研製的消毒製劑酒精,老臣想起之前京中名聲鶴起的金禦醫的徒弟也似乎是姓文。
文大人也姓文,又都是雲霧鎮人,老臣鬥膽想問一句,文大人認不認識文大夫?」
文修易偷偷看了一眼永昌侯,這永昌侯,兒子這事昨天吃飯的時候福王不是已經吹過一遍了嗎?永昌侯他們都知道文俊是他兒子啊,咋又問了一遍。
但是人家問了,他就配合就好了。
文修易朝永昌侯抱了抱拳,一臉謙虛:「永昌侯謬讚了,您說的,正是犬子文俊。
他啊,自小便對醫術感興趣,又有幸拜了金禦醫為師,下官有個表弟,便是從北境退迴家的傷員,這孩子聽他二叔說了北境的情況,不顧我們阻攔,自己就跑到北境去了。
說起來,下官也是許久沒見過兒子了,請問永昌侯,我那逆子在北境可好?」
永昌侯爽朗一笑,朝武將那邊看了一眼,果然瞧見他們變了臉色,才哈哈大笑道:「這個你放心,文大夫在軍營被保護的很好,這樣的人才,肯定不會讓他上危險的地方去的,文大人隻管放心。」
文修易一臉感激和慶幸:「那就好,那就好。」
該說的說完了,永昌侯才瞥了一眼武將們。
果不其然,立刻就有武將站出來跟皇帝說道:「陛下,文大人這是父子上陣,都對我們安南有功啊。」
「是啊是啊,臣覺得福王殿下的提議也不錯。」
武將們你一言我一語,就差摁著皇帝的腦袋讓他給文修易封個爵位了。
要知道,他們武將最在乎的是什麽?除了百姓安寧,那就是將士們的命,文俊的縫合術和外傷處理方法,救了他們多少將士?不就是封個爵位嘛,應該的。
但是皇帝也有皇帝的打算,畢竟真正的大功勞,他還藏著呢,現在就封了侯爵,後麵就沒得封了,總得給自己留點餘地才行。
想到這,皇帝決定,暫時先封個文昌伯,待之後煉鋼之事昭告天下了,再改為文昌侯。
皇帝為自己的機智點了個贊。
第456章 可算有房子住了
等他們吵得差不多了,皇帝才裝模作樣的開口道:「既然諸位愛卿都覺得文愛卿理應封賞,而且文愛卿此功確實不能委屈了他。
這樣吧,傳朕旨意,封文修易為文昌伯,賜文昌伯府,白銀千兩,良田百頃,文愛卿,你看如何?」
文修易撲通,又跪下了。
「臣,謝陛下隆恩。」
開玩笑,他看如何?能如何?皇帝給多給少不都是皇帝的意思麽,他能有什麽意見。
而且,給套房,還是不錯的,白銀千兩,瑤瑤現在也不缺錢,夠花就行,良田百頃,那就是千畝良田,嘿嘿嘿,可以可以。
原本皇帝上來就給文修易封個伯爵,不少大臣臉色都變了變,但一聽沒有世襲,不少人的臉色才緩和了些。
天大的功勞又如何,也不過隻能享受這一世。
孟德便是其中一人,他是真的擔心陛下直接給了個世襲的爵位,那文家這群廢物可就真的要爬到他頭上來了。
皇帝金口一開,這爵位算是跑不掉了,現在就等著寫好聖旨,加蓋了玉璽,等著禮部上戶部拿上銀子和房契地契送到文家去了。
不,應該是送到福王府,他們現在連個住的地方都沒,全家老小都住在福王府。
「恭喜文昌伯,賀喜文昌伯啊。」不少人上前賀喜,大多數的人都能看清風向,這個時候不趁機搞好關係還等什麽時候?
今天該說的事也說的差不多了,皇帝給太監使了個眼色,太監一聲退朝,文武百官才趕緊迴到自己的位置上,恭送皇帝。
皇帝一走,文武百官們便都放鬆了下來。
又陸陸續續湊到文修易跟前,刷存在感,極少數的一部分人遠遠地站著,冷眼看著這一切。
工部尚書好不容易擠開眾人,到了文修易跟前。
「文昌伯,有時間上我們工部坐坐?」工部尚書現在看文修易,那眼神都帶著光的,都快拉絲了。
文修易和卓義也算是老交情了,對工部的人印象也不錯,便抱了抱拳:「好說好說,等安排好了,一定去工部叨擾大人。」
工部尚書笑的臉上都起褶子了,他們工部歷來被其他幾部看不起,說他們就是些幹雜活的種地的,終於,他們也有揚眉吐氣的一天。
工部尚書那叫一個客氣:「我們早就聽聞文昌伯的本事,隻是苦於沒有機會接觸,咱們工部也有幾位同僚對農事頗有鑽研,咱們多交流,多交流啊。」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原本老老實實站在旁邊吃瓜看熱鬧的永昌侯站了出來:「陛下,臣突然想起來一件事。」
皇帝看到弟弟的好友,壓下上揚的嘴角,問道:「永昌侯,何事?」
永昌侯行禮,看了看文修易,又看了看朝中武將的位置,他年過半百早就不上戰場了,但當年,永昌侯可也是隨著皇帝征戰沙場的殺將。
此時他瞥了一眼武將那邊,幽幽開口:「前些日子,老臣那遠在北境的不孝子給老臣寫信,說軍中來了一位年輕的大夫,姓文,名俊,年方十八,雲霧鎮人。
文大夫一手縫合術出神入化,自他到了北境,我軍將士傷亡的數量驟減,不僅如此,他還在北境傳授軍醫外傷處理之法,貢獻了自己研製的消毒製劑酒精,老臣想起之前京中名聲鶴起的金禦醫的徒弟也似乎是姓文。
文大人也姓文,又都是雲霧鎮人,老臣鬥膽想問一句,文大人認不認識文大夫?」
文修易偷偷看了一眼永昌侯,這永昌侯,兒子這事昨天吃飯的時候福王不是已經吹過一遍了嗎?永昌侯他們都知道文俊是他兒子啊,咋又問了一遍。
但是人家問了,他就配合就好了。
文修易朝永昌侯抱了抱拳,一臉謙虛:「永昌侯謬讚了,您說的,正是犬子文俊。
他啊,自小便對醫術感興趣,又有幸拜了金禦醫為師,下官有個表弟,便是從北境退迴家的傷員,這孩子聽他二叔說了北境的情況,不顧我們阻攔,自己就跑到北境去了。
說起來,下官也是許久沒見過兒子了,請問永昌侯,我那逆子在北境可好?」
永昌侯爽朗一笑,朝武將那邊看了一眼,果然瞧見他們變了臉色,才哈哈大笑道:「這個你放心,文大夫在軍營被保護的很好,這樣的人才,肯定不會讓他上危險的地方去的,文大人隻管放心。」
文修易一臉感激和慶幸:「那就好,那就好。」
該說的說完了,永昌侯才瞥了一眼武將們。
果不其然,立刻就有武將站出來跟皇帝說道:「陛下,文大人這是父子上陣,都對我們安南有功啊。」
「是啊是啊,臣覺得福王殿下的提議也不錯。」
武將們你一言我一語,就差摁著皇帝的腦袋讓他給文修易封個爵位了。
要知道,他們武將最在乎的是什麽?除了百姓安寧,那就是將士們的命,文俊的縫合術和外傷處理方法,救了他們多少將士?不就是封個爵位嘛,應該的。
但是皇帝也有皇帝的打算,畢竟真正的大功勞,他還藏著呢,現在就封了侯爵,後麵就沒得封了,總得給自己留點餘地才行。
想到這,皇帝決定,暫時先封個文昌伯,待之後煉鋼之事昭告天下了,再改為文昌侯。
皇帝為自己的機智點了個贊。
第456章 可算有房子住了
等他們吵得差不多了,皇帝才裝模作樣的開口道:「既然諸位愛卿都覺得文愛卿理應封賞,而且文愛卿此功確實不能委屈了他。
這樣吧,傳朕旨意,封文修易為文昌伯,賜文昌伯府,白銀千兩,良田百頃,文愛卿,你看如何?」
文修易撲通,又跪下了。
「臣,謝陛下隆恩。」
開玩笑,他看如何?能如何?皇帝給多給少不都是皇帝的意思麽,他能有什麽意見。
而且,給套房,還是不錯的,白銀千兩,瑤瑤現在也不缺錢,夠花就行,良田百頃,那就是千畝良田,嘿嘿嘿,可以可以。
原本皇帝上來就給文修易封個伯爵,不少大臣臉色都變了變,但一聽沒有世襲,不少人的臉色才緩和了些。
天大的功勞又如何,也不過隻能享受這一世。
孟德便是其中一人,他是真的擔心陛下直接給了個世襲的爵位,那文家這群廢物可就真的要爬到他頭上來了。
皇帝金口一開,這爵位算是跑不掉了,現在就等著寫好聖旨,加蓋了玉璽,等著禮部上戶部拿上銀子和房契地契送到文家去了。
不,應該是送到福王府,他們現在連個住的地方都沒,全家老小都住在福王府。
「恭喜文昌伯,賀喜文昌伯啊。」不少人上前賀喜,大多數的人都能看清風向,這個時候不趁機搞好關係還等什麽時候?
今天該說的事也說的差不多了,皇帝給太監使了個眼色,太監一聲退朝,文武百官才趕緊迴到自己的位置上,恭送皇帝。
皇帝一走,文武百官們便都放鬆了下來。
又陸陸續續湊到文修易跟前,刷存在感,極少數的一部分人遠遠地站著,冷眼看著這一切。
工部尚書好不容易擠開眾人,到了文修易跟前。
「文昌伯,有時間上我們工部坐坐?」工部尚書現在看文修易,那眼神都帶著光的,都快拉絲了。
文修易和卓義也算是老交情了,對工部的人印象也不錯,便抱了抱拳:「好說好說,等安排好了,一定去工部叨擾大人。」
工部尚書笑的臉上都起褶子了,他們工部歷來被其他幾部看不起,說他們就是些幹雜活的種地的,終於,他們也有揚眉吐氣的一天。
工部尚書那叫一個客氣:「我們早就聽聞文昌伯的本事,隻是苦於沒有機會接觸,咱們工部也有幾位同僚對農事頗有鑽研,咱們多交流,多交流啊。」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