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頁
穿成炮灰一家,反派弟弟忙開荒 作者:青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氏點點頭:「迴家我就叮囑文農,讓他往後對小嬌好一些,可千萬別聽了那些醃臢人的話。」
「嗯。」羅氏點點頭,這幾個孫子孫女都是自己看著長大的,什麽樣的品性自己自然是清楚,文農老實憨厚,雖然不如其他幾個那麽聰明,卻是個靠得住的孩子,她相信這件事上文農一定能處理好的。
再說小嬌,若是她真的抗壓能力那麽差,隻怕也活不到現在,一個孤女,這麽多年不光是照顧了奶奶,還讓自家在村子裏沒被欺負,可見是個有主見也足夠堅強的,羅氏也放心了不少。
文農的親事定下,可算是解決了李氏的一塊心中大石,然而這件事帶來的後果就是,羅氏每次看到文俊都要上上下下的打量他個遍,然後看文修易眼不是眼,鼻子不是鼻子的。
文俊被自家奶奶那眼神看的頭皮發麻,隻能求助自家妹妹。
好在鴨絨廠的房子蓋的已經接近了尾聲,接下來最重要的事就是招人了。
文瑤也找了時間把皇帝寫的第一酒三個字做成了牌匾,正式掛在了文家酒廠的大門上。
畢竟是上過禦宴的酒,還被皇帝親自賜名,文瑤都不需要宣傳,那位自帶gg效果,畢竟禦酒誰不想喝啊。
而邱蓉蓉近水樓台先得月,最先拿下了文家酒廠第一酒的第一批訂單。
當然,親兄弟明算帳,第一酒因為已經成了皇帝口中的禦酒,文瑤也沒打算將這種酒往外大肆售賣,便和老秦商量著,每年都有定量,五百壇,每壇十斤,每年送二百壇進宮,送五十壇給福王,剩下的一部分,就用來賣給和他們合作的酒商。
有禦賜buff加持,這酒價自然不能太低,最後還是邱蓉蓉給出了主意,將這第一酒一壇定在了五百兩。
文瑤當時都驚呆了,五百兩一壇酒,瘋了嗎?真的會有人喝嗎?
然而她還是低估了這些人對皇權的追崇,為了能和皇帝喝上一樣的酒,捨得砸重金的人大有人在。
邱蓉蓉占了個關係,所以每年能分到五十壇,五百兩的定價是她自己幫著文瑤定的,自然不能耍賴,至於她拿過去之後轉手賣多少,那就跟文瑤沒關係了。
不少人都跑上門來想買酒了,為了不影響家人和村裏人,文瑤在城裏直接盤了個鋪子,做了個同樣一模一樣的牌匾掛上,將酒鋪的事全部丟給了樊管事,自己一門心思的撲在了鴨絨廠上。
畢竟他們家酒廠裏不止第一酒,還有很多別的酒呢。
第396章 這小子被瑤瑤灌迷魂湯了?
不得不說,樊管事真的是一個很稱職的管事,文瑤覺得自己給他開的工錢都少了,上到生意,下到家裏,事無巨細都能安排的好好的,簡直就是撿到寶了。
這不,光是挑選酒肆的掌櫃,樊管事就已經跑了鄧牙人那裏不下三次了。
有樊管事在,文瑤是一點都不擔心,一門心思的撲在鴨絨廠上。
廠房蓋的已經差不多,開始招工。
當時文修易和陳縣令就已經說過,以後每個村會給發展一個產業,就是古桐村遲遲未動,不是他們不想,主要是覺得古桐村畢竟是他們根據地,總得好好商量一下才行。
這不,正好文瑤要弄鴨絨廠,這廠要是弄起來,幾乎能解決村子裏一半以上的婦女就業的機會,加上古桐村占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在那,生產隊分到的地也是所有村子裏最多的,再弄出點什麽別的產業,那古桐村的村民恐怕是要分出三頭六臂來了。
這姑且不說,其他村子隻怕就要開始有意見了。
招工開始,除了那幾家一開始就安排了名額的,其他人都正常報名,然後篩選。
主要是分三個工種,一個就是分揀鴨絨,屠宰場那邊取下來的鴨毛,會統一送到鴨絨廠,然後分揀工人就負責將鴨毛上的鴨絨分揀出來,然後收集好。
第二個,就是鴨絨的處理部分,這一部分涉及到鴨絨的處理和去味,用文瑤的話說這一步就屬於核心技術了,之前都是李氏在做,但是鴨絨廠蓋起來之後,鴨絨產量肯定會增加,李氏一個人恐怕就忙不過來了。
一家人商量之後,還是決定從鄧牙人那裏買上十個人,至少手裏拿著他們的賣身契,他們不敢把秘方說出去,畢竟這個時代,背主可是要被直接打死的。
誰也不會不惜命不是?
第三個工種,就是做衣服的人了。
現在的女人,誰都會點針線活,能做衣服,但是這衣服和衣服的區別還是有的,羽絨服更講究的就是針腳的細密,不然就容易跑毛,所以在做衣服的人上,挑選是最為仔細的。
最後就是由蔡氏擔任的質檢隊,選的都是人品比較好,做事細心的人,總共五個,專門負責跟蔡氏一起檢查那些挑選出來的鴨絨合不合格,還有做好的衣服,如果有不合格的就得重做。
工錢是按照計件模式算,有一個底薪在,每月二兩銀子的底薪,挑選鴨絨的按斤來,每斤鴨絨五十文,衣服也一樣,一件五十文,若是勤快一些,肯幹一些,一個月下來賺個三四兩銀子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這對普通人家來說,已經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了。
更何況每個月每個人還有四天的休息,提前跟小組的組長說一聲,登記上就可以了。
這麽好的差事,幾乎搶破了腦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嗯。」羅氏點點頭,這幾個孫子孫女都是自己看著長大的,什麽樣的品性自己自然是清楚,文農老實憨厚,雖然不如其他幾個那麽聰明,卻是個靠得住的孩子,她相信這件事上文農一定能處理好的。
再說小嬌,若是她真的抗壓能力那麽差,隻怕也活不到現在,一個孤女,這麽多年不光是照顧了奶奶,還讓自家在村子裏沒被欺負,可見是個有主見也足夠堅強的,羅氏也放心了不少。
文農的親事定下,可算是解決了李氏的一塊心中大石,然而這件事帶來的後果就是,羅氏每次看到文俊都要上上下下的打量他個遍,然後看文修易眼不是眼,鼻子不是鼻子的。
文俊被自家奶奶那眼神看的頭皮發麻,隻能求助自家妹妹。
好在鴨絨廠的房子蓋的已經接近了尾聲,接下來最重要的事就是招人了。
文瑤也找了時間把皇帝寫的第一酒三個字做成了牌匾,正式掛在了文家酒廠的大門上。
畢竟是上過禦宴的酒,還被皇帝親自賜名,文瑤都不需要宣傳,那位自帶gg效果,畢竟禦酒誰不想喝啊。
而邱蓉蓉近水樓台先得月,最先拿下了文家酒廠第一酒的第一批訂單。
當然,親兄弟明算帳,第一酒因為已經成了皇帝口中的禦酒,文瑤也沒打算將這種酒往外大肆售賣,便和老秦商量著,每年都有定量,五百壇,每壇十斤,每年送二百壇進宮,送五十壇給福王,剩下的一部分,就用來賣給和他們合作的酒商。
有禦賜buff加持,這酒價自然不能太低,最後還是邱蓉蓉給出了主意,將這第一酒一壇定在了五百兩。
文瑤當時都驚呆了,五百兩一壇酒,瘋了嗎?真的會有人喝嗎?
然而她還是低估了這些人對皇權的追崇,為了能和皇帝喝上一樣的酒,捨得砸重金的人大有人在。
邱蓉蓉占了個關係,所以每年能分到五十壇,五百兩的定價是她自己幫著文瑤定的,自然不能耍賴,至於她拿過去之後轉手賣多少,那就跟文瑤沒關係了。
不少人都跑上門來想買酒了,為了不影響家人和村裏人,文瑤在城裏直接盤了個鋪子,做了個同樣一模一樣的牌匾掛上,將酒鋪的事全部丟給了樊管事,自己一門心思的撲在了鴨絨廠上。
畢竟他們家酒廠裏不止第一酒,還有很多別的酒呢。
第396章 這小子被瑤瑤灌迷魂湯了?
不得不說,樊管事真的是一個很稱職的管事,文瑤覺得自己給他開的工錢都少了,上到生意,下到家裏,事無巨細都能安排的好好的,簡直就是撿到寶了。
這不,光是挑選酒肆的掌櫃,樊管事就已經跑了鄧牙人那裏不下三次了。
有樊管事在,文瑤是一點都不擔心,一門心思的撲在鴨絨廠上。
廠房蓋的已經差不多,開始招工。
當時文修易和陳縣令就已經說過,以後每個村會給發展一個產業,就是古桐村遲遲未動,不是他們不想,主要是覺得古桐村畢竟是他們根據地,總得好好商量一下才行。
這不,正好文瑤要弄鴨絨廠,這廠要是弄起來,幾乎能解決村子裏一半以上的婦女就業的機會,加上古桐村占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在那,生產隊分到的地也是所有村子裏最多的,再弄出點什麽別的產業,那古桐村的村民恐怕是要分出三頭六臂來了。
這姑且不說,其他村子隻怕就要開始有意見了。
招工開始,除了那幾家一開始就安排了名額的,其他人都正常報名,然後篩選。
主要是分三個工種,一個就是分揀鴨絨,屠宰場那邊取下來的鴨毛,會統一送到鴨絨廠,然後分揀工人就負責將鴨毛上的鴨絨分揀出來,然後收集好。
第二個,就是鴨絨的處理部分,這一部分涉及到鴨絨的處理和去味,用文瑤的話說這一步就屬於核心技術了,之前都是李氏在做,但是鴨絨廠蓋起來之後,鴨絨產量肯定會增加,李氏一個人恐怕就忙不過來了。
一家人商量之後,還是決定從鄧牙人那裏買上十個人,至少手裏拿著他們的賣身契,他們不敢把秘方說出去,畢竟這個時代,背主可是要被直接打死的。
誰也不會不惜命不是?
第三個工種,就是做衣服的人了。
現在的女人,誰都會點針線活,能做衣服,但是這衣服和衣服的區別還是有的,羽絨服更講究的就是針腳的細密,不然就容易跑毛,所以在做衣服的人上,挑選是最為仔細的。
最後就是由蔡氏擔任的質檢隊,選的都是人品比較好,做事細心的人,總共五個,專門負責跟蔡氏一起檢查那些挑選出來的鴨絨合不合格,還有做好的衣服,如果有不合格的就得重做。
工錢是按照計件模式算,有一個底薪在,每月二兩銀子的底薪,挑選鴨絨的按斤來,每斤鴨絨五十文,衣服也一樣,一件五十文,若是勤快一些,肯幹一些,一個月下來賺個三四兩銀子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這對普通人家來說,已經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了。
更何況每個月每個人還有四天的休息,提前跟小組的組長說一聲,登記上就可以了。
這麽好的差事,幾乎搶破了腦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