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頁
穿成炮灰一家,反派弟弟忙開荒 作者:青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們現在隻想迴家幹飯。
要招待孟文吏,飯是在文家吃的,村長也跟著蹭了一頓。
孟文吏早就聽說文大人家的飯菜好吃,如今總算是一飽口福了。
吃飯的時候,文修易問村長:「村長,小孟被分到咱們村,村裏有地方給他住吧?」
陳縣令和文修易把縣衙裏的文吏,挑挑揀揀的都分到了各個村子,這個姓孟的文吏還是陳縣令給文修易推薦的,說這小夥子年紀不大,但是辦事牢靠,這最好的,當然是優先留給古桐村了。
孟文吏原名孟承光,今年也才二十,是個靦腆的小青年,這會一聽便目光灼灼的看向村長,其實心裏他更想留在文大人家啊。
村長連忙點頭:「安排好了,安排好了,我們家正好有間空屋子,就留給小孟大人,我媳婦都收拾好了,小孟大人隨時都能住過去。」
孟文吏心底一陣失落,哎。
不過轉而就想開了,都在一個村子裏住著,往後他免不了許多事要請教文大人,嘿嘿嘿……
這麽一想,小夥子也就開心了,連忙給村長道了謝,又表示了一番自己以後一定會盡心盡力的做事,眾人這才繼續吃飯。
吃完飯,村長領著孟文吏去他家看房子,文家人就坐在院子裏消化,順便聊會天休息一會,畢竟下午他們還得各自去幹各自的活兒呢。
文瑤忍不住問:「爹,就孟文吏一個人忙的過來嗎?」這原來一個生產隊,那各種大隊長小隊長會計的,一大堆人,現在沒人,大多數的活都得落在這小孟一個人的頭上。
文修易也不想啊,但是:「衙門沒人了啊,你陳伯伯為了這事兒都快愁禿頭了,招人也不太容易招,這衙門的人能是隨便招的啊,哎,村子裏又沒幾個人認識字。」村裏識字的人,全在他家了,但是他們也不能讓幾個孩子去幹這個吧。
文瑤搬著小板凳頓頓頓的挪了過去,小聲道:「要想富,先修路,教育改變命運,文化鑄造未來,爹,如今生產跟上了,這教育可不能落下啊。」
羅氏和文老漢現在看見父女倆湊在一起嘀咕就眼皮直跳。
「你倆又嘀咕什麽呢?」文老漢問道。
文瑤狡黠的看著文修易笑了笑,開口大聲迴道:「爺,我爹說咱們村是不是該建個學堂。」
文修易目瞪口呆。
他什麽時候說的??
文老漢倒抽了一口涼氣,一瞬間的怔愣過後就瞪上了文修易。
文修易見他握著煙杆的手逐漸收緊,忽然就頭皮發麻,連忙湊過去解釋:「爹,爹,您聽我說,聽我說,其實吧,瑤瑤說的也不無道理……」
第321章 愛幹幹,不幹拉倒
生產隊的推行很快就被實施了起來,但也並非一帆風順。
古桐村和焦家村是接受最快的兩個村子,規劃地下來的第一時間兩個村的村長就組織眾人開始開荒。
古桐村是相信老文家,焦家村則是相信和老文家是親戚的焦老漢家,所以大家幹勁十足,不會覺得縣太爺是在給他們畫大餅,將來毫無收穫。
但其他村子就沒這麽順利了,不是劃分的區域裏有自家開荒的地,就是覺得劃給他們的地不好,有個村子因為周邊都是山林,所以劃分到的耕地其實沒有多少,也正因為這個,他們就覺得縣太爺對他們不公平,其他村都是大麵積的耕地,隻有他們一大半都是林子。
陳縣令因為這事頭疼的不行,那個村的村長三天兩頭的跑到縣衙訴苦,求陳縣令給個解決的方案,重新給他們劃分點耕地。
陳縣令不堪受擾,幹脆跑到文家求助。
「我是真的沒招了,山樹村那片地,本來就四麵環山,能圈出來的荒地少之又少,大多數都讓他們自己開了啊,我總不能把他們的地再給收迴來做集體地,那不是更鬧的厲害嘛,文兄,你主意多,快幫我想想辦法吧。」陳縣令一來就追著文修易不放。
這段時間古桐村開荒,文修易天天都在這盯著,為了更好的開荒,村裏還搞了集資,買了牛,一家出一點,大頭是文家出的,買了四頭牛,加上村長家的牛和老文家的大黃,總共六頭牛。
所以古桐村的開荒進度是最快的,焦家村有樣學樣,也搞了集資,他們雖然不如古桐村這樣有文家作後盾,能多買幾頭牛,但是有焦老漢和小羅氏拿出來的十五兩銀子,加上村裏人集資的,也買了兩頭牛,倒也能省很多事。
陳縣令是在地裏找到文修易的,一找到他就開始訴苦。
當初規劃的時候文修易也跟著參與了,說是參與,其實做主的人一直都是他,陳縣令就是頂著個名頭髮號施令。
「他們那個村子,本來就四麵環山,耕地又少,又都被他們占了,我們上哪給他們再劃分耕地來。」文修易也是蹙眉。
陳縣令攤手:「是啊,我說了啊,不聽,說是讓我們從其他村子那邊分他們點,遠一點也沒事。」
文修易抬頭:「那哪行,每個村子的地都是根據人口規劃好的,分了他們其他村子的咋辦?」
「那你說咋辦嘛。」陳縣令幹脆在地坎上坐了下來,衣服髒不髒的也不管了。
「這,你讓我想想,山林也有山林的好處,走,去實地看看去。」文修易把陳縣令從地上拉了起來,叫上穆離就走。
路上碰到文老漢。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要招待孟文吏,飯是在文家吃的,村長也跟著蹭了一頓。
孟文吏早就聽說文大人家的飯菜好吃,如今總算是一飽口福了。
吃飯的時候,文修易問村長:「村長,小孟被分到咱們村,村裏有地方給他住吧?」
陳縣令和文修易把縣衙裏的文吏,挑挑揀揀的都分到了各個村子,這個姓孟的文吏還是陳縣令給文修易推薦的,說這小夥子年紀不大,但是辦事牢靠,這最好的,當然是優先留給古桐村了。
孟文吏原名孟承光,今年也才二十,是個靦腆的小青年,這會一聽便目光灼灼的看向村長,其實心裏他更想留在文大人家啊。
村長連忙點頭:「安排好了,安排好了,我們家正好有間空屋子,就留給小孟大人,我媳婦都收拾好了,小孟大人隨時都能住過去。」
孟文吏心底一陣失落,哎。
不過轉而就想開了,都在一個村子裏住著,往後他免不了許多事要請教文大人,嘿嘿嘿……
這麽一想,小夥子也就開心了,連忙給村長道了謝,又表示了一番自己以後一定會盡心盡力的做事,眾人這才繼續吃飯。
吃完飯,村長領著孟文吏去他家看房子,文家人就坐在院子裏消化,順便聊會天休息一會,畢竟下午他們還得各自去幹各自的活兒呢。
文瑤忍不住問:「爹,就孟文吏一個人忙的過來嗎?」這原來一個生產隊,那各種大隊長小隊長會計的,一大堆人,現在沒人,大多數的活都得落在這小孟一個人的頭上。
文修易也不想啊,但是:「衙門沒人了啊,你陳伯伯為了這事兒都快愁禿頭了,招人也不太容易招,這衙門的人能是隨便招的啊,哎,村子裏又沒幾個人認識字。」村裏識字的人,全在他家了,但是他們也不能讓幾個孩子去幹這個吧。
文瑤搬著小板凳頓頓頓的挪了過去,小聲道:「要想富,先修路,教育改變命運,文化鑄造未來,爹,如今生產跟上了,這教育可不能落下啊。」
羅氏和文老漢現在看見父女倆湊在一起嘀咕就眼皮直跳。
「你倆又嘀咕什麽呢?」文老漢問道。
文瑤狡黠的看著文修易笑了笑,開口大聲迴道:「爺,我爹說咱們村是不是該建個學堂。」
文修易目瞪口呆。
他什麽時候說的??
文老漢倒抽了一口涼氣,一瞬間的怔愣過後就瞪上了文修易。
文修易見他握著煙杆的手逐漸收緊,忽然就頭皮發麻,連忙湊過去解釋:「爹,爹,您聽我說,聽我說,其實吧,瑤瑤說的也不無道理……」
第321章 愛幹幹,不幹拉倒
生產隊的推行很快就被實施了起來,但也並非一帆風順。
古桐村和焦家村是接受最快的兩個村子,規劃地下來的第一時間兩個村的村長就組織眾人開始開荒。
古桐村是相信老文家,焦家村則是相信和老文家是親戚的焦老漢家,所以大家幹勁十足,不會覺得縣太爺是在給他們畫大餅,將來毫無收穫。
但其他村子就沒這麽順利了,不是劃分的區域裏有自家開荒的地,就是覺得劃給他們的地不好,有個村子因為周邊都是山林,所以劃分到的耕地其實沒有多少,也正因為這個,他們就覺得縣太爺對他們不公平,其他村都是大麵積的耕地,隻有他們一大半都是林子。
陳縣令因為這事頭疼的不行,那個村的村長三天兩頭的跑到縣衙訴苦,求陳縣令給個解決的方案,重新給他們劃分點耕地。
陳縣令不堪受擾,幹脆跑到文家求助。
「我是真的沒招了,山樹村那片地,本來就四麵環山,能圈出來的荒地少之又少,大多數都讓他們自己開了啊,我總不能把他們的地再給收迴來做集體地,那不是更鬧的厲害嘛,文兄,你主意多,快幫我想想辦法吧。」陳縣令一來就追著文修易不放。
這段時間古桐村開荒,文修易天天都在這盯著,為了更好的開荒,村裏還搞了集資,買了牛,一家出一點,大頭是文家出的,買了四頭牛,加上村長家的牛和老文家的大黃,總共六頭牛。
所以古桐村的開荒進度是最快的,焦家村有樣學樣,也搞了集資,他們雖然不如古桐村這樣有文家作後盾,能多買幾頭牛,但是有焦老漢和小羅氏拿出來的十五兩銀子,加上村裏人集資的,也買了兩頭牛,倒也能省很多事。
陳縣令是在地裏找到文修易的,一找到他就開始訴苦。
當初規劃的時候文修易也跟著參與了,說是參與,其實做主的人一直都是他,陳縣令就是頂著個名頭髮號施令。
「他們那個村子,本來就四麵環山,耕地又少,又都被他們占了,我們上哪給他們再劃分耕地來。」文修易也是蹙眉。
陳縣令攤手:「是啊,我說了啊,不聽,說是讓我們從其他村子那邊分他們點,遠一點也沒事。」
文修易抬頭:「那哪行,每個村子的地都是根據人口規劃好的,分了他們其他村子的咋辦?」
「那你說咋辦嘛。」陳縣令幹脆在地坎上坐了下來,衣服髒不髒的也不管了。
「這,你讓我想想,山林也有山林的好處,走,去實地看看去。」文修易把陳縣令從地上拉了起來,叫上穆離就走。
路上碰到文老漢。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