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6頁
炮灰男配的人生[快穿] 作者:傾碧悠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顧秋實陪著明月去了山上。
父女二人之間,客氣有餘,親近不足。明月不知道該怎麽和父親相處。
山頂的寺廟離山莊後門不遠。
而這個山莊不像是別人家的那樣大多數是用來種植蔬菜瓜果,因為梁家二老在此長住,這裏更像是一個別院,前前後後修了十年,假山魚池,小橋流水,樣樣齊全。
明月第一迴來這裏,一路賞著景上山,父女倆一前一後走著。
到了山頂,看著底下的雲海,明月心情很好:「爹,你對我真好。」
顧秋實輕咳了一聲,倒也不是單純陪明月過來,而是他自己也想來走走。
下山時,明月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麵。顧秋實跟在身後,手中抓著一把摺扇搖著。
再有幾天,寺廟中有燈會,好多想要來求神拜佛的人都會等著燈會的時候一起來,下山時,路旁幾乎沒有人。
忽然,就在前麵的明月哎呦一聲,然後就讓身邊的丫鬟去救人。
顧秋實聽到動靜,快走幾步,一眼看到有個帶髮修行的師太,背著個簍子,摔得頭破血流,人都昏迷不醒。
明月身邊的兩個丫鬟已經上前去扶人,她們沒什麽力氣,男女有別,胡林他們也幫不上忙。
不過,顧秋實認為,在小命麵前,名聲是小事,他剛想上前,明月已經跳了下去。
「爹,人還有氣,唿吸還算平穩,讓胡叔去喊人幫忙。」
此處離庵堂還有三裏地,但離梁家的莊子後門隻有半裏。胡林估算了一下距離,去了莊子。
大夫和婆子來得很快,彼時明月已經帶著兩個丫鬟將人抬到了路上躺著,顧秋實也已認出了昏迷的人,正是周氏。
大概是因為沒生過孩子的緣故,周氏肌膚白皙,看著不顯老,隻是一雙手很粗糙。
也是,那腦子裏裝著不少草……既然都跑到這裏來割草了,多半是因為庵堂附近的草已經割完。
當初兩人相看過,還沒到問名,梁昌平不知道她叫什麽名字。
大夫趕到,把脈過後表示她傷得挺重,雖然發現得及時,唿吸平穩,不至於有性命之憂,但也要好好養上一段時間。
明月有些為難:「爹,咱們是把人送迴庵堂,還是帶迴莊子上?」
「帶去莊子。」顧秋實看了一眼周氏那那是老繭的手,想也知道迴了庵堂多半得不到好的照顧。
一行人浩浩蕩蕩將周氏抬進了莊子,顧秋實沒有吩咐人去庵堂報信。
周氏當日沒醒,倒是晚上的時候,庵堂那邊來了人。
來的人是周夫人,也是周是的母親。
周夫人比梁母要年輕兩歲,但看著卻很是蒼老,臉上皺紋深深,手上也有不少繭子。當初還在城裏時,兩人就認識了,周夫人進門之後,對著梁母納頭就跪。
梁母驚了,急忙上前把人攔住:「不必如此,你這是做什麽呀?」
周夫人未語淚先流:「若不是你們出手搭救,我女兒怕是……我怕是要白髮人送黑髮人了。大恩不言謝,我也拿不出像樣的謝禮,唯有一拜,以表心意。」
梁母不允,愣是將年近五旬的周夫人扶了起來:「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周姑娘經此一難,後半生一定會平安順遂。」
周夫人擦著眼淚。
她們母女這些年在安堂一日日熬著,看不到翻身的希望。平安順遂……不過是奢望罷了。
「先別迴庵堂了,就在這裏住下吧,等周姑娘好轉了再說。」梁母都摸到了周夫人手上的老繭,猜到母女倆在庵堂裏的日子不好過。
周夫人不怕吃苦,但她不想折騰女兒。
「那我就厚顏留下,梁夫人大恩大德,我……」
「不說這種話。」梁母起身,「我帶你過去。」
顧秋實也站在旁邊,跟著一起去探望周氏。
周夫人看到頭上包著布,滿臉蒼白,連唇上都毫無血色的女兒,心痛得無以復加,撲到床前握著女兒的手:「玉宜……玉宜……你千萬不要有事,我……我……要是你出事……娘還怎麽活啊?」
她哭得傷心至極,顧秋實聽到她喊出的名字,心都跳了跳。
他側頭吩咐:「胡林,這屋子有點悶,床上的帳子都舊了,一會兒找些鮮亮的顏色來換上。」
胡林愕然。
說實話,這屋子裏的擺設和床上的帳子確實需要換,因為周家母女這麽多年住在庵堂,身上也穿著師太獨有的素袍。
她們雖然不是方外之人,也算是半個出家人。不應該用這些鮮亮的顏色。
胡林得知周氏要留在莊子裏養傷,都讓人去庫房裏翻素帳子了。
結果主子居然嫌棄帳子不鮮亮……按理說,主子那麽忙,應該不會想著給客人安排一個什麽帳子,尤其這還是女眷。難道……他不敢多想,立刻答應了下來。
明月才知道周家母女這些年的遭遇,頗為唏噓。
因為梁昌平對妻子一心一意的緣故,夫妻倆在城裏是出了名的恩愛,好多人都說白水靈運氣好……而關於兩人當初定親的原因,也總有知情人。
有不少人懷疑兩人的這門婚事是白水靈算計得來的,明月身為白水靈的侄女,也聽說過不少類似的傳言。
她不知道白水靈有沒有算計,隻知若不是當年的意外,如今梁府的家主夫人就是周氏。憑著梁昌平對妻子的一心一意,周氏的日子絕對會很好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父女二人之間,客氣有餘,親近不足。明月不知道該怎麽和父親相處。
山頂的寺廟離山莊後門不遠。
而這個山莊不像是別人家的那樣大多數是用來種植蔬菜瓜果,因為梁家二老在此長住,這裏更像是一個別院,前前後後修了十年,假山魚池,小橋流水,樣樣齊全。
明月第一迴來這裏,一路賞著景上山,父女倆一前一後走著。
到了山頂,看著底下的雲海,明月心情很好:「爹,你對我真好。」
顧秋實輕咳了一聲,倒也不是單純陪明月過來,而是他自己也想來走走。
下山時,明月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麵。顧秋實跟在身後,手中抓著一把摺扇搖著。
再有幾天,寺廟中有燈會,好多想要來求神拜佛的人都會等著燈會的時候一起來,下山時,路旁幾乎沒有人。
忽然,就在前麵的明月哎呦一聲,然後就讓身邊的丫鬟去救人。
顧秋實聽到動靜,快走幾步,一眼看到有個帶髮修行的師太,背著個簍子,摔得頭破血流,人都昏迷不醒。
明月身邊的兩個丫鬟已經上前去扶人,她們沒什麽力氣,男女有別,胡林他們也幫不上忙。
不過,顧秋實認為,在小命麵前,名聲是小事,他剛想上前,明月已經跳了下去。
「爹,人還有氣,唿吸還算平穩,讓胡叔去喊人幫忙。」
此處離庵堂還有三裏地,但離梁家的莊子後門隻有半裏。胡林估算了一下距離,去了莊子。
大夫和婆子來得很快,彼時明月已經帶著兩個丫鬟將人抬到了路上躺著,顧秋實也已認出了昏迷的人,正是周氏。
大概是因為沒生過孩子的緣故,周氏肌膚白皙,看著不顯老,隻是一雙手很粗糙。
也是,那腦子裏裝著不少草……既然都跑到這裏來割草了,多半是因為庵堂附近的草已經割完。
當初兩人相看過,還沒到問名,梁昌平不知道她叫什麽名字。
大夫趕到,把脈過後表示她傷得挺重,雖然發現得及時,唿吸平穩,不至於有性命之憂,但也要好好養上一段時間。
明月有些為難:「爹,咱們是把人送迴庵堂,還是帶迴莊子上?」
「帶去莊子。」顧秋實看了一眼周氏那那是老繭的手,想也知道迴了庵堂多半得不到好的照顧。
一行人浩浩蕩蕩將周氏抬進了莊子,顧秋實沒有吩咐人去庵堂報信。
周氏當日沒醒,倒是晚上的時候,庵堂那邊來了人。
來的人是周夫人,也是周是的母親。
周夫人比梁母要年輕兩歲,但看著卻很是蒼老,臉上皺紋深深,手上也有不少繭子。當初還在城裏時,兩人就認識了,周夫人進門之後,對著梁母納頭就跪。
梁母驚了,急忙上前把人攔住:「不必如此,你這是做什麽呀?」
周夫人未語淚先流:「若不是你們出手搭救,我女兒怕是……我怕是要白髮人送黑髮人了。大恩不言謝,我也拿不出像樣的謝禮,唯有一拜,以表心意。」
梁母不允,愣是將年近五旬的周夫人扶了起來:「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周姑娘經此一難,後半生一定會平安順遂。」
周夫人擦著眼淚。
她們母女這些年在安堂一日日熬著,看不到翻身的希望。平安順遂……不過是奢望罷了。
「先別迴庵堂了,就在這裏住下吧,等周姑娘好轉了再說。」梁母都摸到了周夫人手上的老繭,猜到母女倆在庵堂裏的日子不好過。
周夫人不怕吃苦,但她不想折騰女兒。
「那我就厚顏留下,梁夫人大恩大德,我……」
「不說這種話。」梁母起身,「我帶你過去。」
顧秋實也站在旁邊,跟著一起去探望周氏。
周夫人看到頭上包著布,滿臉蒼白,連唇上都毫無血色的女兒,心痛得無以復加,撲到床前握著女兒的手:「玉宜……玉宜……你千萬不要有事,我……我……要是你出事……娘還怎麽活啊?」
她哭得傷心至極,顧秋實聽到她喊出的名字,心都跳了跳。
他側頭吩咐:「胡林,這屋子有點悶,床上的帳子都舊了,一會兒找些鮮亮的顏色來換上。」
胡林愕然。
說實話,這屋子裏的擺設和床上的帳子確實需要換,因為周家母女這麽多年住在庵堂,身上也穿著師太獨有的素袍。
她們雖然不是方外之人,也算是半個出家人。不應該用這些鮮亮的顏色。
胡林得知周氏要留在莊子裏養傷,都讓人去庫房裏翻素帳子了。
結果主子居然嫌棄帳子不鮮亮……按理說,主子那麽忙,應該不會想著給客人安排一個什麽帳子,尤其這還是女眷。難道……他不敢多想,立刻答應了下來。
明月才知道周家母女這些年的遭遇,頗為唏噓。
因為梁昌平對妻子一心一意的緣故,夫妻倆在城裏是出了名的恩愛,好多人都說白水靈運氣好……而關於兩人當初定親的原因,也總有知情人。
有不少人懷疑兩人的這門婚事是白水靈算計得來的,明月身為白水靈的侄女,也聽說過不少類似的傳言。
她不知道白水靈有沒有算計,隻知若不是當年的意外,如今梁府的家主夫人就是周氏。憑著梁昌平對妻子的一心一意,周氏的日子絕對會很好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