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頁
炮灰男配的人生[快穿] 作者:傾碧悠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誌鵬一顆心提到了嗓子眼:「我……你別胡說!我隻是想爹娘了,迴來探望他們而已。」
「你不糾纏我的話,我不會胡說。還有管好,你的家人,不要讓他們再來糾纏我爹。」顧秋實想了想,「對了,你在外頭欠了那麽多的銀子,別把主意打到我頭上。你們家要是敢上門借錢,我絕對不會再幫你隱瞞。」
趙誌鵬麵色愈發尷尬。
他這一次至少要帶十兩迴城才算從容,但家裏沒有多少銀子,想要拿出這麽多,隻能賣房賣地。本來他也想著問趙誌東借一點,就等著今天過了開口呢,沒想到趙誌東先把這話給堵了迴來。
「我不問你借就是了。隻是你也要信守承諾,不要把那些事告訴外人。」
顧秋實嗤笑:「我可沒有承諾過。」
趙誌鵬:「……」
有人看到兄弟倆在低聲說話,笑著調侃:「你們這對親堂兄弟,如今都不是一家人了,還這麽親密呢?」
此人是村長的一個遠方侄子,家裏兄弟六人,多大的院子像是醃鹹菜似的才住得下。他早就看上了趙大方的院子,之前經常往這邊送菜,或是過來幫忙,隻等著人一死,自家撿現成的,誰知道半路會殺出一個趙繼發。
趙大方有了兒孫,他的田地和房子就不會便宜了外人。這人往這邊獻殷勤已經有兩三年,眼看到手的鴨子飛了,能高興才怪。
他這話含著挑撥之意,會讓人以為這對堂兄弟還很親密,趙大方這個過繼來的孫子根本養不熟。
顧秋實出聲:「別把我倆混為一談,是趙誌鵬主動來找我的。」
趙誌鵬聽到這話險些抓狂。
他一個讀書人,在村裏也算有頭有臉,走出去不管長輩晚輩,對他的態度都很和善。他要是跟誰說話,那人還會受寵若驚。讀了這麽多年的書,還是第一迴被人這樣嫌棄。
認親宴挺順利,村裏的人幫別人家做事,那都是有來有往,旁人有事你去幫忙,到自家做事,人家才會誠心誠意。
往日裏趙大方夫妻二人在村裏的存在感不高,上一次他辦喪事,來的人不多,宴席一完,眾人收拾了一下就走了,給他留了不少活兒。而這一次就不一樣,宴席過後,女人幫著擦桌掃地洗碗,男人們幫著把借來的桌椅板凳鍋碗瓢盆送迴各家,半個時辰不到,院子裏已經和沒辦事一樣幹淨整潔。
趙大方站在屋簷下,心知今天這些人留下幫忙,看的是趙繼發夫妻二人的麵子,愈發覺得這個兒子沒認錯。
*
趙誌鵬不敢在家裏多待,城裏的媳婦還等著他迴去呢,在認親宴的當晚,他催促家裏幫忙準備銀子。
「至少要十兩,如果能有二十兩,我一定能找人幫我作保。」
聽了這話,一家人的脊背都彎了幾分。
周氏知道家裏沒有多少積蓄,其實家裏每年的收成不算少,可兒子讀書花銷巨大,一開始還有點積蓄,後來兒子成親,花完了他們所有的銀子,連家裏的存糧都賣掉了。
「誌鵬,家裏上哪兒找這麽多銀子出來?你媳婦那邊不想想辦法?等你考中了,她跟著享福,你嶽父嶽母麵上也有光啊。」
趙誌鵬垂下眼眸,他哪裏敢說這些銀子不是拿來走動攀關係,而是用來堵他之前的債務?
「他們也出十兩,紅兒說了不夠,想要再為我爭取一點,但是我嶽父說,這種事情該我們家拿大頭。我覺得這話有理,人家要是主動給了,我能接著,可要是不願意,咱也不好強迫不是?」
趙繼強做夢都想要做秀才的爹,要是兒子能做官,他做個官太爺就更好了。當即起身:「我先去借,湊夠了自然最好,如果借不到這麽多,那就賣兩畝地。」
他說著就往外走。
趙誌鵬沒有阻止,村裏的趙家人日子過得挺殷實,不說頓頓大米白麵,家裏多多少少都有個一二兩的積蓄。
一家一兩,十家也就湊夠了。
當然了,借錢這種丟人的事,不符合他讀書人的身份。他沒有阻攔,也沒有提出要一起,而是起身去了茅房。
老祖宗對趙繼強很是失望,迴家後還病了一場。
家裏年紀最長的老人病了,族人各家都會上門探望,即便什麽東西也不送,也會問一問。
這一問,就得知老祖宗是被趙家過繼之事給氣著的。
說實話,趙老頭的日子過得不差……這一次他口口聲聲說是不想讓做生意的孫子牽連了讀書的孫子才過繼,可商戶人家能夠科舉這規矩已經有了好幾年,雖說這規矩有可能被改迴去,但是,他們已經分家了呀,趙誌鵬和趙誌東根本就不是一家人。
眾人都覺得,趙老頭這是想要全力培養大孫子讀書,害怕銀子不夠,想將分給小兒子的田地宅院全部收迴,才是過繼的真正原因。
這麽一算,趙繼強這混帳有點不厚道啊。
為了自己兒子讀書,將分給親弟弟的家財都收了迴來,分明就是把人往絕路上逼。
對待不厚道的人,眾人都沒有了相幫的心情。再說,誰家的銀子都來的不容易,趙家明明那麽富,哪裏有土財主跟農戶借銀子的道理?
趙繼強跑了幾家,聽了幾家哭窮,都不好意思強行讓人家借錢,眼神一轉,就將主意打到了侄子身上。
聽說趙誌東在鎮上賣了兩次貨物,每次都賣大幾車……本錢應該不少。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你不糾纏我的話,我不會胡說。還有管好,你的家人,不要讓他們再來糾纏我爹。」顧秋實想了想,「對了,你在外頭欠了那麽多的銀子,別把主意打到我頭上。你們家要是敢上門借錢,我絕對不會再幫你隱瞞。」
趙誌鵬麵色愈發尷尬。
他這一次至少要帶十兩迴城才算從容,但家裏沒有多少銀子,想要拿出這麽多,隻能賣房賣地。本來他也想著問趙誌東借一點,就等著今天過了開口呢,沒想到趙誌東先把這話給堵了迴來。
「我不問你借就是了。隻是你也要信守承諾,不要把那些事告訴外人。」
顧秋實嗤笑:「我可沒有承諾過。」
趙誌鵬:「……」
有人看到兄弟倆在低聲說話,笑著調侃:「你們這對親堂兄弟,如今都不是一家人了,還這麽親密呢?」
此人是村長的一個遠方侄子,家裏兄弟六人,多大的院子像是醃鹹菜似的才住得下。他早就看上了趙大方的院子,之前經常往這邊送菜,或是過來幫忙,隻等著人一死,自家撿現成的,誰知道半路會殺出一個趙繼發。
趙大方有了兒孫,他的田地和房子就不會便宜了外人。這人往這邊獻殷勤已經有兩三年,眼看到手的鴨子飛了,能高興才怪。
他這話含著挑撥之意,會讓人以為這對堂兄弟還很親密,趙大方這個過繼來的孫子根本養不熟。
顧秋實出聲:「別把我倆混為一談,是趙誌鵬主動來找我的。」
趙誌鵬聽到這話險些抓狂。
他一個讀書人,在村裏也算有頭有臉,走出去不管長輩晚輩,對他的態度都很和善。他要是跟誰說話,那人還會受寵若驚。讀了這麽多年的書,還是第一迴被人這樣嫌棄。
認親宴挺順利,村裏的人幫別人家做事,那都是有來有往,旁人有事你去幫忙,到自家做事,人家才會誠心誠意。
往日裏趙大方夫妻二人在村裏的存在感不高,上一次他辦喪事,來的人不多,宴席一完,眾人收拾了一下就走了,給他留了不少活兒。而這一次就不一樣,宴席過後,女人幫著擦桌掃地洗碗,男人們幫著把借來的桌椅板凳鍋碗瓢盆送迴各家,半個時辰不到,院子裏已經和沒辦事一樣幹淨整潔。
趙大方站在屋簷下,心知今天這些人留下幫忙,看的是趙繼發夫妻二人的麵子,愈發覺得這個兒子沒認錯。
*
趙誌鵬不敢在家裏多待,城裏的媳婦還等著他迴去呢,在認親宴的當晚,他催促家裏幫忙準備銀子。
「至少要十兩,如果能有二十兩,我一定能找人幫我作保。」
聽了這話,一家人的脊背都彎了幾分。
周氏知道家裏沒有多少積蓄,其實家裏每年的收成不算少,可兒子讀書花銷巨大,一開始還有點積蓄,後來兒子成親,花完了他們所有的銀子,連家裏的存糧都賣掉了。
「誌鵬,家裏上哪兒找這麽多銀子出來?你媳婦那邊不想想辦法?等你考中了,她跟著享福,你嶽父嶽母麵上也有光啊。」
趙誌鵬垂下眼眸,他哪裏敢說這些銀子不是拿來走動攀關係,而是用來堵他之前的債務?
「他們也出十兩,紅兒說了不夠,想要再為我爭取一點,但是我嶽父說,這種事情該我們家拿大頭。我覺得這話有理,人家要是主動給了,我能接著,可要是不願意,咱也不好強迫不是?」
趙繼強做夢都想要做秀才的爹,要是兒子能做官,他做個官太爺就更好了。當即起身:「我先去借,湊夠了自然最好,如果借不到這麽多,那就賣兩畝地。」
他說著就往外走。
趙誌鵬沒有阻止,村裏的趙家人日子過得挺殷實,不說頓頓大米白麵,家裏多多少少都有個一二兩的積蓄。
一家一兩,十家也就湊夠了。
當然了,借錢這種丟人的事,不符合他讀書人的身份。他沒有阻攔,也沒有提出要一起,而是起身去了茅房。
老祖宗對趙繼強很是失望,迴家後還病了一場。
家裏年紀最長的老人病了,族人各家都會上門探望,即便什麽東西也不送,也會問一問。
這一問,就得知老祖宗是被趙家過繼之事給氣著的。
說實話,趙老頭的日子過得不差……這一次他口口聲聲說是不想讓做生意的孫子牽連了讀書的孫子才過繼,可商戶人家能夠科舉這規矩已經有了好幾年,雖說這規矩有可能被改迴去,但是,他們已經分家了呀,趙誌鵬和趙誌東根本就不是一家人。
眾人都覺得,趙老頭這是想要全力培養大孫子讀書,害怕銀子不夠,想將分給小兒子的田地宅院全部收迴,才是過繼的真正原因。
這麽一算,趙繼強這混帳有點不厚道啊。
為了自己兒子讀書,將分給親弟弟的家財都收了迴來,分明就是把人往絕路上逼。
對待不厚道的人,眾人都沒有了相幫的心情。再說,誰家的銀子都來的不容易,趙家明明那麽富,哪裏有土財主跟農戶借銀子的道理?
趙繼強跑了幾家,聽了幾家哭窮,都不好意思強行讓人家借錢,眼神一轉,就將主意打到了侄子身上。
聽說趙誌東在鎮上賣了兩次貨物,每次都賣大幾車……本錢應該不少。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