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頁
炮灰男配的人生[快穿] 作者:傾碧悠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村長心裏不服氣,卻又不敢表露出來,聽說傅南昌聰明……聰明的孩子誰都喜歡。他把人叫到家裏說話,興致上來了教他認字,然後發現,傅南昌學得很快。
村長當時就起了惜才之心,也因為心裏憋著的那口氣,一咬牙,跑去跟傅家夫妻商量,讓他們送孩子讀書。
傅家夫妻生了子一女,雙親健在,還有兩兄弟都住在一起。
一家子接近二十口人沒分家,又是長輩當家,怎麽可能獨獨送傅南昌讀書?
不過,村裏人眼中的村長是見過世麵的人,請問人家誰不想改換門庭?傅家祖父深思熟慮過後,直接分了家。他們跟著老大度日。
傅父身為家中老三,此後隻需要每年送點糧食給大哥,就算盡了孝心。
饒是如此,傅父分家後家徒四壁,分到的那點糧食都不一定能吃到來年秋日,哪有餘力送兒子讀書?村長提出由他準備筆墨紙硯和一套新衣,其他的……他也愛莫能助。
村長送出這些東西的前提是家裏要送傅南昌讀書,傅家夫妻一商量,覺得要是錯過這個機會就太可惜了,於是,一咬牙把兒子送去了鎮上。
傅南昌很會抓住機會,他知道自己家裏交不起束脩,今年是勉強湊足了,明年卻不一定湊得足,他學得特別認真,抽出空閑就練字,夫子惜才,看他如此認真,天分又好,免了兩年束脩。
兩年後,傅南昌一手字寫得精巧雅致,像是女子所書,而書肆裏話本子最喜歡用這種字,經常去書肆的他發現了此事後,主動提出抄書。
他寫字又快又好,書肆抄書給的筆墨紙不算多,可容忍幾張浪費,但著實不多。一個弄不好,還要自己往裏貼墨和紙。但傅南昌從來就沒有貼過,還能把多給的那幾張紙和墨省下來自己用。
就這麽磕磕絆絆地讀了五年,傅南昌不光讀書不問家裏要錢,自己還攢了不少,聽了夫子的話去了城裏求學。
今兒已經傅南昌讀書的第九年,他準備要參加今年的縣試,一路走到如今,傅南昌付出了多少隻有他自己知道,他對這一次的現實很有把握,隻要能考中童生,即便今年考不上秀才,他的身份也不一樣了,並且他有把握在接下來的五年之內考中秀才。
得了秀才功名,他才算是真正的改換門庭。
可惜,就在這個當口,出了一件大事,他不止沒能考中童生,甚至連考場都進不去。
「南昌,你別磨蹭太久了,快點啊!我去看過了,馬車還在。」
顧秋實聽到這聲音,迴過神來,他又不是真的上茅房,當即整理了一下衣裳,從窩棚後麵出來。
站在前麵催他的人是傅南昌的大哥,村裏人都喊他土狗。
賤命好養活嘛!
話是這麽說,但也不至於賤到這種地步,皆因為在傅家老大之前,夫妻倆養的那個女兒沒立住,兩歲時生了一場病,燒得渾身滾燙,熬了大夫的一劑藥灌下去,當場就抽搐不止,幾息後就斷了氣。
孩子養不住,在村裏很常見。於是趕緊給原本是老二的孩子改名土狗。
一整個山洞村裏,沒幾個人有正經的名字,傅南昌這個名兒還是他當初讀書的時候村長取的,後來他讀了幾年書,一次過年與家裏圍坐著守夜時,兄弟幾個圍著讓他取名字,他給大哥取名南方,二哥南北,小妹南珠。
名字是取了,但是沒有人喊,村裏人喊傅家老大,還是喚土狗。傅家老二就還是二娃子,不過,後來在傅家老二的強烈要求下,好多人都改了口。
有了記憶,顧秋實就不急了,距離約定好的時間還有半個時辰,傅南昌在這些事情上從不會弄錯,向來都是提前到。
「大哥,有人比我還遠,不急。」
麵前的傅南方今年滿打滿算也才二十一,但看著已經二十好幾,這都是窮鬧的。地裏的活兒累,幹活得從早曬到晚,再好的肌膚也經不起這麽折騰。
「哎呀,宜早不宜遲。」傅南方催促。
一著急,還上前來抓顧秋實的包袱,準備送他過去。
顧秋實哭笑不得,包袱裏隻有路上吃的幹糧還有一套換洗衣物,此外就是一套筆墨紙硯。對於傅南昌來說,這點兒東西根本不重。
兄弟倆趕往鎮子口,車夫看到顧秋實,立即迎上前:「傅書生,就等您了。」
顧秋實頷首,避開了他要接包袱的手,自己上了馬車。
而車廂裏已經有了五人。
往日傅南昌從府城迴來,經常與這幾人結伴,實在是鎮子太小,此處與府城之間來往的人不多。若是不與人結伴,自己說走就走,除非願意獨自包一架馬車,否則就會在其他鎮子被拋下。
與人結伴,與人方便,與己方便。
顧秋實坐穩之後,衝著傅南方揮了揮手。
傅南方站在路旁,沒有立刻轉身,顧秋實的馬車都轉彎了,他還站在那處。
「那是你大哥吧?你們長得可真像。」
說話的是傅南昌的同窗趙大山,他坐在左邊車廂最靠裏的位置,兩人還是同齡,他已經讀了十年,和傅南昌不一樣的是,他家住鎮上,且他還沒有成親。
是的,傅南昌已經成親,家裏張羅的。傅家對於他考中功名這件事抱有很大的期待,但也做了兩手準備,如果考不中,也不能耽誤了親事和生孩子。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村長當時就起了惜才之心,也因為心裏憋著的那口氣,一咬牙,跑去跟傅家夫妻商量,讓他們送孩子讀書。
傅家夫妻生了子一女,雙親健在,還有兩兄弟都住在一起。
一家子接近二十口人沒分家,又是長輩當家,怎麽可能獨獨送傅南昌讀書?
不過,村裏人眼中的村長是見過世麵的人,請問人家誰不想改換門庭?傅家祖父深思熟慮過後,直接分了家。他們跟著老大度日。
傅父身為家中老三,此後隻需要每年送點糧食給大哥,就算盡了孝心。
饒是如此,傅父分家後家徒四壁,分到的那點糧食都不一定能吃到來年秋日,哪有餘力送兒子讀書?村長提出由他準備筆墨紙硯和一套新衣,其他的……他也愛莫能助。
村長送出這些東西的前提是家裏要送傅南昌讀書,傅家夫妻一商量,覺得要是錯過這個機會就太可惜了,於是,一咬牙把兒子送去了鎮上。
傅南昌很會抓住機會,他知道自己家裏交不起束脩,今年是勉強湊足了,明年卻不一定湊得足,他學得特別認真,抽出空閑就練字,夫子惜才,看他如此認真,天分又好,免了兩年束脩。
兩年後,傅南昌一手字寫得精巧雅致,像是女子所書,而書肆裏話本子最喜歡用這種字,經常去書肆的他發現了此事後,主動提出抄書。
他寫字又快又好,書肆抄書給的筆墨紙不算多,可容忍幾張浪費,但著實不多。一個弄不好,還要自己往裏貼墨和紙。但傅南昌從來就沒有貼過,還能把多給的那幾張紙和墨省下來自己用。
就這麽磕磕絆絆地讀了五年,傅南昌不光讀書不問家裏要錢,自己還攢了不少,聽了夫子的話去了城裏求學。
今兒已經傅南昌讀書的第九年,他準備要參加今年的縣試,一路走到如今,傅南昌付出了多少隻有他自己知道,他對這一次的現實很有把握,隻要能考中童生,即便今年考不上秀才,他的身份也不一樣了,並且他有把握在接下來的五年之內考中秀才。
得了秀才功名,他才算是真正的改換門庭。
可惜,就在這個當口,出了一件大事,他不止沒能考中童生,甚至連考場都進不去。
「南昌,你別磨蹭太久了,快點啊!我去看過了,馬車還在。」
顧秋實聽到這聲音,迴過神來,他又不是真的上茅房,當即整理了一下衣裳,從窩棚後麵出來。
站在前麵催他的人是傅南昌的大哥,村裏人都喊他土狗。
賤命好養活嘛!
話是這麽說,但也不至於賤到這種地步,皆因為在傅家老大之前,夫妻倆養的那個女兒沒立住,兩歲時生了一場病,燒得渾身滾燙,熬了大夫的一劑藥灌下去,當場就抽搐不止,幾息後就斷了氣。
孩子養不住,在村裏很常見。於是趕緊給原本是老二的孩子改名土狗。
一整個山洞村裏,沒幾個人有正經的名字,傅南昌這個名兒還是他當初讀書的時候村長取的,後來他讀了幾年書,一次過年與家裏圍坐著守夜時,兄弟幾個圍著讓他取名字,他給大哥取名南方,二哥南北,小妹南珠。
名字是取了,但是沒有人喊,村裏人喊傅家老大,還是喚土狗。傅家老二就還是二娃子,不過,後來在傅家老二的強烈要求下,好多人都改了口。
有了記憶,顧秋實就不急了,距離約定好的時間還有半個時辰,傅南昌在這些事情上從不會弄錯,向來都是提前到。
「大哥,有人比我還遠,不急。」
麵前的傅南方今年滿打滿算也才二十一,但看著已經二十好幾,這都是窮鬧的。地裏的活兒累,幹活得從早曬到晚,再好的肌膚也經不起這麽折騰。
「哎呀,宜早不宜遲。」傅南方催促。
一著急,還上前來抓顧秋實的包袱,準備送他過去。
顧秋實哭笑不得,包袱裏隻有路上吃的幹糧還有一套換洗衣物,此外就是一套筆墨紙硯。對於傅南昌來說,這點兒東西根本不重。
兄弟倆趕往鎮子口,車夫看到顧秋實,立即迎上前:「傅書生,就等您了。」
顧秋實頷首,避開了他要接包袱的手,自己上了馬車。
而車廂裏已經有了五人。
往日傅南昌從府城迴來,經常與這幾人結伴,實在是鎮子太小,此處與府城之間來往的人不多。若是不與人結伴,自己說走就走,除非願意獨自包一架馬車,否則就會在其他鎮子被拋下。
與人結伴,與人方便,與己方便。
顧秋實坐穩之後,衝著傅南方揮了揮手。
傅南方站在路旁,沒有立刻轉身,顧秋實的馬車都轉彎了,他還站在那處。
「那是你大哥吧?你們長得可真像。」
說話的是傅南昌的同窗趙大山,他坐在左邊車廂最靠裏的位置,兩人還是同齡,他已經讀了十年,和傅南昌不一樣的是,他家住鎮上,且他還沒有成親。
是的,傅南昌已經成親,家裏張羅的。傅家對於他考中功名這件事抱有很大的期待,但也做了兩手準備,如果考不中,也不能耽誤了親事和生孩子。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