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鮮又嫩,不錯。」
陸彥生也將節奏放緩,半日溫書半日習字,偶爾帶陳五娘在京都閑逛,儼然一副度假姿態。
陳五娘很有些擔心相公會玩物喪誌,偶爾板起臉故作老成的說幾句,陸彥生便笑著看她:「娘子放心,為夫心中有數。」
轉眼到了十一月,京都冷的早,晨起時台階上都打白霜了。看著一地蕭瑟,小娘子縮了縮脖子:「真冷啊。」
話音未落,身上就被人披上披風,陸彥生穿戴齊整,摸了摸小娘子的臉頰:「走,今日隨為夫幹正經事去。」
第59章
陳五娘心生好奇, 一路上都在問是什麽事。
瞧著娘子好奇的樣子,陸彥生覺得可愛有趣,便有意賣關子, 直到一刻鍾後, 馬車停下,二人下了車。
陳五娘見是一家酒樓,笑盈盈道:「相公原來是嘴饞了,帶我來吃好吃的呀。」
陸彥生莞爾,刮刮娘子的翹鼻:「是也,非也。」
眼前這酒樓飯菜酒水滋味好, 卻不是吸引客人的唯一法寶,這酒樓時常舉辦詩畫聚會, 還會邀請京城名士前來參加品鑑, 因此這樓裏上下往來的皆是讀書人。
陸彥生的功課不必多說, 經史子集他熟讀在心,名師大家的文章也鑽研頗多, 館閣體寫得好, 草書也有自己的風格, 然而科舉充滿了不確定性, 想要一舉考中, 絕不可閉門造車,要多多結交書生舉子, 博採眾長才是。
這便是陸彥生帶陳五娘來此的目的。
「夥計, 你們店的招牌菜是什麽?」
入了內,酒樓上下三層已賓客滿屋, 幸好還剩有雅座, 雖價格貴些, 卻在二人消費能力之內。
陳五娘早就餓了,端起熱茶抿了一口,便點起菜來。
店夥計口舌伶俐:「本店有炙羊羹和醬香兔,冷天吃最是滋補,客官點哪個。」
瞧娘子蹙著眉一臉糾結,陸彥生索性做了主:「都上。」
「好哩。」夥計響亮的應了,又推薦了玉菇蟲草雞湯,素三絲,醬肉卷和荷花糕等菜色,加上一壺溫酒,葷素搭配了滿滿一桌。
一樓最中間搭了個小高台,不時的掛出詩文對子等邀食客對答,陸彥生斯文的品嚐著飯食,招店夥計取來紙筆,偶爾對上一句,再著人送上高台,用此等方式以文會友,正是這個酒樓的特色。
開始幾天收穫不大,後來陸彥生帶著陳五娘又來過幾迴,慢慢認識了一些文人舉子,其中不乏勛貴高族,侯府子孫,陸彥生不卑不亢,加上才學好,慢慢的同他們結交熟識,這些高門第的人,獲取信息的渠道寬,家中藏書多,陸彥生獲益頗豐。
但他也不是那等攀附富貴的人,對於那些貧家舉子,陸彥生也真心結交,碰上囊中羞澀的便助其一臂之力。
-
相公忙於功課,陳五娘也沒閑著,除處理族中生意外,在京城熟悉環境後,小試牛刀,花銀子盤下了一間小香粉鋪子,用心經營之下倒也紅火,於是又開了第二間、第三間,所得收益除了應付京中開銷,竟還有不少結餘,因這是京中新置辦的產業,又是傾陳五娘一人之力,便沒有入公家的帳,算是她一個人的私場。
小娘子可高興了,常說往後她來養相公,叫陸彥生安心讀書便是。
陸彥生輕輕一笑,在小娘子臉上落下一吻:「娘子真好,陸某人無以迴報。」
陳五娘鼓起勇氣,湊到丈夫耳邊小聲說了一句,臉紅彤彤的偏裝作鎮定的樣子,叫人想欺負。
屋裏燈熄了,屋外的翠玲舉著蠟燭迴到隔壁守夜的小房間,隱約聽見「以身相許」的字眼,翠玲不懂,聳了聳肩睡下了。
院裏一片靜悄悄。
在京的日子過得十分平靜愜意,陳五娘生意做得好,風調雨順,陸彥生也在友人的介紹下,進入一家私學讀書,這私學的先生是個已致仕的老進士,脾性怪異,罵起人來毫不嘴軟,但陸彥生偏對了他的脾氣,得到很多指點。
秋去春來,數年時光匆匆而過,除夕後便是鄉試之年,陸彥生決定帶陳五娘返迴原籍參加鄉試。
陳五娘喜歡京城的繁華熱鬧,但一想到果兒、陸何氏,她便歸心似箭,這些年雖與老家通信頻繁,但文字所述,終究不必眼見的真切。
啟程的前半個月陳五娘除了吩咐人收拾行李,託付打點生意外,就是逛各色鋪子,買衣料、脂粉、藥材等等禮物,足足裝了三個大箱子,而陸彥生則忙著和友人師長告別。
「終於迴家了。」
啟程那日,陳五娘的心情格外激動。
陸彥生對安山村自認為感情不深,他在陸家大宅裏過了一段太過壓抑的生活,常想著離開,但是……
看著小娘子雀躍開心的樣子,陸彥生不由的勾起唇角,隻要娘子喜歡,他便沒那麽討厭陸家大宅了。
-
「迴來了,迴來了!」
安山村眾人早就收到了陳五娘他們要歸家的信,個個掐著日子盼他們迴來,陸何氏最是期待,常到村口去轉轉。
這日午後,她剛用過飯,就聽見下人喊,忙起身就要往外去,身邊的徐婆子扯住老夫人的胳膊,笑道:「是縣裏接人的迴來傳信兒,七爺和七夫人剛到縣裏,還沒進村呢。」
再說,即便到家門口了,也該小輩來見陸何氏這個長輩嘛。
然而陸何氏哪裏管這許多,她隻曉得自己幾年沒見兒子兒媳,思念的厲害。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陸彥生也將節奏放緩,半日溫書半日習字,偶爾帶陳五娘在京都閑逛,儼然一副度假姿態。
陳五娘很有些擔心相公會玩物喪誌,偶爾板起臉故作老成的說幾句,陸彥生便笑著看她:「娘子放心,為夫心中有數。」
轉眼到了十一月,京都冷的早,晨起時台階上都打白霜了。看著一地蕭瑟,小娘子縮了縮脖子:「真冷啊。」
話音未落,身上就被人披上披風,陸彥生穿戴齊整,摸了摸小娘子的臉頰:「走,今日隨為夫幹正經事去。」
第59章
陳五娘心生好奇, 一路上都在問是什麽事。
瞧著娘子好奇的樣子,陸彥生覺得可愛有趣,便有意賣關子, 直到一刻鍾後, 馬車停下,二人下了車。
陳五娘見是一家酒樓,笑盈盈道:「相公原來是嘴饞了,帶我來吃好吃的呀。」
陸彥生莞爾,刮刮娘子的翹鼻:「是也,非也。」
眼前這酒樓飯菜酒水滋味好, 卻不是吸引客人的唯一法寶,這酒樓時常舉辦詩畫聚會, 還會邀請京城名士前來參加品鑑, 因此這樓裏上下往來的皆是讀書人。
陸彥生的功課不必多說, 經史子集他熟讀在心,名師大家的文章也鑽研頗多, 館閣體寫得好, 草書也有自己的風格, 然而科舉充滿了不確定性, 想要一舉考中, 絕不可閉門造車,要多多結交書生舉子, 博採眾長才是。
這便是陸彥生帶陳五娘來此的目的。
「夥計, 你們店的招牌菜是什麽?」
入了內,酒樓上下三層已賓客滿屋, 幸好還剩有雅座, 雖價格貴些, 卻在二人消費能力之內。
陳五娘早就餓了,端起熱茶抿了一口,便點起菜來。
店夥計口舌伶俐:「本店有炙羊羹和醬香兔,冷天吃最是滋補,客官點哪個。」
瞧娘子蹙著眉一臉糾結,陸彥生索性做了主:「都上。」
「好哩。」夥計響亮的應了,又推薦了玉菇蟲草雞湯,素三絲,醬肉卷和荷花糕等菜色,加上一壺溫酒,葷素搭配了滿滿一桌。
一樓最中間搭了個小高台,不時的掛出詩文對子等邀食客對答,陸彥生斯文的品嚐著飯食,招店夥計取來紙筆,偶爾對上一句,再著人送上高台,用此等方式以文會友,正是這個酒樓的特色。
開始幾天收穫不大,後來陸彥生帶著陳五娘又來過幾迴,慢慢認識了一些文人舉子,其中不乏勛貴高族,侯府子孫,陸彥生不卑不亢,加上才學好,慢慢的同他們結交熟識,這些高門第的人,獲取信息的渠道寬,家中藏書多,陸彥生獲益頗豐。
但他也不是那等攀附富貴的人,對於那些貧家舉子,陸彥生也真心結交,碰上囊中羞澀的便助其一臂之力。
-
相公忙於功課,陳五娘也沒閑著,除處理族中生意外,在京城熟悉環境後,小試牛刀,花銀子盤下了一間小香粉鋪子,用心經營之下倒也紅火,於是又開了第二間、第三間,所得收益除了應付京中開銷,竟還有不少結餘,因這是京中新置辦的產業,又是傾陳五娘一人之力,便沒有入公家的帳,算是她一個人的私場。
小娘子可高興了,常說往後她來養相公,叫陸彥生安心讀書便是。
陸彥生輕輕一笑,在小娘子臉上落下一吻:「娘子真好,陸某人無以迴報。」
陳五娘鼓起勇氣,湊到丈夫耳邊小聲說了一句,臉紅彤彤的偏裝作鎮定的樣子,叫人想欺負。
屋裏燈熄了,屋外的翠玲舉著蠟燭迴到隔壁守夜的小房間,隱約聽見「以身相許」的字眼,翠玲不懂,聳了聳肩睡下了。
院裏一片靜悄悄。
在京的日子過得十分平靜愜意,陳五娘生意做得好,風調雨順,陸彥生也在友人的介紹下,進入一家私學讀書,這私學的先生是個已致仕的老進士,脾性怪異,罵起人來毫不嘴軟,但陸彥生偏對了他的脾氣,得到很多指點。
秋去春來,數年時光匆匆而過,除夕後便是鄉試之年,陸彥生決定帶陳五娘返迴原籍參加鄉試。
陳五娘喜歡京城的繁華熱鬧,但一想到果兒、陸何氏,她便歸心似箭,這些年雖與老家通信頻繁,但文字所述,終究不必眼見的真切。
啟程的前半個月陳五娘除了吩咐人收拾行李,託付打點生意外,就是逛各色鋪子,買衣料、脂粉、藥材等等禮物,足足裝了三個大箱子,而陸彥生則忙著和友人師長告別。
「終於迴家了。」
啟程那日,陳五娘的心情格外激動。
陸彥生對安山村自認為感情不深,他在陸家大宅裏過了一段太過壓抑的生活,常想著離開,但是……
看著小娘子雀躍開心的樣子,陸彥生不由的勾起唇角,隻要娘子喜歡,他便沒那麽討厭陸家大宅了。
-
「迴來了,迴來了!」
安山村眾人早就收到了陳五娘他們要歸家的信,個個掐著日子盼他們迴來,陸何氏最是期待,常到村口去轉轉。
這日午後,她剛用過飯,就聽見下人喊,忙起身就要往外去,身邊的徐婆子扯住老夫人的胳膊,笑道:「是縣裏接人的迴來傳信兒,七爺和七夫人剛到縣裏,還沒進村呢。」
再說,即便到家門口了,也該小輩來見陸何氏這個長輩嘛。
然而陸何氏哪裏管這許多,她隻曉得自己幾年沒見兒子兒媳,思念的厲害。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