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漏巷外表破落,住在裏麵的聰明的投機商人財力卻相當雄厚,他們收的舊貨如今已堆滿了兩個大倉庫,這些商人相信,這些當做破爛收迴來的玩意兒,一定能掙錢。
這不,主顧陸七爺上門了。
「這些東西啊洗一洗,修一修,買出去能翻好幾倍的價錢。」
「七夫人聰明啊,哈哈哈,到我這看舊貨的您是頭一個,其他人還沒想通這道理呢,過日子嘛,少不了這些傢夥什,隻要城裏有活人,這些櫃子凳子就不是破爛,就值錢。」
聽到陸彥生科普三漏巷的由來,陳五娘還以為裏麵住著的都是些兇神惡煞的人,沒想到收了兩大倉庫舊貨的是一位三十多歲的婦人,婦人個子不高,圓臉,笑嗬嗬的。
一邊介紹一邊引他們去倉庫看,腐朽的大門『嘎吱』一聲被推開,屋頂和牆壁上的灰塵簌簌掉落,婦人一邊捂嘴,邊伸出胳膊攔在門前,笑道,「灰塵大,緩緩再進去看吧。」
陸彥生對王林使了個眼色,等灰塵消了些,他領著那兩個護衛進去看貨,這些東西收來後就囤積著,下麵的家具受潮發黴生蟲,上頭的要好很多。而有的家具本身質量上佳,哪怕在倉庫囤了數年,依舊堅固如初。
兩個護衛來迴的看,王林還上手敲敲打打,同護衛隨機搬出幾樣來擺在院中叫七爺七夫人看。
這些東西在陸彥生眼中破的不成樣子,上麵的漆都快掉光了,且很斑駁,一股子黴味兒,他是寧願站著也不肯坐這樣的凳子,於是蹙著眉連連搖頭。
陳五娘就不一樣了,她是苦過來的人,眼前這張凳子放在普通人家,修修補補傳給下輩人繼續用都沒有問題。
王林和兩個護衛包括那婦人都覺得不錯,這凳子特別好。
「裏麵的貨都是這種質量?」陸彥生問王林道。
「倉庫中少部分家具完全不能用,質量上佳的也少,多數是這種質量。」王林進倉庫以後觀察的很仔細,因此陸彥生問他的話皆能答上來。
小娘子滿意了,詢問那婦人價錢如何算,婦人不吃虧也不獅子大開口,說按照她進價的五倍賣給他們,當初進價極低,三斤一文錢,現在就算翻五倍也不貴,舊家具稍稍翻新,賣出去貴十倍二十倍不止,要掙大頭還是最後的零售環節。
這婦人沒有鋪子、夥計,光倒騰能掙五倍,已經不錯了。
「好啊,夫人做人爽快,那我們成交吧,以後我這兒有什麽好東西,優先告訴你知道。」
見陳五娘同意了,婦人大喜。
後續的稱重、運輸、清洗和翻新,以及定價售賣等事宜,自有下麵的夥計和掌櫃去處理,不必親力親為,陳五娘擔心那雜貨鋪的掌櫃無用或者不盡心,叫周管事挑了個厲害的去店中一起幫忙。
三天之內舊貨需上架售賣,五天之內她要見到營利,這是小娘子的原話。
周管事一凜,沉聲答,「一定辦到。」
……
一眨眼就要到中秋了,中秋節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的風俗,前者陳五娘不感興趣覺得不好玩兒,這吃月餅是她最感興趣的,但除了吃,還有一樁好玩的事情,便是賞花燈。
花燈造型各異,燈一點璀璨閃亮,特別美。陳五娘小時候和爹娘哥哥去鎮上看燈,最期盼的事就是能有一盞自己的花燈,可惜花燈貴,陳家不會將錢花在這些閑玩意兒上頭。
陳五娘也覺得跟看看就知足了。
但現在不一樣了,宅院裏有的是材料,小娘子想要圓小時候的夢,讓田婆子準備好了製作花燈所需的資料,在院裏的石桌上擺好,她要親手做花燈了。
小娘子想了想,腦海中浮現出了五光十色、各種樣子的燈,太複雜的她不會做,那便做一個最簡單的吧。
陸彥生遵循一日之計在於晨的古話,認為人精神最佳的時辰是早上半日,所以隻要沒旁的事,吃過朝食以後他要去書房讀一時辰的書。
一看書,陸彥生整個人都會沉靜下來,如鬆如竹。
一時辰以後他抬頭往窗外看了眼,正好看到小娘子坐在窗外不遠處,埋頭搗鼓著什麽,頭上的珠簪隨著她的動作一顫一顫。
陸彥生忍不住多看了幾眼,放下書本往窗邊走去,「你在做甚?」
小娘子做毀了一個燈籠,正惱火,聞言趕緊將敗品藏在身後,「沒什麽,我在看書。」
說完不待陸彥生迴話,抱著東西一溜煙跑了。
唉,想做個花燈怎麽這樣難啊,小娘子很苦惱,這是彥生痊癒後的第一個節日,她想親手做一件禮物送他。
可看著手中又醜又皺的燈籠,這怎麽送的出手。
作者有話說:
午好
第30章
中秋至, 這次秋收是難得的豐收之秋,陸家的曬穀台、倉庫裏堆滿了新打的糧食,倉庫空了這麽些年, 已經很久沒有充盈過了。
陸二太爺高興, 陸家上下的主子、下人,以及安山村的村民們都高興,到了中秋節二太爺決定大操辦一場。
人們盼著過節,喜歡熱鬧,大概是這樣生活便有了盼頭,人嘛, 總要有些惦記的、牽掛的東西。
而今暫時讓陳五娘惦記的就是做花燈了。
每天早上,當果兒去了私塾, 陸彥生也去書房溫書, 小娘子就拿上竹篾、細麻線, 以及小刀宣紙等物在院裏尋個僻靜的地方,埋頭苦幹。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這不,主顧陸七爺上門了。
「這些東西啊洗一洗,修一修,買出去能翻好幾倍的價錢。」
「七夫人聰明啊,哈哈哈,到我這看舊貨的您是頭一個,其他人還沒想通這道理呢,過日子嘛,少不了這些傢夥什,隻要城裏有活人,這些櫃子凳子就不是破爛,就值錢。」
聽到陸彥生科普三漏巷的由來,陳五娘還以為裏麵住著的都是些兇神惡煞的人,沒想到收了兩大倉庫舊貨的是一位三十多歲的婦人,婦人個子不高,圓臉,笑嗬嗬的。
一邊介紹一邊引他們去倉庫看,腐朽的大門『嘎吱』一聲被推開,屋頂和牆壁上的灰塵簌簌掉落,婦人一邊捂嘴,邊伸出胳膊攔在門前,笑道,「灰塵大,緩緩再進去看吧。」
陸彥生對王林使了個眼色,等灰塵消了些,他領著那兩個護衛進去看貨,這些東西收來後就囤積著,下麵的家具受潮發黴生蟲,上頭的要好很多。而有的家具本身質量上佳,哪怕在倉庫囤了數年,依舊堅固如初。
兩個護衛來迴的看,王林還上手敲敲打打,同護衛隨機搬出幾樣來擺在院中叫七爺七夫人看。
這些東西在陸彥生眼中破的不成樣子,上麵的漆都快掉光了,且很斑駁,一股子黴味兒,他是寧願站著也不肯坐這樣的凳子,於是蹙著眉連連搖頭。
陳五娘就不一樣了,她是苦過來的人,眼前這張凳子放在普通人家,修修補補傳給下輩人繼續用都沒有問題。
王林和兩個護衛包括那婦人都覺得不錯,這凳子特別好。
「裏麵的貨都是這種質量?」陸彥生問王林道。
「倉庫中少部分家具完全不能用,質量上佳的也少,多數是這種質量。」王林進倉庫以後觀察的很仔細,因此陸彥生問他的話皆能答上來。
小娘子滿意了,詢問那婦人價錢如何算,婦人不吃虧也不獅子大開口,說按照她進價的五倍賣給他們,當初進價極低,三斤一文錢,現在就算翻五倍也不貴,舊家具稍稍翻新,賣出去貴十倍二十倍不止,要掙大頭還是最後的零售環節。
這婦人沒有鋪子、夥計,光倒騰能掙五倍,已經不錯了。
「好啊,夫人做人爽快,那我們成交吧,以後我這兒有什麽好東西,優先告訴你知道。」
見陳五娘同意了,婦人大喜。
後續的稱重、運輸、清洗和翻新,以及定價售賣等事宜,自有下麵的夥計和掌櫃去處理,不必親力親為,陳五娘擔心那雜貨鋪的掌櫃無用或者不盡心,叫周管事挑了個厲害的去店中一起幫忙。
三天之內舊貨需上架售賣,五天之內她要見到營利,這是小娘子的原話。
周管事一凜,沉聲答,「一定辦到。」
……
一眨眼就要到中秋了,中秋節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的風俗,前者陳五娘不感興趣覺得不好玩兒,這吃月餅是她最感興趣的,但除了吃,還有一樁好玩的事情,便是賞花燈。
花燈造型各異,燈一點璀璨閃亮,特別美。陳五娘小時候和爹娘哥哥去鎮上看燈,最期盼的事就是能有一盞自己的花燈,可惜花燈貴,陳家不會將錢花在這些閑玩意兒上頭。
陳五娘也覺得跟看看就知足了。
但現在不一樣了,宅院裏有的是材料,小娘子想要圓小時候的夢,讓田婆子準備好了製作花燈所需的資料,在院裏的石桌上擺好,她要親手做花燈了。
小娘子想了想,腦海中浮現出了五光十色、各種樣子的燈,太複雜的她不會做,那便做一個最簡單的吧。
陸彥生遵循一日之計在於晨的古話,認為人精神最佳的時辰是早上半日,所以隻要沒旁的事,吃過朝食以後他要去書房讀一時辰的書。
一看書,陸彥生整個人都會沉靜下來,如鬆如竹。
一時辰以後他抬頭往窗外看了眼,正好看到小娘子坐在窗外不遠處,埋頭搗鼓著什麽,頭上的珠簪隨著她的動作一顫一顫。
陸彥生忍不住多看了幾眼,放下書本往窗邊走去,「你在做甚?」
小娘子做毀了一個燈籠,正惱火,聞言趕緊將敗品藏在身後,「沒什麽,我在看書。」
說完不待陸彥生迴話,抱著東西一溜煙跑了。
唉,想做個花燈怎麽這樣難啊,小娘子很苦惱,這是彥生痊癒後的第一個節日,她想親手做一件禮物送他。
可看著手中又醜又皺的燈籠,這怎麽送的出手。
作者有話說:
午好
第30章
中秋至, 這次秋收是難得的豐收之秋,陸家的曬穀台、倉庫裏堆滿了新打的糧食,倉庫空了這麽些年, 已經很久沒有充盈過了。
陸二太爺高興, 陸家上下的主子、下人,以及安山村的村民們都高興,到了中秋節二太爺決定大操辦一場。
人們盼著過節,喜歡熱鬧,大概是這樣生活便有了盼頭,人嘛, 總要有些惦記的、牽掛的東西。
而今暫時讓陳五娘惦記的就是做花燈了。
每天早上,當果兒去了私塾, 陸彥生也去書房溫書, 小娘子就拿上竹篾、細麻線, 以及小刀宣紙等物在院裏尋個僻靜的地方,埋頭苦幹。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