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五娘輕輕地應聲,她覺得臉在發燒。
陸彥生輕輕地合上眼,決定再給小娘子一點適應的時間,隨後唇邊露出一點笑意,身邊躺著陳嬌,不知為何,莫名讓他心安,那種踏實、溫暖的感覺,很好。
一夜安眠後,陸七爺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讓王林王森將羅漢床搬了出去,他說內屋太窄了,擺不下此等龐然大物。
王森,「這床一直都在屋裏。」
王林掐了掐傻弟弟的胳膊,對陸彥生恭敬道,「是,我們這就搬出去,聽說六爺院裏正缺家具使,要不這羅漢床搬給六爺吧。」
作為長輩,陸彥生有很多侄子侄女,還有侄孫子孫女一堆,陸家人丁興旺,屢屢添丁添喜,正缺日用家具使,陸彥生很滿意王林的提議,揮揮手,「可以。」
隻要讓這張羅漢床不出現在聽雪堂,給誰用都可以。
陳五娘站在一旁,靜靜地看著她睡了數月的床被抬了出去,幽幽嘆息一聲。陸彥生解釋道,「內屋添了書桌,羅漢床若不搬走,便過於擁擠。」
言下之意,不是為了防止她後悔同床。
豈料陳五娘想的不是這個,過慣了精打細算的日子,看著好好一張鬆木床搬去別人的院子,她十分心疼,不過想到閑置無用,不如給六少爺的兒子睡。
隻是,不知有需要時能否搬迴來。
送走的東西,要迴來不容易。
陸彥生岔開了話題,「今早我讓田媽添了菜,已經擺好,過來吃吧。」
今天的朝食除了陸彥生鍾愛因此日日都有的粥之外,添了炸土豆餅,肉末蒸蛋,還有香噴噴的蔥花雞蛋餅,小娘子一瞧,心情就好了。
……
在他們用飯的時候,周管事到了。
主子在裏麵用飯,他這時候不便打擾,就在院子裏稍作歇息,背著手走了兩圈,看看南瓜,瞧瞧兔子,指著大肥兔子道,「這燉了該多香啊。」
田婆子趕緊道,「使不得使不得,這是七夫人養著玩的。」
周管事砸吧著嘴遺憾的離開了,隨後打量著在院子裏的兄弟倆,王林在劈柴,王森在給南瓜澆水,王林聰明但是心思深沉,王森憨憨傻傻,倒是好拿捏。
原來周管事有個女兒,今年十五了,這一兩年就要說親,周管事早早的物色起姑爺人選來,他捋著鬍子,湊近去看王森。
王森對周管事又怕又敬,大概是太怕他,若七爺訓了周管事,王森還會幸災樂禍一會兒。
但是當周管事真的湊到麵前,他隻有怕的份。
有這樣一個傻姑爺,女兒會過上什麽日子呢?周管事默默琢磨著,把王森盯得直發毛,他握著水瓢戰戰兢兢地指了指後麵,「周管事,七爺和夫人用完朝食了。」
他剛見田婆子進去收碗筷。
「知道了。」周管事拍了拍王森的肩膀,爽朗地笑一聲後大步往書房去了。
自從陸彥生的腿恢復到能自由行走以後,周管事來稟時都去書房,主屋不會輕易踏足,這便是老夥計和院裏那倆新手的區別之一。
……
書房整理過了,如今窗明幾淨。
陳五娘向周管事說了昨日酒坊發生的事,周管事聽了立刻說,「賊小子竟然敢對夫人不敬,我會叫人收拾他,請夫人安心。」
「我最氣的不是這個,是帳上不太對勁。」數字背後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呢。
陳五娘用朝食時就在想了,三房剛從大爺二爺手裏將鋪子要迴來,好比生下來就被抱養的孩子迴到生母身邊,此時舊帳難翻,不如趕緊將孩子帶熟。
「七爺,店裏的夥計肯定要換,不過咱們的人沒經驗,不如新人舊人混著用,先將酒坊和雜貨鋪的情況穩下來。」
聽到七夫人的話,周管事深覺有理,便用眼神去看陸彥生。
陸彥生道,「夫人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
「是。」周管事明白了。
查酒坊和雜貨鋪舊帳一事暫時擱置在一旁,轉而商量起釀造新酒的事情。
陸家酒坊已好幾年沒有大規模釀造新酒了,守著災年前的庫存賣,終有賣完的那日,做的是走死路的生意。
往年不釀酒是糧食不足,但今年眼看著是豐年,還有不到一個月就到秋收。可關於是否釀造新酒的事,周管事拿捏不準,世上沒板上釘釘的事,隻要糧食沒有割下存到倉庫裏,就沒人敢打包票說一定是豐年,他沒多言,靜待主子拿主意。
陸彥生也稍有猶豫,如果今年再不釀新酒,陸家養的釀酒師傅、釀酒的工具全不必留了,也就是說,徹底關掉釀酒坊,在原址上改做他用。
「今年一定是豐年。」陳五娘擁有的記憶讓她很清楚的知道這點,可這個不方便說出口,過於離奇,於是她添了句,「上次聽許夫人說,已經有不少災民返迴故鄉,天下分分合合,這個,年情也是如此嘛,好好壞壞的,現在壞的走了,該來好年月了。」
陸彥生和周管事都覺得有道理,其實他們二人心中的天平都是往豐年這邊靠的,有人臨門蹬一腳,自會徹底傾斜。
於是陸彥生問周管事,「縣裏還有幾家酒坊?」
「災年前共有大大小小二十多家,後陸續關門,如今隻剩下四家,但仍開門營業的,唯有咱陸氏酒坊。」周管氏早就將對家的情形了解清楚,主子一問就能得到答案。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陸彥生輕輕地合上眼,決定再給小娘子一點適應的時間,隨後唇邊露出一點笑意,身邊躺著陳嬌,不知為何,莫名讓他心安,那種踏實、溫暖的感覺,很好。
一夜安眠後,陸七爺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讓王林王森將羅漢床搬了出去,他說內屋太窄了,擺不下此等龐然大物。
王森,「這床一直都在屋裏。」
王林掐了掐傻弟弟的胳膊,對陸彥生恭敬道,「是,我們這就搬出去,聽說六爺院裏正缺家具使,要不這羅漢床搬給六爺吧。」
作為長輩,陸彥生有很多侄子侄女,還有侄孫子孫女一堆,陸家人丁興旺,屢屢添丁添喜,正缺日用家具使,陸彥生很滿意王林的提議,揮揮手,「可以。」
隻要讓這張羅漢床不出現在聽雪堂,給誰用都可以。
陳五娘站在一旁,靜靜地看著她睡了數月的床被抬了出去,幽幽嘆息一聲。陸彥生解釋道,「內屋添了書桌,羅漢床若不搬走,便過於擁擠。」
言下之意,不是為了防止她後悔同床。
豈料陳五娘想的不是這個,過慣了精打細算的日子,看著好好一張鬆木床搬去別人的院子,她十分心疼,不過想到閑置無用,不如給六少爺的兒子睡。
隻是,不知有需要時能否搬迴來。
送走的東西,要迴來不容易。
陸彥生岔開了話題,「今早我讓田媽添了菜,已經擺好,過來吃吧。」
今天的朝食除了陸彥生鍾愛因此日日都有的粥之外,添了炸土豆餅,肉末蒸蛋,還有香噴噴的蔥花雞蛋餅,小娘子一瞧,心情就好了。
……
在他們用飯的時候,周管事到了。
主子在裏麵用飯,他這時候不便打擾,就在院子裏稍作歇息,背著手走了兩圈,看看南瓜,瞧瞧兔子,指著大肥兔子道,「這燉了該多香啊。」
田婆子趕緊道,「使不得使不得,這是七夫人養著玩的。」
周管事砸吧著嘴遺憾的離開了,隨後打量著在院子裏的兄弟倆,王林在劈柴,王森在給南瓜澆水,王林聰明但是心思深沉,王森憨憨傻傻,倒是好拿捏。
原來周管事有個女兒,今年十五了,這一兩年就要說親,周管事早早的物色起姑爺人選來,他捋著鬍子,湊近去看王森。
王森對周管事又怕又敬,大概是太怕他,若七爺訓了周管事,王森還會幸災樂禍一會兒。
但是當周管事真的湊到麵前,他隻有怕的份。
有這樣一個傻姑爺,女兒會過上什麽日子呢?周管事默默琢磨著,把王森盯得直發毛,他握著水瓢戰戰兢兢地指了指後麵,「周管事,七爺和夫人用完朝食了。」
他剛見田婆子進去收碗筷。
「知道了。」周管事拍了拍王森的肩膀,爽朗地笑一聲後大步往書房去了。
自從陸彥生的腿恢復到能自由行走以後,周管事來稟時都去書房,主屋不會輕易踏足,這便是老夥計和院裏那倆新手的區別之一。
……
書房整理過了,如今窗明幾淨。
陳五娘向周管事說了昨日酒坊發生的事,周管事聽了立刻說,「賊小子竟然敢對夫人不敬,我會叫人收拾他,請夫人安心。」
「我最氣的不是這個,是帳上不太對勁。」數字背後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呢。
陳五娘用朝食時就在想了,三房剛從大爺二爺手裏將鋪子要迴來,好比生下來就被抱養的孩子迴到生母身邊,此時舊帳難翻,不如趕緊將孩子帶熟。
「七爺,店裏的夥計肯定要換,不過咱們的人沒經驗,不如新人舊人混著用,先將酒坊和雜貨鋪的情況穩下來。」
聽到七夫人的話,周管事深覺有理,便用眼神去看陸彥生。
陸彥生道,「夫人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
「是。」周管事明白了。
查酒坊和雜貨鋪舊帳一事暫時擱置在一旁,轉而商量起釀造新酒的事情。
陸家酒坊已好幾年沒有大規模釀造新酒了,守著災年前的庫存賣,終有賣完的那日,做的是走死路的生意。
往年不釀酒是糧食不足,但今年眼看著是豐年,還有不到一個月就到秋收。可關於是否釀造新酒的事,周管事拿捏不準,世上沒板上釘釘的事,隻要糧食沒有割下存到倉庫裏,就沒人敢打包票說一定是豐年,他沒多言,靜待主子拿主意。
陸彥生也稍有猶豫,如果今年再不釀新酒,陸家養的釀酒師傅、釀酒的工具全不必留了,也就是說,徹底關掉釀酒坊,在原址上改做他用。
「今年一定是豐年。」陳五娘擁有的記憶讓她很清楚的知道這點,可這個不方便說出口,過於離奇,於是她添了句,「上次聽許夫人說,已經有不少災民返迴故鄉,天下分分合合,這個,年情也是如此嘛,好好壞壞的,現在壞的走了,該來好年月了。」
陸彥生和周管事都覺得有道理,其實他們二人心中的天平都是往豐年這邊靠的,有人臨門蹬一腳,自會徹底傾斜。
於是陸彥生問周管事,「縣裏還有幾家酒坊?」
「災年前共有大大小小二十多家,後陸續關門,如今隻剩下四家,但仍開門營業的,唯有咱陸氏酒坊。」周管氏早就將對家的情形了解清楚,主子一問就能得到答案。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