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是是。」陳五娘把寫好的字收集起來,準備以後臨摹用。
……
兩個月以後。
陸彥生腿上的夾板終於可以拆掉了,大家都盼這一日。陳五娘緊張地看著黃大夫一圈一圈將他腿上的綁帶解開,然後撤掉了木板。黃大夫讓陸彥生試著動一動腿,陸彥生照做,然後驚喜的發現他可以控製自己的腿了,雖然還有些不適,但關節可自主彎曲,腿上下左右輕輕挪動皆沒有問題。
腿真的好了。陸彥生仿佛做了一場夢,產生了不真實的感覺,他看著陳五娘,看黃大夫,手指激動地蜷緊又鬆開,大喜之下甚至有點悲傷,他不是殘廢,陸家老七不是廢人。
失而復得的感覺很好。
「黃大夫,七爺是不是能下地走路了?」陳五娘很為七爺高興,她還沒見過七爺站起來的樣子。
「想得美。」黃大夫迴答道。他仔細檢查了陸彥生的傷處,恢復的很好,甚至比他預想的還要好,不僅骨頭沒長歪,肌肉也沒怎麽萎縮,到底是二十歲的兒郎,恢復起來就是快啊,作為一名醫者,看著自己醫治的病人能夠康復便是最好的迴報。
但是骨折的病人,尤其是陸七爺這樣一次治療沒成功,後又斷骨重接的病人,剛長好的骨頭很脆弱,肌肉長時間不發力也會有一定的退化,暫時沒有足夠的力量行走。
所以黃大夫早就叫周管事找人做了一副拐杖,以後每日陸彥生都要拄著拐杖慢慢鍛鍊,然後按照他的法子拉伸腿部肌肉,循序漸進,鍛鍊一個月以後方能離開拐杖,不過徹底康復需半年之後。
「多謝先生,我會好好鍛鍊。」陸彥生道。
黃大夫笑了,「你可不許喊苦喊累。」
第二日,陸彥生開始鍛鍊了,陳五娘方明白黃大夫為何要這樣說,因為真的很疼很累。受傷之後七爺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沒有走過路,不僅是骨頭斷了,經絡也已經枯死,現在接好的隻是骨肉,枯死的經絡需要靠他自己一點點鍛鍊疏通。
任何東西荒廢久了要重拾都很困難,經脈也是如此,鍛鍊時的疼痛好似從血肉裏冒出來的,異常難耐,陸彥生經常走幾步就出一身的汗。有他做榜樣,小娘子覺得自己隻是識字、認字而已,一點也算不得苦。
黃大夫原本說再過半月,待陸彥生的情況更穩定些再走,可今日卻匆匆前來辭行,說得含糊,隻道他們行程有變,要即刻出發南下。
陸彥生聽周管事說,是黃大夫同行的夥伴宋英傳了一封信來,黃大夫看過後沒待一刻便來辭行了,且去因不明。周管事和宋英的外表、脾氣均有些相似,都是體格高壯,脾氣粗狂然粗中有細之人,許是氣場相斥,互相有些別苗頭,宋英對周管事提防的緊。
「七爺,不如我找點原由暫留他們幾日?」
黃大夫一行人想要無憂南下,少不了陸彥生給錢給物,若要絆住他們,在銀米上為難便可。黃大夫當初索要的診金不過是山參和傷寒、外傷的藥物,陸彥生早就給了,後來黃大夫幫忙治療腿,他也早早將保命丸和幹糧給了黃大夫,除了這些還多貼了很多銀子、米,在財物上沒有虧待過他們。
對於他們四人的來歷,陸彥生早就疑心過,富人逃難時喬裝打扮很常見,可黃大夫他們卻好像在躲什麽人,行事有些過於謹慎小心,還有同行的那位叫做智淵的,年紀雖然比黃大夫和宋英都要小,長者卻很尊敬他,且過分尊敬。
「不用,去備一輛車,並給足夠的銀糧與他們。」陸彥生沒有打破砂鍋問到底,這些都是旁枝末節,他眼下還有其他事情要辦。
「是。」周管事應了,心裏有些許遺憾,他還想搞清楚宋英到底什麽來頭呢,罷了,竟然主子說放人走,他照辦便是。
陸彥生猜的確實不錯,黃大夫一行人之所以要即刻出發,正是宋英在外出時發現了一些熟悉麵孔,沒想到奔波千裏他們還是緊追不放,城內顯然是不能留了,於是謝過陸彥生的資助匆匆南下。
臨別前黃大夫除了仔細囑咐陸彥生勤於鍛鍊之外,還掏出一塊鐫刻著徽記的銅牌給他,這小銅牌做工精湛,一寸有餘,拿在手中很有分量感,是成色很好的銅,「這是智淵托我轉交給七爺的,今後若有緣再會,七爺憑藉此物可請他做一件事。」
陸彥生收下了,心想過真猜的不錯,智淵才是四人中為尊的那個,想必是哪家高門公子吧。
作者有話說:
ps:家有一心,有錢買金;家有二心,無錢買針。這句話出自明代才子徐渭之口。
第22章
七月正是一年中夏意最盛的時候, 陽光劇烈,蟬鳴聲不斷。陸家上下幾乎所有人都黑了一層,都道老天爺今年是開了眼了, 當真沒有洪水, 田地裏的莊稼開始結果漲肉,還有一個多月便到秋收,這種關鍵時期全家恨不得將莊稼當做寶貝捧在手心,日看夜看,就怕被鼠蟲糟蹋了,或者養分不足, 陸二太爺下令大家伺候莊稼,做得比照顧嬰兒還要細緻。
天天在日頭低下曬, 不黑才有鬼了。
終於到了傍晚, 太陽落了山, 暑氣漸漸消散,陳五娘經過半個月的刻苦努力, 終於能勉強應付陸夫子布置的課業, 並在天黑前完成習字、念書、算數等作業, 此時她擱下筆, 陸彥生也恰好做完一輪鍛鍊, 渾身冒著熱氣坐到輪椅上喘氣。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
兩個月以後。
陸彥生腿上的夾板終於可以拆掉了,大家都盼這一日。陳五娘緊張地看著黃大夫一圈一圈將他腿上的綁帶解開,然後撤掉了木板。黃大夫讓陸彥生試著動一動腿,陸彥生照做,然後驚喜的發現他可以控製自己的腿了,雖然還有些不適,但關節可自主彎曲,腿上下左右輕輕挪動皆沒有問題。
腿真的好了。陸彥生仿佛做了一場夢,產生了不真實的感覺,他看著陳五娘,看黃大夫,手指激動地蜷緊又鬆開,大喜之下甚至有點悲傷,他不是殘廢,陸家老七不是廢人。
失而復得的感覺很好。
「黃大夫,七爺是不是能下地走路了?」陳五娘很為七爺高興,她還沒見過七爺站起來的樣子。
「想得美。」黃大夫迴答道。他仔細檢查了陸彥生的傷處,恢復的很好,甚至比他預想的還要好,不僅骨頭沒長歪,肌肉也沒怎麽萎縮,到底是二十歲的兒郎,恢復起來就是快啊,作為一名醫者,看著自己醫治的病人能夠康復便是最好的迴報。
但是骨折的病人,尤其是陸七爺這樣一次治療沒成功,後又斷骨重接的病人,剛長好的骨頭很脆弱,肌肉長時間不發力也會有一定的退化,暫時沒有足夠的力量行走。
所以黃大夫早就叫周管事找人做了一副拐杖,以後每日陸彥生都要拄著拐杖慢慢鍛鍊,然後按照他的法子拉伸腿部肌肉,循序漸進,鍛鍊一個月以後方能離開拐杖,不過徹底康復需半年之後。
「多謝先生,我會好好鍛鍊。」陸彥生道。
黃大夫笑了,「你可不許喊苦喊累。」
第二日,陸彥生開始鍛鍊了,陳五娘方明白黃大夫為何要這樣說,因為真的很疼很累。受傷之後七爺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沒有走過路,不僅是骨頭斷了,經絡也已經枯死,現在接好的隻是骨肉,枯死的經絡需要靠他自己一點點鍛鍊疏通。
任何東西荒廢久了要重拾都很困難,經脈也是如此,鍛鍊時的疼痛好似從血肉裏冒出來的,異常難耐,陸彥生經常走幾步就出一身的汗。有他做榜樣,小娘子覺得自己隻是識字、認字而已,一點也算不得苦。
黃大夫原本說再過半月,待陸彥生的情況更穩定些再走,可今日卻匆匆前來辭行,說得含糊,隻道他們行程有變,要即刻出發南下。
陸彥生聽周管事說,是黃大夫同行的夥伴宋英傳了一封信來,黃大夫看過後沒待一刻便來辭行了,且去因不明。周管事和宋英的外表、脾氣均有些相似,都是體格高壯,脾氣粗狂然粗中有細之人,許是氣場相斥,互相有些別苗頭,宋英對周管事提防的緊。
「七爺,不如我找點原由暫留他們幾日?」
黃大夫一行人想要無憂南下,少不了陸彥生給錢給物,若要絆住他們,在銀米上為難便可。黃大夫當初索要的診金不過是山參和傷寒、外傷的藥物,陸彥生早就給了,後來黃大夫幫忙治療腿,他也早早將保命丸和幹糧給了黃大夫,除了這些還多貼了很多銀子、米,在財物上沒有虧待過他們。
對於他們四人的來歷,陸彥生早就疑心過,富人逃難時喬裝打扮很常見,可黃大夫他們卻好像在躲什麽人,行事有些過於謹慎小心,還有同行的那位叫做智淵的,年紀雖然比黃大夫和宋英都要小,長者卻很尊敬他,且過分尊敬。
「不用,去備一輛車,並給足夠的銀糧與他們。」陸彥生沒有打破砂鍋問到底,這些都是旁枝末節,他眼下還有其他事情要辦。
「是。」周管事應了,心裏有些許遺憾,他還想搞清楚宋英到底什麽來頭呢,罷了,竟然主子說放人走,他照辦便是。
陸彥生猜的確實不錯,黃大夫一行人之所以要即刻出發,正是宋英在外出時發現了一些熟悉麵孔,沒想到奔波千裏他們還是緊追不放,城內顯然是不能留了,於是謝過陸彥生的資助匆匆南下。
臨別前黃大夫除了仔細囑咐陸彥生勤於鍛鍊之外,還掏出一塊鐫刻著徽記的銅牌給他,這小銅牌做工精湛,一寸有餘,拿在手中很有分量感,是成色很好的銅,「這是智淵托我轉交給七爺的,今後若有緣再會,七爺憑藉此物可請他做一件事。」
陸彥生收下了,心想過真猜的不錯,智淵才是四人中為尊的那個,想必是哪家高門公子吧。
作者有話說:
ps:家有一心,有錢買金;家有二心,無錢買針。這句話出自明代才子徐渭之口。
第22章
七月正是一年中夏意最盛的時候, 陽光劇烈,蟬鳴聲不斷。陸家上下幾乎所有人都黑了一層,都道老天爺今年是開了眼了, 當真沒有洪水, 田地裏的莊稼開始結果漲肉,還有一個多月便到秋收,這種關鍵時期全家恨不得將莊稼當做寶貝捧在手心,日看夜看,就怕被鼠蟲糟蹋了,或者養分不足, 陸二太爺下令大家伺候莊稼,做得比照顧嬰兒還要細緻。
天天在日頭低下曬, 不黑才有鬼了。
終於到了傍晚, 太陽落了山, 暑氣漸漸消散,陳五娘經過半個月的刻苦努力, 終於能勉強應付陸夫子布置的課業, 並在天黑前完成習字、念書、算數等作業, 此時她擱下筆, 陸彥生也恰好做完一輪鍛鍊, 渾身冒著熱氣坐到輪椅上喘氣。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