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曲要進入高潮階段了!
彈古琴,必然要耐得住性子。許多古琴的曲子節奏慢,不像琵琶奔放熱烈、不像二胡婉轉哀切,卻在彈撥撚挑之間全是玄機。進入高潮,如果聽眾不能沉下心來欣賞古琴的韻味,很容易會覺得在配器上缺了點什麽。
一生高昂的笛聲就是在此刻,從聽眾身後傳來。
誰家玉笛暗飛聲?
笛聲與琴聲上下翻飛交錯互融,這樣激情洋溢的配合竟也像事先排練了千次萬次。
唯有奏琴者與持笛者二人心中清楚,這不是配合,而是交鋒——雙方在爭取這首曲子的主動權,敗者退出,或者認輸融進另一個人的演奏裏。
不速之客的到來並未引起眾人的反感,或者說,一時間,更多的是驚嘆這份意外之喜。觀眾紛紛迴頭讓出路來,讓持笛者從觀眾外圍走向正在演奏的蔣越。
持笛者微微笑,他竟也穿了一身漢服,甚至和蔣越的是同色係。
第36章 樂團高-潮
持笛者微微笑,他竟也穿了一身漢服,甚至和蔣越的是同色係。
——蔣越,你看可以和你配合的天衣無縫的,也並非隻有宋明曉一人而已。
或者說你與宋明曉之間,不是配合,而是遷就。
——而我們之間,是真正的——相互激發!
持笛者身著漢服,下擺搖曳,一步步從觀眾外圍緩步踱向舞台中心。他享受著這一時刻:觀眾目光注視著他,因為這個不速之客的到來而疑惑、或是驚喜。這種受注視的感覺,讓他感受到靈魂的戰慄。
一想到在此刻,他分走了本該屬於台上兩人的高光,他簡直興奮地不能自已!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從民樂節宣發開始,就密切注視著蔣越的動向,終於在這一刻完成了一曲與蔣越的合奏。今日台下所有觀眾都是他們的見證者。
見證他和蔣越,笛聲與琴聲的完美配合。
觀眾會這麽以為就足夠了。他感覺到蔣越的琴聲其實並不配合。蔣越指下的琴音,沒有嚴格遵循他那本樂譜上的音符,節奏有變化、重音有改變、甚至本該重複的三遍他隻彈了兩遍,也許早就被打地措手不及。
持笛者卻自信滿滿。這是由於他對這首曲子過於熟悉而自信,同時也是因為,他知道以蔣越的性格,絕不會當場霸演給他難堪——蔣越隻會用這種暗中手段逼他自動退出,隻要他堅守不退,他就是這場陽謀最後的贏家!
太順利了,以至於有點得意忘形。
持笛者走到演出場地內,近乎與蔣越對視。他站著,蔣越坐著,兩人視線的位置,給他一種居高臨下的心理錯覺。
蔣越身邊還有一個人,輕輕為他翻開下一頁的曲譜。這讓持笛者稍微有些不爽。
哦,對蔣越旁邊的那個人,他都不想提這個人來著。他叫什麽?好像是宋明曉——對,是宋明曉,他怎麽可能記不住這個人的名字,在樹洞上的熱帖他一次又一次看到的名字。那個熱鐵就像燒紅的烙頭一樣刺眼,每次刷到主他的主頁都讓他怒火中燒。
他都走到蔣越麵前了,這個叫宋明曉隻是微微抬頭。
宋明曉的注意力全在那本不太熟悉的曲譜上,他需要集中全部注意去分辨每一處斷章的位置。
宋明曉的目光都半分沒有抬向來者,與其好奇這位不速之客的目的,他更好奇的是,蔣越不按譜子亂彈的原因。
他滿心滿眼隻有蔣越,因而在這一刻,與蔣越共情了這一刻的心情。
——他會徹底的蔑視來踐行自己的意誌,以不辱沒作為將樂隊友的名聲。
蔣越,你也會希望我這麽想吧?
蔣越和持笛者兩人合奏了一段錯落有致的曲目高-潮。如果觀眾中有真正精通音樂或精通古琴者,就能感受到蔣越在技巧上已經出了殺招,二人並非琴瑟和鳴,持笛者已經隱隱有了跟不上的勢頭。
高-潮結束,本應轉向轉向節奏更加舒緩的終章。蔣越卻手腕一抖,音節繼續向上爬升,節奏絲毫不緩,將曲目的情緒繼續向上推!
這已經是近乎神級的應變能力。持笛者被迫停止合奏——此刻蔣越的演奏已經和樂譜沒有任何關係,完全是即興。但宋明曉還在鎮定自若的翻譜。
笛聲一旦停下,就沒有了再次插-進去的理由。持笛者放下玉笛,心中大惑,宋明曉的表現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他本來期待著這個人慌亂地、懦弱地退出,這就更好的證明了自己才是最適合站在蔣越身邊的人。
這兩個人最開始就商量好了?不,不可能……沒有人可以預判他的出現……
算了。反正那篇帖子應該已經在論壇發布了吧?
民樂節現場,除了台上三人剛經歷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大戰,還有一人在觀眾大唿過-癮的唿聲中正汗流浹背。
樂樂樂團團長、學生活動民樂節主辦、宣發第一負責人——周吳正!
他可能是除了這三人外,唯一一個知道蔣越換了曲子的人。而且他還知道,這位不速之客持笛者的出現,完全不是事先安排好的節目效果!現在對觀眾來說節目效果是有了:但對於台上的蔣越來說,玩的就純純是心跳,他是真怕蔣越秋後算帳,彼時他項上人頭不保!
周吳正第一反應就是拿出手機,聯繫他們寢室的智囊團王崇瑄同學。畢竟王崇瑄作為全寢唯一成熟靠譜『大姐姐』形象實在深-入人心,而且此人有豐富的處於蔣越和宋明曉之間混亂三角的經驗。
彈古琴,必然要耐得住性子。許多古琴的曲子節奏慢,不像琵琶奔放熱烈、不像二胡婉轉哀切,卻在彈撥撚挑之間全是玄機。進入高潮,如果聽眾不能沉下心來欣賞古琴的韻味,很容易會覺得在配器上缺了點什麽。
一生高昂的笛聲就是在此刻,從聽眾身後傳來。
誰家玉笛暗飛聲?
笛聲與琴聲上下翻飛交錯互融,這樣激情洋溢的配合竟也像事先排練了千次萬次。
唯有奏琴者與持笛者二人心中清楚,這不是配合,而是交鋒——雙方在爭取這首曲子的主動權,敗者退出,或者認輸融進另一個人的演奏裏。
不速之客的到來並未引起眾人的反感,或者說,一時間,更多的是驚嘆這份意外之喜。觀眾紛紛迴頭讓出路來,讓持笛者從觀眾外圍走向正在演奏的蔣越。
持笛者微微笑,他竟也穿了一身漢服,甚至和蔣越的是同色係。
第36章 樂團高-潮
持笛者微微笑,他竟也穿了一身漢服,甚至和蔣越的是同色係。
——蔣越,你看可以和你配合的天衣無縫的,也並非隻有宋明曉一人而已。
或者說你與宋明曉之間,不是配合,而是遷就。
——而我們之間,是真正的——相互激發!
持笛者身著漢服,下擺搖曳,一步步從觀眾外圍緩步踱向舞台中心。他享受著這一時刻:觀眾目光注視著他,因為這個不速之客的到來而疑惑、或是驚喜。這種受注視的感覺,讓他感受到靈魂的戰慄。
一想到在此刻,他分走了本該屬於台上兩人的高光,他簡直興奮地不能自已!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從民樂節宣發開始,就密切注視著蔣越的動向,終於在這一刻完成了一曲與蔣越的合奏。今日台下所有觀眾都是他們的見證者。
見證他和蔣越,笛聲與琴聲的完美配合。
觀眾會這麽以為就足夠了。他感覺到蔣越的琴聲其實並不配合。蔣越指下的琴音,沒有嚴格遵循他那本樂譜上的音符,節奏有變化、重音有改變、甚至本該重複的三遍他隻彈了兩遍,也許早就被打地措手不及。
持笛者卻自信滿滿。這是由於他對這首曲子過於熟悉而自信,同時也是因為,他知道以蔣越的性格,絕不會當場霸演給他難堪——蔣越隻會用這種暗中手段逼他自動退出,隻要他堅守不退,他就是這場陽謀最後的贏家!
太順利了,以至於有點得意忘形。
持笛者走到演出場地內,近乎與蔣越對視。他站著,蔣越坐著,兩人視線的位置,給他一種居高臨下的心理錯覺。
蔣越身邊還有一個人,輕輕為他翻開下一頁的曲譜。這讓持笛者稍微有些不爽。
哦,對蔣越旁邊的那個人,他都不想提這個人來著。他叫什麽?好像是宋明曉——對,是宋明曉,他怎麽可能記不住這個人的名字,在樹洞上的熱帖他一次又一次看到的名字。那個熱鐵就像燒紅的烙頭一樣刺眼,每次刷到主他的主頁都讓他怒火中燒。
他都走到蔣越麵前了,這個叫宋明曉隻是微微抬頭。
宋明曉的注意力全在那本不太熟悉的曲譜上,他需要集中全部注意去分辨每一處斷章的位置。
宋明曉的目光都半分沒有抬向來者,與其好奇這位不速之客的目的,他更好奇的是,蔣越不按譜子亂彈的原因。
他滿心滿眼隻有蔣越,因而在這一刻,與蔣越共情了這一刻的心情。
——他會徹底的蔑視來踐行自己的意誌,以不辱沒作為將樂隊友的名聲。
蔣越,你也會希望我這麽想吧?
蔣越和持笛者兩人合奏了一段錯落有致的曲目高-潮。如果觀眾中有真正精通音樂或精通古琴者,就能感受到蔣越在技巧上已經出了殺招,二人並非琴瑟和鳴,持笛者已經隱隱有了跟不上的勢頭。
高-潮結束,本應轉向轉向節奏更加舒緩的終章。蔣越卻手腕一抖,音節繼續向上爬升,節奏絲毫不緩,將曲目的情緒繼續向上推!
這已經是近乎神級的應變能力。持笛者被迫停止合奏——此刻蔣越的演奏已經和樂譜沒有任何關係,完全是即興。但宋明曉還在鎮定自若的翻譜。
笛聲一旦停下,就沒有了再次插-進去的理由。持笛者放下玉笛,心中大惑,宋明曉的表現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他本來期待著這個人慌亂地、懦弱地退出,這就更好的證明了自己才是最適合站在蔣越身邊的人。
這兩個人最開始就商量好了?不,不可能……沒有人可以預判他的出現……
算了。反正那篇帖子應該已經在論壇發布了吧?
民樂節現場,除了台上三人剛經歷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大戰,還有一人在觀眾大唿過-癮的唿聲中正汗流浹背。
樂樂樂團團長、學生活動民樂節主辦、宣發第一負責人——周吳正!
他可能是除了這三人外,唯一一個知道蔣越換了曲子的人。而且他還知道,這位不速之客持笛者的出現,完全不是事先安排好的節目效果!現在對觀眾來說節目效果是有了:但對於台上的蔣越來說,玩的就純純是心跳,他是真怕蔣越秋後算帳,彼時他項上人頭不保!
周吳正第一反應就是拿出手機,聯繫他們寢室的智囊團王崇瑄同學。畢竟王崇瑄作為全寢唯一成熟靠譜『大姐姐』形象實在深-入人心,而且此人有豐富的處於蔣越和宋明曉之間混亂三角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