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竺玉也不打算繼續留著陳皇後的爪牙,她晌午時,故意裝作大發雷霆,將外院的幾個小宮女和小太監全給打發了。
一個不留。
裏間伺候的隻留了個平宣。
平宣雖然不是個多聰明的小太監,但是勝在他忠心耿耿。
上輩子,她病得連藥都喝不下時,平宣跪在她的床前哭得傷心欲絕,一把鼻涕一把淚,整張臉都哭花了。
其實竺玉也不喜歡太聰明的人。
那樣的人,慣會算計。
過於精明,不夠真心。
而且她向來覺得人算不如天算,許多事情算也算不來。
常言道——算的深,輸的苦。
這話半點兒都沒錯。
太子突然發作這一場,陳皇後也沒起疑,倒是聽說了她在將軍府裏受了氣還被人當眾算計了。
隻當她把怒氣發作到了宮人身上。
她叫嬤嬤重新挑選了幾名聰明伶俐的小宮女送到東宮,讓她們好生伺候太子。
誰知,嬤嬤去了東宮就見到了個臉色難看的太子。
竺玉板著冷冰冰的臉:「嬤嬤把人送迴去,我這裏不需要多餘的人伺候,也不用母後費心。」她裝得惱羞成怒的模樣,氣鼓鼓地說:「若是我自個兒再不能頂事,怕還是要被他們在私底下編排,總把我當成還沒斷奶的孩子。我咽不下這口氣。」
嬤嬤狐疑的看著她,對上她那烏黑幹淨的眼珠,疑慮又盡數打消了。
嬤嬤立刻迴去稟告了皇後娘娘。
陳皇後聽完嬤嬤說的話,眼睛眯了起來,十指悄聲無息攥緊了椅子把手,陳皇後能在後宮穩坐如山這麽多年,腦子不是半點聰明,步步謹慎,像躲在暗處窺探的毒蛇,伺機謀動,她問:「你說太子是不是察覺到什麽了?」
嬤嬤認真迴憶了半晌,猶豫片刻,她恭恭敬敬的迴道:「奴婢瞧著殿下不像是發現了什麽的樣子,倒真的像是在置氣。」
「娘娘從前待殿下也是百依百順,殿下性子雖好,卻也是娘娘嬌養大的人,哪能沒脾氣呢,真發作起來也不好哄的。」
陳皇後勉強打消了疑慮,不過謹慎為上,她還得試探一二。
她說:「你暗中在東宮多安插幾個人,事無巨細,都要同我一一說清楚。」
陳皇後慢慢皺起眉頭:「我總覺得不太對勁。」
嬤嬤低聲迴道:「是。」
*
竺玉處置了東宮裏的人,又叫平宣在裏間伺候的小宮女小太監麵前立了威。
東宮這才風平浪靜了許多。
竺玉的病漸漸好了,就又聽說周貴妃舊病復發。
父皇日夜探望,守在身邊。
周貴妃的身子骨也不見好。
前幾天,父皇破例準許了貴妃娘娘迴將軍府小住一些時日,安心養病。
竺玉覺得奇怪,既換了太醫和藥方,她也提醒了貴妃娘娘身邊有內奸。
怎還加重了病情?
竺玉細細想了想,腦子裏都是貴妃娘娘隔著遙遙的距離,那抹淡漠疏離的笑意。
仿佛看透了一切。
也沒什麽留戀的。
漂亮、精緻卻空茫的像尊玉人。
竺玉腦海中電光火石的閃了那麽一下,難道周貴妃真的有那麽愚鈍嗎?這麽多年身邊人的背叛真的不曾察覺嗎?
喝再多的藥。
身子骨反而越差。
她當真沒有察覺過嗎?
貴妃娘娘能讓陳皇後恨得咬牙切齒,怎麽會沒幾分本事。
除非是她自己原本就不想活了。
竺玉想到文華殿內若有似無的香火冷香,貴妃娘娘在殿內供奉了的小佛壇,曾經那樣明艷不羈的人心甘情願在佛前三拜九叩。
都是因為她以為她的女兒死了。
竺玉攥緊了手,外麵金光絢爛,冬日裏熾烈的陽光曬得久了,薄薄的皮膚起了紅,又有些發燙。
竺玉讓平宣備馬車,她要出宮去見周貴妃。
她也知道自己除了這雙眉目同貴妃娘娘有幾分相似,其他地方都不大像。
竺玉出門前,打開籠箱,翻出壓箱底的一套衣裙,掌心攥著根簪子。
怕貴妃娘娘到時候覺得她在胡言亂語,倒不如親眼讓她瞧一瞧。
第41章
竺玉想到上輩子周貴妃後來那形銷骨立的模樣,坐也坐不住了。
陳皇後心胸狹隘,繞指柔下是陰險毒辣的心腸。
她嫉妒周貴妃樣貌出色,即便要把人設計死也要先毀去她自己沒有的國色天香。
臨死之前,還派了人特意給周貴妃送去了銅鏡,逼迫叫她看看當年京中的第一美人變成枯瘦如柴的駭人模樣。
竺玉出了宮,她自己的傷寒也沒好。
咳嗽的有些厲害,用力咳著,微白的小臉隱隱透著染著幾分微醺春色。
她的嗓子幹澀發疼,開了口,喉嚨裏灌進來的風就像那鈍刀子,割的皮肉綻開,刺痛連連。
竺玉端起麵前的水杯,仰頭抿了幾口,潤了潤嗓子,這才好受了很多。
這會兒她也冷靜了下來,即便出宮要去見周貴妃,也不能光明正大的去見她。
陳皇後生性多疑,上次就已經開始試探她。
她若是對貴妃娘娘過於熱絡殷勤,必定會再度引起她的懷疑,屆時可就不好再糊弄過去了。
馬車平緩向前,快到將軍府的門前。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一個不留。
裏間伺候的隻留了個平宣。
平宣雖然不是個多聰明的小太監,但是勝在他忠心耿耿。
上輩子,她病得連藥都喝不下時,平宣跪在她的床前哭得傷心欲絕,一把鼻涕一把淚,整張臉都哭花了。
其實竺玉也不喜歡太聰明的人。
那樣的人,慣會算計。
過於精明,不夠真心。
而且她向來覺得人算不如天算,許多事情算也算不來。
常言道——算的深,輸的苦。
這話半點兒都沒錯。
太子突然發作這一場,陳皇後也沒起疑,倒是聽說了她在將軍府裏受了氣還被人當眾算計了。
隻當她把怒氣發作到了宮人身上。
她叫嬤嬤重新挑選了幾名聰明伶俐的小宮女送到東宮,讓她們好生伺候太子。
誰知,嬤嬤去了東宮就見到了個臉色難看的太子。
竺玉板著冷冰冰的臉:「嬤嬤把人送迴去,我這裏不需要多餘的人伺候,也不用母後費心。」她裝得惱羞成怒的模樣,氣鼓鼓地說:「若是我自個兒再不能頂事,怕還是要被他們在私底下編排,總把我當成還沒斷奶的孩子。我咽不下這口氣。」
嬤嬤狐疑的看著她,對上她那烏黑幹淨的眼珠,疑慮又盡數打消了。
嬤嬤立刻迴去稟告了皇後娘娘。
陳皇後聽完嬤嬤說的話,眼睛眯了起來,十指悄聲無息攥緊了椅子把手,陳皇後能在後宮穩坐如山這麽多年,腦子不是半點聰明,步步謹慎,像躲在暗處窺探的毒蛇,伺機謀動,她問:「你說太子是不是察覺到什麽了?」
嬤嬤認真迴憶了半晌,猶豫片刻,她恭恭敬敬的迴道:「奴婢瞧著殿下不像是發現了什麽的樣子,倒真的像是在置氣。」
「娘娘從前待殿下也是百依百順,殿下性子雖好,卻也是娘娘嬌養大的人,哪能沒脾氣呢,真發作起來也不好哄的。」
陳皇後勉強打消了疑慮,不過謹慎為上,她還得試探一二。
她說:「你暗中在東宮多安插幾個人,事無巨細,都要同我一一說清楚。」
陳皇後慢慢皺起眉頭:「我總覺得不太對勁。」
嬤嬤低聲迴道:「是。」
*
竺玉處置了東宮裏的人,又叫平宣在裏間伺候的小宮女小太監麵前立了威。
東宮這才風平浪靜了許多。
竺玉的病漸漸好了,就又聽說周貴妃舊病復發。
父皇日夜探望,守在身邊。
周貴妃的身子骨也不見好。
前幾天,父皇破例準許了貴妃娘娘迴將軍府小住一些時日,安心養病。
竺玉覺得奇怪,既換了太醫和藥方,她也提醒了貴妃娘娘身邊有內奸。
怎還加重了病情?
竺玉細細想了想,腦子裏都是貴妃娘娘隔著遙遙的距離,那抹淡漠疏離的笑意。
仿佛看透了一切。
也沒什麽留戀的。
漂亮、精緻卻空茫的像尊玉人。
竺玉腦海中電光火石的閃了那麽一下,難道周貴妃真的有那麽愚鈍嗎?這麽多年身邊人的背叛真的不曾察覺嗎?
喝再多的藥。
身子骨反而越差。
她當真沒有察覺過嗎?
貴妃娘娘能讓陳皇後恨得咬牙切齒,怎麽會沒幾分本事。
除非是她自己原本就不想活了。
竺玉想到文華殿內若有似無的香火冷香,貴妃娘娘在殿內供奉了的小佛壇,曾經那樣明艷不羈的人心甘情願在佛前三拜九叩。
都是因為她以為她的女兒死了。
竺玉攥緊了手,外麵金光絢爛,冬日裏熾烈的陽光曬得久了,薄薄的皮膚起了紅,又有些發燙。
竺玉讓平宣備馬車,她要出宮去見周貴妃。
她也知道自己除了這雙眉目同貴妃娘娘有幾分相似,其他地方都不大像。
竺玉出門前,打開籠箱,翻出壓箱底的一套衣裙,掌心攥著根簪子。
怕貴妃娘娘到時候覺得她在胡言亂語,倒不如親眼讓她瞧一瞧。
第41章
竺玉想到上輩子周貴妃後來那形銷骨立的模樣,坐也坐不住了。
陳皇後心胸狹隘,繞指柔下是陰險毒辣的心腸。
她嫉妒周貴妃樣貌出色,即便要把人設計死也要先毀去她自己沒有的國色天香。
臨死之前,還派了人特意給周貴妃送去了銅鏡,逼迫叫她看看當年京中的第一美人變成枯瘦如柴的駭人模樣。
竺玉出了宮,她自己的傷寒也沒好。
咳嗽的有些厲害,用力咳著,微白的小臉隱隱透著染著幾分微醺春色。
她的嗓子幹澀發疼,開了口,喉嚨裏灌進來的風就像那鈍刀子,割的皮肉綻開,刺痛連連。
竺玉端起麵前的水杯,仰頭抿了幾口,潤了潤嗓子,這才好受了很多。
這會兒她也冷靜了下來,即便出宮要去見周貴妃,也不能光明正大的去見她。
陳皇後生性多疑,上次就已經開始試探她。
她若是對貴妃娘娘過於熱絡殷勤,必定會再度引起她的懷疑,屆時可就不好再糊弄過去了。
馬車平緩向前,快到將軍府的門前。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