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巧揶揄道:“賢侄,我看你頗有些依依不舍?”
洪浩點頭:“雖不知她過往,但總覺得沒有那麽不堪,不知為何道士和尚都尋她尋得緊。”
蘇巧道:“總是正邪有別,我亦覺得那些老和尚是吃飽了沒事幹。不過這次丟隻小臂,不知會不會算到賢侄頭上,將來從賢侄這裏找補?”
洪浩道:“隨他,不管了,我們接著趕路。”
姑侄二人,離開小廟,繼續前行。
“姑姑,沒了暮雲仙姑給我們撐腰,你看要不要低調一點,還是迴去以前妝容?”洪浩打趣道。
蘇巧一笑,道:“賢侄,這一路走來,遇到這麽多事情,你自己算算,有幾次交手,是勢均力敵的?”
洪浩迴想一陣道:“好像一次也無,要麽一招就贏了,要麽一招就輸了。”
蘇巧道:“正是,我行走多年,鮮能遇見半斤八兩的勁敵。如果高出我們修為的,我這妝容人家一眼看穿,低於我們的,我們又有何懼?”
“倒是這個理,那最初姑姑為何又聽我的?變了妝容?”
“那時剛跟你出來,怕你嫌我,自然事事都依你。”
“哎呀,姑姑,以後有事直說,我這個人,最講道理。”
迴到來時街道,洪浩又看見一蓬頭垢麵流浪小孩,端個破碗,正在沿路乞討,洪浩想起先前,心有戚戚然,便摸出一錠銀子,想要放到破碗中。
誰料蘇巧一見,立刻把洪浩拖了迴來,道:“你這是幹嘛?”
洪浩道:“有些不忍,想幫上一幫。”
“那麽大一錠銀子,你是幫他還是害他?”
見洪浩不解,蘇巧接著道:“他一個流浪兒,拿著你給這麽大一錠銀子,不消說,不是被欺就是被搶。輕者一頓毒打,重則丟了性命。你若於心不忍,給他三兩個銅錢即可。”
洪浩恍然大悟,用錢這一塊,他始終不開竅,便往碗裏放了三個銅錢。
那流浪小孩眼見一大錠銀子變作三個銅錢,眼裏竟閃過一抹怨恨之色,世道人心,原是難講。
二人繼續趕路。
洪浩感慨:“不知黥國為何流浪兒特別多,巴國蜀國也有,但相比少些。”
蘇巧道:“無他,黥國打仗多。”
洪浩道:“不知為何偏生要打來打去,自顧自不就好了。”
蘇巧笑道:“我一婦道人家,原不懂這些。不過想來國與國之間,和那修者與修者之間也是差不多的,有大道之爭,亦有資源之爭,總是要強大自己,才能談證道長生。”
二人閑話一陣,不知不覺便走到一處村落。
剛到村口,卻見一老者帶著眾多村民,在那敲鑼打鼓,倒是喜慶熱鬧場麵。
老者見到二人,幾步上前,恭敬作揖道:“二位就是太玄宗前來挑選弟子的仙師吧?我等小民已經恭候仙師多時了。”
洪浩聽得此言,情知弄岔,連連道:“老人家,我二人隻是路過此地,卻不是什麽太玄宗仙師……”
原來洪浩,蘇巧二人,路過此地,他倆裝束雖然普通,但氣質形態卻與常人不同。尤其是蘇巧,恢複本來麵目,本又是在山上住久了的,一看便有些超凡出塵模樣——說來她離火宗本來就是巴國百姓眼中的神仙。想來這太玄宗在這黥國百姓眼中,也是差不多的。
所以也難怪老者把他們二人當做那什麽太玄宗的仙師,老者聽聞不是,頗為失望。
歎口氣道:“難道我牯牛村就這等沒有仙緣?消息說今日上午便會來,這都快薄晚了,好不容易等來二位,卻不是仙師。”
洪浩寬慰道:“或是有事耽誤,老人家莫要著急,說不定一會就到了。況且這次不來,總還有下次。”
老者一聽,更是愁苦老臉,道:“客官有所不知,這太玄宗的神仙,十年才下山尋一批弟子,帶迴山上。這一錯過,我牯牛村又要憋屈十年。”
洪浩驚奇:“老人家此話怎講?”
那老者道:“老朽是牯牛村村正,我們這牯牛村,和前麵羊角村,卻是世仇。上次太玄宗仙師下山,在羊角村收了兩名弟子,在我們村卻一個也未看上,我們全村整整憋屈十年,就盼今日能揚眉吐氣。”
洪浩越聽越糊塗:“鄰裏鄰村的,怎麽就世仇了?”
村正道:“哎,都是水鬧的。外客你卻不知,我們莊戶人家,那水就是莊稼命脈,說到底也就是我們自己的命脈。那莊稼該澆水時,羊角村卻把小河堵斷,要等他村裏莊稼澆夠澆透,才輪到我們,那時令都過了,收成就會差上許多。其實百十年前還算友好睦鄰,隻是後來,上遊來水減少,就成了這個樣子。這幾十年,每到農耕時節,為了搶水,雙方都死傷不少村民。”
“這卻和太玄宗挑選弟子有什麽關係?”
“外客,這搶水難免打鬥,以前都無仙門弟子,大家都是械鬥,各有死傷。但自十年前羊角村有兩名十來歲娃娃被選中上山,那形勢就不一樣了……每年到了農耕之時,那羊角村得仙緣的兩戶娃娃,總借著各種由頭迴家,參與搶水爭鬥……別看是娃娃,那卻是會仙家法術,我等凡人哪是對手,形勢急轉直下,這幾年愈發厲害,我們連爭也不敢爭了……實在是憋屈啊。”
洪浩聽來,兩村都是為了各自生存,說不上誰對誰錯。
隻是現在羊角村有了太玄宗弟子,有了仙家法術倚仗,爭水再也爭不過,自然憋屈,
難怪會想著趕緊自家村裏也有孩子選上,那倒真是全村的希望。
洪浩對蘇巧道:“姑姑,這事情倒是有趣,我想留下來看看。”
蘇巧笑道:“我知你這性子,說是順其自然,遇上了卻總也不會一走了之。”
洪浩便對村正道:“老人家,實不相瞞,我姑侄二人,原也是小小散修。今日碰見,也算緣分,趁著那太玄宗仙師未到,你把符合條件的孩童叫上來,我們先瞧一瞧,幫著先看一看。可好?”
村正一聽大喜,連連道:“好好好,我看二位也不像尋常之人,難怪我剛才錯認,原來二位卻是雲遊的神仙。”
說罷趕緊招手,讓村裏那些帶娃的人家趕緊把孩子送過來。
送來的小孩站做一排,從五歲到十歲共有十個。
洪浩看完,隻覺一個五歲男童和一個八歲女童頗有資質,尤其八歲女孩,一舉一動自帶靈氣,資質不說絕頂也是極佳。其餘的確太過平庸。
蘇巧看法也是一樣。
當下便對村正說:“恭喜老人家,我姑侄二人看來,這群小孩,至少有兩個頗有仙緣,當是能選上。”
村正聽了十分歡喜,道:“借二位散仙金口吉言,果真選上,留在村裏吃個喜酒。”
說話間,一群人到了村口,模樣甚是氣派,村正趕緊上前迎接,果然是太玄宗仙師前來挑選弟子。
為首一個仙師,看模樣四十來歲的中年道人,一身道袍閃閃發亮,看來卻是好緞料。隻是圓圓胖胖,少了一份山上之人的清淡,多了一份世俗油膩。
後邊跟著四名弟子,還有一個小童。
村正一看,暗暗叫苦。這四名弟子,便有兩名是當年羊角村選上的孩童,後邊那個小童,昨日還在村口扔石頭砸雞,砸完便跑,正是羊角村的頑劣小孩。
洪浩蘇巧對望一眼,均是暗忖:“按這個小童標準,那十名小孩能有四個符合。”
仙師清清嗓子,搖頭晃腦道:“諸位皆知,我太玄宗挑選弟子,十年一次!十年一次,機會難得。機會難得,十年一次。既然機會難得,總要精挑細選,精挑細選,優中選優。我太玄宗不看貧富,不看美醜,隻看那資質。所以,資質不好,你們給我財物也是無用。”
說完一指那羊角村小童,道:“這名童子,便是剛剛在羊角村選中的,資質極佳。資質極佳,他父母十分高興,畢竟這仙緣難得啊,仙緣難得!他父母高興之餘,便要給貧道一百兩銀子,說是買茶喝。貧道自然不會收。這仙緣是他家孩子自己爭氣,生了靈根啊,生了靈根。貧道不過是一眼看出啊,一眼看出。”
“他父母見貧道公平無私,十分感動。感動之下,說仙師既然不收銀子,那他們一片心意,斷不可付之東流,便叫貧道把銀子帶迴去,捐給山上,熬粥時多加把米,煮湯時多放菜葉。貧道見他父母一片赤誠,也不好涼了熱心,隻能收下代為保管,代為保管。待上山之後,交到公賬啊交到公賬。”
“說這麽多,是好叫你們得知,貧道公平無私,莫要給我財物。”
洪浩聽來,這番話就差直接伸手討要了。
便對蘇巧打趣道:“姑姑,這太玄宗行事風格,倒與離火宗高山流水。”
蘇巧老臉微紅:“我在宗門不管這些閑事的,不過迴去以後,我會勸勸我師兄。”
十個孩子仍是站做一排,那仙師來迴轉了兩圈,最後挑出四個孩童。
不得不說,雖然開口要錢討厭,但眼光還是有的,畢竟挑迴去的孩子如若半點資質也無,他也無法交代。隻是標準比洪浩蘇巧所選要低一些。如此看來,洪浩看中的那兩個孩童應當是十拿九穩了。不過這低標準也才在羊角村選出一個,可見羊角村原是不如牯牛村,不知十年前是不是有家裏無錢的遺珠。
村正一見,足足四名孩童選上,比散仙所指兩名多出兩位,這多多益善,心下也十分欣喜,對兩位散仙還是佩服。
此刻那仙師開口道:“不曾想你們村仙緣還不錯,這一下子竟有四個入了貧道法眼。不過貧道有言在先,這弟子須得精益求精,精挑細選,優中選優。這四名弟子,資質都是差不多的,但我這裏名額有限,卻不是照單全收。”
“既然資質差不多,貧道也好生為難,眼下情形,貧道看來,卻隻有比誠心了……你們各自迴家準備,貧道一會逐家上門,隻能帶誠意最足的兩家孩子上山。”
四家人聽了,趕緊各自迴家準備。
準備啥?當然是銀子!
蘇巧道:“賢侄,你覺得這道人會帶哪兩個孩子上山?”
洪浩道:“如無意外,當是我們先前看那兩個,畢竟資質高出其他甚多。”
蘇巧笑笑:“五歲小男孩不好說,那個八歲女孩,卻已無緣。”
洪浩驚道:“為何?那女孩資質最佳,若是隻選一個也當是她。”
“姑姑觀察可比你仔細,這四戶各自帶孩子迴家,我看了一下,女孩家當是最窮,這種場合,都是要穿得幹淨整齊,留好印象的,那女孩衣服有補丁,恐怕已經是她最好的衣服了。她父母更不用說,衣服還有破銅,迴家去怕也準備不出多少‘誠意’。”
“那道士難道看不出?她資質最好,哪個宗門不想有這樣的弟子,發揚光大宗門?”
蘇巧冷笑:“看得出又怎麽樣?宗主和長老或許會這樣想,下邊辦事的可不會這樣想。隻要達到標準下限,能交差的情況下,自然優先選擇‘誠意’十足的。不然他還多此一舉幹嘛?直接帶我們選定的兩位便可。”
又道:“這一點我離火宗還是比這個太玄宗好,都是我們自己下山去選。想當初,那輕侯輕塵,原本我也看上,顧於修那個老東西死活跟我搶,我實在煩不過才不給他爭。”
洪浩道:“宗主,長老們高高在上,不自己下山來挑選,那宗門江河日下,日漸式微,一代不如一代也是咎由自取。”
蘇巧道:“且看結果,如我所料的話,我倒是動了心思,把這個小女孩帶走。”
洪浩道:“那這小女孩倒比輕侯輕塵有福氣,我師父說……我師父說輕塵可惜了。”
過一會,那道士每家轉完,迴來村頭,對村正道:“你們牯牛村,對我太玄宗都不太有誠意,貧道已經苦口婆心,反複說明,十年一次,機會難得,要有誠意……這結果讓貧道感覺不到誠意啊。”
村正急道:“仙師明鑒,非我牯牛村不夠誠意,隻是我牯牛村在羊角村下遊,每年農耕用水之際,都是被羊角村堵著不給……他羊角村莊稼收成好我許多,節餘自然就多。我牯牛村年年歉收,能糊弄肚皮都不錯了……現在拿出來的,已經是最大誠意了。”
太玄宗道士端了一陣架子,這才道:“我這人心軟,聽不得你說這些。既然如此,我就給你麵子,還是帶兩個上山。”
說罷一指兩個孩童。
洪浩蘇巧看得分明,他們看中的八歲女孩和五歲男孩,統統落選。
蘇巧突然一陣無名火騰起,橫看豎看,越看越覺得這個道士麵目可憎。
突然喊道:“這位道長,老娘有話說——”
洪浩點頭:“雖不知她過往,但總覺得沒有那麽不堪,不知為何道士和尚都尋她尋得緊。”
蘇巧道:“總是正邪有別,我亦覺得那些老和尚是吃飽了沒事幹。不過這次丟隻小臂,不知會不會算到賢侄頭上,將來從賢侄這裏找補?”
洪浩道:“隨他,不管了,我們接著趕路。”
姑侄二人,離開小廟,繼續前行。
“姑姑,沒了暮雲仙姑給我們撐腰,你看要不要低調一點,還是迴去以前妝容?”洪浩打趣道。
蘇巧一笑,道:“賢侄,這一路走來,遇到這麽多事情,你自己算算,有幾次交手,是勢均力敵的?”
洪浩迴想一陣道:“好像一次也無,要麽一招就贏了,要麽一招就輸了。”
蘇巧道:“正是,我行走多年,鮮能遇見半斤八兩的勁敵。如果高出我們修為的,我這妝容人家一眼看穿,低於我們的,我們又有何懼?”
“倒是這個理,那最初姑姑為何又聽我的?變了妝容?”
“那時剛跟你出來,怕你嫌我,自然事事都依你。”
“哎呀,姑姑,以後有事直說,我這個人,最講道理。”
迴到來時街道,洪浩又看見一蓬頭垢麵流浪小孩,端個破碗,正在沿路乞討,洪浩想起先前,心有戚戚然,便摸出一錠銀子,想要放到破碗中。
誰料蘇巧一見,立刻把洪浩拖了迴來,道:“你這是幹嘛?”
洪浩道:“有些不忍,想幫上一幫。”
“那麽大一錠銀子,你是幫他還是害他?”
見洪浩不解,蘇巧接著道:“他一個流浪兒,拿著你給這麽大一錠銀子,不消說,不是被欺就是被搶。輕者一頓毒打,重則丟了性命。你若於心不忍,給他三兩個銅錢即可。”
洪浩恍然大悟,用錢這一塊,他始終不開竅,便往碗裏放了三個銅錢。
那流浪小孩眼見一大錠銀子變作三個銅錢,眼裏竟閃過一抹怨恨之色,世道人心,原是難講。
二人繼續趕路。
洪浩感慨:“不知黥國為何流浪兒特別多,巴國蜀國也有,但相比少些。”
蘇巧道:“無他,黥國打仗多。”
洪浩道:“不知為何偏生要打來打去,自顧自不就好了。”
蘇巧笑道:“我一婦道人家,原不懂這些。不過想來國與國之間,和那修者與修者之間也是差不多的,有大道之爭,亦有資源之爭,總是要強大自己,才能談證道長生。”
二人閑話一陣,不知不覺便走到一處村落。
剛到村口,卻見一老者帶著眾多村民,在那敲鑼打鼓,倒是喜慶熱鬧場麵。
老者見到二人,幾步上前,恭敬作揖道:“二位就是太玄宗前來挑選弟子的仙師吧?我等小民已經恭候仙師多時了。”
洪浩聽得此言,情知弄岔,連連道:“老人家,我二人隻是路過此地,卻不是什麽太玄宗仙師……”
原來洪浩,蘇巧二人,路過此地,他倆裝束雖然普通,但氣質形態卻與常人不同。尤其是蘇巧,恢複本來麵目,本又是在山上住久了的,一看便有些超凡出塵模樣——說來她離火宗本來就是巴國百姓眼中的神仙。想來這太玄宗在這黥國百姓眼中,也是差不多的。
所以也難怪老者把他們二人當做那什麽太玄宗的仙師,老者聽聞不是,頗為失望。
歎口氣道:“難道我牯牛村就這等沒有仙緣?消息說今日上午便會來,這都快薄晚了,好不容易等來二位,卻不是仙師。”
洪浩寬慰道:“或是有事耽誤,老人家莫要著急,說不定一會就到了。況且這次不來,總還有下次。”
老者一聽,更是愁苦老臉,道:“客官有所不知,這太玄宗的神仙,十年才下山尋一批弟子,帶迴山上。這一錯過,我牯牛村又要憋屈十年。”
洪浩驚奇:“老人家此話怎講?”
那老者道:“老朽是牯牛村村正,我們這牯牛村,和前麵羊角村,卻是世仇。上次太玄宗仙師下山,在羊角村收了兩名弟子,在我們村卻一個也未看上,我們全村整整憋屈十年,就盼今日能揚眉吐氣。”
洪浩越聽越糊塗:“鄰裏鄰村的,怎麽就世仇了?”
村正道:“哎,都是水鬧的。外客你卻不知,我們莊戶人家,那水就是莊稼命脈,說到底也就是我們自己的命脈。那莊稼該澆水時,羊角村卻把小河堵斷,要等他村裏莊稼澆夠澆透,才輪到我們,那時令都過了,收成就會差上許多。其實百十年前還算友好睦鄰,隻是後來,上遊來水減少,就成了這個樣子。這幾十年,每到農耕時節,為了搶水,雙方都死傷不少村民。”
“這卻和太玄宗挑選弟子有什麽關係?”
“外客,這搶水難免打鬥,以前都無仙門弟子,大家都是械鬥,各有死傷。但自十年前羊角村有兩名十來歲娃娃被選中上山,那形勢就不一樣了……每年到了農耕之時,那羊角村得仙緣的兩戶娃娃,總借著各種由頭迴家,參與搶水爭鬥……別看是娃娃,那卻是會仙家法術,我等凡人哪是對手,形勢急轉直下,這幾年愈發厲害,我們連爭也不敢爭了……實在是憋屈啊。”
洪浩聽來,兩村都是為了各自生存,說不上誰對誰錯。
隻是現在羊角村有了太玄宗弟子,有了仙家法術倚仗,爭水再也爭不過,自然憋屈,
難怪會想著趕緊自家村裏也有孩子選上,那倒真是全村的希望。
洪浩對蘇巧道:“姑姑,這事情倒是有趣,我想留下來看看。”
蘇巧笑道:“我知你這性子,說是順其自然,遇上了卻總也不會一走了之。”
洪浩便對村正道:“老人家,實不相瞞,我姑侄二人,原也是小小散修。今日碰見,也算緣分,趁著那太玄宗仙師未到,你把符合條件的孩童叫上來,我們先瞧一瞧,幫著先看一看。可好?”
村正一聽大喜,連連道:“好好好,我看二位也不像尋常之人,難怪我剛才錯認,原來二位卻是雲遊的神仙。”
說罷趕緊招手,讓村裏那些帶娃的人家趕緊把孩子送過來。
送來的小孩站做一排,從五歲到十歲共有十個。
洪浩看完,隻覺一個五歲男童和一個八歲女童頗有資質,尤其八歲女孩,一舉一動自帶靈氣,資質不說絕頂也是極佳。其餘的確太過平庸。
蘇巧看法也是一樣。
當下便對村正說:“恭喜老人家,我姑侄二人看來,這群小孩,至少有兩個頗有仙緣,當是能選上。”
村正聽了十分歡喜,道:“借二位散仙金口吉言,果真選上,留在村裏吃個喜酒。”
說話間,一群人到了村口,模樣甚是氣派,村正趕緊上前迎接,果然是太玄宗仙師前來挑選弟子。
為首一個仙師,看模樣四十來歲的中年道人,一身道袍閃閃發亮,看來卻是好緞料。隻是圓圓胖胖,少了一份山上之人的清淡,多了一份世俗油膩。
後邊跟著四名弟子,還有一個小童。
村正一看,暗暗叫苦。這四名弟子,便有兩名是當年羊角村選上的孩童,後邊那個小童,昨日還在村口扔石頭砸雞,砸完便跑,正是羊角村的頑劣小孩。
洪浩蘇巧對望一眼,均是暗忖:“按這個小童標準,那十名小孩能有四個符合。”
仙師清清嗓子,搖頭晃腦道:“諸位皆知,我太玄宗挑選弟子,十年一次!十年一次,機會難得。機會難得,十年一次。既然機會難得,總要精挑細選,精挑細選,優中選優。我太玄宗不看貧富,不看美醜,隻看那資質。所以,資質不好,你們給我財物也是無用。”
說完一指那羊角村小童,道:“這名童子,便是剛剛在羊角村選中的,資質極佳。資質極佳,他父母十分高興,畢竟這仙緣難得啊,仙緣難得!他父母高興之餘,便要給貧道一百兩銀子,說是買茶喝。貧道自然不會收。這仙緣是他家孩子自己爭氣,生了靈根啊,生了靈根。貧道不過是一眼看出啊,一眼看出。”
“他父母見貧道公平無私,十分感動。感動之下,說仙師既然不收銀子,那他們一片心意,斷不可付之東流,便叫貧道把銀子帶迴去,捐給山上,熬粥時多加把米,煮湯時多放菜葉。貧道見他父母一片赤誠,也不好涼了熱心,隻能收下代為保管,代為保管。待上山之後,交到公賬啊交到公賬。”
“說這麽多,是好叫你們得知,貧道公平無私,莫要給我財物。”
洪浩聽來,這番話就差直接伸手討要了。
便對蘇巧打趣道:“姑姑,這太玄宗行事風格,倒與離火宗高山流水。”
蘇巧老臉微紅:“我在宗門不管這些閑事的,不過迴去以後,我會勸勸我師兄。”
十個孩子仍是站做一排,那仙師來迴轉了兩圈,最後挑出四個孩童。
不得不說,雖然開口要錢討厭,但眼光還是有的,畢竟挑迴去的孩子如若半點資質也無,他也無法交代。隻是標準比洪浩蘇巧所選要低一些。如此看來,洪浩看中的那兩個孩童應當是十拿九穩了。不過這低標準也才在羊角村選出一個,可見羊角村原是不如牯牛村,不知十年前是不是有家裏無錢的遺珠。
村正一見,足足四名孩童選上,比散仙所指兩名多出兩位,這多多益善,心下也十分欣喜,對兩位散仙還是佩服。
此刻那仙師開口道:“不曾想你們村仙緣還不錯,這一下子竟有四個入了貧道法眼。不過貧道有言在先,這弟子須得精益求精,精挑細選,優中選優。這四名弟子,資質都是差不多的,但我這裏名額有限,卻不是照單全收。”
“既然資質差不多,貧道也好生為難,眼下情形,貧道看來,卻隻有比誠心了……你們各自迴家準備,貧道一會逐家上門,隻能帶誠意最足的兩家孩子上山。”
四家人聽了,趕緊各自迴家準備。
準備啥?當然是銀子!
蘇巧道:“賢侄,你覺得這道人會帶哪兩個孩子上山?”
洪浩道:“如無意外,當是我們先前看那兩個,畢竟資質高出其他甚多。”
蘇巧笑笑:“五歲小男孩不好說,那個八歲女孩,卻已無緣。”
洪浩驚道:“為何?那女孩資質最佳,若是隻選一個也當是她。”
“姑姑觀察可比你仔細,這四戶各自帶孩子迴家,我看了一下,女孩家當是最窮,這種場合,都是要穿得幹淨整齊,留好印象的,那女孩衣服有補丁,恐怕已經是她最好的衣服了。她父母更不用說,衣服還有破銅,迴家去怕也準備不出多少‘誠意’。”
“那道士難道看不出?她資質最好,哪個宗門不想有這樣的弟子,發揚光大宗門?”
蘇巧冷笑:“看得出又怎麽樣?宗主和長老或許會這樣想,下邊辦事的可不會這樣想。隻要達到標準下限,能交差的情況下,自然優先選擇‘誠意’十足的。不然他還多此一舉幹嘛?直接帶我們選定的兩位便可。”
又道:“這一點我離火宗還是比這個太玄宗好,都是我們自己下山去選。想當初,那輕侯輕塵,原本我也看上,顧於修那個老東西死活跟我搶,我實在煩不過才不給他爭。”
洪浩道:“宗主,長老們高高在上,不自己下山來挑選,那宗門江河日下,日漸式微,一代不如一代也是咎由自取。”
蘇巧道:“且看結果,如我所料的話,我倒是動了心思,把這個小女孩帶走。”
洪浩道:“那這小女孩倒比輕侯輕塵有福氣,我師父說……我師父說輕塵可惜了。”
過一會,那道士每家轉完,迴來村頭,對村正道:“你們牯牛村,對我太玄宗都不太有誠意,貧道已經苦口婆心,反複說明,十年一次,機會難得,要有誠意……這結果讓貧道感覺不到誠意啊。”
村正急道:“仙師明鑒,非我牯牛村不夠誠意,隻是我牯牛村在羊角村下遊,每年農耕用水之際,都是被羊角村堵著不給……他羊角村莊稼收成好我許多,節餘自然就多。我牯牛村年年歉收,能糊弄肚皮都不錯了……現在拿出來的,已經是最大誠意了。”
太玄宗道士端了一陣架子,這才道:“我這人心軟,聽不得你說這些。既然如此,我就給你麵子,還是帶兩個上山。”
說罷一指兩個孩童。
洪浩蘇巧看得分明,他們看中的八歲女孩和五歲男孩,統統落選。
蘇巧突然一陣無名火騰起,橫看豎看,越看越覺得這個道士麵目可憎。
突然喊道:“這位道長,老娘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