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用完飯菜,便出了酒樓,準備趕路。
“賢侄,我們出巴國,有兩條路可走,一是翻山,從蜀國劍閣出去,出去便是黥國地界。一是去巴郡都城走水路,沿江而下,出了巴國便是荊國,你卻選哪條?”
“姑姑,這兩條道,哪條更有意思?”
“這個卻不好說,兩條道各是各的風景,完全不一樣。”
“那還是走陸路吧,坐船總覺無聊。”
“好,那我們先去蜀國。”
“嗯,其實我聽師父說,蜀山劍派才是蜀國一流宗門,不過已經不問世事。”
“這個,我也略有耳聞,聽說他們劍術精絕,已近通神。”
“那如果去拜訪一下,或能大有收獲。”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走就是了。
洪浩和蘇巧一路行走,山路多的時候,幾天不見人煙,也是有的。
當然可以禦劍飛過去,可洪浩不願意,如果隻是為了達到師父的要求,那沿江一路飛行,當是見到大海最直接有效的法子,可這遊曆也就沒意義。洪浩不願意,蘇巧自然也就跟隨,和洪浩相處越久,她就越是相信他。
這日,二人在茫茫群山深處,又走到了一處斷崖。
從斷崖向下望去,下麵竟是一片平整田野,阡陌縱橫,遠處稀疏有些瓦屋房舍,卻是一個小小村落,還有一條小河繞村而過。此刻正有一些炊煙,嫋嫋升起,一副世外桃源景象。
洪浩道:“姑姑,難得這大山之中,竟有人家,我們去看看,能不能討些吃食。”
蘇巧道:“好,這村子,和我小時家鄉倒是極像,頗有些親切。”
“原來姑姑也是村裏長大?我當姑姑從小是城邑裏出生哩。”
“賢侄,我像你一般大時,每日在家采桑養蠶,辛苦得很。”
“姑姑這般好看,竟沒嫁人麽?”
“……莫要戳姑姑痛處,姑姑有眼無珠。”
洪浩眼見蘇巧神色黯然,知是說了錯話,勾起了蘇巧的傷心往事。他立刻引開話題:“姑姑,那日和阿發大哥分別之時,那阿發大哥傳了我一個秘訣,你想不想聽?”
蘇巧聽他說過阿發,知道是神仙般的人物,這等人物的秘訣,那自然是非同小可,頓時好奇。
便道:“什麽秘訣?若是方便,說來聽聽”
洪浩得意道:“他傳給我的秘訣是,花生米和豆腐幹同嚼,便能吃出肉的味道。哈哈哈……”
蘇巧驚愕看向洪浩,暗忖:“我這侄兒,是不是餓得有些恍惚了。”
洪浩原本是想逗蘇巧開心,所以照搬了阿發臨別之時給他們講的笑話,但阿發講時,先有在酒樓隻點這兩碟菜的鋪墊,又有剛施展完神通的驚豔,再以神秘口氣說出,環境人物都極是吻合,故而引得洪浩黃柳一陣大笑。但他對蘇巧這樣沒頭沒尾的說來,聽得蘇巧莫名其妙,典型的東施效顰,生搬硬套。
見蘇巧沒有意想中的哈哈大笑,洪浩討個沒趣,摸摸鼻子,暗忖:“姑姑怎生這般無趣,如此好笑的笑話居然一點都聽不懂。”
好在二人談話間卻沒有放慢腳步,此時已到崖底,穿過一片翠綠竹林,便到達了村口。
村口一座小石橋,有一孩童正在垂釣,全神貫注盯著清澈河水裏的那群魚兒,眼見有魚兒要咬鉤……正在此時,洪浩和蘇巧剛好上橋,人影晃動,那群魚兒受到驚嚇,便四散遊往別處。
那孩童眼見要上鉤的魚兒跑掉,開口便罵:“日你媽,你們一對狗男女,早不來晚不來,老子的魚剛要上鉤就來!”
洪浩和蘇巧麵麵相覷,沒料到這黃口小兒如此生猛。
這孩童莫過六七歲,總比洪浩自力更生時還要小些,又黑又瘦,頭發稀疏發黃,還有一條鼻涕蟲時隱時現。
洪浩自覺理虧,賠出笑臉:“小兄弟,莫生氣,叫什麽名字啊?”
那孩童並不懼怕,張口便道:“叫你爹,日你媽自然是你爹。”
蘇巧聽了掩嘴偷笑,暗忖:“難怪不讓我扮他娘親,果然吃虧甚多。”
洪浩還是不惱,他見這孩童瘦黑,就跟見自家小時候一般,隻不過自己有爺爺管教,性格遠沒有這孩童乖張頑劣。
便道:“小兄弟,你好好說話,我賠你魚錢。”
孩童聽見有錢,立刻努力睜大一雙細眼:“這魚可是神仙洞流出來的,一條就要三……五文錢。”他說話時,那鼻涕蟲就慢慢爬出來,等他說完話,用力一吸,便又縮了迴去。
洪浩拿出十文錢,放在手裏嘩啦作響,又問:“你叫什麽名字?”
這次孩童立刻迴到:“我叫王乜。”他雖不識字,但自己名字簡單,卻能寫來,怕洪浩不明,還在空中用手指比劃一番。
洪浩暗忖:“他爹娘倒是實在人,這王乜名至實歸。”便叫王乜伸手,把手中銅錢遞了五個給他。
洪浩又道:“這是什麽地方?是巴國還是蜀國?”
王乜迴到:“這是鐵劍村,我不知道什麽巴國蜀國。”
洪浩把剩餘五個銅錢給他,又說:“我們姑侄二人,已經走了很久,路過此地,肚子餓了,你家有沒有吃食?如果有吃的,我們買點。”
王乜道:“大米沒有,黍米還有些,你吃不吃?”
洪浩一驚,道:“不礙事,黍米我也從小吃慣的。”——這孩童家果然跟自己小時候一般窮。
又問:“你爹娘呢?”
王乜吸一下鼻涕蟲:“我娘說我爹是王八,鑽進神仙洞遊走了。我娘雙腿齊全卻走不動路,整日癱在床上。”
洪浩聽得有些心酸,這孤兒寡母,活得不易,當下便道:“你前麵帶路,我們跟你迴家。”
王乜聽罷,就收起魚竿,前麵領路。
二人跟著王乜,也沒走得幾步,就到了王乜家。粗粗看來,房屋還算不錯,典型的農家小院,大瓦屋,外麵是半人高夯土壘起的院牆,想來王乜家之前還是不錯。
王乜進院便叫:“翠翠,我迴來了,路上遇到兩個人,要在我家搭夥吃一頓。”
屋內立刻傳來一個尖細女聲:“小王八蛋,自己都不夠吃,還敢充英雄好漢,叫人來吃……老娘把你屙出來就該扔河裏喂魚。”
王乜不耐煩道:“人家要給錢,不白吃。”
“這樣啊,那你龜兒子趕快燒火嘛。”
洪浩和蘇巧對望一眼,均是搖頭。這對母子當真罕見。兒子對娘直唿其名,娘叫兒子王八蛋,難怪王乜性格如此乖張,小小年紀便滿嘴髒話。
果然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王乜說來比洪浩自己做飯時還小,但進了廚房,引火燒柴,刷鍋淘米卻做得熟練,洪浩一旁幫襯,聊些閑話。
“王乜,你和你娘靠什麽過活?”
“家裏的田地租給別人種,每年分幾百斤黍米。”
“哦,還有田地啊,那比我好,我小時候隻能采藥換錢……那家裏幹不動的重活怎麽辦?”
“村裏的男人幹。”
“哦,那還好,鄉裏鄉親幫幫忙。”
聽洪浩這麽說,王乜驚奇的看著他,猛吸一口,把快要爬到唇邊的鼻涕蟲收迴:“狗日的,這世上哪有白幫忙,都是要睡了翠翠才幹活的。”
洪浩既震驚又尷尬,沒想到王乜這話說得這麽自然流暢,和年齡的差異讓他一時間不知道如何接話。
王乜卻毫不在意:“再過幾年,等我長大了就好了。”
洪浩趕緊錯開話題:“你們為何叫鐵劍村?”
“你們是從石橋這頭村口進村,另一頭村口有棵大榕樹,我聽村裏的老頭講,幾百年前,那棵樹有口子是裂開的,中間插了一把鐵劍,後來長合攏了,這就是鐵劍村的來由。”
“哦,原來如此。”
二人閑話時,蘇巧卻進了堂屋,循著剛剛發聲的來處走到左邊臥室。
果然望見一個女子,不過二十多歲,半臥在床,看樣貌還略有姿色,隻是頭發散亂,眼窩深陷,加上一股難聞的氣味,蘇巧不禁皺了皺眉頭。
蘇巧道:“你便是王乜的娘親吧?我們姑侄路過此地,正好遇見王乜釣魚,腹中饑餓,來叨擾一頓。”
蘇巧此時雖是普通裝束,但一身氣質卻跟王乜她娘平日所見鄉村婦人天壤之別,王乜他娘便一改平日說話,小心迴道:“我是王乜的娘親,娘家名叫吳翠翠。我們家沒好東西招待,讓夫人笑話了。”
蘇巧搖頭:“這個無妨,你的腿卻怎麽迴事?你家孩兒說走不動路。”
翠翠迴道:“去年開始,便是這樣,半點用不上力。”
“也不找個大夫看看?”
“我們這窮鄉僻壤,交通不便,孤兒寡母,有甚辦法,都是命啊……”
“王乜說你丈夫故去了?”
“嗯,也是去年,屋漏偏逢連夜雨,他去神仙洞撈魚……夫人不知,神仙洞是我們這裏一個山洞暗河,跌下去。連個屍首也無。”
“那你母子二人也著實可憐……”
說話間,王乜進來叫道:“粥好了,翠翠我扶你下床。”
蘇巧趕緊道:“你娘不方便,給她盛過來吧。”
王乜卻道:“盛過來,她滴漏被子上我難得弄。她這幾步還能走得。”
蘇巧道:“那我來,你太小也使不上力。”便把翠翠扶到堂屋。
洪浩早已端了一盆黍米粥放桌上等候。見翠翠出來,抱拳禮貌一句:“今日叨擾大姐了。”
翠翠見洪浩模樣氣質,也是不同見慣的鄉野村夫,當下有些羞澀:“實在慚愧,家中貧寒,隻有這見不得人的黍米,讓小哥見笑了。”
當下四人各拿碗筷喝粥,這黍米粥洪浩原是喝慣了的,喝起來並無半點難吃模樣。但蘇巧卻從未吃過此等粗糧,喝一口隻覺有些刮喉,眼看洪浩喝得香甜,她又不好意思不喝,隻得小口小口抿進嘴裏,費力吞下。最後淺淺喝了半碗,便道吃飽了。
洪浩足足喝了五大碗,才停下來,心滿意足打個飽嗝。母子二人見他這般模樣,都知這小哥沒有嫌棄食物粗陋,暗暗高興。
洪浩從懷裏掏出一錠銀子,輕輕放在桌上,細聲說道:“今日實在是打擾,恐怕吃掉你母子二人幾天的口糧了,這點心意,你們收下。”
母子二人,見到這麽大一錠銀子,頓時驚喜萬分。尤其王乜,他先見洪浩拿給他,不過一個銅板一個銅板散錢,以為這頓飯最多也不過給幾個銅錢,沒料到一下這麽闊綽。
當下王乜就說:“小哥哥,收你這麽多銀子,我……我覺得太多了,要不你今天就別走了,讓翠翠陪你睡一晚。”他畢竟孩童,平日見村上男人,挑幾桶水也要睡他娘,砍兩捆柴也要睡他娘,帶二兩鹽也要睡他娘,便覺得隻要給他家一點好處,睡他娘就是天經地義。
此言一出,三人都是大驚,翠翠漲紅臉喝道:“小王八蛋,胡說什麽,莫要羞辱恩公。”她說這話,卻不是覺得不該睡,而是覺得自己卑賤,原是配不上。
王乜卻冷冷道:“那些男人都睡得,為何小哥哥睡不得?那些男人加在一起做的事情,有小哥哥這一塊銀子多麽?”
翠翠終於崩潰大哭:“你個小王八蛋,忘恩負義。老娘要不是看你還小,不能養活自己,也不用活得如此下賤,早就一死了之。你扛得動鋤頭麽?你挑得起水桶麽?你砍得下柴火麽?這些事你做不來,我做不來,等老天爺來做?你以為老娘喜歡那些臭男人在老娘肚皮上滾麽?還不是為了你這個小王八蛋忍辱偷生!我雙腿麻木,沒個知覺,活著原是不如死了來得痛快!老娘早就下定決心,等你可以自己養活自己之時,老娘就是爬也要爬去神仙洞找你那個王八爹。”
洪浩和蘇巧聽了翠翠這番撕心裂肺的哭訴,都不禁黯然。
翠翠所說,俱是事實,不這樣做,母子倆早就餓死了。
王乜原是沒有資格去責備他娘親。誰也沒有資格去責備他娘親。
王乜站起身,走到翠翠麵前,噗通跪下,一連磕了三個響頭,抬頭望向翠翠,叫道:“娘親,我錯了。”
“賢侄,我們出巴國,有兩條路可走,一是翻山,從蜀國劍閣出去,出去便是黥國地界。一是去巴郡都城走水路,沿江而下,出了巴國便是荊國,你卻選哪條?”
“姑姑,這兩條道,哪條更有意思?”
“這個卻不好說,兩條道各是各的風景,完全不一樣。”
“那還是走陸路吧,坐船總覺無聊。”
“好,那我們先去蜀國。”
“嗯,其實我聽師父說,蜀山劍派才是蜀國一流宗門,不過已經不問世事。”
“這個,我也略有耳聞,聽說他們劍術精絕,已近通神。”
“那如果去拜訪一下,或能大有收獲。”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走就是了。
洪浩和蘇巧一路行走,山路多的時候,幾天不見人煙,也是有的。
當然可以禦劍飛過去,可洪浩不願意,如果隻是為了達到師父的要求,那沿江一路飛行,當是見到大海最直接有效的法子,可這遊曆也就沒意義。洪浩不願意,蘇巧自然也就跟隨,和洪浩相處越久,她就越是相信他。
這日,二人在茫茫群山深處,又走到了一處斷崖。
從斷崖向下望去,下麵竟是一片平整田野,阡陌縱橫,遠處稀疏有些瓦屋房舍,卻是一個小小村落,還有一條小河繞村而過。此刻正有一些炊煙,嫋嫋升起,一副世外桃源景象。
洪浩道:“姑姑,難得這大山之中,竟有人家,我們去看看,能不能討些吃食。”
蘇巧道:“好,這村子,和我小時家鄉倒是極像,頗有些親切。”
“原來姑姑也是村裏長大?我當姑姑從小是城邑裏出生哩。”
“賢侄,我像你一般大時,每日在家采桑養蠶,辛苦得很。”
“姑姑這般好看,竟沒嫁人麽?”
“……莫要戳姑姑痛處,姑姑有眼無珠。”
洪浩眼見蘇巧神色黯然,知是說了錯話,勾起了蘇巧的傷心往事。他立刻引開話題:“姑姑,那日和阿發大哥分別之時,那阿發大哥傳了我一個秘訣,你想不想聽?”
蘇巧聽他說過阿發,知道是神仙般的人物,這等人物的秘訣,那自然是非同小可,頓時好奇。
便道:“什麽秘訣?若是方便,說來聽聽”
洪浩得意道:“他傳給我的秘訣是,花生米和豆腐幹同嚼,便能吃出肉的味道。哈哈哈……”
蘇巧驚愕看向洪浩,暗忖:“我這侄兒,是不是餓得有些恍惚了。”
洪浩原本是想逗蘇巧開心,所以照搬了阿發臨別之時給他們講的笑話,但阿發講時,先有在酒樓隻點這兩碟菜的鋪墊,又有剛施展完神通的驚豔,再以神秘口氣說出,環境人物都極是吻合,故而引得洪浩黃柳一陣大笑。但他對蘇巧這樣沒頭沒尾的說來,聽得蘇巧莫名其妙,典型的東施效顰,生搬硬套。
見蘇巧沒有意想中的哈哈大笑,洪浩討個沒趣,摸摸鼻子,暗忖:“姑姑怎生這般無趣,如此好笑的笑話居然一點都聽不懂。”
好在二人談話間卻沒有放慢腳步,此時已到崖底,穿過一片翠綠竹林,便到達了村口。
村口一座小石橋,有一孩童正在垂釣,全神貫注盯著清澈河水裏的那群魚兒,眼見有魚兒要咬鉤……正在此時,洪浩和蘇巧剛好上橋,人影晃動,那群魚兒受到驚嚇,便四散遊往別處。
那孩童眼見要上鉤的魚兒跑掉,開口便罵:“日你媽,你們一對狗男女,早不來晚不來,老子的魚剛要上鉤就來!”
洪浩和蘇巧麵麵相覷,沒料到這黃口小兒如此生猛。
這孩童莫過六七歲,總比洪浩自力更生時還要小些,又黑又瘦,頭發稀疏發黃,還有一條鼻涕蟲時隱時現。
洪浩自覺理虧,賠出笑臉:“小兄弟,莫生氣,叫什麽名字啊?”
那孩童並不懼怕,張口便道:“叫你爹,日你媽自然是你爹。”
蘇巧聽了掩嘴偷笑,暗忖:“難怪不讓我扮他娘親,果然吃虧甚多。”
洪浩還是不惱,他見這孩童瘦黑,就跟見自家小時候一般,隻不過自己有爺爺管教,性格遠沒有這孩童乖張頑劣。
便道:“小兄弟,你好好說話,我賠你魚錢。”
孩童聽見有錢,立刻努力睜大一雙細眼:“這魚可是神仙洞流出來的,一條就要三……五文錢。”他說話時,那鼻涕蟲就慢慢爬出來,等他說完話,用力一吸,便又縮了迴去。
洪浩拿出十文錢,放在手裏嘩啦作響,又問:“你叫什麽名字?”
這次孩童立刻迴到:“我叫王乜。”他雖不識字,但自己名字簡單,卻能寫來,怕洪浩不明,還在空中用手指比劃一番。
洪浩暗忖:“他爹娘倒是實在人,這王乜名至實歸。”便叫王乜伸手,把手中銅錢遞了五個給他。
洪浩又道:“這是什麽地方?是巴國還是蜀國?”
王乜迴到:“這是鐵劍村,我不知道什麽巴國蜀國。”
洪浩把剩餘五個銅錢給他,又說:“我們姑侄二人,已經走了很久,路過此地,肚子餓了,你家有沒有吃食?如果有吃的,我們買點。”
王乜道:“大米沒有,黍米還有些,你吃不吃?”
洪浩一驚,道:“不礙事,黍米我也從小吃慣的。”——這孩童家果然跟自己小時候一般窮。
又問:“你爹娘呢?”
王乜吸一下鼻涕蟲:“我娘說我爹是王八,鑽進神仙洞遊走了。我娘雙腿齊全卻走不動路,整日癱在床上。”
洪浩聽得有些心酸,這孤兒寡母,活得不易,當下便道:“你前麵帶路,我們跟你迴家。”
王乜聽罷,就收起魚竿,前麵領路。
二人跟著王乜,也沒走得幾步,就到了王乜家。粗粗看來,房屋還算不錯,典型的農家小院,大瓦屋,外麵是半人高夯土壘起的院牆,想來王乜家之前還是不錯。
王乜進院便叫:“翠翠,我迴來了,路上遇到兩個人,要在我家搭夥吃一頓。”
屋內立刻傳來一個尖細女聲:“小王八蛋,自己都不夠吃,還敢充英雄好漢,叫人來吃……老娘把你屙出來就該扔河裏喂魚。”
王乜不耐煩道:“人家要給錢,不白吃。”
“這樣啊,那你龜兒子趕快燒火嘛。”
洪浩和蘇巧對望一眼,均是搖頭。這對母子當真罕見。兒子對娘直唿其名,娘叫兒子王八蛋,難怪王乜性格如此乖張,小小年紀便滿嘴髒話。
果然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王乜說來比洪浩自己做飯時還小,但進了廚房,引火燒柴,刷鍋淘米卻做得熟練,洪浩一旁幫襯,聊些閑話。
“王乜,你和你娘靠什麽過活?”
“家裏的田地租給別人種,每年分幾百斤黍米。”
“哦,還有田地啊,那比我好,我小時候隻能采藥換錢……那家裏幹不動的重活怎麽辦?”
“村裏的男人幹。”
“哦,那還好,鄉裏鄉親幫幫忙。”
聽洪浩這麽說,王乜驚奇的看著他,猛吸一口,把快要爬到唇邊的鼻涕蟲收迴:“狗日的,這世上哪有白幫忙,都是要睡了翠翠才幹活的。”
洪浩既震驚又尷尬,沒想到王乜這話說得這麽自然流暢,和年齡的差異讓他一時間不知道如何接話。
王乜卻毫不在意:“再過幾年,等我長大了就好了。”
洪浩趕緊錯開話題:“你們為何叫鐵劍村?”
“你們是從石橋這頭村口進村,另一頭村口有棵大榕樹,我聽村裏的老頭講,幾百年前,那棵樹有口子是裂開的,中間插了一把鐵劍,後來長合攏了,這就是鐵劍村的來由。”
“哦,原來如此。”
二人閑話時,蘇巧卻進了堂屋,循著剛剛發聲的來處走到左邊臥室。
果然望見一個女子,不過二十多歲,半臥在床,看樣貌還略有姿色,隻是頭發散亂,眼窩深陷,加上一股難聞的氣味,蘇巧不禁皺了皺眉頭。
蘇巧道:“你便是王乜的娘親吧?我們姑侄路過此地,正好遇見王乜釣魚,腹中饑餓,來叨擾一頓。”
蘇巧此時雖是普通裝束,但一身氣質卻跟王乜她娘平日所見鄉村婦人天壤之別,王乜他娘便一改平日說話,小心迴道:“我是王乜的娘親,娘家名叫吳翠翠。我們家沒好東西招待,讓夫人笑話了。”
蘇巧搖頭:“這個無妨,你的腿卻怎麽迴事?你家孩兒說走不動路。”
翠翠迴道:“去年開始,便是這樣,半點用不上力。”
“也不找個大夫看看?”
“我們這窮鄉僻壤,交通不便,孤兒寡母,有甚辦法,都是命啊……”
“王乜說你丈夫故去了?”
“嗯,也是去年,屋漏偏逢連夜雨,他去神仙洞撈魚……夫人不知,神仙洞是我們這裏一個山洞暗河,跌下去。連個屍首也無。”
“那你母子二人也著實可憐……”
說話間,王乜進來叫道:“粥好了,翠翠我扶你下床。”
蘇巧趕緊道:“你娘不方便,給她盛過來吧。”
王乜卻道:“盛過來,她滴漏被子上我難得弄。她這幾步還能走得。”
蘇巧道:“那我來,你太小也使不上力。”便把翠翠扶到堂屋。
洪浩早已端了一盆黍米粥放桌上等候。見翠翠出來,抱拳禮貌一句:“今日叨擾大姐了。”
翠翠見洪浩模樣氣質,也是不同見慣的鄉野村夫,當下有些羞澀:“實在慚愧,家中貧寒,隻有這見不得人的黍米,讓小哥見笑了。”
當下四人各拿碗筷喝粥,這黍米粥洪浩原是喝慣了的,喝起來並無半點難吃模樣。但蘇巧卻從未吃過此等粗糧,喝一口隻覺有些刮喉,眼看洪浩喝得香甜,她又不好意思不喝,隻得小口小口抿進嘴裏,費力吞下。最後淺淺喝了半碗,便道吃飽了。
洪浩足足喝了五大碗,才停下來,心滿意足打個飽嗝。母子二人見他這般模樣,都知這小哥沒有嫌棄食物粗陋,暗暗高興。
洪浩從懷裏掏出一錠銀子,輕輕放在桌上,細聲說道:“今日實在是打擾,恐怕吃掉你母子二人幾天的口糧了,這點心意,你們收下。”
母子二人,見到這麽大一錠銀子,頓時驚喜萬分。尤其王乜,他先見洪浩拿給他,不過一個銅板一個銅板散錢,以為這頓飯最多也不過給幾個銅錢,沒料到一下這麽闊綽。
當下王乜就說:“小哥哥,收你這麽多銀子,我……我覺得太多了,要不你今天就別走了,讓翠翠陪你睡一晚。”他畢竟孩童,平日見村上男人,挑幾桶水也要睡他娘,砍兩捆柴也要睡他娘,帶二兩鹽也要睡他娘,便覺得隻要給他家一點好處,睡他娘就是天經地義。
此言一出,三人都是大驚,翠翠漲紅臉喝道:“小王八蛋,胡說什麽,莫要羞辱恩公。”她說這話,卻不是覺得不該睡,而是覺得自己卑賤,原是配不上。
王乜卻冷冷道:“那些男人都睡得,為何小哥哥睡不得?那些男人加在一起做的事情,有小哥哥這一塊銀子多麽?”
翠翠終於崩潰大哭:“你個小王八蛋,忘恩負義。老娘要不是看你還小,不能養活自己,也不用活得如此下賤,早就一死了之。你扛得動鋤頭麽?你挑得起水桶麽?你砍得下柴火麽?這些事你做不來,我做不來,等老天爺來做?你以為老娘喜歡那些臭男人在老娘肚皮上滾麽?還不是為了你這個小王八蛋忍辱偷生!我雙腿麻木,沒個知覺,活著原是不如死了來得痛快!老娘早就下定決心,等你可以自己養活自己之時,老娘就是爬也要爬去神仙洞找你那個王八爹。”
洪浩和蘇巧聽了翠翠這番撕心裂肺的哭訴,都不禁黯然。
翠翠所說,俱是事實,不這樣做,母子倆早就餓死了。
王乜原是沒有資格去責備他娘親。誰也沒有資格去責備他娘親。
王乜站起身,走到翠翠麵前,噗通跪下,一連磕了三個響頭,抬頭望向翠翠,叫道:“娘親,我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