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蹊蹺,恐另有玄機!”一個嫵媚女聲道。


    夏百草見是三長老蘇巧說話,隨即問道:“蘇師妹有何見解?”原來說話之人是一中年美婦,與夏百草師出同門。別看舉手投足間風情萬種,卻是眾人之中心思最為縝密,手段最為狠辣。方才顧於修講述經過之時,聽得甚是仔細。


    蘇巧對著顧於修道:“顧長老,若是那人武功修為極高,又是唐家先人,豈肯輕易放過你們?你們撤退卻不相追?”


    顧於修老臉微紅,知道蘇巧這話是暗諷他怕死惜命,隻一招就落荒而逃。但蘇巧這話說得合情合理,他沒法發作。隻得悻悻道:“我射出一枚流螢,或是他托大硬接,站在原地運功化解,無法移動。”


    蘇巧媚聲道:“顧長老的流螢原是一絕,威力巨大,如此倒也說得過去。畢竟顧長老乃是金丹期絕頂,突破元嬰隻在須臾之間……”這話明褒實貶,把顧於修一張老臉打的啪啪作響。


    夏百草見勢不對,趕緊說道:“依師妹所言,此事當如何?”


    蘇巧也不繼續挖苦,沉聲說道:“水月現世不假,唐家先人未必,不過小心使得萬年船,通知上下加強警戒。方才顧長老說那人自報家門叫洪浩,是采藥人,今日天亮即刻聯係官府,把境內所有采藥人按名冊清查一遍,看是否有此人。”


    蘇巧頓了一頓,接著道:”如有此人,則速速通報我等,不可聲張。“


    又道:“大家散了吧,我等在此折騰半夜,那人若是要來,此刻我等還能從容說話麽。不過——”話鋒一轉,卻又奚落顧於修一句。”需原地化解顧長老流螢之威……倒也……倒也不可小覷。“


    那顧於修卻不接話,權當沒有聽見。


    眾人覺得有理,便吩咐即刻起輪值弟子增加一倍,加強巡邏戒備,便各迴山頭。


    ……


    這離火宗占地極大,顧於修領著輕塵輕侯返還自家山頭,一路行走,半響無話。


    輕侯終於憋不住,忿忿不平道:”師傅,蘇長老她欺人太甚——“


    顧於修卻不以為意,道:”那婆娘尖酸刻薄,也不是一日兩日了,天性如此,理她作甚。她不在現場,不知形勢兇險,自是說得輕巧。輕塵輕侯,你們且記住,臨陣對敵,保全自身為第一!切不可逞一時血勇。須知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倘若死了便是死了,再無機會。“


    輕侯點頭答應,又道:”師傅,那少年所持,當真便是水月麽?不過確實太過駭人,並未看見那少年從何處拔出,隻藍光一閃,我和妹妹的劍就被削斷了。“——他並不知那水月一直握在洪浩手裏,又無劍鞘,不過太過小巧,又是黑夜,自然看不見。


    顧於修迴道:”為師也不十分肯定,傳言這鏡花、水月、福地、洞天是上古遺留神兵,許久未曾現世。恐怕真正見過的人,要麽已飛升,要麽已作古……隻是聽聞鏡花發金光、水月發藍光、福地發棕光,洞天發紅光……那一道藍光,你兄妹二人也看得真切,由此推斷應是水月。“


    一直未曾言語的輕塵此刻開口問道:”師傅,那山妖所說掬月莊一百四十八口怎麽迴事?真的是我們宗門所為麽?“


    顧於修聽聞臉色一變道:”陳年舊事,提它作甚。速速迴屋休息。“


    ……


    這邊洪浩迴得石鼓村,到了自家茅屋坐下,想著昨日經曆,恍如隔世。


    但手中的水月,懷裏的金釵,卻又真真切切提醒他並非夢境。


    他望著手中水月,小小腦袋瓜飛速運轉,卻不知他想些什麽,仿佛還自言自語。過得許久,才見洪浩出門。卻又奔進山石橋處而去,遠遠望見那群衙役差人仍在,便走上前去,拱手作揖,苦著臉說:“各位官爺,不知這封山還得幾日?小人家中米缸見底,再不進山采藥,怕是隻能餓死家中。”


    那帶頭之人,見是前幾日所見少年,也有些憐他,隻說:“聽聞我家縣老爺也是接上頭命令,不知緣由,我等當然更是一概不知。何時解封,也隻能等上頭下令。你不如去朱砂鎮上,看能不能尋個短工,也是活路。”


    洪浩再行禮謝過:”多謝官爺提點,既然如此,也隻好去鎮上碰碰運氣。“


    說罷果然一路來到朱砂鎮。


    來得鎮上,首先便去到最為熟悉的仁和堂藥鋪。進門見著藥鋪夥計,便叫:”白大哥,張掌櫃可在?“——那被叫做白大哥的,就是當年欺負小洪浩的藥鋪夥計,隻不過洪浩常去,慢慢相熟,後來便不再顯山露水,明目張膽吃欺頭。當然暗裏克扣多多少少總是難免,畢竟行規。他若不願,掌櫃定會讓他滾蛋。


    那姓白的夥計道:”你尋掌櫃何事?他在後院。”隨即湊到洪浩跟前,壓低聲音道:”我勸你今日別去,老板娘這兩日不爽利,掌櫃的現在怕是要死要活。你去必觸黴頭。“


    卻說這張掌櫃,肥頭大耳,一身好膘,對人總是慈眉善目、和和氣氣。做生意卻是從不含糊的一把好手,上下打點,路路皆通,把個藥鋪經營得風生水起、左右逢源。但卻一樣,這張掌櫃十分懼內,也是朱砂鎮人盡皆知之事。


    洪浩聽罷說:”多謝白大哥提醒,那我還是不去為好。哎,那磨盤山不知為何被官府封了,也不知何時能解。原本想來藥鋪找口飯吃……“


    白姓夥計一聽此言,一張驢臉頓時愁苦,說:”原是此事,我勸你啊趁早死心。這封山之後,都無人來賣藥材了,我每日倒是清閑許多……可這張掌櫃不養閑人,如此下去,過幾日怕就該辭我了。“


    洪浩勸慰道:”白大哥莫要心慌,磨盤山說不定過兩日就解了……即如此,我就不叨擾了,再去別處看看。“


    洪浩又去酒樓、茶鋪、鐵鋪、雜貨等商家店鋪逐個自薦,一圈逛完卻無人肯收,均是嫌他年紀尚小,體弱無力,恐是吃多做少的賠本生意。


    洪浩沒個奈何,四處遊蕩閑逛,不覺來到沱江碼頭。


    這沱江碼頭,是連接巴國京城巴郡的水路,因境內群山巍峨,車馬不便,故南來北往,客貨商旅均選擇水路出行,此刻帆檣林立,倒是一派繁忙景象。


    洪浩見許多窮苦人家模樣之人正在搬運貨物,男女老少皆有。一問才知,原來是專門幫貨船上下貨物的行當,卻不管你有力無力,按搬運貨物多少算錢。比如力大者,一次兩袋三袋,力小者一次一袋兩袋,總歸是兩袋算一趟,一趟一文錢。都是現做現結。


    洪浩暗忖:”這倒是個好營生。我雖力氣不大,但多跑幾趟,卻也能掙個米錢。“遂加入隊伍幹了起來。一幹才知道這米錢也不是等閑好拿,初時還好,多搬幾趟便腿如灌鉛,走得踉踉蹌蹌……好在他吃苦慣了,卻能咬牙堅持。


    幹到天黑,結算十七文錢,還要交兩文給碼頭牙人,說是行規。洪浩雖是憤憤不平卻也明白隻能如此。


    拿著辛苦得來的十五文錢,洪浩五文錢買得五個蒸饃,剩下都塞進錢袋,踏上歸途。


    洪浩饑腸轆轆,拿出一個蒸饃,邊走邊啃。走到半路,總覺不自在,卻又說不上因何而起。他也不去計較許多,快步迴家。路上還順便收集了一些柴火。


    迴到茅屋,洪浩一望水缸,卻是沒水。隨即挑上水桶,去村旁水井打了半桶水,挑迴來倒入缸內。接著引火燒水,他一路啃了兩個蒸饃,那蒸饃本是早上出鍋,他買來時已發硬變幹,此時隻覺口幹舌燥,故而燒些熱湯來喝。


    喝完熱湯,洪浩覺得渾身酸軟,倒床便唿唿大睡。


    ……


    在洪浩茅屋外不遠處,兩條黑影隱匿在黑夜裏,悄無聲息。


    ”看清楚了嗎?“


    ”……身形身高聲音相似,樣貌不甚肯定……“


    ”跟你師傅一樣無用!“


    ”蘇長老恕罪,確是弟子遲鈍。當時……昏暗。“


    原來卻是離火宗三長老蘇巧和二長老門下弟子輕塵。要說這離火宗,果真極有效率。早上知會官府,上午就查到朱砂鎮石鼓村采藥人多為洪姓。叫來裏正和甲長細問,果然有采藥人洪四喜之孫名叫洪浩,因未滿十六,故還沒有造冊。


    那蘇巧親自追查,卻不願和顧於修同路,隻叫上輕塵跟隨,前來辨認是否是交手之人。


    二人先在洪浩茅屋內搜尋水月,洪浩家徒四壁,一目見底。那水月若藏在屋內定是輕易發現。饒是如此兩人還是仔細搜索一番,一致確定不在屋內。


    隨後二人又尋蹤到朱砂鎮,暗中監視著洪浩一舉一動。洪浩在碼頭下苦力之時,蘇巧發動神識,幾番確認,可以肯定洪浩沒有絲毫功法修為。和顧於修口中的元嬰期化神期高人天淵之別。


    洪浩迴家,又一路跟蹤而來,做最後的觀察確認。


    ”蘇長老,要不我們現在衝進屋內,如果水月是他隨身攜帶定能找到“


    ”你和他交手之時,那柄水月劍多長?“


    ”三尺有餘……“輕塵說到一半猛然醒悟,不再說話。——一柄三尺多長的劍,一個沒有功法的普通少年隨身攜帶怎麽可能還看不出來!


    ”比你師傅還要無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朱雀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泡小米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泡小米椒並收藏朱雀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