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頁
[紅樓] 國師寵妻日常 作者:睡醒就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按理來說,肯定是叫國師考中的好,而且這也有法子,雖然院試是糊名的,如果有記號就判不過,但是這攔不住考官做記號啊。
甚至都不用做記號,隻要把顧慶之的卷子放到最上頭,或者隨便從上往下或者從下往上數第幾份都行,甚至收卷子的人把卷子送去閱卷房,隻要說一聲「這是xxx的卷子」,一樣能解決問題。
但是胡大人是個心思細膩的人,他不免也要多想一點,比方當初安國公還不是國師的時候,他就常說要考個秀才。
真算起來,這也是修仙之人的執念了。
萬一這滿足了,他想開了,他飛升了怎麽辦?
且不說陛下治罪,就是胡大人本身也是不希望國師飛升的,一來是因為那天氣預報,二來京城這一圈的天氣一年比一年好,連收成都比往年多了一成。
但是要讓國師不過吧,他也沒那個膽子。
皇帝的想法跟胡萬清差不多,皇帝也不知道該怎麽辦。
君臣兩個大眼瞪小眼,一時間僵持住了。
半晌,皇帝艱難地說:「要麽還是……該怎麽出題就怎麽出題,能不能考過全看天——不對,看國師學得好不好了。」
胡萬清鬆了口氣,有皇帝發話就行。
他正要謝恩,皇帝忽又嘖了一聲,道:「要麽……這次考雜文,別抽中作詩就行。國師那作詩的水平……」
流傳下來就是汙點,當麵念出來,但凡語氣不好一點,都有可能被人當成是諷刺。
胡萬清應了聲是,正要告辭,忽然也猶豫了,他小心翼翼道:「陛下,國師那首詩——」
他清了清嗓子,以嚴肅正經的表情,討論學問的嚴謹態度一句句背了起來。
「天子腳下好風光,詩情畫意耕織忙。陛下,這兩年京城的確是比以前繁華許多。百姓安居樂業,手裏也有了餘錢,開荒種地的人也多了不少。」
這裏頭原因挺多,比方太上皇不辦壽宴了,所以運河暢通,糧價煤價都降了下來,過冬容易了許多。
再有就是這兩年京城的天氣的確是利於耕種,五日一雨,十日一風,俗語裏也有這一條,說的就是風調雨順。
又比方收割的時候從不下雨,損耗少了許多。
「萬國來朝齊聲賀,共贊大魏永流長。這兩年來進貢的小國的確多了不少,大魏朝也蒸蒸日上,國泰民安啊。」
皇帝仿佛被雷擊一樣不動了。
人家的詩是稱頌詩,可國師這詩——別管是不是打油詩,這是言出法隨啊。
皇帝為難到了極點,是再叫他誇一誇大魏朝呢?還是力求不給國師留下任何黑點呢?
半晌,皇帝長嘆一聲,「隨緣吧,該怎麽出題就怎麽出題,抽不抽得中作詩,全看天。」
胡萬清行了禮出去,皇帝看著在禦書房裏伺候的全公公,嘆道:「小半個時辰,該怎麽還是怎麽。」
全公公認真道:「陛下,至少您知道以後該怎麽處理跟國師有關的事項了。」
還的確是這個道理,皇帝輕鬆的笑了一聲,「就這句話,已經有了國師幾分風采了。」
全公公感慨道:「多謝陛下誇讚。」
跟一眾同僚寒暄完,顧慶之到了禮部。
禮部欽天監待顧慶之的態度差不多,是恭敬中帶了親切,親切中又有驕傲。
畢竟他是這兩個部門名義上的老大。
理論上這段時間該是禮部最清閑的時候,會試殿試都考完了,也沒什麽大型典禮要舉辦,更加沒大國朝貢。至於祭祀,下半年最重要的幾場祭祀,祭月在秋分、祭天在冬至,下來就是過年那一套,也離得挺遠。
日常的小祭祀,多半都是太常寺負責的,也忙不到禮部。
不過顧慶之今日來,卻見一眾官員都聚在大廳裏,麵色也偏紅,明顯是在激烈的討論什麽問題。
各自行過禮打過招唿,顧慶之往桌上一掃,便笑著問道:「這是給勛貴宗親出題呢?」
禮部尚書薛大人迴應道:「正是。宗正大人的意思是嚴厲些好,不過禮部也有幾位宗親任職,說像寧榮二府那樣不知好歹的人少,孟侍郎又說要不要把駙馬也納入考量,還說公主的長子生下來就是錦衣衛千戶,也該要考一考的。」
說完這個,薛大人又小聲提醒一句,「孟侍郎早年曾選過駙馬的。」
明白了,這是沒選上因愛生恨啊。
顧慶之笑道:「陛下吩咐的是宗親跟勛貴,駙馬雖然也算得是勛貴,不過陛下明顯沒這個意思。況且駙馬有公主管著,不如先作罷?也好早些出結果,免得陛下覺得禮部拖延。」
薛大人笑著應了一聲,「大人說得是。」
雖然有點利用他說話的嫌疑,不過顧慶之也不在意,本來該是什麽就是什麽,尤其這政策,也不能直接把所有人都包含進去,打擊麵太廣,實施起來就難。
至於錦衣衛這一條,顧慶之倒是聽尹恩立說過不少,他也覺得錦衣衛裏頭光吃不幹活兒的人太多,該削減人手的,隻是若真叫禮部出題考,那錦衣衛這陛下鷹犬就要受製於文臣了。
「錦衣衛這個再別說了。陛下必定不答應的。」其實這一條顧慶之覺得薛大人未必不知道,隻不過還是那句話,他說出來就能減少扯皮,也算提高效率了。
顧慶之拿了考題看了兩眼,能看出來文臣對勛貴跟宗親都挺不滿的,考題裏還夾帶了不少私貨,類似於罵人蛀蟲這種級別。
甚至都不用做記號,隻要把顧慶之的卷子放到最上頭,或者隨便從上往下或者從下往上數第幾份都行,甚至收卷子的人把卷子送去閱卷房,隻要說一聲「這是xxx的卷子」,一樣能解決問題。
但是胡大人是個心思細膩的人,他不免也要多想一點,比方當初安國公還不是國師的時候,他就常說要考個秀才。
真算起來,這也是修仙之人的執念了。
萬一這滿足了,他想開了,他飛升了怎麽辦?
且不說陛下治罪,就是胡大人本身也是不希望國師飛升的,一來是因為那天氣預報,二來京城這一圈的天氣一年比一年好,連收成都比往年多了一成。
但是要讓國師不過吧,他也沒那個膽子。
皇帝的想法跟胡萬清差不多,皇帝也不知道該怎麽辦。
君臣兩個大眼瞪小眼,一時間僵持住了。
半晌,皇帝艱難地說:「要麽還是……該怎麽出題就怎麽出題,能不能考過全看天——不對,看國師學得好不好了。」
胡萬清鬆了口氣,有皇帝發話就行。
他正要謝恩,皇帝忽又嘖了一聲,道:「要麽……這次考雜文,別抽中作詩就行。國師那作詩的水平……」
流傳下來就是汙點,當麵念出來,但凡語氣不好一點,都有可能被人當成是諷刺。
胡萬清應了聲是,正要告辭,忽然也猶豫了,他小心翼翼道:「陛下,國師那首詩——」
他清了清嗓子,以嚴肅正經的表情,討論學問的嚴謹態度一句句背了起來。
「天子腳下好風光,詩情畫意耕織忙。陛下,這兩年京城的確是比以前繁華許多。百姓安居樂業,手裏也有了餘錢,開荒種地的人也多了不少。」
這裏頭原因挺多,比方太上皇不辦壽宴了,所以運河暢通,糧價煤價都降了下來,過冬容易了許多。
再有就是這兩年京城的天氣的確是利於耕種,五日一雨,十日一風,俗語裏也有這一條,說的就是風調雨順。
又比方收割的時候從不下雨,損耗少了許多。
「萬國來朝齊聲賀,共贊大魏永流長。這兩年來進貢的小國的確多了不少,大魏朝也蒸蒸日上,國泰民安啊。」
皇帝仿佛被雷擊一樣不動了。
人家的詩是稱頌詩,可國師這詩——別管是不是打油詩,這是言出法隨啊。
皇帝為難到了極點,是再叫他誇一誇大魏朝呢?還是力求不給國師留下任何黑點呢?
半晌,皇帝長嘆一聲,「隨緣吧,該怎麽出題就怎麽出題,抽不抽得中作詩,全看天。」
胡萬清行了禮出去,皇帝看著在禦書房裏伺候的全公公,嘆道:「小半個時辰,該怎麽還是怎麽。」
全公公認真道:「陛下,至少您知道以後該怎麽處理跟國師有關的事項了。」
還的確是這個道理,皇帝輕鬆的笑了一聲,「就這句話,已經有了國師幾分風采了。」
全公公感慨道:「多謝陛下誇讚。」
跟一眾同僚寒暄完,顧慶之到了禮部。
禮部欽天監待顧慶之的態度差不多,是恭敬中帶了親切,親切中又有驕傲。
畢竟他是這兩個部門名義上的老大。
理論上這段時間該是禮部最清閑的時候,會試殿試都考完了,也沒什麽大型典禮要舉辦,更加沒大國朝貢。至於祭祀,下半年最重要的幾場祭祀,祭月在秋分、祭天在冬至,下來就是過年那一套,也離得挺遠。
日常的小祭祀,多半都是太常寺負責的,也忙不到禮部。
不過顧慶之今日來,卻見一眾官員都聚在大廳裏,麵色也偏紅,明顯是在激烈的討論什麽問題。
各自行過禮打過招唿,顧慶之往桌上一掃,便笑著問道:「這是給勛貴宗親出題呢?」
禮部尚書薛大人迴應道:「正是。宗正大人的意思是嚴厲些好,不過禮部也有幾位宗親任職,說像寧榮二府那樣不知好歹的人少,孟侍郎又說要不要把駙馬也納入考量,還說公主的長子生下來就是錦衣衛千戶,也該要考一考的。」
說完這個,薛大人又小聲提醒一句,「孟侍郎早年曾選過駙馬的。」
明白了,這是沒選上因愛生恨啊。
顧慶之笑道:「陛下吩咐的是宗親跟勛貴,駙馬雖然也算得是勛貴,不過陛下明顯沒這個意思。況且駙馬有公主管著,不如先作罷?也好早些出結果,免得陛下覺得禮部拖延。」
薛大人笑著應了一聲,「大人說得是。」
雖然有點利用他說話的嫌疑,不過顧慶之也不在意,本來該是什麽就是什麽,尤其這政策,也不能直接把所有人都包含進去,打擊麵太廣,實施起來就難。
至於錦衣衛這一條,顧慶之倒是聽尹恩立說過不少,他也覺得錦衣衛裏頭光吃不幹活兒的人太多,該削減人手的,隻是若真叫禮部出題考,那錦衣衛這陛下鷹犬就要受製於文臣了。
「錦衣衛這個再別說了。陛下必定不答應的。」其實這一條顧慶之覺得薛大人未必不知道,隻不過還是那句話,他說出來就能減少扯皮,也算提高效率了。
顧慶之拿了考題看了兩眼,能看出來文臣對勛貴跟宗親都挺不滿的,考題裏還夾帶了不少私貨,類似於罵人蛀蟲這種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