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頁
[紅樓] 國師寵妻日常 作者:睡醒就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顧慶之便引出了個關鍵問題,「臣知道陛下是為了百姓好,想叫所有人都看得起病。不過也不能全都免費,大夫從識字就開始背醫書,快一點也得十來年才能出師,也不能叫他們不收銀子。」
皇帝遲疑了一下,「朕給他們補銀子?」
「陛下也該知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一邊全公公使勁給顧慶之使眼色,正吃飯呢,就別破壞陛下的好胃口了。
隻是鼓勵歸鼓勵,餵雞湯歸餵雞湯,思慮周全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不能隻考慮眼前,也得考慮這政策能不能持續下去,萬一持續不下去了,又會不會引起反彈。
顧慶之又問,「陛下可知道京城一共多少人口?」
這個皇帝還是知道的,「宛平大興兩縣加起來,約有一百萬人口,加上京營五大營,家奴、佃戶等等,該有一百四十萬。」
「咱們隻說百姓。百姓一年生幾次病?什麽病自己能好?什麽養的病要去看大夫,如果全由陛下補貼,要多少大夫才夠?又會不會有人但凡有個不舒服,就要去看大夫?如果大夫的精力被這些人牽扯住,又會不會連累重病之人無醫可看,以致丟了性命?」
這裏頭的問題皇帝有些知道,有些不知道,他臉上歡欣雀躍的表情消失不少,嘆氣道:「慶之說得對,朕的確不能隻憑一時的意氣做事,還有呢?」
「還有……就是百姓生病,多數是吃不飽穿不暖又或者太累導致的,又或者小病想等他自己好,最後拖成了沉屙舊疾,跟大戶人家的富貴病還是有區別的。」
皇帝點頭,「這個朕倒是想到了。朕也知道與其免費看病,不如叫百姓豐衣足食更好些,隻是……」
「隻是沒那麽容易。」顧慶之又開始灌雞湯了,「可陛下畢竟年輕,還有大把的時間創造太平盛世,臣祝陛下長命百歲,心想事成。」
皇帝被他逗樂了,笑道:「那還是照朕以前想的,先叫太醫院的禦醫們每月義診兩天,先看看情況再說。」
顧慶之便道:「其實每月義診下來,幾次陛下也就知道裏頭是怎麽迴事兒了。」
「想在前頭跟中間發現問題是不一樣的。」皇帝很是坦然,「朕原以為朕也在宮外當過三年王爺,是知道百姓過得不太好的……你說得很對,尤其是號脈的時候,吃得好不好,是能看出來的。」
皇帝很快就又高興起來,道:「還有醫女的事兒,慶之也幫朕參詳參詳。」
顧慶之仔細聽著,皇帝道:「醫女主要學習的就是接生,來源一部分是宮裏過多的醫女,不過人數有限,未來朕想大部分都用育嬰堂的女嬰。還有教坊司的樂女,這裏頭不少都是犯官家眷,識字,學醫自然也會快一點。當樂女她們覺得屈辱,朕多給她們一個選擇。」
至少現在看不出什麽毛病來。
「臣想主要還是要她們自己願意,產婦生產便是一腳踏進鬼門關,但凡出點什麽問題,就是一屍兩命。」
皇帝點頭,「朕的母妃當年便是難產而亡。朕自然要慎之又慎。宮女原本伺候的是宮裏主子,就算教坊司的樂女,交際的也都是達官貴人,真要叫她們去給百姓接生,朕想也有許多不願意的。」
皇帝嘆了口氣,「就是放宮女太監出去,也不是那麽容易的。許多人都是無家可歸,還有許多人是被父母兄弟賣的,縱然身上有些許銀子,生活也不是那麽容易的。」
顧慶之便道:「不如叫她們立女戶?」
這想法當時他也跟林如海說過,如今想的又比當日周全些。
「就跟工匠似的。」顧慶之解釋道:「以宮女立女戶的,每二十五年要送一女兒進宮當差,以醫女立女戶的,每二十五年也要有一女兒做醫女。其餘諸子諸女不做限製,但戶主隻能是宮女或醫女。」
「這……」皇帝還在想,顧慶之又補充道:「縣衙的捕頭衙役,包括女牢的牢頭跟卒役便是這樣一代代傳下來的。」
皇帝暫時還不知道這樣細節的事情,他道:「朕叫——叫尚書來他們也不知道裏頭是非,朕讓錦衣衛去查吧。」
越說他越覺得顧慶之挺好,「朕這兩年先要把大魏朝所有官員卒役是怎麽選的怎麽換的搞明白。」
等吃過飯,顧慶之迴到家裏。
皇帝說過兩日要來他家裏吃鴨子,因為是微服,提前準備是不可能的,不能泄露皇帝行蹤,這點警惕心顧慶之還是有的,但是他能提前準備些肥鴨子,這個問題不大,橫豎全府上下都知道他喜歡吃鴨子,試試鴨子做得新菜也很是正常。
下來就是準備新的名帖了,加銜禮部尚書之後,他的新頭銜已經變成了:欽天監監正、錦衣衛千戶、禮部尚書、安國公。
如果顧慶之全副儀仗出門,已經能舉四塊牌子了,能比過他的人就算在京城也不多見了。
下午林如海迴來,就看見顧慶之剛漆好的新牌子正靠在前院晾幹。
顧慶之笑眯眯看著林如海,「師尊要加油啊,可別被弟子比下去了。」
林如海笑道,「你信不信,我如今要是開放收徒,排隊的人能從你家門口一直排到崇文門去。能把徒弟教到國公的人,全天下就我一個。」
「我早就是國公了。」顧慶之反駁道。
「你也說了,文人管用春秋筆法,再說了,能跟安國公做同門,難道還不值得拜個師父?」
皇帝遲疑了一下,「朕給他們補銀子?」
「陛下也該知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一邊全公公使勁給顧慶之使眼色,正吃飯呢,就別破壞陛下的好胃口了。
隻是鼓勵歸鼓勵,餵雞湯歸餵雞湯,思慮周全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不能隻考慮眼前,也得考慮這政策能不能持續下去,萬一持續不下去了,又會不會引起反彈。
顧慶之又問,「陛下可知道京城一共多少人口?」
這個皇帝還是知道的,「宛平大興兩縣加起來,約有一百萬人口,加上京營五大營,家奴、佃戶等等,該有一百四十萬。」
「咱們隻說百姓。百姓一年生幾次病?什麽病自己能好?什麽養的病要去看大夫,如果全由陛下補貼,要多少大夫才夠?又會不會有人但凡有個不舒服,就要去看大夫?如果大夫的精力被這些人牽扯住,又會不會連累重病之人無醫可看,以致丟了性命?」
這裏頭的問題皇帝有些知道,有些不知道,他臉上歡欣雀躍的表情消失不少,嘆氣道:「慶之說得對,朕的確不能隻憑一時的意氣做事,還有呢?」
「還有……就是百姓生病,多數是吃不飽穿不暖又或者太累導致的,又或者小病想等他自己好,最後拖成了沉屙舊疾,跟大戶人家的富貴病還是有區別的。」
皇帝點頭,「這個朕倒是想到了。朕也知道與其免費看病,不如叫百姓豐衣足食更好些,隻是……」
「隻是沒那麽容易。」顧慶之又開始灌雞湯了,「可陛下畢竟年輕,還有大把的時間創造太平盛世,臣祝陛下長命百歲,心想事成。」
皇帝被他逗樂了,笑道:「那還是照朕以前想的,先叫太醫院的禦醫們每月義診兩天,先看看情況再說。」
顧慶之便道:「其實每月義診下來,幾次陛下也就知道裏頭是怎麽迴事兒了。」
「想在前頭跟中間發現問題是不一樣的。」皇帝很是坦然,「朕原以為朕也在宮外當過三年王爺,是知道百姓過得不太好的……你說得很對,尤其是號脈的時候,吃得好不好,是能看出來的。」
皇帝很快就又高興起來,道:「還有醫女的事兒,慶之也幫朕參詳參詳。」
顧慶之仔細聽著,皇帝道:「醫女主要學習的就是接生,來源一部分是宮裏過多的醫女,不過人數有限,未來朕想大部分都用育嬰堂的女嬰。還有教坊司的樂女,這裏頭不少都是犯官家眷,識字,學醫自然也會快一點。當樂女她們覺得屈辱,朕多給她們一個選擇。」
至少現在看不出什麽毛病來。
「臣想主要還是要她們自己願意,產婦生產便是一腳踏進鬼門關,但凡出點什麽問題,就是一屍兩命。」
皇帝點頭,「朕的母妃當年便是難產而亡。朕自然要慎之又慎。宮女原本伺候的是宮裏主子,就算教坊司的樂女,交際的也都是達官貴人,真要叫她們去給百姓接生,朕想也有許多不願意的。」
皇帝嘆了口氣,「就是放宮女太監出去,也不是那麽容易的。許多人都是無家可歸,還有許多人是被父母兄弟賣的,縱然身上有些許銀子,生活也不是那麽容易的。」
顧慶之便道:「不如叫她們立女戶?」
這想法當時他也跟林如海說過,如今想的又比當日周全些。
「就跟工匠似的。」顧慶之解釋道:「以宮女立女戶的,每二十五年要送一女兒進宮當差,以醫女立女戶的,每二十五年也要有一女兒做醫女。其餘諸子諸女不做限製,但戶主隻能是宮女或醫女。」
「這……」皇帝還在想,顧慶之又補充道:「縣衙的捕頭衙役,包括女牢的牢頭跟卒役便是這樣一代代傳下來的。」
皇帝暫時還不知道這樣細節的事情,他道:「朕叫——叫尚書來他們也不知道裏頭是非,朕讓錦衣衛去查吧。」
越說他越覺得顧慶之挺好,「朕這兩年先要把大魏朝所有官員卒役是怎麽選的怎麽換的搞明白。」
等吃過飯,顧慶之迴到家裏。
皇帝說過兩日要來他家裏吃鴨子,因為是微服,提前準備是不可能的,不能泄露皇帝行蹤,這點警惕心顧慶之還是有的,但是他能提前準備些肥鴨子,這個問題不大,橫豎全府上下都知道他喜歡吃鴨子,試試鴨子做得新菜也很是正常。
下來就是準備新的名帖了,加銜禮部尚書之後,他的新頭銜已經變成了:欽天監監正、錦衣衛千戶、禮部尚書、安國公。
如果顧慶之全副儀仗出門,已經能舉四塊牌子了,能比過他的人就算在京城也不多見了。
下午林如海迴來,就看見顧慶之剛漆好的新牌子正靠在前院晾幹。
顧慶之笑眯眯看著林如海,「師尊要加油啊,可別被弟子比下去了。」
林如海笑道,「你信不信,我如今要是開放收徒,排隊的人能從你家門口一直排到崇文門去。能把徒弟教到國公的人,全天下就我一個。」
「我早就是國公了。」顧慶之反駁道。
「你也說了,文人管用春秋筆法,再說了,能跟安國公做同門,難道還不值得拜個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