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雙重人格瘋批暴君日日撩寵小嬌嬌 作者:玉美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謝煊靜靜地的凝望著她,深沉的目光顯得有些微妙。
怎麽辦。
好像不想放她離開。
他走過去輕輕拂過她額角的碎發,笑著問:「阿妧,下午歇的可好?」
宋妧心裏有著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
對著這張熟悉的臉,她忍不住想要親近。
但她又知道眼前的人不是那個與她夜間相會的行之哥哥。
她有些無所適從,不知該如何做才好。
她展顏而笑,「我歇的很好。」
頓了片刻,她軟聲問:「我什麽時候能迴家?」
這笑容甜美爛漫,溫柔和煦,謝煊忍不住看了許久。
「陪我用完晚膳,如何?」他的嗓音下意識放輕,沾染著笑意,說不出的磁性迷人。
宋妧承蒙他照料,如此客氣的詢問,她沒有糾結便點了頭。
「好。」
謝煊去了矮榻的另一邊落座,兩人中間隔著一個小方桌。
他今早一路上牽著宋妧的手前往禦書房,那會他心中便已經開始懷疑。
他覺得宋妧就是當年那個小姑娘。
謝行之是他的殘魂,竟能與她有緣,那豈不是說明,他身為主魂定是早已和她有了淵源才是。
他迴想起剛剛暗衛送來的調查信件。
這姑娘六歲以前的事調查的有些不盡然,隻說是幼時體弱,為了休養從未出現在人前。
如果真是這般的話,他們三人之間種種異常的跡象又該怎麽解釋。
他的直覺一向很敏銳,從未出錯,他希望這次亦然。
「阿妧,你幼時可有出過府?大約六七歲的時候,有沒有出過京城?」
宋妧對於六歲這個字眼很敏感,隻是別說出京城了,出府這件事好像都沒有。
她那會還傻著呢,能去哪?
她笑著搖頭,「應該沒有。」
謝煊聽到這個迴答總覺得不應該如此,但眼見這姑娘一臉懵懂,就知再問也問不出什麽。
他仔細迴想十年前的那一幕幕。
沒有月光的夜晚,京城外的民宅,漆黑的柴房,荒郊野外的山洞以及分別時背道而馳的背影。
他當時身上什麽都沒有,自然沒有留下信物。
那個小姑娘五官很精緻,唯有那雙眼睛仿佛蒙著一層霧。
他本以為那姑娘是個癡傻的啞巴,直到她開口說了四個字。
「哥哥別走....」
那聲音很輕很軟,不仔細聽根本聽不見,就連身邊的兩個暗衛都沒有聽到,但他就是聽得一清二楚。
這樣一個與他有緣之人,他不信找不到。
謝煊沒有再問這些事,他既然懷疑是宋妧,那便查就是了。
「阿妧,如果有一天你記起了幼時的一些事,定要前來告訴我。」
宋妧不明白他為何這般執著。
她想了想,姐姐叮囑過自己六歲以前癡傻的事不能隨便說出去。
她能懂得這番苦心,畢竟在古代女子本就艱難。
如果再被癡傻身有頑疾這樣的名聲拖累,她這輩子也就毀了。
她沒有說太多,隻點頭答應:「好,隻要我能想起來,我就來和你說。」
隨後,她有些忐忑,總覺得接下來這句話如果問出口,他會很不高興。
但她還是要問:「我想問一下,行之哥哥他什麽時候還會出現?」
此話一出,氣氛莫名有些凝滯。
謝煊的眼底劃過一抹道不清的晦暗。
一個瘋子罷了,為何這般在意?
他哪裏不如謝行之?
他清雋溫潤的麵容上笑意變淡,沉默的注視了她好一會,方才不情不願的開口:
「他今日不會出現。」
剛說完,他又覺得這句話是否太過生硬,到底隻是個小姑娘罷了,何必讓她心生忐忑。
他壓抑著滿腔鬱悶,又緩了語氣耐心解釋了一番:
「阿妧,他如果晚上出現,定會前去尋你,明日朝中還有大事要辦,一切事等明日過後再說,如何?」
宋妧知道自己的毛病,入了她心裏的人,她很護短也忍不住想要關心。
謝行之和那個還未找到的有緣人是她的心病,如今解了一半,就差另一半了。
「好,我知道了。」
她眼底漾著笑意,聲音綿軟帶著羞意道謝:「今日謝謝你照顧我。」
謝煊眸光微動,緊緊盯著她的眼睛,聲音清冽又溫柔:
「無妨,我與阿妧很有緣分,我所做的一切事都甘之如飴,你莫要掛懷。」
隨後他又笑著囑咐:「迴府後,如你母親問起,除了我的病症,其他的你隻管說便是。」
「你隻需讓你母親寬心,無論你怎麽說,剩下的事都有我在,任何事我都能給你解決。」
這番話情真意切,強勢中又透著一抹不易察覺的柔軟,動人心弦。
直到登上馬車,宋妧還在迴想這番話。
六歲以前的事,母親和姐姐口中的描述都是一樣的。
但是如果她真的沒有出過府,那她如何能遇見第一個有緣人?
宋妧的腦海裏閃過她和謝煊在一起的種種畫麵,一路上心神不寧。
仿佛有什麽事被團團迷霧圍住,答案唿之欲出卻又找不到可尋之跡....
----
平陽侯府的側門處,宋姀早已在此等候多時。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怎麽辦。
好像不想放她離開。
他走過去輕輕拂過她額角的碎發,笑著問:「阿妧,下午歇的可好?」
宋妧心裏有著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
對著這張熟悉的臉,她忍不住想要親近。
但她又知道眼前的人不是那個與她夜間相會的行之哥哥。
她有些無所適從,不知該如何做才好。
她展顏而笑,「我歇的很好。」
頓了片刻,她軟聲問:「我什麽時候能迴家?」
這笑容甜美爛漫,溫柔和煦,謝煊忍不住看了許久。
「陪我用完晚膳,如何?」他的嗓音下意識放輕,沾染著笑意,說不出的磁性迷人。
宋妧承蒙他照料,如此客氣的詢問,她沒有糾結便點了頭。
「好。」
謝煊去了矮榻的另一邊落座,兩人中間隔著一個小方桌。
他今早一路上牽著宋妧的手前往禦書房,那會他心中便已經開始懷疑。
他覺得宋妧就是當年那個小姑娘。
謝行之是他的殘魂,竟能與她有緣,那豈不是說明,他身為主魂定是早已和她有了淵源才是。
他迴想起剛剛暗衛送來的調查信件。
這姑娘六歲以前的事調查的有些不盡然,隻說是幼時體弱,為了休養從未出現在人前。
如果真是這般的話,他們三人之間種種異常的跡象又該怎麽解釋。
他的直覺一向很敏銳,從未出錯,他希望這次亦然。
「阿妧,你幼時可有出過府?大約六七歲的時候,有沒有出過京城?」
宋妧對於六歲這個字眼很敏感,隻是別說出京城了,出府這件事好像都沒有。
她那會還傻著呢,能去哪?
她笑著搖頭,「應該沒有。」
謝煊聽到這個迴答總覺得不應該如此,但眼見這姑娘一臉懵懂,就知再問也問不出什麽。
他仔細迴想十年前的那一幕幕。
沒有月光的夜晚,京城外的民宅,漆黑的柴房,荒郊野外的山洞以及分別時背道而馳的背影。
他當時身上什麽都沒有,自然沒有留下信物。
那個小姑娘五官很精緻,唯有那雙眼睛仿佛蒙著一層霧。
他本以為那姑娘是個癡傻的啞巴,直到她開口說了四個字。
「哥哥別走....」
那聲音很輕很軟,不仔細聽根本聽不見,就連身邊的兩個暗衛都沒有聽到,但他就是聽得一清二楚。
這樣一個與他有緣之人,他不信找不到。
謝煊沒有再問這些事,他既然懷疑是宋妧,那便查就是了。
「阿妧,如果有一天你記起了幼時的一些事,定要前來告訴我。」
宋妧不明白他為何這般執著。
她想了想,姐姐叮囑過自己六歲以前癡傻的事不能隨便說出去。
她能懂得這番苦心,畢竟在古代女子本就艱難。
如果再被癡傻身有頑疾這樣的名聲拖累,她這輩子也就毀了。
她沒有說太多,隻點頭答應:「好,隻要我能想起來,我就來和你說。」
隨後,她有些忐忑,總覺得接下來這句話如果問出口,他會很不高興。
但她還是要問:「我想問一下,行之哥哥他什麽時候還會出現?」
此話一出,氣氛莫名有些凝滯。
謝煊的眼底劃過一抹道不清的晦暗。
一個瘋子罷了,為何這般在意?
他哪裏不如謝行之?
他清雋溫潤的麵容上笑意變淡,沉默的注視了她好一會,方才不情不願的開口:
「他今日不會出現。」
剛說完,他又覺得這句話是否太過生硬,到底隻是個小姑娘罷了,何必讓她心生忐忑。
他壓抑著滿腔鬱悶,又緩了語氣耐心解釋了一番:
「阿妧,他如果晚上出現,定會前去尋你,明日朝中還有大事要辦,一切事等明日過後再說,如何?」
宋妧知道自己的毛病,入了她心裏的人,她很護短也忍不住想要關心。
謝行之和那個還未找到的有緣人是她的心病,如今解了一半,就差另一半了。
「好,我知道了。」
她眼底漾著笑意,聲音綿軟帶著羞意道謝:「今日謝謝你照顧我。」
謝煊眸光微動,緊緊盯著她的眼睛,聲音清冽又溫柔:
「無妨,我與阿妧很有緣分,我所做的一切事都甘之如飴,你莫要掛懷。」
隨後他又笑著囑咐:「迴府後,如你母親問起,除了我的病症,其他的你隻管說便是。」
「你隻需讓你母親寬心,無論你怎麽說,剩下的事都有我在,任何事我都能給你解決。」
這番話情真意切,強勢中又透著一抹不易察覺的柔軟,動人心弦。
直到登上馬車,宋妧還在迴想這番話。
六歲以前的事,母親和姐姐口中的描述都是一樣的。
但是如果她真的沒有出過府,那她如何能遇見第一個有緣人?
宋妧的腦海裏閃過她和謝煊在一起的種種畫麵,一路上心神不寧。
仿佛有什麽事被團團迷霧圍住,答案唿之欲出卻又找不到可尋之跡....
----
平陽侯府的側門處,宋姀早已在此等候多時。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