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時,皇城之中,金鑾殿上,烏壓壓跪了不下十名朝廷官員。


    這些人大致分為兩派,太子一係與霖王一黨。


    兩方人馬因著昨夜諦都城之事,是否為太子下轄的巡房營巡查不利,以及太子當否該擔責而爭執不下。


    殿內氣氛凝沉肅穆,甚至隱有劍拔弩張之勢。


    “稟皇上,臣有本奏!”


    正在雙方僵持不下之時,一道略微蒼老的聲音突然響在大殿之上。


    暗中收受霖王好處,且被威逼利誘的禦史中丞季國忠,手奉玉牌,橫跨出列,向著上座的帝王秦誠朗跪地叩首。


    “免禮,季中丞有何本奏?”


    秦誠朗並不欲就當前朝臣們的爭執,而在朝堂之上表態。


    他知曉季國忠為人如狐,向來隻在小事上發表意見,一遇大事便愛和稀泥,故而見其出列言說有事要奏,他冷沉不悅的麵色稍緩些許,連帶著語氣也顯溫和。


    然而,季國忠接下來的話卻是硬生生打了他的臉。


    “臣啟聖上,諦都城天子腳下,一夜之間,竟有六名朝廷官員府邸遭遇殺手襲擊,釀下五門被滅,四百餘人成為刀口亡魂的悲慘結局。而刑部方麵所給出的,屠殺五位朝廷官員滿門的兇手之線索,卻是一人所為……”


    隨著季國忠言語的繼續,朝堂之上,越來越多的視線集中至他身上。


    言畢,他自顧跪地行了個跪拜大禮,力諫皇帝降罪之意。


    季國忠話音在金殿之內久久迴蕩,帝位上的秦誠朗麵沉如水,整個人散發著低壓的氣息,儼然暴風雨的前奏。


    作為帝王,他最不能容忍的便是來自臣子的忤逆與逼迫!


    季國忠方才之言,分明是以昨夜之事為引,用所謂的民心民意為武器,意在逼他降罪於丞相韓正熹。


    若能憑此打擊甚至搞垮丞相,對太子將極為不利,甚至會影響朝局。


    眼下東清國泰民安,四海升平,無論是作為秦逸宸父親這一身份,還是處於帝王的角度,秦誠朗皆不願朝局有任何改變。


    可季國忠官拜禦史中丞,本就有監察之權,所奏之事亦在權限內,且字句鏗鏘在理,縱然其懷有旁的目的,他亦不能因此而將其諫言駁迴。


    朝堂之上的氣氛,因著帝王與滿朝文武的沉默而變得詭譎微妙。


    韓正熹不僅是當朝丞相,更是秦影與太子的外公。


    季國忠這般步步緊逼,太子性格溫和淡雅,尚能克製。


    然,秦影慣於戰場殺伐,身上戾氣本就重於常人。


    季國忠的一味的逼迫令他徹底陰沉了臉色,周身散發出的濃鬱得猶如實質的森寒煞氣。


    縱然大殿之上整整齊齊的立著數百名官員,人氣很旺,亦令人覺得陰風陣陣,脊背生寒,如墜冰寒陰冷的阿鼻地獄。


    部分官員不由打了個哆嗦,今年的冬天,似乎較往年冷了太多……


    詭異沉冷的大殿內,秦影同太子對視一眼,太子極輕微的點了下頭,他便跨步出列,朝帝位上的秦誠朗彎腰頷首:“父皇,兒臣有不同的意見。”


    於公於私,丞相皆不能出事,此時太子不方便說話,便由他來。


    他麵容冷峻,音色清冽,整體給人的感覺除去冷和危險,再無其它。


    “說來聽聽。”


    秦誠朗麵色微緩,語氣頗為溫和,顯然欲通過此舉警示下麵的官員,勿要盲從於季國忠。


    同時兼具帝王與父親兩種身份,秦誠朗既疼愛他的幾個兒子,亦對他們有些微的防備。


    秦逸宸乃他擇選出,入主東宮的儲君,勿需再做什麽,東清的帝王寶座日後便會由他來坐。


    秦誠朗對自己的這個兒子實在太過了解,深知其拉攏部分朝臣,大部分原因乃是在霖王的步步緊逼之下,為求地位不被撼動,甚至於是自保而做出的無奈之舉。


    雖其手下雖有一定朝臣效忠,但每當收了新人,他總會通過各種方式向身為帝王的他知曉,也算是側麵的表示衷心。


    秦逸宸身為太子卻如此過分的小心謹慎,也曾令他產生疑慮,他曾授意幾名官員投入其陣營。


    然,最終卻發現,太子行事雖偶爾行使特權,但並未有任何異常之舉。


    反倒是霖王那邊,明裏暗裏的小動作不斷。


    豢養死士;同部分朝廷官員私相授受;招納不少雖有能耐,為人卻極陰狠毒辣的江湖客……


    秦誠朗篤定,昨夜之事,目前雖無直接證據指出同霖王有關,但最終真相,定會與他有所牽扯。


    且季國忠一改往日之態,有今日之言行,怕也與其脫不了幹係!


    他可以容忍他們兄弟之間有些摩擦,卻決不可能眼睜睜看著家國社稷被當作兒戲而無動於衷。


    “兒臣綜合各方麵證據,已然確定,屠滅五名朝廷官員滿門的兇手,正是橫行墨城一帶數十年,卻在三年前受傷後突然失蹤的人屠一把刀——劉戰!”


    言至此,秦影犀冷的視線陡然轉向季國忠,沉聲問道:“不知季大人以為,汪景與墨城城主軒轅靖兩相比較,何如?”


    “這……軒轅城主鎮守一方,威名遠播,汪都尉雖為都尉,卻也難以望其項背。”


    季國忠知曉秦影的問話不利於他,極不情願的迴答。


    有關一把刀的傳言,他曾有所耳聞。


    此人練邪功走火入魔後,保持神誌清醒與提升功力的唯一方法,便是以婦孺稚子的心頭血為引,煉製丹藥,定期服用。


    因為這個原因,他造下無數殺孽,被整個武林唾棄,但凡有點良知的人,皆欲除之而後快。


    然而,長達十年的時光裏,死於他那柄黑刀下的人多達數千,卻幾乎無人能傷其分毫。


    軒轅靖為徹底將此毒瘤鏟除,廣發英雄帖,邀請武林各路英豪合力布陣將之擊殺。


    然,最終的結果卻是軒轅靖與其兩敗俱傷,雖有眾多英豪埋伏,仍舊讓一把刀逃了。


    此後,一把刀便徹底銷聲匿跡,甚至有人懷疑他已傷重而亡。


    直至今日,秦影親口說出一把刀再次犯案之言……


    季國忠眉頭深深的皺在一起,臉色青一陣白一陣。


    將季國忠的麵色變化看在眼裏,秦影視線掃過臉色陰霾的霖王,再次看向帝位之上的皇帝。


    “父皇,軒轅靖之能,滿朝皆知,劉戰橫行墨城多年,他卻無法將之鏟除,可見劉戰的人屠稱謂並非空穴來風。”


    秦影微微收斂了身上的肅殺氣,語氣中縈有幾許沉痛:“既如此,巡房營盡數出動後,未救下任何一條生命的結局,雖令人痛心,卻也是無可奈何之事,又怎可歪曲事實,反責汪景失職?依季大人的邏輯,若真要追責,也當將軒轅靖治罪……”


    季國忠本不欲同太子一係為敵,卻被霖王逼得走投無路。


    而今拖丞相下水,折損太子勢力的計劃失敗,他在霖王處討不到好,又得罪了太子一係之人,甚至有可能將那脾氣怪異的軒轅靖也給開罪了。


    繼續留於諦都,這淌渾水勢必將他淹死。


    他實不甘在小心翼翼了一輩子後,最終卻仍難逃不得善終的結局。


    而今,唯有離去,方有可能尋得一條生路。


    秦誠朗早對季國忠不滿,已打算拿他開刀,此刻見其主動提出辭職,便順水推舟,點頭應允。


    然,季國忠雖被打發了,他之前的那番話卻不能直接忽略。


    秦誠朗一番思忖,威嚴道:“都尉汪景辦事不力,雖事出有因,終難辭其咎,現褫奪其都尉之職,降為普通兵士,三年內不得被提拔。丞相舉薦不當,亦當連罪,然念其為三朝元老,功在社稷,罰其閉門思過一月,抄寫《地藏經》、《楞嚴經》、《往生經》三本經書各百遍,一月後親設道場,為亡者祈福。”


    “皇上仁德聖明,罪臣領旨。”


    韓正熹待秦誠朗話音一落,立時跪地謝恩,太子隨之彎腰作揖,秦影亦跪向地麵。


    有眼力見的大臣立時隨三人跪地,唿喝聲頓起,半晌方才消散。


    皇帝滿意的點頭,霖王將眼前一幕看在眼裏,知他父皇再一次選擇了站在太子一邊,若他此時多言,定將於己不利。


    他不甘心的攥緊拳頭,恨恨的跪了下去,與他一黨的官員見他這般,亦隨之跪地。


    隨後,秦誠朗當著滿朝文武的麵,金口下旨。


    命刑部與提刑司相互配合,全權調查滅門案以及劉虎所舉報之案。


    在此期間,這一部一司做任何決定皆可不必上報,但必須於十日內將這兩件案子查清。


    若未做到,必當嚴責!


    一場早朝,終是在眾人的各異心思當中落幕。


    散朝後,秦影兄弟二人並肩踏出金鑾寶殿,行走在偌大宮城之中,韓正熹自身後追了上來:“秦影,方才之事,外公很感激你。”


    若非秦影出麵,寥寥數語辯得季國忠啞口無言,今日他有很大可能會被貶黜。


    “我不過是為大哥著想,你無需謝我。”


    秦影俊彥之上無甚表情,自沈蔚然之事後,他與韓氏一族的關係便不再融洽。


    他好不容易放下,覓得江楚歌這一良人,他們父子卻險些將其害死在提刑司大牢內。


    過往種種,他實難釋懷。


    若非見韓正熹已然年邁,秦影今日不會出麵相助。


    “外公,秦影不善表達,您莫要介懷。”


    太子不希望秦影與韓正熹祖孫二人關係如此僵硬,在旁說好話。


    韓正熹心中微沉,勉強擠出抹笑,蒼老的麵上,矍鑠銳眸中盈滿真誠,聲音是曆經萬水千山的滄桑:“秦影,過去是我們這些做長輩的有失分寸,江楚歌是個不錯的姑娘,你好好把握機會,外公相信你們終能幸福。”


    前段時日,他曾再次派人細查江楚歌,發現其來曆雖成迷,卻是個善良智慧的好女子,並非皇後口中的醃臢不堪之人。


    雖仍不甚配得上秦影,但秦影若非她不娶,他們也並非不能接受,隻是皇後處,得多費些心思勸說。


    見韓正熹竟說出這番話來,秦影雖臉色雖仍冷漠,心中情緒卻是好一番湧動。


    他是人,不是野獸,做不到徹底的絕情。


    縱然他表現的再是冷漠,內心深處對這些親人,終究是在乎的。


    “借外公吉言,我與江楚歌定會幸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王爺的一等逆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壞壞貓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壞壞貓妖並收藏王爺的一等逆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