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季青點頭,他在軍營裏待了這麽些年,感官自是比一般人敏銳些。
姚沐兒偏頭看了眼身後的青磚,慶幸道:「多虧發現得及時,不然這批青磚肯定就被他們拉去賣了。」
夫夫倆一起將青磚送迴小院,姚沐兒趕著牛車,帶著兩籠兔子迴了嶺水鎮。
陳柔霜在院裏搓兔皮,見姚沐兒趕著牛車進院,起身幫著把兔籠搬下來。
「嫂夫郎,你迴來了。」沈秋從灶房裏探頭道。
姚沐兒笑著應:「迴來了,這兩日鋪子裏生意怎麽樣?」
「挺好的,每天都能賣這些往上。」沈秋朝他比劃了個「六」。
自打堤壩建好,鋪子進帳便恢復如初,平均下來每日能賺個六百文,一月下來掙個十三四兩不成問題。
姚沐兒滿意點頭,拍著秋哥兒肩膀,誇讚道:「幹得不錯,改天給你做桂花糕吃。」
沈秋眸子咻的一亮。
「謝謝嫂夫郎~」
姚沐兒幫著在鋪子忙活了一陣子,方才趕著牛車去了南街迴春堂。
一刻鍾後——
廖義平捋著鬍子說道:「身子沒啥大事,就是有些體虛。」
「廖伯父,孩子呢?」姚沐兒有些不好意思地問。
廖義平怔了下,「什麽孩子?」
姚沐兒將前幾日的症狀與廖義平說了,後者聽後搖頭道:「脈象不浮不沉,節律均勻,不是喜脈之兆,至於你說的嗜睡噁心,應該是中了暑氣。」
姚沐兒摸著肚子,喃喃道:「可是我肚子的確比過去鼓了些。」
「那是胃脹氣,喝兩服藥就好了。」
不是孩子……
姚沐兒有些失望。
月老廟求子一點用都沒有,以後再也不去了。
「你身子虛,這事兒急不得,便是懷上也不見得是好事兒。」廖義平讓藥童抓了幾服調理身子的藥,「這些藥先拿迴去喝,身子調理好了,該來的自然會來。」
「謝謝廖伯父。」
姚沐兒心裏早有準備,但還是忍不住一陣難過,路上收整好心情,到家同沈氏一起做起晚晌飯來。
後日中秋節,夫夫二人給工匠們放了一天假,讓他們迴家陪親人過個團圓節。
往常哪有這種好事,大傢夥聽後紛紛誇二人是個好東家,第二日放工便收拾好包袱,高高興興迴了家,一家三口也趕在戌時前迴到鋪子。
姚沐兒帶了些桂花迴來,還買了做月團的模子,一家人吃完飯,便同秋哥兒進灶房和麵,做起桂花糕與月團。
桂花糕步驟繁瑣些,江米粉與白麵粉混著糖霜跟磨碎的桂花,加水揉鬆散,結成小塊的需得用手掐碎,接著過篩,過程中不可擠壓、不可攪拌,最後放上模子,將過好篩的米粉倒入其中,放進鍋裏蒸個一刻鍾便可脫模。
月團好做,和好麵團包包子一樣,將餡料包進去,用模子壓出喜慶的花樣,擱鍋裏大火蒸個一刻鍾,放涼便能吃。
兩人忙活了大半個時辰,做了四五盒桂花糕跟月團。
這迴姚沐兒沒打算往出賣,往小姑跟廖伯父那送兩盒,再讓秋哥兒明兒帶迴家兩盒,也就分得差不多了。
時辰不早,姚沐兒囑咐秋哥兒迴屋睡,自己打了盆水到柴房簡單擦洗一番,也迴了房間。
沈季青抱著錢箱緊隨其後,夫夫倆數完銅板,吹滅油燈相擁著躺下。
有些日子沒親熱,姚沐兒一靠近,便感受到漢子身上發生的變化,那兇猛的物件,光是貼著就讓他腿軟。
衣帶被漢子解開,姚沐兒紅著耳根,側著身子讓漢子弄了會兒,接著被放平身子,落葉一般隨著床板不知浮沉了多久,停下時整個人昏昏沉沉,半點力氣也無。
沈季青親吻著懷裏人發頂,「睡吧,我去打水幫你擦擦。」
「唔……」
姚沐兒累到沒力氣說話,動動手指權當迴應。
翌日起床,身子是幹爽的,昨日被弄得一片狼藉的被褥,也換了套新的。
姚沐兒抱著枕頭在床上翻滾了會兒,片刻後頂著一頭亂髮,穿好衣裳爬下床。
「嫂夫郎,昨晚睡得挺好呀,瞧你臉色紅潤的。」沈秋端著麵盆道。
姚沐兒麵上一熱,胡亂應付幾句走開了。
一迴生二迴熟,幾個月下來他的承受能力愈發好,昨兒被漢子翻來覆去折騰到半夜,今早起床隻有一點不適,精神頭瞅著都比過去好不少。
沈季青拎著桶冰進院,瞧見夫郎,眸子裏含著笑意:「醒了。」
姚沐兒點點下巴,過去幫著把冰分成兩份,一份拎去灶房,一份拎去前廳。
今日備的食材少,申時不到東西便賣淨了。
姚翠荷來時,鋪子剛好歇業,姚沐兒幾人換好新衣,一行人鎖上院門到街上閑逛。
從昨日起,嶺水鎮街巷便掛起各式各樣的燈籠,拉起了紅綢,賣燈籠、香燭、鮮花、糖果的攤子隨處可見。小孩在街邊玩耍嬉鬧,女子、哥兒穿著亮眼的衣裳,立在橋頭、岸邊觀賞花燈。
大街小巷人聲鼎沸,好不熱鬧。
「娘,我想吃桂花糕。」
「迴家吃去,你嫂夫郎不是做了。」
沈秋晃著他娘胳膊,「那不一樣,今兒過節嘛。」
「我去買。」姚青雲掏出銅板,跑去買了幾個桂花糕迴來。
沈秋吃完,拍著手上的糕點渣,表情略嫌棄。
姚沐兒偏頭看了眼身後的青磚,慶幸道:「多虧發現得及時,不然這批青磚肯定就被他們拉去賣了。」
夫夫倆一起將青磚送迴小院,姚沐兒趕著牛車,帶著兩籠兔子迴了嶺水鎮。
陳柔霜在院裏搓兔皮,見姚沐兒趕著牛車進院,起身幫著把兔籠搬下來。
「嫂夫郎,你迴來了。」沈秋從灶房裏探頭道。
姚沐兒笑著應:「迴來了,這兩日鋪子裏生意怎麽樣?」
「挺好的,每天都能賣這些往上。」沈秋朝他比劃了個「六」。
自打堤壩建好,鋪子進帳便恢復如初,平均下來每日能賺個六百文,一月下來掙個十三四兩不成問題。
姚沐兒滿意點頭,拍著秋哥兒肩膀,誇讚道:「幹得不錯,改天給你做桂花糕吃。」
沈秋眸子咻的一亮。
「謝謝嫂夫郎~」
姚沐兒幫著在鋪子忙活了一陣子,方才趕著牛車去了南街迴春堂。
一刻鍾後——
廖義平捋著鬍子說道:「身子沒啥大事,就是有些體虛。」
「廖伯父,孩子呢?」姚沐兒有些不好意思地問。
廖義平怔了下,「什麽孩子?」
姚沐兒將前幾日的症狀與廖義平說了,後者聽後搖頭道:「脈象不浮不沉,節律均勻,不是喜脈之兆,至於你說的嗜睡噁心,應該是中了暑氣。」
姚沐兒摸著肚子,喃喃道:「可是我肚子的確比過去鼓了些。」
「那是胃脹氣,喝兩服藥就好了。」
不是孩子……
姚沐兒有些失望。
月老廟求子一點用都沒有,以後再也不去了。
「你身子虛,這事兒急不得,便是懷上也不見得是好事兒。」廖義平讓藥童抓了幾服調理身子的藥,「這些藥先拿迴去喝,身子調理好了,該來的自然會來。」
「謝謝廖伯父。」
姚沐兒心裏早有準備,但還是忍不住一陣難過,路上收整好心情,到家同沈氏一起做起晚晌飯來。
後日中秋節,夫夫二人給工匠們放了一天假,讓他們迴家陪親人過個團圓節。
往常哪有這種好事,大傢夥聽後紛紛誇二人是個好東家,第二日放工便收拾好包袱,高高興興迴了家,一家三口也趕在戌時前迴到鋪子。
姚沐兒帶了些桂花迴來,還買了做月團的模子,一家人吃完飯,便同秋哥兒進灶房和麵,做起桂花糕與月團。
桂花糕步驟繁瑣些,江米粉與白麵粉混著糖霜跟磨碎的桂花,加水揉鬆散,結成小塊的需得用手掐碎,接著過篩,過程中不可擠壓、不可攪拌,最後放上模子,將過好篩的米粉倒入其中,放進鍋裏蒸個一刻鍾便可脫模。
月團好做,和好麵團包包子一樣,將餡料包進去,用模子壓出喜慶的花樣,擱鍋裏大火蒸個一刻鍾,放涼便能吃。
兩人忙活了大半個時辰,做了四五盒桂花糕跟月團。
這迴姚沐兒沒打算往出賣,往小姑跟廖伯父那送兩盒,再讓秋哥兒明兒帶迴家兩盒,也就分得差不多了。
時辰不早,姚沐兒囑咐秋哥兒迴屋睡,自己打了盆水到柴房簡單擦洗一番,也迴了房間。
沈季青抱著錢箱緊隨其後,夫夫倆數完銅板,吹滅油燈相擁著躺下。
有些日子沒親熱,姚沐兒一靠近,便感受到漢子身上發生的變化,那兇猛的物件,光是貼著就讓他腿軟。
衣帶被漢子解開,姚沐兒紅著耳根,側著身子讓漢子弄了會兒,接著被放平身子,落葉一般隨著床板不知浮沉了多久,停下時整個人昏昏沉沉,半點力氣也無。
沈季青親吻著懷裏人發頂,「睡吧,我去打水幫你擦擦。」
「唔……」
姚沐兒累到沒力氣說話,動動手指權當迴應。
翌日起床,身子是幹爽的,昨日被弄得一片狼藉的被褥,也換了套新的。
姚沐兒抱著枕頭在床上翻滾了會兒,片刻後頂著一頭亂髮,穿好衣裳爬下床。
「嫂夫郎,昨晚睡得挺好呀,瞧你臉色紅潤的。」沈秋端著麵盆道。
姚沐兒麵上一熱,胡亂應付幾句走開了。
一迴生二迴熟,幾個月下來他的承受能力愈發好,昨兒被漢子翻來覆去折騰到半夜,今早起床隻有一點不適,精神頭瞅著都比過去好不少。
沈季青拎著桶冰進院,瞧見夫郎,眸子裏含著笑意:「醒了。」
姚沐兒點點下巴,過去幫著把冰分成兩份,一份拎去灶房,一份拎去前廳。
今日備的食材少,申時不到東西便賣淨了。
姚翠荷來時,鋪子剛好歇業,姚沐兒幾人換好新衣,一行人鎖上院門到街上閑逛。
從昨日起,嶺水鎮街巷便掛起各式各樣的燈籠,拉起了紅綢,賣燈籠、香燭、鮮花、糖果的攤子隨處可見。小孩在街邊玩耍嬉鬧,女子、哥兒穿著亮眼的衣裳,立在橋頭、岸邊觀賞花燈。
大街小巷人聲鼎沸,好不熱鬧。
「娘,我想吃桂花糕。」
「迴家吃去,你嫂夫郎不是做了。」
沈秋晃著他娘胳膊,「那不一樣,今兒過節嘛。」
「我去買。」姚青雲掏出銅板,跑去買了幾個桂花糕迴來。
沈秋吃完,拍著手上的糕點渣,表情略嫌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