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業到申時還有百姓進店,姚沐兒見菘菜不夠了,招唿沈秋道:「秋哥兒菘菜不夠了,你去菜窖裏抱幾顆上來。」
「哎,這就去。」
沈秋轉身出了灶房,進菜窖抱了兩顆菘菜,剛爬上來就聽見院外傳來一陣叩門的聲音。
「誰呀?」
「這位小哥兒我找人,請問這是沈有善家不?」
沈秋湊近瞧了眼,外頭站著位三十來歲的婦人,身邊還跟著兩個年歲不大的姑娘,這三人他沒見過,頓時心生警惕,問道:「請問嬸子是?」
「沈文茹,小哥兒跟秀梅嫂子一說便知。」
沈文茹!這不是季青哥小姑的名字嗎?!
沈秋連忙將院門打開,激動道:「您是文茹姑姑?」
不等沈文茹迴應,扭頭沖院裏頭大聲喊:「大娘,文茹姑姑來了!」
沈氏在灶房幫忙撿包子,聞言驚得手裏包子沒拿穩,又掉迴了蒸籠,迴過神來急忙跑出灶房,瞧見院外站著的婦人,倏地紅了眼眶。
「小妹,當真是你!」
「嫂子。」沈文茹滿眼熱淚。
姑嫂二人拉著手,瞧著十來年不見的人,落下淚來。
沈氏拉著人道:「外頭冷,咱進屋說。」
沈文茹擦擦眼角,笑著應:「哎。」
沈氏領人進了堂屋,瞧著自家妹子身後兩個閨女,眼熟得很。
「嫂子,這是我的一雙女兒,老大叫柔霜,老二叫柔雪。」沈文茹將女兒拉上前,「你們見過麵的,上元節那日多虧了嫂子一家幫忙,柔霜柔雪才能免遭人牙子毒手。」
提起上元節沈氏就想起來了,「當時就覺得那倆孩子眼熟,沒成想竟真是小妹的孩子。不過你方才說的人牙子是何意?」
「嫂子可還記得那個賣糖人兒的?」
沈氏大驚失色,「那賣糖人兒的老闆是人牙子?」
沈文茹點頭,「我們街上有戶人家丟了閨女,聽人說曾遠遠瞧見賣糖人的跟那姑娘拉扯,後來一轉眼就不見了,還當那姑娘迴家了,誰知竟被拐了去。」
她拉著女兒一臉後怕,「幸好嫂子一家幫忙,不然柔霜柔雪怕是也一起遭了難。」
「孩子沒事就好,沒事就好。」沈氏見小外甥女嚇白了臉,心疼不已。
「娘,三伯娘,你們別難過了,今天是個值得高興的日子,該笑才對。」陳柔雪給她娘擦著眼淚說。
「對,該高興。」沈文茹用帕子擦幹眼淚,笑著對沈氏說道,「昨兒我跟柔霜柔雪到西街辦事兒,正巧碰上有人來鋪子裏找茬,這才曉得嫂子一家搬到了鎮子上。」
「嫂子這些年過得可好?」
「好著呢,你瞧鋪子都開上了。」沈氏說著,忍不住嘆氣道,「自打你被爹娘送進陳家,便跟家裏斷了聯繫,這麽些年過去,定是吃了不少苦。」
「頭兩年確實吃了不少苦頭,還好老夫人慈悲,做主將我許給了娘家外甥,從宅子裏出去日子越過越好,如今柔霜柔雪他爹在西街酒樓做帳房呢,離著鋪子不算太遠,往後兩家可以多來往。」
沈氏麵上帶著笑,「沒事兒就領兩丫頭來玩。」
「哎。」
食肆打烊得早,一家人坐在桌前說了好一會兒話。
酉時過半,沈文茹瞧著天色不早,起身領著一雙女兒要走。
「小姑等等。」姚沐兒拎著食盒,從灶房追出來,「這些菜拿迴家吃。」
沈文茹沒推辭,瞧著姚沐兒道:「是個好孩子,長得也清秀,跟季青正相配。」
姚沐兒被誇得臉紅。
這些日子被夫君精心養著,身上長了不少肉,臉頰也圓了一圈,他自個兒每日瞧著,跟過去沒啥變化,旁人眼裏卻像變了個人似的,樣貌好看著呢。
母女三人走後,姚沐兒領著秋哥兒收拾灶房,在裏頭發現一籃子豬肉跟糕點,那糕點上印著明玉軒的字樣,一份就要百十文。
他拎著東西,去堂屋拿給婆婆瞧。
「娘,這是小姑買的吧?」
沈氏點頭,笑著說道:「這是怕咱不收呢,文茹這性子還跟小時候一樣,一點都沒變。」
第39章 青團
這兩日姚沐兒幾人擔驚受怕,夜裏都沒睡好,今日食肆關門早,一家人早早吃過晚晌飯,便各自迴房歇下了。
西屋裏,姚沐兒數完銅板,與夫君坐在床邊一起泡著腳。
「今日鋪子重新開業第一天,我還以為最多能賺兩百文,沒想到賺了近四百個銅板,咱們準備的食材都賣淨了,還有食客上門呢。」
沈季青見夫郎神色雀躍,嘴角勾起一抹淺笑。
「夫君,我瞧娘跟小姑關係挺親近的,可為何她們小二十年沒見過麵,難道是小姑夫家不準她跟娘家聯繫?」想起小姑一家,姚沐兒扭頭問道。
沈季青說道:「不是夫家不準,而是小姑自己不肯迴來。」
「為何?」
「奶奶生小姑時虧了身子,便一直不喜小姑,甚至好幾次想把小姑送人,後來不知從哪兒聽說鎮上有錢老爺招丫鬟,便將剛滿十歲的小姑送了去,爹娘知道小姑被送走,想要阻止已經來不及了,賣身契都簽了,若是贖人得花五十兩銀子才成。」
「小姑剛進陳宅那段時間,爹娘隔三差五就去鎮上探望她,被奶奶發現後就去得少了,再後來爺奶相繼離世,我也被朝廷征了兵,娘跟小姑就沒再見過了。」
「哎,這就去。」
沈秋轉身出了灶房,進菜窖抱了兩顆菘菜,剛爬上來就聽見院外傳來一陣叩門的聲音。
「誰呀?」
「這位小哥兒我找人,請問這是沈有善家不?」
沈秋湊近瞧了眼,外頭站著位三十來歲的婦人,身邊還跟著兩個年歲不大的姑娘,這三人他沒見過,頓時心生警惕,問道:「請問嬸子是?」
「沈文茹,小哥兒跟秀梅嫂子一說便知。」
沈文茹!這不是季青哥小姑的名字嗎?!
沈秋連忙將院門打開,激動道:「您是文茹姑姑?」
不等沈文茹迴應,扭頭沖院裏頭大聲喊:「大娘,文茹姑姑來了!」
沈氏在灶房幫忙撿包子,聞言驚得手裏包子沒拿穩,又掉迴了蒸籠,迴過神來急忙跑出灶房,瞧見院外站著的婦人,倏地紅了眼眶。
「小妹,當真是你!」
「嫂子。」沈文茹滿眼熱淚。
姑嫂二人拉著手,瞧著十來年不見的人,落下淚來。
沈氏拉著人道:「外頭冷,咱進屋說。」
沈文茹擦擦眼角,笑著應:「哎。」
沈氏領人進了堂屋,瞧著自家妹子身後兩個閨女,眼熟得很。
「嫂子,這是我的一雙女兒,老大叫柔霜,老二叫柔雪。」沈文茹將女兒拉上前,「你們見過麵的,上元節那日多虧了嫂子一家幫忙,柔霜柔雪才能免遭人牙子毒手。」
提起上元節沈氏就想起來了,「當時就覺得那倆孩子眼熟,沒成想竟真是小妹的孩子。不過你方才說的人牙子是何意?」
「嫂子可還記得那個賣糖人兒的?」
沈氏大驚失色,「那賣糖人兒的老闆是人牙子?」
沈文茹點頭,「我們街上有戶人家丟了閨女,聽人說曾遠遠瞧見賣糖人的跟那姑娘拉扯,後來一轉眼就不見了,還當那姑娘迴家了,誰知竟被拐了去。」
她拉著女兒一臉後怕,「幸好嫂子一家幫忙,不然柔霜柔雪怕是也一起遭了難。」
「孩子沒事就好,沒事就好。」沈氏見小外甥女嚇白了臉,心疼不已。
「娘,三伯娘,你們別難過了,今天是個值得高興的日子,該笑才對。」陳柔雪給她娘擦著眼淚說。
「對,該高興。」沈文茹用帕子擦幹眼淚,笑著對沈氏說道,「昨兒我跟柔霜柔雪到西街辦事兒,正巧碰上有人來鋪子裏找茬,這才曉得嫂子一家搬到了鎮子上。」
「嫂子這些年過得可好?」
「好著呢,你瞧鋪子都開上了。」沈氏說著,忍不住嘆氣道,「自打你被爹娘送進陳家,便跟家裏斷了聯繫,這麽些年過去,定是吃了不少苦。」
「頭兩年確實吃了不少苦頭,還好老夫人慈悲,做主將我許給了娘家外甥,從宅子裏出去日子越過越好,如今柔霜柔雪他爹在西街酒樓做帳房呢,離著鋪子不算太遠,往後兩家可以多來往。」
沈氏麵上帶著笑,「沒事兒就領兩丫頭來玩。」
「哎。」
食肆打烊得早,一家人坐在桌前說了好一會兒話。
酉時過半,沈文茹瞧著天色不早,起身領著一雙女兒要走。
「小姑等等。」姚沐兒拎著食盒,從灶房追出來,「這些菜拿迴家吃。」
沈文茹沒推辭,瞧著姚沐兒道:「是個好孩子,長得也清秀,跟季青正相配。」
姚沐兒被誇得臉紅。
這些日子被夫君精心養著,身上長了不少肉,臉頰也圓了一圈,他自個兒每日瞧著,跟過去沒啥變化,旁人眼裏卻像變了個人似的,樣貌好看著呢。
母女三人走後,姚沐兒領著秋哥兒收拾灶房,在裏頭發現一籃子豬肉跟糕點,那糕點上印著明玉軒的字樣,一份就要百十文。
他拎著東西,去堂屋拿給婆婆瞧。
「娘,這是小姑買的吧?」
沈氏點頭,笑著說道:「這是怕咱不收呢,文茹這性子還跟小時候一樣,一點都沒變。」
第39章 青團
這兩日姚沐兒幾人擔驚受怕,夜裏都沒睡好,今日食肆關門早,一家人早早吃過晚晌飯,便各自迴房歇下了。
西屋裏,姚沐兒數完銅板,與夫君坐在床邊一起泡著腳。
「今日鋪子重新開業第一天,我還以為最多能賺兩百文,沒想到賺了近四百個銅板,咱們準備的食材都賣淨了,還有食客上門呢。」
沈季青見夫郎神色雀躍,嘴角勾起一抹淺笑。
「夫君,我瞧娘跟小姑關係挺親近的,可為何她們小二十年沒見過麵,難道是小姑夫家不準她跟娘家聯繫?」想起小姑一家,姚沐兒扭頭問道。
沈季青說道:「不是夫家不準,而是小姑自己不肯迴來。」
「為何?」
「奶奶生小姑時虧了身子,便一直不喜小姑,甚至好幾次想把小姑送人,後來不知從哪兒聽說鎮上有錢老爺招丫鬟,便將剛滿十歲的小姑送了去,爹娘知道小姑被送走,想要阻止已經來不及了,賣身契都簽了,若是贖人得花五十兩銀子才成。」
「小姑剛進陳宅那段時間,爹娘隔三差五就去鎮上探望她,被奶奶發現後就去得少了,再後來爺奶相繼離世,我也被朝廷征了兵,娘跟小姑就沒再見過了。」